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诚聘天下英才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诚邀天下英才加盟




为了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决定面向海内外持续招聘具有较大国际国内学术影响的学科与学术带头人,以及具有较强学术创新能力和学术发展潜力的青年杰出人才,真诚欢迎海内外优秀学者加盟。

 

一、学校简介

广州大学始创于1927年,是广东省政府和广州市政府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本部位于广州大学城西南端,有大学城、桂花岗两个校区。现有学生3万余人,具有本硕博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有教职工2900多人,拥有两院院士4人、澳大利亚技术科学及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7人、长江学者6人、国家杰青13人、千人计划8人等为首的一支高层次人才队伍,承担了一批973项目、863项目、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广州是“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城市,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增长极,是宜居宜学宜业之地。广州大学立足区域发展优势,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正致力于建设成为与广州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与广州城市地位相得益彰、具有学科、城市区域和国际化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二、学院简介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始创于2004年,是珠三角政务管理、城市治理和社会工作重要的教学中心和科研重镇。学院拥有广东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广东省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基地2个,拥有省级综合改革专业1个、省实践教学示范基地2个、省部级团队2个,拥有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学院设有政府管理系、社会学系2个教学机构,拥有行政管理、社会学、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4个本科专业,拥有公共管理、社会学2个学术硕士授权点和MSW1个专业硕士授权点以及管理决策与统计、社会政策与统计方向博士点,相关学科工商管理、教育学、统计学拥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学院目前教职员工56人,有教授11人,其中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5人。近5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主持省部级项目50余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8项。学院创办有《广州公共管理评论》、《广州社会工作评论》2本学术辑刊。学术交流频繁,与30余个海外学术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三、申请条件

(一)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以及有卓越学术成就的人文社会学科学者和其他在学术地位、水平和成就方面与此相当的海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者;引进后对学校的建设发展能起到领军作用;院士年龄一般在65周岁以下,其他领军人才年龄一般在55周岁以下。

(二)学科带头人:在某二级或以上学科占有突出学术地位,学术上具有较大影响力、持续发展潜力,在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正高职务或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副高以上职务的学者;引进后对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能起到带头人作用;年龄一般在50周岁以下。

(三)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任副高以上职务,或其他高校(科研机构)任正高职务,或在某一学科领域有突出的科研成果,形成较大影响力、有持续发展潜力的学者;引进后能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中坚力量;年龄在50周岁以下(副高职称45岁以下)。

(四)青年杰出人才(分A类和B类):研究方向明确,具有较强的独立科研工作能力和丰富的科研工作积累,发展潜力大,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的青年学者,引进后能成为学校发展的生力军;具有在国内外一流大学学习或教学科研工作的经历;在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或获得公认科研成果等基本条件。

——青年杰出人才(A类):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或其学术水平已达到以上获得者学术水平的人才。

——青年杰出人才(B类):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通过若干年培养能够达到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的人才。


四、学科方向

公共管理、社会学学科以及从事招聘方向研究的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相关学科。

(一)公共管理学科:招聘数据治理、城市治理、廉政治理、公共政策、社会保障等方向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3-5名(其中符合申请条件的省部级高层次人才或博士生导师优先),招聘青年杰出人才3-5名。

(二)社会学学科:招聘理论社会学、应用社会学、社会工作方向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2-3名(符合申请条件的省部级高层次人才优先),招聘青年杰出人才2-3名。

新进青年讲师以学校另行发布招聘公告为准


五、支持条件

(一)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卓越学术成就的人文社会学科学者、海内外有重要影响且科研成果突出的学者、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支撑体系:(1)搭建科研平台和团队;(2)优先安排研究生指标;(3)充裕的科研经费;(4)丰厚年薪;(5)购房补贴;(6)租房补贴或提供过渡房;(7)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学问题。

(二)为青年杰出A、B类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支撑体系:(1)搭建科研平台和团队;(2)充裕的科研经费;(3)丰厚年薪;(4)购房补贴;(5)租房补贴或提供过渡房;(6)协助解决子女入学问题。


五、联络方式

通过招聘邮箱投送简历进行报名(应聘人员在报名系统或书面填报的所有信息均将留存,在资格复核、聘用考察、公示、以及聘用后试用期间与真实信息进行对照,如发现应聘人员有弄虚作假或有损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报名信息与真实情况不符的则取消其面试、体检和聘用资格,已经聘用的予以解聘)

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前座519室

邮编:510006

电话:86-20-39366783

传真:86-20-39366783

邮箱:ggglxyrc@gzhu.edu.cn

微信:LingduyuXIXI

联络:黄鑫(行政事务部主任)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631aejqmt&width=500&height=375&auto=0




谷琶资讯   校园手信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始创于2004年。教学设施齐全,师资结构合理,科研实力雄厚,学科发展迅速,是珠三角政务管理、都市治理和社会工作教学中心和科研重镇,也是最具成长性的创新型学院之一。学院遵循“培育公共精神,创造健康社会”理念,坚守“立德树人,经世致用”目标,坚持“本土化,个性化,国际化”方针,追求“更专业,更学术,更高端”气质,创造“民主,团结,和谐,高尚”氛围,为创建“立足广州,服务广东,领先国内,对接国际”的高水平创新型学院而努力!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5楼。邮政编码:510006。联系电话:(020)39366783(行政事务部)、39366775(教学事务部)、39366776(学术事务部)、39366703(学生事务部)。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稿约】广州公共管理评论》 :gdgzpar@163.com。《广州社会工作评论》:swrgz2016@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