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川航事件,民航凭啥苛求圈外媒体“专业”?用调查事故的态度检视过双方关系了么?

深水小语 航空物语 2018-08-02

前言:民航圈子总指责业外媒体报道“不专业”,就不想想为什么会这样?

 

是的,就像标题说的那样,我们今天又要当“叛徒”帮圈外人说话了。


川航紧急降落之后,知晓信息舆论很快就开始赞扬英雄机组,并在当天下午随着某媒体披露对机长的“独家采访”达到一波高潮。



该“独家采访”截图。我们贴出这一截图,不代表我们赞同其立场或证实其叙述,仅供参考


然而这则消息很快就受到质疑,主要原因是里面包括一些不应该由合格机长说出的不专业的内容,甚至有(自)媒体从业者开始怀疑,“采访”是否真实存在。



质疑“独家采访”的网贴截图,目前文章已经不可见。我们贴出这一截图,不代表我们赞同其立场或证实其叙述,仅供参考


一时间,舆论场出现了混乱,除了上面提到的质疑,要求马上公布真相、给某些“责任人”“定罪”等论调也纷纷出炉;而前面被质疑的媒体则在16日正式发函要求质疑方“停止侵权”(下图)。



某媒体“要求质疑方停止侵权”的截图。我们贴出这一截图,不代表我们赞同其立场或证实其叙述,仅供参考


截至5月16日下午,“独家采访”事件的最新进展是川航机长表示,紧急降落后确实与自称部队团长女儿的人士通过电话“聊了聊,但没有说太多。”


上面的罗生门只是一个缩影。川航紧急着陆事件后,民航圈子与业外媒体和大众之间“一如既往”地出现了争论。前者多认为,后者过于煽情、不够准确、缺乏专业素养甚至耍小聪明,对查清真相维护航空安全不利;而后者认为,前者遮遮掩掩,阻碍大众知情、是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其实没啥好争的

大家都是一样的人


咱且不说飞机,就问一问,在之前的某药酒“跨省”、幼儿园伤害案等公共事件中,大家看到相关消息之后的反应是什么?


相信虽说不是全部,很多人都在内心里甚至键盘上表达了愤怒、追责、不信任官方表态、要求彻查真相的态度……


等一等,现在很多非民航人士对待川航事件的态度,好像也是类似的“配方”唉?


这没什么奇怪的,大家都是一样的人,受一样的思考方式支配。


下面这张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图,大家肯定不陌生。简单说,人总是先关心金字塔下部的内容,当这种关心得到满足之后,才会考虑上一层次的事情。


图自搜狐


公共事件发生后,熟悉相关领域的人士,无疑处于金字塔顶端,他们期望能以专业科学的态度来应对挑战,并且总结出详细的经验教训,完成自我实现甚至利他(特别备注:本文中“上层”、“中下层”等描述是中性词汇,不含褒贬义)


但是广大民众以及业外媒体,受限于对这个领域认知不足,只能处在金字塔的中下层,他们更关心的是事件对自己有没有造成威胁、对生活有没有影响,并期望能以最快速度消除这种紧迫的危机感。


当然,不同行业的事件,不同“层级”的人可能会互换位置。


两相对比,金字塔顶端的就免不了觉得下边的“不专业、大呼小叫太过情绪化”,而金字塔中下层的,又觉得上边的“冷漠、封闭、不关心人”。



这样的两群人,显然是沟通不到一起的。而“不幸”的是,事件中位于金字塔中下部的人占绝对多数,掌握着社会资源的决定性力量。在极端情况下,他们有可能干扰顶层的实现,造成双输。


因此,这两个群体不应该是对立的关系,至少就川航事件而言,民航业内应该与业外媒体(即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建立互相帮助和谅解的关系



帮?怎么帮?


要帮忙,关键在于了解对方需求。这里不妨先聊聊媒体的工作方式。


我们国家除了行业媒体以外,一般国家级大型综合媒体也都配备有专门的“跑口记者”,他们非常了解对应行业,但人数不多;实力稍弱的全国性媒体,可能就变成一个记者常态化报道几个近似行业;到了数量最多的地方媒体,可能就连这样的划分也没有了,一个记者保不准上午在报道川航事件、下午就转战区块链市场风险、晚上又去帮助社区大妈解决菜场短斤少两的问题……


面对这样五花八门飞速切换的话题,记者就算工作十几年,能在各个领域都成为专家么?恐怕还是不要夸下海口的好。


资料:空客A320客机驾驶舱,涉事的川航A319驾驶舱内景总体与之类似


但就算不是专家,遇到新闻,记者还是必须勇敢出击,尤其现在媒体竞争惨烈,记者们都承受着巨大的业绩压力,只有最快发布、独家爆料、引爆话题这样的猛料才能换来一刻稍带成就感的喘息,然后又是下一场战斗……


这样的环境无疑会催生“不择手段获取素材甚至编造新闻”的动机(这里不指向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当然,绝大多数记者绝大多数时候是遵守法律尊重道德的,但是借用航空安全的观点,具有冒险动机就存在风险。在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当事人完全可能受诱惑或者压力而付诸行动


要消除冒险动机,肯定离不开媒体界的严格自律、疏导与变革,而航空界同样可以有所作为,那就是让广大普通记者能够快捷简便地充分获取专业信息和指导意见,而不必使用“歪脑子”。


具体可以怎样做?



遍布全国的“发言人”队伍
考虑一下


其实,记者们都不愿意背上“报道有偏差”的名声,只是在稿件催得紧又不熟悉相关行业的情况下,有时能够获得的智力支持实在有限。


理想情况下,记者们应该能够第一时间联系上熟悉行业的“发言人”,后者至少能解答基础性常识性问题;对于不可能当前就给出答案但又无法在报道中回避的问题,“发言人”也能够介绍清楚暂时无法给出答案的原因,通过媒体争取民众谅解。能做到这些,至少就足够记者写出合格报道了。


5月16日下午,川航机组接受央视等媒体采访(截图自央视)


“发言人”不一定专职从事这项工作,他们可以是航空相关工作者、院校教师、甚至是资深航空爱好者,只是须要至少满足下面要求:


1、经受过系统的法律、道德和知识培训,并接受监督


2、遍布全国,方便媒体就近联系


3、有适合接受采访的权威身份


4、有人为他们支付酬劳以实现持续服务


类似航空科普协会的机构可以承担组织管理“发言人”的角色。这一组织能够培训和认证来自全国的候选人,同时作为一个正式机构,还能够多方筹集和运作经费,资助“发言人”团队可持续发展壮大。


对于这一构想,国内各航空公司、飞机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不妨考虑一下?甚至其它的行业,也可以考虑一下?




航空或者其它具有一定专业性的行业发生重大社会事件,常常会引发业内与业外人士的“论战”,这会模糊视线,不利于理清真相、推动行业改进、增进社会理解互谅。


可不可以采用与航空事件调查类似的思路,放下先入为主的态度,消除行业之间的“歧视”,系统地梳理出双方之间的问题是什么、它们为什么会产生、应该怎样解决?


对于这个问题,这篇推送肯定表述得还不够透彻、甚至会有错漏,还请谅解。但只要文章能对大家有所启发,我们就满足了。


欢迎探讨指导。



【文章回顾】


推广

今日尾货特价 波音官方正品 

波音圆形不干胶

一套717/727/737/767/777各一枚

扫描识别二维码 即刻下单



推广

汉莎航空波音747客机退役后

飞机的机身摇身一变,变成了行李牌

携带一片历史,让汉莎747再次与你一起飞翔

扫描识别二维码 即刻下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