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廖祥忠 | 弘道崇德 守正创新 全方位培养新时代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廖祥忠 现代出版 2023-03-28

当前,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面对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工作,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高等新闻传播教育要主动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新需要,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引领文科创新发展。中国传媒大学作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坚持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致力于培养党和国家所需要的、能够应对未来媒体挑战、驰骋于国际舞台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中国传媒大学

-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


一   找准“四个一批”发力点,优化一流本科专业布局

中国传媒大学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大逻辑”,主动应对媒体行业发生的巨大变化给传媒教育带来的全新挑战,立足学校发展特色和专业优势,创造性实施本科专业“四个一批”建设,即“关停并转一批、升级改造一批、重点建设一批、规划设计一批”,全面推进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小逻辑”。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关停并转了8个专业,注销了15个专业,升级改造了数字媒体技术等45个专业,重点建设了新闻学等24个专业,规划了大数据与智能媒体等新兴专业及方向,切实把强化专业建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工作抓实抓好。



二   扭住“五个一”工程总抓手,打造一流本科教育

中国传媒大学牢牢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启动“一流生源、一流师资、一流课程、一流教材、一流毕业生”建设工程。改进招考方式,改革重“中段”、忽略“上段”的选拔弊端,推动一流生源遴选。实施名师培育工程,以精品课程、优质示范课程、双语课程等塑造一流师资,打造“院级—校级—市级—国家级”四级教学名师梯队。实施“名课计划”,引入智慧教学工具,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淘汰“水课”、打造一流“金课”。出台精品教材建设项目实施办法,完善一流教材建设机制。创新内设机构,在教务处下专门成立专业建设与拔尖人才培养科,实施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一流毕业生。



三   聚焦“六个维度”着力点,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一用马克思主义铸魂,率先构建“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体系,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二用爱国情怀强基,赴延安、阿坝等地开展国情教育,创建百家“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三用人文素养修身,建设阳明书院,引导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提升传媒教育厚度。四用国际视野拓界,建设“全媒体+国际+多语种”课程体系,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拓展传媒教育广度。五用特色项目托举,依托北京文化公益短视频、服务视障人士释读电影的“光明影院”等项目,强化学生使命教育。六用未来媒体创新,以建设“智能融媒体重点实验室”为契机,全面布局智能传媒教育,主动应对全媒体时代新挑战。


新时代、新要求、新使命!中国传媒大学将牢牢把握时代发展大势、高等教育发展大势、新闻传播教育发展大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全力打造新闻传播“金专”“金课”,引领推动“新文科”建设,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廖祥忠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题研究: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

   按语

回望半个世纪以来的历史,信息传播技术已成为当代社会的最大变量。信息化为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因而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开始全面实施、“新文科”建设方兴未艾之际,为了推动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创新,立足新起点,迈向新阶段,特别推出这组专题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和实践维度切入,阐述了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目标、体系与方法,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与“课程思政”,研究了新形势、新环境下的人文素养培育及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分析了新闻传播学科特色科研项目的现实意义与托举价值;梳理了智能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与方法。

总体而言,我们探讨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铸魂、用爱国情怀强基、用人文素养修身、用国际视野拓界、用特色项目托举、用未来媒体创新。希望这些观点和思路能够引发新闻传播教育界同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不断拓宽理论视野,不断积累创新经验,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而戮力同心、砥砺前行。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新文科”建设,新闻传播学科的变革创新迫在眉睫。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开启新的征程,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

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高晓虹


   目次


赵淑萍 | 全媒体赋能:从跨学科社会服务趋向看新文科构建的动力——新闻传播学科范畴变迁与科研特色项目托举作用分析


秦瑜明 | 重构智能传媒教育转型下的人文素养教育价值


崔 林 | 智能融媒时代传媒人才培养的理念


张 龙 | 新时代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的使命与作为


涂凌波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三种知识类型及其融合


赵希婧 | 实施“课程思政” 培养爱国情怀 



* 限于篇幅,以下文章只作核心观点呈现

全媒体赋能:从跨学科社会服务趋向看新文科构建的动力——新闻传播学科范畴变迁与

科研特色项目托举作用分析

在全媒体格局下,跨学科是新闻传播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一特点体现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师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诸多方面。本文基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跨学科社会服务与科研创新的经验,阐述新文科赋能将带动跨学科社会服务的历史必然性。

新闻传播学专业跨学科社会服务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其中两大要素的影响至关重要:一是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对新文科教育的助推作用,二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对新文科教育提出的革命性挑战。可以说,这两大因素是新文科建设的动能,也是新闻传播学科范畴延伸带动跨学科社会服务的历史必然。

21世纪以来,笔者所在的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科研团队承接了几十项社会服务项目,这些项目的构成从一个侧面说明新文科建设的历史必然,同时也可以略见新闻传播学的范畴延伸及社会服务项目的变迁之一斑。

从一定意义上讲,互联网的兴起促动媒介生态环境新系统的演化,而媒介环境新系统的演化促动我国高等教育新文科的构建。笔者认为,全媒体时代的媒介特征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其一,新媒体出现并呈现非常活跃的状态;其二,传统媒体转型并采取积极应对行动;其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影响、助推并产生强效作用;其四,不同媒体依然具有独立属性并形成新的系统;其五,所有媒体都在谋求不断发展并构成新的格局;其六,新的传播形态仍在演化并促成媒介影响力加速扩散;其七,大众以新方式与态度介入媒体并形成复杂的受众群体;其八,全媒体时代已经来临并将促动媒介环境的巨大变化。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结构,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是促动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从参与项目的教师、学生构成来看,无论是新闻、摄影专业,还是编辑、出版专业,都要站在全媒体时代的学术前沿,同时要对新的媒介生态与业界的实践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的动态与趋势。由此可见,新闻传播领域的跨学科社会服务需求已经预示新文科构建的历史必然。

赵淑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

重构智能传媒教育转型下的

人文素养教育价值

彰显人文教育之于“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价值,首先要明确人文教育的内涵定位。中西方人文精神内涵不同,但都暗含培养高尚情操、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理想,并通过多元化、综合性的教学课程设置进行实践。高等教育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跳出知识单纯灌输的陷阱,培养学生通过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的联姻,用人文素养统摄知识体系和思维结构,兼具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构建新型思维模式,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人文素养对于高等教育具有多维价值,意在指引学生在追问人的存在意义、价值和尊严中达到理性与感性、本我与自我的平衡,形成正确认知、理性精神、良好品行和健全人格,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最终统一。

从中国传媒大学的人文素养提升计划以及已有实践入手,探求智能传媒教育范式下实现以“弘道崇德、经世致用”为培养核心的新时代卓越传媒人才的现实路径,或许能给智能媒体环境下人文素养提升如何跨越困境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思路。中国传媒大学顺应时代需要和智能媒体发展,利用与专业教育同为高等教育一部分的通识课程,以及与大数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脑科学、网络信息安全等“新工科”和“新理科”连接,交叉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学等社会学科课程,推动传媒学科专业从纯文科和艺术学习走向文工交叉、艺工兼修,文艺工打通,进而走多学科融合的新文科、新工科和新艺科的发展道路。

秦瑜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

智能融媒时代传媒人才培养的理念

当前,新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动媒体内容生产、分发和消费方式不断改变,传播渠道与终端、传播内容与传受关系都面临重塑。

在下一阶段的传媒变革过程中,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将推动媒体向场景化、人性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其一,传播渠道与信息终端的迅速迭代将不断强化传播的场景化特征。其二,传受关系的变化和用户价值的凸显将进一步强化传播的人性化特征。其三,传播环境与内容生产流程的重塑将强化传媒的智能化特征。

在不断学习、把握研判媒体智能融合发展总体趋势与具体特征的过程中,传媒人才培养必须不断回应新时代、新业态对于人才的新要求,才能为智能融合时代传媒业的发展繁荣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就目前的判断而言,传媒人才培养理念更新与路径探寻需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以智能思维引领,加强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二是要以融合思维引领,加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三是要以跨界思维引领,加强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当前我国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已经开始面向智能融合时代积极探索。比如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从招生环节开始,就引入智能机器人对学生进行服务和引导,让学生从接触专业伊始就感受到浓厚的未来传媒氛围。另外,依托教育部智能融媒体重点实验室、中宣部应急研究中心、区域融媒体建设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该学院不仅将智能融合媒体内容引入教学、科研环节,同时还将研究成果向媒体机构输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服务效果。

崔林,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

本文系“互联网史论研究”课题(课题编号:YLTS180709)的阶段性成果。

新时代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的使命与作为

国际传播这个概念向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国际传播一般是泛指信息资讯的跨国界流动,而狭义上的国际传播通常是指通过纸质媒体、电子媒体或者互联网等大众媒体来完成的国家之间的信息传播。通常情况下,人们经常谈及的国际传播指的是狭义上的国际传播,即大众媒介平台上的国际传播。

国际新闻传播教育首先要坚守国家立场,这也是当前高校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的要求,让所培养的学生符合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其次,就是要针对我国的国际传播状况“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一方面需要国际传播的教育者、研究者和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实务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国家现阶段的国情有深入的了解。

与传统的新闻学教育相比,如今的国际新闻传播教育不仅要求相关专业的师生对发展变化的国际时事保持高度关注,而且格外需要通过多维学科的视角来认知和理解全球主要国家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为培养“复合型”“专家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打下基础。

国际新闻传播作为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专业,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与新闻学等相关专业有着共同的价值方向,即用事实讲好故事。一方面,信息时代的国际新闻传播需要把故事讲得动听,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新闻记者“找选题”和“讲故事”的专业水平。

张龙,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

三种知识类型及其融合

本文梳理当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中部分主要教材,以此分析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类型,最后讨论何以构建一种融合各种知识类型的教育模式。

第一种知识类型,这类教材比较突出经典文本的梳理和分析,体系完整、逻辑严密、理论性强,经典文本的阐释占据了一大半的篇幅,文献资料十分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从事新闻传播工作,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不是空洞地喊喊口号、走走形式,而是要心平气和、实实在在地以理服人。

第二种知识类型,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实践为基础,这类教材既强调经典论述的传承,又落脚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成果和新知识,“尤其是要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除了理论脉络和学术传统的传授外,还要针对新闻活动的现实要求和最新变化,让理论“落地”,让知识变得“可见”,让核心内容与学习者连接起来。

第三种知识类型,即是对我国新闻工作最新实践经验成果的总结,是一种来源于实践、观照实践又指导实践的新闻实践知识。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有一定的区别,它主要是一种默会知识,需要学习者在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习得。实际上,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也经历了党报范式、新闻事业范式和正在形成中的新闻生产范式的知识演进过程。

构建三种知识类型融合的教育模式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国新闻传播活动的主导观念,是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灵魂”“旗帜”。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我们需要从教学和实践环节入手,融合以上论述的三种知识类型,将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经典文本知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知识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知识结合起来,用这些知识类型贯穿新闻传播教育的各个环节,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涂凌波,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体系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CUC18QB08)的阶段性成果。


实施“课程思政” 培养爱国情怀 

在“课程思政”的理念下,将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心”贯穿教学实践全过程,使新闻专业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同向同行,成为新闻院校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党性原则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第一,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履行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使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根本。第二,激发深切的爱国情怀。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要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新闻专业教育融为一体,做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培养新时代的记者,要坚持立德树人,引导新闻学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新闻观,为促进国家发展、传承社会文明贡献力量。第一,肩负媒体责任。培养新闻人不只是“术”的教育,更要强化新闻学子的责任和良知,引导学生建立向上向善的价值观,鼓励他们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第二,在新闻传播教育中,首先要培养求实、求真的精神,将深入田野大地、扎根基层民生的社会调查纳入日常教学;其次,还要教会学生对纷繁复杂的言论信息进行辨别和分析;最后,更要鼓励年轻一代将灵感和创意与正能量的媒介生产有机结合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意味着新闻院校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在学习实践的各个环节强化思想引领,培养德才兼备的新闻传播人才。第一,深化国情认识,将国情教育纳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第二,讲好中国故事,介绍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新闻传播教育的重点所在,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

赵希婧,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师


 本推送内容皆载《现代出版》2019年第3期


  欢迎个人转载

媒体转载请联系后台取得授权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现代出版》杂志社

国内发行: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邮发代号:80-431

海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国外发行代号:Q7500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0330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979/G2

| 合作数据库

| 声明  
 我刊未授权任何个人、单位代理稿件业务,投稿请通过电子邮箱xiandaichuban@163.com或中国知网采编平台http://t.cn/R9ZncFC
● 我刊未建设独立的官方网站,望作者及读者周知,谨防受骗。我刊在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研究中心官网www.picuc.cn和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官网cucp.cuc.edu.cn设有栏目,仅供参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