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家谱热,持续热
法治周末 |纪事|
作者 法治周末记者 张舒
修家谱一直热度不减,从最初的个体努力,到商机四起,再到最近被中国文化信息协会家文化工作委员会推上工作日程。在高文看来,为家族修整家谱,是他寻找精神归宿的一种方式
“人老了,不免就会想想我们是谁?又从哪里来?”6年前,决定重新为家族整理家史、编纂家谱时,高文(化名)已过耳顺之年。
所谓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是同宗共族的血缘家族,用来记载本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
在高文看来,家谱中的家史、家训应该是属于一家人的共同记忆,要一代一代传下去的东西。
“过去的家庭和家族文化中,都会有可以传承的祖训,你会被亲情、乡情和族情所围绕。”高文说,但由于现代人快速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关于家族的故事总是落了灰,蒙着尘,像是久远的不合时宜的老古董。我们这些所谓崭新的人,其实从来不知道应该牢记些什么。”
决定重修家谱,他只是希望自己能在有生之年理清高家的发展历史,给后人留点“东西”。
如今,6年时间已经过去。在高文周而复始“上山下乡”的脚步里,他整理的《高氏家谱》已修到第十七代,历经三百多年。
超过一百页的家谱里绘制、记录了高家详细的世系图表、祖先故事、家训家规等内容。
“大时代下,个人在现代生活里还是有一种漂泊感和孤独感,能找到家族的依托,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合流,会让人觉得安全。”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原主任李吉表示,家族是个人文化和历史源流的根,个体的人需要找到自己“活着的支撑”。
“那些跨越了千山万水回来的人,只是想在家族这里找到自己存在的证明。”李吉说。
艰难追寻: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
高文修家谱的念头在6年前被唤醒。
高文出生在山东黄县,根据家里老辈人的回忆,新中国成立后,父亲由于工作原因,带着妻子和刚出生不久的高文从山东搬到了河北平山县定居。
2011年,高文的堂哥去世,在回到老家奔丧时,他无意中找到一本家谱。
在经历了战争的动荡后,这本高家家谱奇迹般地被保存了下来。
尽管纸张已经泛黄、粘连,局部也有破碎,但家族字号、家风家训等内容依然清晰可见。
只是从1932年后,谱上再没有增添新的记录。
“就是那一刻,我翻着这本老家谱,突然就有了把它整理修补完整的想法。”高文回忆称,一般情况下,家谱需要三十年到五十年重修一次。“但经历了战争、迁徙,家谱早已被忽略在现代人的眼里。”
而重修家谱,是他寻找精神归宿的一种方式。
修家谱需要下苦功。
从决定重新修补残缺断代的老家谱起,高文便开始辗转于黄县、平山多地寻找线索。
村里老石碑的碑文、档案馆里的旧县志,都成为了他的线索来源。
“一年怎么也得回去个七八趟,将有用的资料复印回来,再进行整理。”高文解释道,因为家里同一辈的人起名都是按家谱排下来的,“按字辈印证,基本就能确定出哪个高姓的老人是我们的祖先。”
“也会听上了年纪的老人口述前一辈人的故事,再记录下来。”高文说,这就是为什么编修家谱绝不能拖着,“因为每一位老人的逝去,随之而来的都是宝贵资料的消失。”
在每走访一位亲戚时,他都会让大家填写下自己和已逝亲人的信息,并搜集家族中的老照片。
这种搜集资料的方法虽然笨拙,但也有效。
“它需要修谱人付出足够的精力和耐心,通过搜集先人在当地留下的各类历史档案和文献材料,逐步拼出一条枝叶丰满的家族脉络。”高文表示。
在探访祖坟时,他曾发现高家第四代先人的墓碑中有一块高 1.5米、宽0.8米的石碑,碑上刻有高家从始祖到第七代的完整家谱。
他将碑文拓印下来,细细辨认得知,石碑立于清代康熙年间,内容与族里留下的老家谱相互印证。
从搜集信息,到整合资源,高文花了6年时间。这期间,除了家族里补贴给自己的十万元人民币,高文自己还贴出了将近5万元。
“有路费,有买照相机、扫描仪的物费,还有在老家打听消息时的‘人情费’。”高文为此专门准备了一个记账的账本,清清楚楚地记录了花销掉的每一笔费用。“当时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大一笔开销。”他也曾召集家族的十多个年轻人一起帮忙,但由于整理工作繁复且枯燥。坚持到最后的,只剩下他一人。
2017年,《高世家谱》有了雏形,新老家谱被相接在一起,共涵盖2000多人,最早的一代追溯到了1703年前后。
如今的这本已打印成册的家谱里,题词、目录、插图、附录等内容应有尽有,与正规出版的家谱别无二致。
创新的是,在高文绘制的新图谱中,女儿、女婿全部入谱,“老祖先的家谱中,女儿是没有资格入谱的,但现在不是都提倡男女平等了嘛。”
而从高家第十五代开始,资料也更为详细。
人物关系、个人照片、出生年月、学历职称等信息均被记录在册。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高文说,家谱既保留了姓氏的文化传承,又突出了家族关系。”高文说,“每个写在家谱上的名字都有一段埋藏在历史里的故事,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
商机兴起:
最高可花费100万元
高文的故事,正是近年来悄然兴起的修家谱热潮的一个缩影。
随着这股热潮而崛起的,是一些从事专业修谱的线上线下机构。
当法治周末记者在网上搜索“家谱公司”时,仅北京一地就已有十几家相关机构。
王灿(化名)的“家谱传记屋”便是其中一家。
这是一家为客户提供文集自传、家史家谱定制出版等服务的机构。工作间里,几百本姓氏家谱和人物传记陈列在书柜之中。
王灿雇用的编辑们正坐在电脑旁,将从各地搜集回来的客户家谱资料录入电脑,并进行编辑和排版。
空荡荡的大厅里,只听见翻动纸页和敲击键盘的声音。
大厅上方,“叙本系,述始封;明世次,别亲疏。固本调查首开先河,文史、姓氏、宗谱等专家为您撰写编印完整家谱,精装印制附电子版”的横幅被风扇吹得上下翻飞。
据王灿介绍,公司不仅提供家谱整理编审、设计排版、印刷装帧等工作,还会依据客户需求提供实地指导甚至蹲点修谱的业务。
“如果客人需要我们帮忙调查家谱,就要签订一份合同,要求当事人必须积极配合,提供最基本的家族信息情况,比如是从哪里迁来的、有没有保留下来的旧家谱等等。”王灿说,如果客人需要,他会派工作人员到客户家族所在地实地走访、考察,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
“先确定人物生活的年代、生卒年和著述,给一个时间坐标。接下来就是挖掘人物的家族历史、社会关系、交游活动,比如他家族有无移民,祖籍在哪儿,核心朋友圈是什么,给他一个空间上的坐标。这样从时空横纵两方面研究,人物就有立体感。”王灿表示。
资料收集、整理过后,公司编辑会根据客人要求把信息整理成家谱,精装印制,另付电子版本。
完成一本家谱,大约会耗时一年时间。
不过更多时候,王灿的公司只负责拿出方案,具体调查、登记等工作由家族主事人自己做。“我们会提醒客户对拿不准的地方在家谱上进行注释,但很多历史资料需要他们自负其责。”
“这种一般性的家谱调查整理编印每家5至10万元不等。”王灿解释道,如果要求有文史专家参与实地考察的详细调查,“最高可花费100万元。”
“现在个人修家谱耗时耗力,花费也不菲,不如交给我们,一劳永逸。”王灿直言,在他的客户群里,离退休干部、老年文化人占多数,“有一定身份、地位和学识的人,更希望家族历史得以延续。”
未来方向:
互联网+修家谱
而在机构之外,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普及,通过网络修家谱的网站和相关软件也日趋火爆起来。
脱离了宣纸和蝇头小楷,这些网站和软件强调大数据的运用。
武汉一家家谱编修网站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耗资160万元研发了一款名叫“云码宗谱”的软件,成员之间通过共享数据,在有交集的数据中寻找失散久远的血亲关系。“如果某一个家族要修谱,只需要给一个授权,就可以让远在国外的亲戚进入系统填写个人材料,还可以在手机、网站等多个平台随时随地编辑。”
信息填写完整后,家谱以家族树等形式呈现,处于家族关系脉络上的个体之间可以通过对话框等方式进行交互。
“这肯定是未来修谱行业的一个发展方向,但线下也要有个纸质版。”网络修谱在王灿看来,优势在于价格便宜、资料容量大、不易丢失、改动方便,可以随时分享,但也失去了纸质版的传承的味道。
修谱意义:
人类的第三种本能
2017年6月29日上午,“湖北省第九届晒谱节”在湖北省图书馆开幕。今年5月设立的“湖北家谱收藏中心”在会上揭牌,来自全国各省市的新修家谱纷纷在展厅集中展示。
湖北省图书馆特藏部主任范志毅介绍称,通过购买、接受捐赠、征集等方式,湖北省图书馆所藏家谱数量由2007年的200余部增加到目前2000多部,“其中纸质家谱1500余部、数字资源的家谱600余部,家谱缩微胶片100余部,且以每年新增200余部的速度在增加”。
高文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去武汉看了展览。“以前我们也不太注重这个,现在吃饱穿暖之后,都讲究情怀,都开始想要寻根、修谱。”
“寻根,是生死以外,人类的第三种本能。”李吉对此表示,“这也是近年来,民间修家谱热潮背后动因。”
而就在一个月前,中国文化信息协会家文化工作委员会也在京成立。中华家谱编纂工程和“家家有谱”工程被委员会推上日程。
据中国文化信息协会家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蔡允中介绍,“家家有谱”工程是对传统家谱体例上的创新与发展,通过个性化定制,让传统家谱故事化、传记化、自助化、图片化。
“新的家谱允许在传统的家规、家训基础上建立‘新家规、新家训’,让更有时代意义、更符合现代人操作和执行的新家规、新家训来引导教化家庭成员,让家谱成为传递家庭和睦氛围,传递孝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具。”蔡允中直言,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更加需要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家文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整理:李含 王硕
推荐阅读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ღ( ´・ᴗ・` )比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