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去助学,不是“体验生活”
节日的一阵忙碌过去了,简单记录这次小梦想行动的感想。
这次第二次参加小梦想艺术支教,我以教师组身份加入,给孩子们上了一堂艺术课。
孩子们一听要上美术课,迫不及待地跑进课室坐好
我说这是一幅不需要笔就可以完成的画
他们都玩得十分兴奋
在中秋后的圆月下和女儿散步。想起同一个月亮下,上周六去探访的漏水坪小学的孩子们。
我问行行:“下次小梦想行动,你还去吗?”
行行答:“去呀。”
“为什么呢?”
“可以帮助别人。”
小志愿者帮孩子们做课前准备
虽然只有浅浅的一句话,但已经显示第二次参加活动的小朋友,比起第一次,有了深一层的理解。
带孩子去山村助学,我也经历了几个层次的理解。
让平日娇生惯养的孩子知道自己身在福中,学会感恩,学会发奋,这是第一层次。
让她们去尝尝农村的饭菜,看看别人的住家。体验一下同一片天空下的同龄人,大家的处境多么不同。
很快孩子就清楚了世界上有另外的人和我们生活不一样的事实。
第一次去的时候女儿告诉我他们身上发出异味,这一次,他们明白了山里的孩子多数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缺乏照顾,所以干净衣服不常穿,才导致的异味。于是女儿们就很热心地要帮助他们,起行前和我一起整理要送去给小朋友的物品,到了学校也一起为上课准备材料。
让孩子学会关怀和帮助他人,这是第二层次。
小梦想的老师对参加活动的小志愿者都有要求,其中一条就是要融入当地的孩子们,一起上课一起游戏,不得只跟同程来的孩子玩。于是女儿们也坐到当地孩子们中间一起上课、一起牵着手游戏。
小志愿者和当地孩子一起上课
我问知知:“你愿意和他们做朋友吗?”
知知说:“愿意啊。”
她回答时的漫不经心,反衬了我这个发问者的分别心。
去除分别心,这是第三层次。
去山村支教,早已引起过很多讨论。
“学会感恩”,是去支教助学对于一位志愿者的客观影响。但若以此作为目的,帮助他人变成了“体验生活”,就导致了性质的改变。
我们送去“帮助与关怀”。但我发现,尽管我们带着尽量大的善意,和尽量隐藏我们的落差,这种“帮助”与“被帮助”也显然不是一种平等关系。
随着我们这些三五成群的过客增多,随着山里孩子们年岁渐长,也许慢慢他们就会发现这种命运的不公。而我们毫无缘由地就站着的施者的位置上。
然而,因为这种不公的存在,我们真正要传递到山里的,不是一些金钱和物资,也不是那些“城会玩”的资讯。而是,这个社会友好的一面、平和的一面、可信任的一面。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一种构筑的信念。作为志愿者,我认为最大的价值是尽一点绵力,拉近城市与农村的这点信任关系。相互更多的同理心,平等与尊重。
我也会尝试更开放自己,走近他们。
真心真意的陪伴,会不会更有价值?
欲了解“小梦想行动”,请点击“阅读原文”。
往期文章回顾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
我是Margaret,知行妈
知知、行行是我一对9岁的双胞胎女儿
我喜欢画画、跑步、高尔夫
看点书,写点字
微信公众号:知行妈的私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