查看原文
其他

一听到减负,海淀妈妈就给自己加戏

安柏 海淀花生妈 2021-03-07

1

减负减的是家长的钱包 

这两天正和青春期的娃缠斗,作为一个关心教育的老母亲,却错过了“南京家长”的这个热点。



 
等我看到了,南京教育局的回应都出来了。
 


根据我的阅读理解,这个回应有两层意思:
 
把减负进行到底是一个不可动摇的大方向

含蓄地承认了具体的做法有些不妥,之后会做调整
 
前两天杭州的朋友和我联系,她有个小学二年级的儿子,电话里每一个语音都透着焦虑:
 
怎么办呢?现在学校数学都取消作业了,课上也学得简单得要命,还停留在2位数加减法,儿子说无聊地想睡觉,你说我要不要通过家长群向学校投诉?
 
我说,你投诉也没用,学校回复你说教育局规定小学1-3年级不让布置课后作业,你去教育局投诉吧,那你怎么办呢?
 
那我怎么办呢?为了幼升小,我让儿子把小学三年级的数学都学完了,现在不让我们学更难的不是浪费时间吗?
 
我说,不是不让你们学,是在学校里不教超纲的,不布置违规的任务,回家孩子爱怎么学怎么学,没人管得了你。
 
我费了这么大力气让小孩进了这所学校,最后学校什么也不教,变成了托儿所,让我们都花钱在外面学知识?!
 
我心里默默地说:你也可以不花钱,像我这样自己重新学一遍中小学教材,再学点心理学和教育学,如果孩子再大点,再研究研究老庄哲学和佛学,训练自己在孩子青春暴躁期做到心静如水,自己教就行了。
 
但是转念一想,朋友是高管,一年收入近50万,让她辞职带娃,还不如送机构或找家教,不然损失更大。

我只好安抚她说:现在孩子还小,不用发力太早,你孩子有潜力,等到四年级后再好好学去应付小升初也来得及。

我知道我的安抚很苍白,减负这么些年,那些课外补习机构都上了市,最后减的是家长的钱包。
 

2

淘汰赛从高考提前到中考 

前几年,花生还在小学四年级,刚迈过快乐教育和苦逼小升初的分界线时,我一个杭州同学的孩子上初二了,在一个普通的初中排名后30%。有一天,她惊慌地对我说:
 
我以前一直没太关心孩子学习,想着随大流到高中再看。今天我突然发现,他根本连高中都上不了!
 
我那时还没像现在这么关心教育问题,特别无知,傻傻地问她,为啥啊?君君又不是班上最后几名。
 
同学声线顿时提高了:杭州只有一半的初中生能考上高中!我也才知道,这下完了,怎么办呢?
 
听到这个,我和我的同学一样震惊。原来现在的淘汰赛不在高考,而是提前到了中考。而且,高考能复读,中考还不能重考。也就是说,中考是没有试错机会的,只给娃一次机会。
 
现在花生也上初中了,我对中考的升学率早已熟知在心。和深圳、南京、杭州等地比起来,北京和上海的普高平均录取率的确是高不少,大多数家长不用面临一个令人沮丧的难题——中学毕业前为孩子选择去哪个职高或技校。


 
但是即使在北京,稍微靠谱一点的高中,也就是说高考后大概率不会去三本的高中,和西城区比起来,海淀的录取率也不高,也只有50%左右。


 
我同学魄力很大,加上家里富裕,虽然不是有矿,也算有公司的那种。她和我说了没多久后,就毅然决定让孩子走艺术道路。杭州的家也不要了,和孩子跑到上海,上音附中边高价租了房,让孩子跟着音乐教授学习专业。到高考前一两年,各科都请了老师一对一补文化课。最终考了两年,考上了浙音。
 
这非常励志,但不是普通人能学习的,这5年,她至少投入了五百万,这还没算上她陪读的误工费。
 
家长和孩子哪有不喜欢减负的呢?但是除非取消中考和高考,大家爱上什么学校就上什么学校,减负才能变得现实主义,否则只能整成魔幻现实主义:一边假装减负,一边偷偷使劲。
 
所有的路径都是为了考核目标,中高考按分数录取的前提不变,硬性取消原来的路径,只能逼着家长花更大的力气开辟出一条新的血路来。
 

3

我爱学习,学习让妈妈我快乐 

这几年,中考一直在改革,到花生这届增加到考9门,其中4门副科考完再选2门成绩计入。

高考也改革,北京也要按照浙江的试点选考。

这些改革并没减轻学生的负担,连杭州、上海、北京的一些学校领导都在说,孩子的负担更重了,事情更多了。
 
不过改来改去,值得庆幸的是,按分录取的大原则还是没有改变。在国内的现状面前,应试教育才是普通人的福音。如果万一像美国一样,不光是看成绩,还要看特长,看家庭背景,看课外活动,对中国普通家庭的孩子才是灾难。
 
光是应付学习这一项,有钱人就比普通家庭能力强,可以花高价钱请最好的团队量身定制升学路径,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对一辅导。但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如果学习天赋特别强的,或者像衡水中学毛坦厂那样特别拼命刻苦的,还是可以出头。所以和欧美比起来,中国的阶层还远远没有固化。
 
如果中国也学习美国那套,不仅考察成绩,还要加上运动、艺术等特长,再考量各种社会活动,普通家庭才永无翻身之日了,因为这些都是有钱有闲家庭才有余力去搞的。
 
其实减负的初衷是好的,是要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在小学阶段不要过多过早地增加孩子的负担。
 
我家的两个娃,在小学四年级前,都没有上过课外辅导班。主要让他们多阅读,多运动,接触艺术,注重身心健康。所以到了初中,花生和妹妹都还没有厌学,问起他们,也说自己童年很快乐,这样挺好的。
 
作为一个海淀妈妈,学校减负也好,不减也好;布置作业也好,不布置也好;三点放学也好,五点放学也好;有竞赛也好,取消竞赛也好,我都忍了,觉得要靠自己努力,尽人事,知天命。

即使我不总盯着他们的学习成绩,也是会注重他们的性格和品格,毕竟,性格好,品格好,比起学习成绩好更长效,对孩子终身都是有用的。
 


只是,不像学习成绩,对于性格好,品格好,是很难衡量和考核的,对于接下来的中考,其实这些都没什么用。
 
而且我做的这些,也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心力,我不敢说每个家庭都有这样的条件。如果学校能把孩子管好,家长才能真正减负。

而且孩子越来越大,老师的话还能听一点,家长让他们额外做的事他们也会越来越不情愿。

那怎么办呢?只能以德服人,想让孩子做到的,我要自己先做到。

所以,一听到减负这两个字,我就给自己默默地加了戏,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初二数学习题册,认真地做了起来。
 
同时,我打开了我的支付宝、微信、网银,仔细地算了算,看看够不够再报两个班。
 
作为一个海淀妈妈,娃不太会说,“我爱学习,学习让我妈快乐”。
 
因为我早已给自己加戏了:我爱学习,学习让妈妈我快乐。


更多文章:


我是个海淀妈妈,我不需要铂金包


在疯狂的黄庄上学,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安柏的新书《不完美,更幸福——跳出家庭与事业平衡的陷阱》目前正在当当、京东和天猫店热销中。


当当网购买链接


也可打开手机淘宝在天猫上搜索《不完美更幸福》即可获得链接。




更多文章,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花生地

生活是一座好玩的大花园

↓↓↓


花生地主人简介:

安柏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硕士

世界500强老司机

文艺中年

海淀妈妈

分享育娃故事

交流教育心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