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告诉你怎么做10W+,我只分享如何提高内容生产
2015年,满大街的人都在创业;2016 年,满大街的人都在做公众号。
阅读数,像正午的太阳,刺在每一双熬夜写稿的运营人眼里,运营人见面的对话成了——
“破 10万+了么?”
倘若没有,就不太好意思见同行。也因为如此,一些高仿的,甚至是自费的 10万+,也就颇有些市场。
市面上关于如何写出10W+的文章比比皆是,这篇文章不告诉你如何去写10W+。如果你最近也在为微信号的内容发愁,本文是希望能够给你一些新的思路和启发。
今年春节假期刚过,当主打消费科技的新媒体“爱范儿”,2 天之内旗下三个主要平台全部收获了 10万+,很多人都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2 月 16 日,爱范儿旗下订阅号“玩物志”发布《完虐 GoPro,有了它你的自拍杆可以扔了》,次日,也就是 2 月 17 日,这篇文章阅读量突破了 10万+。
2 月 18 日,“爱范儿”微信公众号发布《我们用 Apple Pay 买了 6 份麦当劳,遇到了这些问题(附解决方案)》一文,由于抢在国内大多数科技媒体的前面,这篇带有攻略性质的 Apple Pay 报道文章阅读量增长很快,当天就突破了 10万+。
同样在 2 月 18 日这一天,爱范儿旗下另一重要平台、主打应用推荐的 Appsolution,发布《Apple Pay 最全攻略,看完就能出门装 X 了 | 有用功》,更是几个小时内达到了 10万+的阅读量。
爱范儿的成功,至少在方法论层面上,是“可复制”的。今天我们就来解析这些热门文章的背后,我们是如何将内容生产和掌控水平上一个台阶的。
0
1
要么快,要么死,就是要抢热点一句话,懒人真的不适合做新媒体。
先看一下典型微信用户时间表(基于2015年10月数据)——
做新媒体,就是要起得比鸡早。
爱范儿的《我们用 Apple Pay 买了 6 份麦当劳,遇到了这些问题(附解决方案)》这篇文章是在早上 9 点半发布的,但是仔细看看,内文的视频是当天早晨拍摄的,再算上拍摄、剪辑、上传、视频审核的时间,也就是说,我们的运营人最迟也得早晨 5、6 点开始干活。
而这,就为了抢 Apple Pay 进入中国这个热点。
Apple Pay 进入中国,科技媒体都会关注。2 月 18 日这天,大大小小的科技公众号都发布了 Apple Pay 相关内容,但能突破 10万+的却没几个。
快和慢,对新媒体来说,几乎等价于生和死。
打个通俗的比方:
某个热点事件爆发,上午9点半,某个公众号 A 率先响应。该号的种子用户很快把文章转到朋友圈或微信群,引发二次传播乃至多次传播;因为这时候还没有其他公众号跟进,所以朋友圈只有 A 号的文章在传播。
半小时后,另一公众号 B 对热点作出响应,然而此时不少网友已经在朋友圈看过 A 号的报道,自然对 B 号的内容没有那么热心。B 号这篇文章的传播,自然会比 A 号要难不少。
只差半小时而已,却会造成完全不同的两种局面。
当然,是否跟进热点,跟进什么热点,这个还需要和微信号的定位匹配。
0
2
做“四有”新人:有些文章就是来带量的微信用户阅读内容倾向(基于2015年10月数据)——
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微信公众号阅读有一个最明显的趋势变化,就是“去鸡汤化”。过去充斥在朋友圈的鸡汤文、养生文,以及一些明显刺激眼球甚至带有欺骗性质的内容,逐渐尘埃落地,淡出我们的视野。
同时,用户的阅读行为越来越理性化,回归到获取资讯、自我学习,追求认知、技能、思考等的提升。最明显的是,“干货”类的文章越来越受欢迎,成为现象级传播内容的最主要形式。
如何做出能广泛传播的“干货”文章?我们总结出要做“四有”,也就是有用、有料、有情、有趣。
有用。大多数公众号走的就是这个路线,为粉丝提供有价值的新资讯、新知识、新技能,能照着做,跟粉丝的日常工作、生活、娱乐息息相关。比如爱范儿的文章,定位在消费科技领域,始终关注的是最贴近生活的那一部分,谈 Apple Pay,他们谈的不是技术的细节如何如何,而是如何用 Apple Pay 去麦当劳买早餐。
有料。不管你是八卦猛料,还是方法论,或者靠谱不靠谱指南,至少你要要做到有料,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数,进而做到言之有理。比如本文,就可以说是有料的。
有情。比如咪蒙,这个自媒体号运营了几个月,凭着《贱人,我凭什么帮你》等几篇爆款文章,迅速火了起来。它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利用了粉丝的情感和情绪诉求。
有趣。比如曾经很火的“不自然博物馆”,脑洞开得让地球人都想不到,也能赢得粉丝挚爱。再比如“混子曰”,用有趣到蛋疼的方式讲故事,辅以别具特色的手绘,把汽车、机械等等“理科生”的内容讲得通俗易懂。
0
3
抓住视频爆发期:阅读习惯在迁移2016 年,对做新媒体的人来说,视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机会。
抓住这一轮的视频爆发机遇,就相当于在 2012 年开了微信公众号,也相当于在 2002年买了房。
视频提供了远超图片和文字的信息密度,具有更大的信息/时间比,更能满足当代人获取信息的高密度诉求。爱范儿的这篇文章获得10W+,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文中的视频,轻松的视频形式带来很高的转发动力。
与自媒体不同,机构新媒体往往是团队作战。爱范儿这篇10万+文章署名只有一个,背后却站着一群人:策划团队,视频制作团队,专家组,还有专司处理图片的,打磨标题的……
形式新鲜感的红利期过去之后,新媒体的价值必然回归到内容本身。内容的专业化会越来越受重视,相应地,内容生产的方法论和团队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自明。
另一个更直观的例子,新媒体后起之秀“一条”,凭着短视频这个特色内容,硬生生在 2014 到 2015 年啃下了一大块市场。
可以预见,进入 2016 年,视频会给新媒体带来更多新的机会,当然也意味着更多新的挑战。视频直播,甚至可能很快会出现的 VR (虚拟现实)直播,必将再次搅动新媒体江湖。
0
4
接地气:请讲人话粉丝永远期待我们说最简单的话,最直接了当传递重要信息,这是新媒体最重要的事,甚至是唯一重要的事。
所以,内容生产者们第一件要学的就是“说人话”。首当其冲的,就是标题。
看 2 个例子:
《塑料凳子中间为什么有个洞?真是放屁用的?》
《一个人过日子,有什么技巧能住的舒服点?》
单看标题的话,可能真的想不到这会是一个科技媒体的标题,一点都不“科学”啊,分明很生活化、很日常。但它确实来自业内鼎鼎有名的科技媒体“果壳网”。这两篇,一篇 10万+,另一篇发布的时候是第二条,阅读量也超过 6 万。
所以,什么是接地气,不用多说了吧?
10万+到底能不能复制?在理论上,当然是可以的。不过每个机构、团队,都有自己独到、难以复制的地方。
文:李五四
来源:姑婆那些事儿 ID:gupo520
往期文章推荐
投稿邮箱:hollis.xu@fun-plus.cn
小编微信:funplus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