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以前见过吗?丨有脸盲症的人,苦啊…

健康成都官微成都人都在关注的公众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你站在我面前,而我不认识你。”



你想过认不出自己的母亲、配偶或者孩子吗?


你想过自己会认不出自己吗?


对于患有脸盲症的人来说,这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人类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有一种重要的认知能力,每天都要反复使用,那就是面孔识别


看到一张熟悉的脸,即使角度、表情、佩饰有所不同,我们也能立刻认出眼前的这个人是谁。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运用得如此熟练,以至于根本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不幸的人,因为先天或后天的原因,无法正常地运用这种能力,他们就是脸盲症患者。



脸盲症

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病吗?

脸盲症,又叫面部失认症。它的英文名词prosopagnosia由“面孔”和“不认识”这两个希腊文组合而成。


是的,真正的脸盲症的确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大脑无法正常加工看到的面孔,从中识别出对方的身份。


即使你和他们待上一整天,转过天来,他们仍然认不出你的脸;哪怕是认识很久的人,甚至是自己孩子的面孔,在他们的眼中依然非常陌生。


脸盲症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琳达·卡特罗是一位来自苏格兰的脸盲症患者,她在卫报(The Guardian)上写过这样一次经历:


一个小男孩向我跑来,他的个头儿和体型看起来和我大儿子差不多,但我仔细一看,他并不是我儿子。我转身离开,但他一直朝着我跑,脸上满是喜悦和兴奋。然后我才意识到这就是我的儿子,但当时就是认不出他的脸。”



“想象自己走进一个场所,那里每个人看起来都像双胞胎一样,这就是我在社交中所要面对的状况。”脸盲症患者格伦·阿尔贝林说。



奥利弗·萨克斯博士是一名神经学家,也是也是一位脸盲症患者。他写道:“我向一个大胡子男人多次道歉,因为我几乎要撞到他了,之后我才意识到那是我自己的镜像。”




我们为什么会“脸盲”?

大脑特定部位受损

我们的大脑中,很多部位都参与了容貌影像信息的处理,但负责面部识别的主要是人脑中的颞叶和枕骨脑叶。


来自哈佛的研究发现,脸盲症患者大脑中负责面部识别的颞叶和枕骨脑叶有异常,那一路神经就像一条通道一样被切断了。


大部分脸盲症患者是先天发育异常导致的,不过也有少部分人是由于中风、外伤等原因,伤及了这个区域,导致其无法正常运作。


这种器质性疾病甚至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但患者智力功能保持不变。



外界的误解

“太装逼”、“目中无人”…

著名好莱坞影星布拉德·皮特,可能是世界上最有名的脸盲症患者。


2013年,他向记者自曝了自己多年来“装作认识别人是谁”的尴尬经历。



据布拉德·皮特描述称,别人跟他说话,他老是要装作自己认识对方,其实他根本不知道是在和谁讲话。


大约一年前,皮特决定不再装模作样,不认识就老老实实承认吧。当有人跑来跟他聊天而他不认识对方时,他就大大方方地反问:你叫什么名字?我们之前究竟在什么样的情形下见过面?


他原以为这种老实承认的方式会获得别人的谅解,谁知道却得来一堆“自以为是”“高傲”的恶评,很多人因此讨厌皮特,觉得他“太装逼”“太自负”“不懂尊重”。


这事对皮特造成很大的困惑,尤其是在不得不出席一些公众活动的时候。因为这个原因,有一阵子皮特“索性选择呆在家里”。



无法识别人脸造成了社交困难。脸盲症患者可能会无意识地径直走过朋友或同事,基于这点,他们担心他们会被当成粗鲁孤僻的人,所以抑郁和社交焦虑在脸盲症患者身上十分常见。


他们通常依靠一些非面部的信息来辨别人脸,比如头发颜色,走路形态和说话语调。然而,如果一个人换了发型或者剃了胡子,对于脸盲症患者来说,这个人会突然变得难以辨认。


脸盲症能治吗?尽管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矫正甚至是治愈脸盲症的方法,但很遗憾,目前还没有找到持久改善的方法。


治不好

但高科技“特征码”能帮忙

虽然不能用医学方式解决“脸盲症”,但高科技可以来帮忙。


最近,谷歌提供赞助研发的InSight系统,采用“时尚特征码”,通过人的衣服、饰品等来辨认对方。这个功能在实际测试中正确率达到93%,简直就是“脸盲症”患者的福音。



喊不出别人名字太尴尬?

这不是脸盲,是“舌尖效应”

你是否经常有这样的经历?面前的人,你怎么也想不起来对方的名字,喊不出口,只能眼睁睁当作不认识的人错过。


放心,你的大脑没问题,这不是脸盲症,这是心理学上的“舌尖效应”。意思是回忆的内容到了舌尖,只差一点,就是无法忆起。



舌尖效应是因为大脑对记忆内容的暂时性抑制所造成的。


这种抑制来自于多方面,比如对有关事物的其他部分特征的回忆掩盖了所要回忆的那部分特征,又比如回忆时的情境因素以及自身情绪因素的干扰等等。


而消除了抑制,如经他人提示、离开回忆困难时的情境、消除紧张情绪等,舌尖效应往往就会消失。



其实,真正的脸盲症是很少的,研究显示,不同程度的脸盲症加起来,也只占全球人口的2%。


本文综合自:果壳网、经理人分享、网易  图片来源:Unsplash、Pexels



康小妹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哦!

投稿邮箱:

jiankangchengdu@163.com

喜欢就点个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