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状】网友称成都是“一个伟大的地方”原来他们是被这些惊艳到了!

2017-09-21 健康成都官微


除北京和上海以外

全国有哪些城市医疗水平比较好?

不少人都会提到成都

更有网友将成都称为“这是一个伟大的地方”

  成都是如何做到让外地网友刮目相看的?

在民生改善和医疗事业发展上

成都如今有哪些更新的动作呢?

下面就跟着康小妹

全面了解成都医疗事业发展的现状


在成都,不少医院为了给患者带来更好的就医体验,甚至量身定制门诊时间。这样看似不起眼的小举动,正温暖着每一位就医的人。


与此同时,成千上万的医生,每天也都在默默地为患者付出。“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些纯粹的表达,点滴的温暖,汇聚成成都的城市温度。


成都医生梁益建 

          打开折叠人生感动亿万国人           


2008年至今,他让1000多位患者挺直了脊梁。他处处为患者着想,节省费用,甚至自掏腰包,四处募捐。


央视《感动中国》颁奖词这样评价他


好医生闪耀着暖暖的人性之暖,如何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医院也在不断探索。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MDT模式:挂一次号 就能解决病人问题  


从医院的角度来说,为成都升温,就是要做到以病人为中心。节约病人时间、金钱、精力,就是以病人为中心。在一次公益活动上,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徐俊波表达了这样的理念。为此,该院正在实行MDT,即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


一次挂号,就可以见到多个相关学科的专家,一个环节解决病人问题。


医院先后成立了皮肤疾病、骨质疏松疾病、脊柱脊髓疾病等多学科联合门诊、疑难病会诊中心。此外,该院也将MDT理念延伸到舒适化医疗,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夏时制”+延时门诊 个性化服务患者就医


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以患者为中心,医院的硬件和软件都应该适应患者的需求。为了满足患者就医需求,该院实施“夏时制”。


夏天天亮得早,人起床的时间比冬天早一点。夏天8点钟上班时,门诊挂号窗口前已排起了长队。


该院自2014年5月开始,就启动了夏时制门诊,上、下午上班时间提前30分钟。不久前,为了让病患进一步缩短在医院的等待时间,市五医院将下午上班时间提前到13点。除了夏时制门诊,医院还开设一些延时的门诊,为病患提供延时服务


如果说产业是一座城市的支撑,居民则无可辩驳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如何发挥优质医疗资源优势,将医疗服务同质化,服务老百姓?在这方面,成都开创了很多新模式。


“科联体”、“打通市县乡村的紧密型医联体”……在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打造医联体的进程中,成都诞生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名词,汇集成为一套“成都经验”,惊艳了全国,也带来了成都医学界的深度


具体而言,成都是将纵向性、紧密型、互通式医联体建设作为实施分级诊疗的路径和抓手,构建纵向性、紧密型、互通式医联体,推动彼此之间形成“人通、医通、财通”。


以“人通”为基础,推动医患双向互通;


以“医通”为核心,增强群众改革获得感;


以“财通”为保障,建立健全利益共享责任共担机制,切实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


今年7月20日,国家卫计委为此还组织了全国媒体“医改记者体验团”来到成都,专程前来深度了解、报道这些成都特色。“体验团”由来自中央级、省级的30多家媒体记者组成,参观了包括武侯区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成都市三医院-蒲江医联体在内的成都4家基层医疗机构。


“健康守门人”走进千家万户

         37%成都居民已签约家庭医生       


截止2016年底,成都市390个乡镇、街道已经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共签约439.7万人,签约服务率37%,其中重点人群237.17万人,签约服务率62.3%。


2017年,成都市家庭医生的目标签约服务率将达到50%,重点人群达到80%,到2020年力争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2016年全成都基层机构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临床医生已经有4698人,家庭医生团队2163支,每支家庭医生团队除了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和公卫人员的“标配”外,还根据需要分别加入了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平均每个团队6.3人


2016年,全市基层卫生机构100%参加三甲医院牵头的医联体, 1093名上级医院专家加入了家庭医生团队,推行“1+1+1”组合签约服务模式,确保一所二级医院、一所三级医院为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的支撑医院。


在上级医院的支撑下,基层医疗机构越来越得到老百姓的信赖,以成华区为例,2016年全区基层医疗机构2016年诊疗量达88.2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1.35%,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量增加22%,对基层医疗的推动非常明显。


几天前召开的第十六届海科会上,当初发现HPV、为开发子宫颈癌疫苗奠定基础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教授哈拉尔德·楚尔·豪森,被这座正大力发展医药产业的城市所深为折服。


四川在生物医药产业上的发展进步非常大,尤其是成都发展非常迅速。


当前,生物产业已被列入成都市重点发展的战略型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正蓬勃发展。


今年1月-6月,全市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20%。根据最新规划,成都将打造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新中心,重点发展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产业。


成都的产业环境也被资本大鳄所关注。


 9月14日,京东方在成都宣布,将在成都建一家医院,将实现大数据、分级诊疗等功能。


 就在当天,全球药物商业化中心(GDCC)与广发证券以及四川发展公司、成都市金控集团、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平台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启动建设总规模100亿元人民币的四川生物医药产业基金。


1月-6月 

    全市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产业增长20%   


在成都,“生物医药”是热词。


 今年1月-6月,全市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20%。


 1月-7月,全市完成医药工业投资97.6亿元,同比增长28.9%;重点跟踪服务的55个重大医药项目完成投资60.7亿元,占全年计划的76.7%,同比增长131.7%。


 全市新签约引进京东方健康产业园、药明康德生命健康产业园等35个重大项目,协议总投资519.8亿元


根据规划,成都将坚持“三医融合、高端定位、前瞻布局、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以医疗应用为牵引、研发创新为主线、专业载体为支撑,营造良好产业生态环境,深化国际产业合作和技术交流,鼓励企业间兼并重组,提升产业质量,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将成都打造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新中心。重点发展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产业。


成都定下目标

• 2017年,全市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亿元,引进一批全球知名生物医药研发机构或业内公认的顶级实验室,研发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 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900亿元,聚集一批国际知名生物医药制造企业,10亿元以上医药工业企业达10个以上,成都成为国际医疗和健康服务首选目的地,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中心、产业孵化中心、高端制造中心。


  生物医药正在加快聚集 构建产业生态圈  


今年7月13日,成都高新区发布了《关于促进生物医药及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对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智慧健康等领域的研发、生产、销售类企业给予支持,并设立100亿元的生物产业专项基金,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助推生物类企业发展壮大。


作为正在崛起的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在成都高新区与双流区实施共建的一年多时间里,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共签约项目70个、协议总投资超过900亿元;已签约项目中含诺奖团队3个、两院院士团队2个、国家“千人计划”团队7个、海外归国高层次人才团队18个。


目前,这里正着力构建医药研发生产一站式、全链条、全周期服务体系,努力建设国际生物医药产品供应链重要节点城市,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生物产业生态圈。


- END -


来源:成都商报




康小妹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哦!

投稿邮箱:

jiankangchengdu@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