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是这个芭蕾坏男孩的权利
英国导演 Jem Goulding 擅长拍摄灵动的人体,而此次短片的主角可能是诠释这一主题的最佳人选——19岁就成为英国皇家芭蕾舞团首席舞者的 Sergei Polunin,前段时间上映的《东方快车谋杀案》里也有他的身影。短片纪录了这位“芭蕾坏男孩”轰动离职后,对事业、人生的重新探讨。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1331c76e15&width=500&height=375&auto=0
芭蕾坏男孩
出生于乌克兰的 Sergei Polunin 曾是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史上最年轻的首席舞者,时年19岁。从4岁起,形体就承受着戒律般舞蹈训练的他,拥有惊人的弹性与爆发力。即使在芭蕾这样有着固定形式与舞码的表演中,他都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表现方式。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1331ytucul&width=500&height=375&auto=0
“如果要做坏蛋,那就做最好的坏蛋。”
— Sergei Polunin 的纹身师朋友这样形容他
有着“芭蕾坏男孩”称号的 Polunin,并不符合人们对于传统舞者的一贯想象,他身处滥用毒品、不按时参加舞团例行训练等负面新闻中。但最具争议的,是他在2012年突然决定从久负盛名的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离职的消息。
而这部拍摄于2013年的短片《 The Fragile Balance 脆弱的平衡》,呈现了 Polunin 在离开伦敦,来到莫斯科基洛夫芭蕾舞团后的真实想法和生活,胶片的质感还原了他在毫无防备的状态下放松的姿态和真实的想法。
悲伤是自我反抗
影片使用柯达 Super 8 和宝莱克斯的 16mm 摄影机,纪录下 Sergei Polunin 在俄罗斯的一周。当时他正为芭蕾舞剧《Coppelia》进行紧张排练,导演想尽量捕捉他非工作时的生活状态,在餐厅、或排练结束后洗完澡,稍显疲惫地躺在沙发上,断断续续地诉说。
“我可以犯错、可以消失,这是我的权利,
但不可以被安逸拖住后腿。
因为可以预测的生活很无聊,而我讨厌无聊。”
45 33066 45 14987 0 0 1970 0 0:00:16 0:00:07 0:00:09 3645 45 33066 45 14987 0 0 1726 0 0:00:19 0:00:08 0:00:11 3608>反叛者、天使、浪漫主义者、让人心碎的男孩、男人…… Polunin 很清楚自己无法改变人们的既有观念。可能他是以上所有特质的综合体,也可能什么都不是。媒体片面式的夸大报导使人们丧失了部分幻想的能力,而这可能正是最迷人的那部分。
4岁半就开始上形体课的 Polunin,家庭条件并不好。跳芭蕾是妈妈为他做出的决定,不要说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享受童年,直到21岁,他生活的重心都在芭蕾学校。
家人为了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也都四散打工:奶奶到希腊当看护,爸爸到葡萄牙当建筑工人,而妈妈则带着他到乌克兰首都基辅住下。考取皇家芭蕾舞学院后,因签证问题,妈妈只得留下当时一句英语还不会的他独自生活。
从小背井离乡学舞,要有坚强的意志以对抗孤独,没有家人陪伴和支持,精神上的消磨更难克服。为了分隔四处的家人能早日团聚,Polunin 一路咬牙拼命,课堂录影中能看出他的天分背后所付出的异于常人的努力。在舞台上表演时,连女舞者都毫不掩饰对他的钦慕。
一名舞者的自我
当你成为最炙手可热的芭蕾舞者,是否还拥有做自己的自由?天性热爱寻求刺激又无所畏惧的 Sergei Polunin,也想要和普通小伙子一样,没事喝喝酒、闹闹事、抽抽烟。这18年的时间里,舞蹈既是他成功的来源,也是其痛苦所在。
“也许这些特点我都有
也许一样也没有
不过 我是怎么样的人
需要我自己去寻找
而不该由别人指定
这是我自己的事儿。”
因为职业巅峰时期比大多数人来得早,离开体制后,他感觉自己对其他事毫无涉猎、彻底迷失。但这几年在新领域的尝试,让 Polunin 开始思考,或许还有希望能够改变这个行业,而不是远离它。
Polunin Project 在伦敦的世界首映海报
如今传统芭蕾舞者已不再是他的唯一身份,演员、时尚杂志封面人物、为品牌代言、拍摄商业广告…… Polunin Project 也是他正在进行中的项目之一。上月初,伦敦大剧院上映了这一项目的新作《 Satori 》,由他与芭蕾舞者、同时也是他现实生活中的伴侣 Natalia Osipova 主演。
现实生活中他试着拓宽传统舞者的界限,并提供背后完善的运作体系,与其它行业跨界合作,如时尚、电影、音乐等,将自己的探索运用于舞蹈行业。
Another Magazine 2017
在《 东方快车谋杀案 》中饰演伯爵
Polunin 讨厌别人用叛逆来形容他,因为没有任何人,是只用一个词就能解读的。媒体行业的门槛越低,许多报导传输的信息难逃“枪弹论”,夸大采访对象描述的事实,但任何受众只要多一些好奇,就不会消极、被动地等待接受他们所灌输的思想、知识与动机,而是去主导自己日渐丰富的知识结构。
Beauty Papers 2016
正因为“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即使 Sergei Polunin 还带着一丝少年时期天真烂漫的莽撞,他的天赋都该是礼物,而不是枷锁,愿前路越走越好。
撰文 / 许韵彤
编辑 / Wu Yin、 Joyce
继续观影
NOWNESS
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新奇与不凡
本文由NOWNESS独家发布,未经许可请勿复制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