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我的葬礼上播这首歌”
“死亡”这个话题,在传统观念里的讨论一直有点严肃。然而有趣的是,因为如今十分流行“我的葬礼歌单”,“请在我的葬礼播放这首歌”成为了各大音乐软件评论区司空见惯的留言。一个现象是,当代人对别人的死会保持一种谨慎的态度,但是对自己的死,就放松得多了。
这部葬礼短片中,爱尔兰一名男子生前准备了一段录音,委托亲友在自己葬礼上播放。录音里不是煽情的独白,而是幽默的告别。让所有参与葬礼的亲友都笑着哭,真正实现了“参加了自己的葬礼”
几日前韩国明星崔雪莉突然离世,
许多人不禁开始重新思考,
面对死亡时,自己会是什么反应。
流行于社交网络的“葬礼歌单”
提供了许多葬礼的另类选择。
现代的年轻人究竟有着怎样的死亡观念?
本次采访中,我们随机问了 10 位年轻人
一系列和死亡有关的问题,
看看这些玩过了“葬礼歌单”的年轻人,
是怎么看待死这件事的?
问你哦 第三期
葬礼歌单是什么?
“葬礼歌单”不知不觉已然流行于各大音乐软件的歌单列表,其中有很多气质阴郁的歌曲,比如“丧曲天后” Lana del Rey。她的《Born to die》和《Young and Beautiful》是葬礼歌单常客,甚至出现了Lana del Rey “专场”葬礼播单,如果你想办一场庄严肃穆又紧跟潮流的葬礼,Lana del Rey 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紧随其后的还有以Radiohead,Suede 为代表的一众英伦摇滚乐队,同样以拥有忧郁气质的歌曲进入许多人的列表中,例如《Creep》,《The Next Life》。
不过,不看气氛出牌的大有人在,在他们看来葬礼似乎并不一定得是悲伤阴郁的:有人选用了韩磊老师的《向天再借五百年》,葬礼的氛围可能会让你以为在看《康熙王朝》;还有人选用了Lady Gaga的《Born This Way》,Gloria Gaynor的洗脑神曲《I Will Survive》,或者是那英的《好日子》,要控制住不跳起来可能有点难。
感受一下用了《向天再借五百年》的气氛
然而并不只有中国年轻人在思考这件事,“死亡歌单”的概念早已在国外流行,并且甚至出现了专门的统计排行榜!例如,圣曲作为与宗教相关的一环,经常出现在英国传统葬礼上,然而由英国Co-op公司进行多年的葬礼歌曲调查中发现,2019年的葬礼歌曲前十榜单上有史以来第一次没有了圣曲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流行类歌曲,甚至已经占到了全部葬礼曲目的25%。
近半的成年人在调查中表示,希望亲友在自己葬礼上欢笑。于是,榜单中便出现了皇后乐队(Queen)的迪斯科曲目《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译名又干掉了一个),利物浦足球队队歌《You'll Never Walk Alone - Gerry and the Pacemakers》,甚至还有美剧《权力的游戏》主题曲也有可能出现在未来榜单的高排位名单中。
选择《权利的游戏》的朋友可能是想要这种效果
我们向一些年轻人询问了跟死亡有关的问题,他们的回答部分上体现了当代年轻人对死亡的态度,而这些回答,跟以前人们印象中的观念有点不一样。
在一切都娱乐化的如今,死亡也不能幸免。在本次访谈里,许多年轻人给出了对自己葬礼天马行空的想象,大多数人希望葬礼上的亲友能够洒脱一点,舒适愉悦地度过葬礼,拒绝悲伤过度。
比如组织大家在电影院里抱着爆米花一起看场宫崎骏的《天空之城》,最后在《龙猫》的主题曲里忘了葬礼的主人就好。或者,在骨灰撒海之前邀请大家在海边一起蹦迪,既能使用自己的“葬礼播单”的同时,还能顺便带着这群到时候可能腿脚都不利索的人运动运动,从此往后,纪念故人甚至可以成为每年来海边蹦迪的理由,Why Not?
在处理遗产的问题上,许多人都考虑到了社交账号的管理问题,而大多数人的回答是死了以后,关闭自己的账号。他们大多认为,与其计较遗产的存留,不如留下的东西越少越好,包括网络世界的身份在他们看来也不必要保留。有趣的是,也有选择留下部分网络账号的人,而选择留存自己的Instagram账号的人也想好了经营方法:拜托后人每年为撒下自己骨灰的那片海拍一张同样的照片并且发布,天长日久之后,没准能成为新的打卡点也未必。
关于死亡教育,我们发现年轻人们了解“死“的来源多种多样:来自长辈的宗教性解释,来自影视作品的描述,以及更多地,来自身边亲人离去的经历;正儿八经通过学校来了解死亡的回答数,为0。
而在留下什么墓志铭的问题上,大家并不只是想简简单单刻上自己的生平事迹就完了。例如,孜孜不倦经营身后Instagram账号的那位不出所料将账号留在了墓碑上,另外配上自己精修的自拍,俨然是社交账号的门户Bot。
也有颇为浪漫的人,选择在墓碑上种上一株樱花树,供后人赏樱。有神秘兮兮留下刻着“不是你想的那样”、“Don’t Panic(不要慌)”这类文字的墓碑,让人不禁想揣测一番墓主人的生平,结果只能更加神秘。当然还有特别务实的回答:把墓碑做成互动显示屏,里面的文件夹可以提供生平事迹的浏览,甚至还可以和品牌承包做合作推广!
在这些回答里,虽然我们没有看到什么遵循传统仪式的诉求,实际上,因为样本有限,我们难以通过这些回答定论现代年轻人的死亡观念究竟出现了哪些根本性的变化。但我们能看到的是,更多的人选择将自己的离去当作很轻盈的事情去看待,甚至作为离去的一方,想要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努力抚慰后来人——或是自嘲,或是慰藉,甚至是干脆以派对代替丧礼。
或许没有人真正希望看到自己的葬礼,因为在准备好要珍惜每一天之后,才会不留遗憾地面对最后的路程,也才有“葬礼歌单”这种现代年轻人留给自己的最后狂欢——毕竟歌是要醒着才能听的嘛!
以下是我们节选出的一些有趣的回答,或许能够给还没有决定葬礼歌单的你一点启发?
Q:在一切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你想给自己办一个什么样(主题 or 风格)的葬礼?
得米: 如果有轮回,一直期望自己来生可以成为一条流淌着小溪。所以葬礼则希望是可以配合设置在一个让人感到放松的小森林里。死前会录好一段视频,对每一个我在乎的人说一段话。感谢在我生命中的付出,希望他们带着我的祝愿继续自己的人生。
浦原店长:以前也想过这个问题,死后想要一个怎样的丧礼,但后来觉得可以找几间创意公司来比稿,看哪个比较有趣就选哪个,但我应该会希望现场可以提供清酒给大家喝。
寻仔:想包个观影厅请大家看场我最爱的电影,就天空之城吧 。候场的时候放杉并合唱团的风之甬道,散场的时候请各位亲朋好友拿好爆米花可乐快乐地把我忘记就好。
网络“相声”艺术家:适合大家一起蹦迪的,开场曲我四年前就想好了 20 Century Boy(因为没有一首歌叫20 Century Girl)。就在海边蹦,蹦完了麻烦大家把我撒了。
佛系自闭博主:哈利波特风格的,我躺在最中间,所有人举着魔杖大喊“Lumos”!为我纪念吧,不知道到时候死去的我能不能拥有一片星海。
Q:想象中的死亡是什么样的?
得米: 挣扎着死亡想想都很痛苦,希望是平静的,睡梦中不再醒来的方式。
老王:理想中的死亡方式就是,我在瑞士养老或者海岛养老,对着大海or雪山,默默闭上我的双眼。
跟节奏来:躺床上睡死过去,但是要有人会马上发现的那种,因为陈尸家中也是很恶心的,我可不想腐烂,直接火化就好了。想象中的死亡是绝望中又有希望的(哎呀,要结束了,不知道下一世会怎样呢)
理工院校幸存者: 可以的话就是和认识的并且还在世的人一一道别后,在家里家人附近离开这个世界
浦原店长:我想像中的死亡是在某一天下雨的夜晚然后就睡著了......,但一定要等我的猫死了再死,不然没人照顾他们,他们娇生惯养惯了,也不想麻烦别人.
伦敦名媛:好看的姿势死去,安静的
佛系自闭博主:老死吧,静悄悄地睡过去?然后希望那个时候可以听着ABBA的Dancing Queen!(真实内心:我不想死,我还有好多书和电影没看呢。
Q:你希望离开后每年亲朋好友或者后人以怎样的方式缅怀你?
老王:我希望骨灰可以撒到大海里面,以后每年亲朋好友去这片海里滑滑水。
跟节奏来:偶尔提起是开心的,抱怨也可以不要太多就行。来坟前看我可以带最近他们最喜欢的东西来看我,不过反正我也用不了,他们可以在我面前试用一下给我看就ok。
浦原店长:下雨的时候可以想到我,因为我喜欢下雨天.
佚名:每年烧几个纸扎的昊然弟弟和(瘦了的)亦凡哥哥好了。
寻仔:希望他们实在想我就带信给我,不想我也挺好的反正我也回不去了,祝他们天天开心。
网络“相声”艺术家:大概率没有后人,朋友拄拐还是坐轮椅,无论如何来海边看看吧,带点快乐水谢谢。最好还是每年清明来海边蹦迪。
佛系自闭博主:继续推销我出的CD(虽然我到现在还没出。
Q:你希望怎样处理自己的遗产?
老王:遗产估计不会留下来了,但是网络账号给自己最好的朋友吧。
佚名:死前花光所有的钱;把大牌手袋送给曾经眼馋它们的闺蜜们,希望她们到时候还是爱打扮的时髦老太太:把鱼缸里的热带鱼放归他们的亚马逊老家;在每一个社交账号上设置自动回复:亲爱的我已经不在XX公司和XX公司、甚至不在人间啦!
寻仔:遗产捐给福利院,社交账号注销,吃瓜和哭悼者禁止。
网络“相声”艺术家:好像有人在开发一个APP,可以预存所有社交账号然后多久不验证就可以全部销毁的。遗产的话,我并不觉得我能留下啥遗产,可能会有不动产,突然离世没有遗嘱的话大概率充公了。
佛系自闭博主:微博或者其他社交账号可以变成一个我的bot,隔段时间发一发我生命中发现过的事情(这不会让关注的人觉得很恐怖吗。
Q:你希望以别的方式继续活下去吗,比如Siri,上传网络,或者任何别的地方?
得米: 不希望,做人很辛苦,生命结束了交给宇宙去轮回就好。
老王:应该会留ins,骨灰撒的那个海,每年拍一张海的同角度的照片po上去
跟节奏来:肯定会有来生的吧 ,不用继续活下去,留着的人记得我就好。
理工院校幸存者: 不用了,人走一遭足够了。
佚名:如果还有能用的零件,希望捐给需要它们的社畜。
寻仔:不希望哦,逝者生前已经够热闹了,请不要打扰死亡的平静,像图书馆不要出声一样哦。
佛系自闭博主:能把大脑变成U盘吗,我死了,但我还能学!
Q:你父母/老师是怎么告诉你死亡这件事的,你自己是怎么觉得的?
得米: 妈妈还是把我当小孩,不希望过多提起这些事;爸爸则更偏道家思想,一切顺从自然。我是比较偏向爸爸的理念,甚至会有点相信宿命论。每个个体在宏观意义上没有那么重要,个体的死亡也是。
跟节奏来:没人告诉我死亡到底是什么,但他们都担心我死掉,所以他们给我的感觉是死亡是可怕的。自己觉得死亡就是结束咯,不能在干什么了,这一次你的机会没有了。
浦原店长:是一种是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心情,很像小时候要上云霄飞车前,很像战胜了就会海阔天空似的。
佚名:东北有一句土话叫“好死不如赖活着”,是咱老百姓们对生存的一种自我麻痹,我同意50%,因为每个人对“赖”的理解不同。
寻仔:我跟很多人小时候一样都是听说去天堂了,去另一个世界了,我觉得不现实,除非我有天真去了。
网络“相声”艺术家:我妈提过她生我当天晚上,我姥爷去世,导致出生后一段时间家人觉得我是来索命的,我本人也没见过,唯一一次亲人离世我并不在家。我对死亡的认识基本来自电影电视剧。
佛系自闭博主:我没有跟长辈问过这个问题,也没有人跟我普及过什么是死亡,就越长大越发现,很多认识或者喜欢的人物突然就从世界上消失了。
Q:如果有孩子问你什么是死,你想向他怎么解释死这件事?
《哈利·波特》中邓布利多坠下的一幕
得米: 按照我对死亡的理解解释,这是一件自然的事情,每个人都会面对。
老王:就只是每个人的命运,有些人先走,有些人后走,这都是命,要过好每一天
浦原店长:就是不确定是逗号还是句号,
佚名:死亡就是你每次挑食只吃肉不吃蔬菜的时候,全世界的电视里就会失去一只佩奇。
寻仔:我好喜欢狮子王里木法沙的解释: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在微妙的平衡中生存。我们死后,尸体会成为草,而羚羊是吃草的。所以在这个庞大的生命圈里我们是互相关联的。所以我可能会给孩子看狮子王,然后猜想,我们也许终将会化成风融入土汇进海,只是再也不用思考了。
网络“相声”艺术家:死亡就是闭上眼睛睡觉但是没有呼吸,不能吃饭不能跑跳不能说话,大家会和他告别,送他离开,以后就再也见不到了。但是小孩子根本理解不了吧 玩具坏了或者丢了会哭的比陌生的长辈死了更厉害。死亡这个命题真的是个无底洞,上面的人想知道答案,下去的人也再无法回答。
佛系自闭博主:因为地球上人太多,死去的人都去别的星球生活了。(参考《火星编年史》)
雷·布拉德伯里的作品《火星编年史》
Q:你希望写什么墓志铭?(或者做成什么样子的墓碑?)
得米: “生命是一场修行,但愿你能找到你存在的理由是什么。但也许这个寻找的过程,就是生命的意义”
老王:放上我精修的自拍,配上表彰我光荣一生的文字,再留下我的ins账号,希望大家来这片海看看我
跟节奏来:来过,噗
理工院校幸存者: 写上“来吾道夫先路”
浦原店长:在上面种一棵染井吉野,四月份大家可以来看樱花,一定会美呆了,
佚名:如果死在上海的话,希望上面刻着我的身份证号码 【第2307****号外来妹】
伦敦名媛:别弄啦 …寄情世界 宇宙万物都可以是墓碑 铭文是个体臆想不代表每个人都这么觉得
寻仔:墓志铭“不是你想的那样”
网络“相声”艺术家:高密理石给我雕个门,刻DON’T PANIC。不要大理石的,容易黄,我外公的就变黄了。
佛系自闭博主:把墓碑做成显示屏或者一个iPad,然后点开这个名字是我的文件夹可以看到我一辈子经历的所有事情?这样在未来如果有xx品牌承包了这种电子墓碑,整个公墓会不会变成品牌手机体验店??感觉发现了商机。
看过这么多回答,
你是否对自己的葬礼歌单
也有什么想法了呢,
在评论里告诉我们你一定会用的一首歌吧!
采访、编辑/ Timothy
NOWNESS
继续观影
NOWNESS
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新奇与不凡
CONTACT US
合作/投稿请联系
wangsili@modernmedia.com.cn
本文由 NOWNESS 独家发布,未经许可请勿复制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