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用留学生要挟中国”?不怕,国际航班可以逐渐增加,但应注意策略

接受打赏的小语 航空物语 2022-05-28


大家可能已经听说,最近有好几班中国民航从美国接运人员回国的包机被美国拒绝,而美国交通部更是出台了一份看着不大友好的通知,要求中国航空公司提前申报赴美载客计划,这相当于某种程度上对中国公司接运人员回国设限,一些原本可以开行的航班或许就开行不了了。



通知给出的台面理由大概是:中美间早有民航协议,互惠互利;3月底中国民航出台的国际航班五个一政策(一航空公司、一个国家、一条航线、一周、一个航班)是以3月12日航班情况为基准的,而当时美国公司因疫情已经停飞中国,因此美国公司现在也无法向中国运人,这使得中美(直航)客运航班成了中国公司单方生意,有违“公平竞争”。


这些理由的潜台词,无非是希望也给美国公司一些参与运输的机会。而美方透露,中国民航局已表示正在考虑取消3月12日时刻表的先决条件,但五个一限制仍将保留。


然而,事情绝不是简单让步就能解决的。实际上航班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了美国内部各派的政治筹码。航空公司想挣钱,要设法增加航班;而白宫却又想借机“修理”一直不大听话的航空业,并不愿航空公司太容易就达到目的,最好能自己先刷一下存在感,让大家意识到“没人比我更懂解决问题”;同时白宫也要行使一下监管权力,给中国方面一些颜色看看;甚至,考虑到美国两党都曾参与航空政策制定,双方还可以借机教训一下对方为大选造势,等等等等。面对成千上万由于签证到期、学业结束急着回国的留学生和其他华夏同胞,美国方面给中国布下了一个“做不做都有问题、怎样做都有顾虑”的困局。(详情可以参考:中美航权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么,我们的海外公民就只能做“人质”?有没有破局办法?今天简单聊聊个人看法。


首先,我们国家已经有能力安全地接纳更多人员回国。当初实施五个一的目的,是为了遏制境外输入病例激增的势头。现在欧美国家疫情发展增速已经不像当时严峻;而国内也已经基本建立起比较成熟的入境人员检疫流程,所有乘机抵达人员都能在全封闭流程中完成隔离观察和医疗,而且连隔离期的生活服务配套也趋于完善(这类投诉已经显著减少)。这些因素客观上使得我们国家已经具备接纳更多人员回国的能力。


在航班数量稳定的情况下,国内日新增境外输入病例数已经明显走低(图自微信官方疫情统计)。但与此同时,国内的检测、观察和救治能力经过几个月磨合,能力已完全非过去可比


其次,国家一直强调在战疫中不放弃任何群众,在海外的中国公民自然也包括在内;中国公民,有权回到自己国家,这些都是不可回避的原则问题。再说一些可能政治不正确的话,在一些西方国家对我们敌意越来越大,甚至有可能分道扬镳的时候,新形态冷战可能已经开始了。上一场冷战,双方硬件实力差别不大,但最终的胜利者在软实力上碾压对手,笑到了最后。什么是软实力?可以简单理解成你让别人帮忙做事的能力、你发展朋友的能力。别人为什么愿意跟你干?肯定是看到你讲原则、讲信用、有能力,值得交朋友。而对待海外游子的态度,就是软实力的体现。起码对自己人不差,别人才会认可你的大哥地位。从这些意义上说,我们希望也相信国家会帮助愿意回国的同胞尽快回家。



既然我们有能力接待也期待更多人回国,那该如何破解中美间“做不做、做多做少都有问题”的困局?


就像回国不一定要直飞,转机也可以一样,我们的政策也可以考虑其它适用对象,绕开困局。比如,在五个一基础上,适当放开国际航班限制,而且“雨露均沾”,对各主要国家的航空公司都适当放开,让北美、东亚、西欧、东南亚、大洋洲、中东……的航空公司都可以参与到人员运输中来。


这么做,一方面可以避开中美主要矛盾的锋芒,让更多人得以回国 - 美国总不能把别的国家包括自己盟国的航班也限制了吧?另一方面,这也是我们对其它国家和企业的争取。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多保持或者多交往几个朋友,总不是坏事。


当然,具体执行上,可能就得各国际机场轮流接待回国航班了。压力平分,也有利于维持管理和服务水平。


国内同胞珍视来自不易的战疫向好局面;国外同胞期待回到故乡、期待为国工作,甚至哪怕只是期待为国消费,都是合理诉求。相信国家一定会用智慧做好平衡。



推广

线下航空交流沙龙:私人飞机拥有者李晴与大家聊聊“开飞机买羊肉”那些事~


2020年5月24日20:00 - 21:00,北京王府井新燕莎金街购物中心MF412Flight Experience店面(东侧正门进入商场后坐长扶梯直达4楼,向左前方走到底),长按识别二维码支付1元报名费后,在备注栏留下姓名和手机号即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