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挤不出一个字到下笔如有神,鸡娃就差这3点
很多家长问我,让娃写作文半天也挤不出一个字咋办?
我在《娃的语文怎么鸡?海淀妈的大绝招来了》里曾提过,“是时候把写作从神坛上拉下来了!”
不要把写作看得太神圣,只要会说话,就会写作。
还有就是养成写作习惯,不要一开始就追求篇幅和完美,就是写一句话也是极好的。
但还是写不出来怎么办?
其实这个问题我小时候也遇上过,那时家长没空鸡娃,就看老师抓得紧不紧,对学习的要求也低——在写作上,过去初三到高一的要求也就相当于现在五六年级的标准。
花生小学二年级开始,老师要求每周写周记,我小时候是初一才开始要求的,也叫练笔。
作为曾经的语文课代表,我也经常写不出周记,那我是怎么应付解决的呢?
给你们发两篇我原来的周记:
看到没,能写下“我今天没什么好写的”,然后发一通牢骚,也不失为一种写法。
所以破解写不出、说不出(小娃是口述)的第一个办法,就是——
1
要允许娃讲真话
1
要允许娃讲真话
其实,“允许”换成“鼓励”,会更好。但我觉得对家长的要求也不能太高,毕竟很多时候,听真话需要直面残酷现实,有时甚至会是一种打击。
比如娃说:我讨厌做作业,甚至是:我讨厌奶奶,当然不如他说我喜欢学习、我喜欢奶奶让老母亲身心愉悦,但是不说真话,并不意味着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就不存在。
孩子缺乏表达和宣泄的渠道,家长不了解孩子的真实内心和实际情况,这和娃讲一些不中听的真话比起来,可要危险多了!
我很幸运,遇上了几个允许甚至鼓励我说真话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这是我成长道路上的宝藏。
对我的那篇周记《牢骚话》,语文老师的评价是:
我还写过这样的练笔:
小时候我真不懂事,老是瞎说什么大实话啊……
我的父母也很开明,有时候我乱写他们也不介意,反而一笑了之,甚至还挺爱看我写的东东。
比如我写妈妈:
在允许说真话这件事上,我承继了老妈的包容。所以即使到了青春期,花生在我面前还是有啥说啥,还经常发表一些“谬论”,因为他很放心,知道我不会批评他。
所以,孩子写不出东西,或者无话可说,其实不是没有想法,而是觉得暴露自己内心不安全,或者说实话会遭到“审判”。
如果要违心地说和写,娃又觉得无趣,最后就是什么都写不出来。
其实那时我在班里写作水平不算最高的,但是老师似乎更偏爱我的作文,可能就是因为我总说大实话吧。
娃写作第一重要的,不是辞藻优美和修辞技巧,而是要讲真话,要有真情实感。
2
大语文即生活,写作也是
2
大语文即生活,写作也是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提出“大语文教育”理念的张孝纯先生,也主张全方位地把语文学习同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大语文即生活。
如今小朋友的阅历,和我们小时候比起来了不得呀,比如说看世界。
我有个朋友,孩子本来在国外读书,后来转回到北京牛校,六年级就可以写下这样美好的文字。
那家里没条件带娃遍历香港伦敦罗马马代等等的,孩子是不是就缺少生活经历了呢?
我上大学前,就跟着妈妈出去旅行过两次,一次千岛湖、一次普陀山,还被我写了好多遍。我虽然是个井底之蛙,但这不代表我就缺乏写作素材。
六年级我从上海外婆家来到杭州上学,每天要等公交车、挤公交车,我就写了一个专辑“乘车集”。
这是我初一写的,小学没好好练字,字比较难看,见笑了
还写车窗外的景色,被语文老师表扬了。
阅历丰富不是写作的必要条件,如果缺乏观察和思考,游遍世界可能也只是个邮差。
有时候我觉得没东西好写,也会随手写下一两句自己的思考。
在我的童年,生活大多时间都平平淡淡,也没太多成就感,我就会自爆一点糗事,比如《我忘了带钥匙》。
孩子能不能写出好作文,不在于他的生活有多丰富,而在于对细节的敏锐程度,有没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思考的头脑和善于感受的心灵。
鸡娃语文,也需要家长热爱生活并关注细节。
举几个例子:
假期在杭州,吃完晚饭,我会带着孩子去西湖边散步,一起欣赏晚霞。
孩子碰到不开心的事,我会和他们聊天,让他们一吐为快,梳理完情绪,再鼓励他们自己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带孩子去亲友家拜访,我会和他们一起提前准备礼物,并鼓励孩子多和别人交往沟通……
晚饭后,带家里几个小朋友去西湖边散步
好好生活,就是大语文,也是写作的源泉。
3
通过阅读,把知识点连接成网
3
通过阅读,把知识点连接成网
从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来看,一般来说,读书多的娃往往写得更好,反过来说,写得好的娃也很少不爱阅读的。
第一,这和模仿有关。
严格来说,不存在0基础的写作。
一般来说,现在孩子从3岁或更早开始听故事或阅读绘本,而他们的表达和写作——也就是输出,是晚于阅读这种输入的,也是以阅读为基础的。
看了这么多书,即使不是刻意模仿,孩子也会不自觉地用上别人用过的表达方法,特别是自己喜欢的作品。
模仿到一定的程度,孩子才有能力自由发挥,追求个性和创意。
第二,这也和知识积累相关
从阅读中学到知识,东一点西一点,一开始一定是分散的点,随着阅读量提升,知识点积累多了,就慢慢连缀成线,线多了又编织成网。
这时孩子写作,就可以做到引经论典,思维也会很活跃,从一个点能迅速联想到另一点。
有妈妈问,娃时间太有限,这样自然随机积累太慢,能否有一种更高效的阅读方法?
可以逆向思维,一开始就从网入手,而不是从点入手—— 也就是先观全局,再看局部。
我在《一篇文说清大语文怎么鸡》里,分享了一个文学常识的资源,就是从历史这张大网入手的。
因为这是海淀牛校小升初的一些要求,我就随手设了一个口令“小学文常”,这招来了一点异议,有家长提出这里面有许多知识点是中学的,是不是拔苗助长啊?
我现在想想这是我不够严谨,不应该在文常前加什么小学的,我就向这位家长这样解释:
把文常放在历史脉络中学习,和每次碰到一首诗词或一篇小古文才学一点零碎的文常,对孩子知识结构建立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先对文学体系和历史演变有个整体概念,再把所读作品的文体和作者放到这个体系中,是一种更高效和深度的学习方式。
这也是我推崇孩子多看历史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这是我一篇关于《三国演义》的练笔,老师觉得我切入的角度不错。
其实是《史记》里的一个情节触发了我的灵感:
割裂和破碎的学习拼图,容易让娃被浮云遮住了眼,看不清也写不出,家长鸡娃,如果能做到“风物长宜放眼量”,把大语文放在更宽广更长远的时空之网去学习,很多事情就能看得更明白更通透。
更多文章,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花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