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事务||第一届广州城市管理研究联盟案例创新大赛在广州大学举行
GUPA秉持“培育公共精神,创造健康社会”理念,坚守“立德树人,经世致用”目标,坚持“本土化,个性化,国际化”方针,营造“民主,团结,和谐,高尚”氛围,努力创建“体面的学术社区,博雅的知识高地,愉快的精神家园”,奋发成为“立足广州,服务广东,辐射国内,对接国际”的高水平创新型学院。让我们一起:服务国家,无畏艰辛;砥砺学术,创新生命;追求卓越,共享荣光!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第一届广州城市管理研究联盟
案例创新大赛暨“共建共治共享中的
城市治理”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大学举行
2019年12月21日,第一届广州城市管理研究联盟案例创新大赛暨“共建共治共享中的城市治理”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广州城市管理研究联盟主办,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州大学大都市治理研究中心、中国超大城市治理模式创新研究团队承办。来自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中南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50余所高校的8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枫云教授主持,广州大学副校长孙延明教授致欢迎辞,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谭礼和巡视员、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潭教授、联盟成员单位代表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叶林教授、学界代表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江红义教授、参赛选手代表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邹彤彤先后致辞。广州大学副校长孙延明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广州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各个重点学科的建设情况,并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开幕式之后,会议进入大会第一场发言环节。本场发言由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谢治菊教授主持,海南大学江红义教授在报告中着重介绍了在城市生态修复中三亚的实践经验以及给其他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的经验。东北大学李丹副教授以青岛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评价研究为题,通过一套公共服务指标评价体系对青岛市公共服务均等化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广东财经大学李晓燕副教授基于社会理性和精英治理,探讨了新时代基层社会动员的作用。江西省赣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汪鹏程主任就多元主体协同互动多赢的新时代城市治理逻辑作了演讲,指出新时代城市治理协同共建是基础,互动共治是核心,多赢共享是目的。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党校陈剑玲讲师以荔湾区为例,探讨了街道党校现状、问题、对策,作了加强街道党校建设,促进党建引领城市治理的主题演讲。评论人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惠副教授认为五位学者的报告贴近城市治理的最新热点,从不同的视角对城市治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下午的“共建共治共享中的城市治理”学术研讨会由三个分论坛组成。分论坛一的专家学者演讲由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董石桃教授主持,共有十位作者围绕城市文化、村镇城市化、城市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处理等与城市治理相关的各个方面作了主题演讲,评论人华南师范大学颜海娜教授对各个论文作者的论文一一作了点评,建议作者们对研究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分论坛二由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芳副教授主持,共有十一位作者围绕旧村改造、社区治理、环境治理、人才引进、营商环境建设等作了主旨演讲,广州财经大学李海燕副教授对各位作者的论文进行了点评,认为作者们研究的问题都颇具新意。分论坛三为专家学者交流会,与会专家围绕城市治理、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等关键词进行了深入地交流讨论。
下午的广州城市管理研究联盟案例创新大赛决赛在广州大学理工南楼210室和211室同时进行。来自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等地区的百余支高校代表团队参加了此次案例大赛,进入决赛的共有17支队伍,分别为南京大学秦梦真团队、东北大学彭旭团队、广州大学陈一儀团队、广东财经大学黄旭欣团队、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李莹莹团队、广东金融学院陶虹伊团队、华南师范大学李敏佳团队、广州大学冯子珊团队、华南师范大学刘泽森团队、中山大学周菁樱团队、中南大学张敏妍团队、华南师范大学庞艳英团队、浙江理工大学邵雪雨团队、华南师范大学邝丽欣团队、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林泽健团队、广州大学邹彤彤团队。本次决赛分两个小组,两个小组按抽签顺序进行了展示,第一小组的评委由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综合调研处张光鸿处长、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晓洋、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彭铭刚担任,第二小组的评委由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蒋红军副教授、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综合调研处李麟玉科长、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建义副教授担任。参赛的团队们在比赛中进行了精彩的展示,生动形象地讲解了相关城市治理案例,评委们根据参赛团队的表现进行了评分,并严格依据比赛规则计算得分。
闭幕式与颁奖典礼由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枫云教授主持。在颁奖典礼上,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广州城市管理研究联盟领导,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领导。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综合调研处张光鸿处长,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潭教授为案例大赛和学术研讨会获奖者颁发了证书和奖品。最后,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潭教授再一次对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广州城市管理研究联盟领导以及各位专家学者、参赛队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第一届广州城市管理研究联盟案例创新大赛暨“共建共治共享中的城市治理”学术研讨会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第一届广州城市管理研究联盟
案例创新大赛获奖名单
序号 | 参赛学校 | 参赛作品 | 参赛队员 | 指导老师 | 获奖等级 |
1 | 中山大学 | 样板不像样,放手操碎心:社区治理中的角色迷失与利益博弈——以A小区生活垃圾分类为例
| 周菁樱、陈馨旖 、樊夏汐 | 叶林 | 一等奖 |
2 | 华南师范大学 | 一个垃圾桶的独白:哪里才是我的安身之处?——垃圾分类背景下的垃圾桶邻避冲突 | 刘泽森、孙蔷薇、王露寒、唐 薇、赖炯志 | 颜海娜、于刚强 | 一等奖 |
3 | 广州大学 | 以人民为中心:城市社区创新的动力机制与行动逻辑——基于西村街的考察 | 陈一儀、范嘉雯 、卢荷英、 陈 郯 |
谢治菊
| 二等奖 |
4 | 东北大学 | 被遗忘的角落——S市盲道的“鸡生蛋蛋生鸡”困境 | 彭 旭、张 莹 、卢晶芳、杜天翔 | 陈德权 | 二等奖 |
5 | 中南大学 | 老旧社区公共车位使用中的非正式政治行为及其优化——以长沙市文艺新村公共车位使用为例 | 张敏妍、李明珠、王子宜、陈旖妮 | 陈力瑞 | 二等奖 |
6 | 南京大学 | 沉默抑或抗争,重工业企业化解邻避冲突的路径探索——基于山东“鲁信经验”的实证研究 | 秦梦真、洪 达、安娜尔 、聂玉伦、 | 马奔、陶鹏 | 三等奖 |
7 | 广州大学 | 变隙为睦:南浦村改造过程中共识的达成 | 邹彤彤、吴剑霞、梁珺濡、李英祥 | 张惠 | 三等奖 |
8 | 广东财经大学 | 甦式更新与活态传承:城市更新背景下恩宁老街的文化复“欣”之路 | 黄旭欣、叶石文、卢赛3梅、刘洁瑜 | 于霞 | 三等奖 |
9 | 华南师范大学 | 电梯加装为何好事难办?——基于Y区H街道社区的多案例比较研究
| 邝丽欣、黎嘉宏、林心宜、吴泳钊、邵沛仪、吴玮莹、邱沛禹 | 于刚强、颜海娜 | 三等奖 |
10 | 闽南师范大学 | 社区中的一张网——拨通基层社区治理“110”
| 罗鑫婷、郝泽润、李顺达、何佳丽、乐雅洋子 | 郑容坤 | 三等奖 |
11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从“单打独斗”到“合作共赢”——广州市垃圾分类“西村模式”的探索与经验 | 郑鸣秋、李莹莹、何芷颖、陈晓玲、李 欣、李盛佳 | 孙林 | 三等奖 |
12 | 广东金融学院 | 城市盲道何以不“盲”——基于广州市盲道建设的调查分析 | 陶虹伊、黎绮琳 、许炳壮、 冯玉婵 | 张国磊 | 优秀奖 |
13 | 华南师范大学 | 如何打通进不去的三百米 ——以广州市S涌治理故事为例
| 李敏佳、叶蔓桦、毛 越、陶雨欣、李东泽、李路华、章佳茵 | 刘劲宇、颜海娜 | 优秀奖 |
14 | 广州大学 | 高校周边流动摊贩的有效治理——以广州大学为例
| 冯子珊、林嘉欣、管延礽、陈志凤、张 粤、李 敏 | 王枫云 | 优秀奖 |
15 | 华南师范大学 | 区域协同创新理论下公立医院的治理模式探析——以港大深圳医院“一院两制”体制为例 | 庞艳英、钟颖景 | 傅承哲、王春晓 | 优秀奖 |
16 | 浙江理工大学 | “单车坟场”——共享单车停放乱象分析及规制路径研究 | 邵雪雨、周李燕、冀炳森、梅高槐、戎 浩 | 刘国翰 | 优秀奖 |
17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广州市城中村综合环境治理研究——以鹭江村流动商贩管理为例 | 林泽健、陈依文、叶宝珍、余楚琦、魏溥辰 | 谢万贞 | 优秀奖 |
“共建共治共享中的城市治理”
学术研讨会论文获奖名单
序号 | 单位 | 姓名 | 作品 | 等级 |
1 | 武汉大学 | 吴巧玉 | 协同治理视角下的社区垃圾分类管理研究——以上海田林十二村为例 | 一等奖 |
2 | 华南师范大学 | 张小禹 | 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选择研究——以GZ市TH区为例 | 一等奖 |
3 | 东北大学 | 李 丹 | 青岛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评价研究 | 二等奖 |
4 | 广东财经大学 | 李晓燕 | 再论社会动员:基于社会理性和精英治理 | 二等奖 |
5 | 云南大学 | 葛智伟 | 城市居民个人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 CGSS(2013)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 二等奖 |
6 | 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党校 | 李海峰 | 制度变迁背景下村改居社区治理的实践与思考——以广州市荔湾区经济联社治理为例 | 三等奖 |
7 |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 张梦玥 | 日本《废弃物处理法》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立法的启示 | 三等奖 |
8 | 澳门城市大学 | 陈以乐 | 澳门城市垃圾分类与回收的研究 | 三等奖 |
9 | 内蒙古大学 | 朱鑫磊 | “青城驿站”对提升城市容貌的地方性研究 | 三等奖 |
10 | 广州大学 | 蔡树鹏 | 大数据驱动的城市治理体系:摸索与转型的曲折之路 | 三等奖 |
11 | 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党校 | 陈剑玲 蔡文芬 | 加强街道党校建设 促进党建引领城市治理现代化——以荔湾区为例 | 优秀奖 |
12 | 海南大学 | 江红义 | “生态修复”:三亚实践与启示 | 优秀奖 |
13 | 广州大学 | 邹彤彤 | 城市更新中村企合作模式的共识形成机制——以广州市A村旧村改造为例 | 优秀奖 |
14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王华彪 | 略论京津冀三地城市文化协同发展 | 优秀奖 |
15 | 江西省赣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 | 汪鹏程 | 多元主体协同互动多赢的新时代城市治理逻辑 | 优秀奖 |
16 |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 程大立 | 村史志在城市古村落治理中的价值和作用——以《小洲村史》《珠村村志》为中心的考察 | 优秀奖 |
17 | 广东金融学院 | 张国磊 | 中央环保督察、地方政府回应与环境治理取向 | 优秀奖 |
18 | 湖北大学 | 韩 忠 | NGO主导下城市湖泊生态空间共治共享模式研究——以武汉绿色汤湖水生态修复项目为例 | 优秀奖 |
19 |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 王振兴 | 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比较分析 | 优秀奖 |
20 | 华南师范大学 | 任子毅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城乡融合过程中的角色演进——以广州市猎德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为例 | 优秀奖 |
21 | 华南师范大学 | 陈春润 | 垃圾分类治理何以可能:城市社区居民的价值认同与持续参与 | 优秀奖 |
22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宋金津 | 协同治理视域下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现状与对策探析——基于张家口市实证调研 | 优秀奖 |
23 | 江西财经大学 | 王练练 |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治理困境与创新路径研究——以南昌市为例 | 优秀奖 |
24 | 广东财经大学 | 陈青康 | 区域视角下营商环境指标体系优化研究——以广东省21市2014-2018年面板数据为例 | 优秀奖 |
25 | 广西民族大学 | 廖永周 | 从人才引进看人才争夺—以广西为例 | 优秀奖 |
26 | 广州大学 | 李 威 | 贫困的数字化治理:广州精准扶贫过程与机制 | 优秀奖 |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主办机构
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广州城市管理研究联盟
承办机构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州大学南方治理研究院
广州大学大都市治理研究中心
中国超大城市治理模式创新研究团队
协办机构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城镇化研究中心
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相关链接
谷琶稿约
谷琶荣耀
学术影像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来源|GUPA教研事务部
协理|GUPA行政事务部
支持|GUPA学生事务部
出品|谷琶新媒体工作室
谷琶资讯 校园手信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5楼。邮政编码:510006。联系电话:(020)39366783(行政事务部)、39366775(教学事务部)、39366776(学术事务部)、39366703(学生事务部)。公共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公号:gzdxggxy。【稿约】《南方治理评论》 :gdgzpar@163.com。《社会创新评论》:swrgz20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