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7年浙江省民政工作会议各地亮点工作 | 温州、嘉兴篇

2017-03-03 浙江民政

温  州

联动指挥  保障到位

打造一体化防灾减灾救灾新体系


温州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台风等各类自然灾害频发。温州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着力加强部门在灾害应急、防御、救助等方面的联动和资源整合。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抓灾前科学防御。将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全市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居安思危,切实做好“防大灾、抗大灾、救大灾”准备,强化预案准备、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物资储备、宣传发动、监测预警和临灾避险等防灾工作,变被动救灾为主动救灾。



二是重灾中有力应对。面临灾害侵袭时,迅速启动灾害预测预报预警机制,各级抢险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第一时间到位,按人员转移安置、道路管制封闭、车辆交通疏散等需求实施分层级布防,通过电视、广播、网站论坛、微博、微信等媒体加强防台舆论宣传,针对地理位置偏远、地质灾害易发的山区村、海岛村,还将安全避灾手册、避灾安置场所路线图送到村民手中,引导村民及时转移、安全避险。



三是强灾后有效救助。灾后启动部门联动工作机制,统一指挥、协调、督导民政救助、农业水利设施恢复、灾后重建市政设施恢复、交通电力设施恢复、保险理赔、卫生防疫、宣传舆论等七个工作组互联互动、各司其职,确保抢险救灾迅速有效。


通过上述举措,目前,以“三个统筹为纲、三项规范为要、三大参与为辅”的全市一体化综合性的防灾减灾救灾管理体系已初步建立并发挥成效,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三个统筹,促进综合管理体系日益健全


我们着力于做到部门协同、区域防御、城乡备灾等三个方面统筹,全力推动综合灾害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和提升,实现综合管理“360度全方位”。


一是统筹部门资源,建立统一互动的指挥体系。市县两级政府配套建立抢险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并联合减灾委形成防灾减灾救灾联动指挥组织体系。以实体化运作的方式,由水利、民政部门于灾前、灾中、灾后分别代表市委、市政府统一协调气象、国土等各级各有关部门,在灾害防御、应急救援、灾情会商、信息共享、灾后救助、社会参与等方面,统一信息汇总、会商决策、指令指挥。特别是在灾害信息报送方面,形成四级灾害信息报送网络,统筹交通、电力、通讯、卫生等生活恢复信息和农业、住房、保险等生产恢复信息,第一时间上报市委市政府,为领导决策提供一手资料。



二是统筹区域资源,建立重点突出的防御体系。重点提升学校、医院、养老院、福利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重大建设工程的抗灾能力和设防水平,三年来累计建成防洪堤、顺溪水利枢纽等一大批防洪排涝水利工程。同时,统筹扶贫开发、危房改造、移民搬迁、大拆大整等方面工作资源,推进自然灾害隐患点、居住危房等居民搬迁避让工程建设。同时,结合市政府通用航空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在全市范围内选择民政救灾航空备降点28个,其建成投用,将极大地提高温州市的灾害应急救援能力



三是统筹物资储备,建立纵向到底的备灾体系。实施物资储备“就近、救急”的原则,建立层层设置纵向到底的四级物资储备共享仓库,便于灾时及时调拨保障到位。2016年,在应对台风“莫兰蒂”和“鲇鱼”的过程中,为确保救灾储备物资灾时迅速调运,重点在自然灾害多发的乡镇(街道)和边远村(居)设立救灾物资储备点,确保灾情发生后救灾物资及时补给到位。




2三项规范,推动软硬件管理机制更加完善


我们着力于避灾安置场所、救灾物资储备、救灾资金发放管理等软硬件方面的建设,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2小时内”到位。


一是避灾安置场所布局更合理、管理更到位。温州市当前共有避灾安置场所3023个,可同时为80多万人提供转移安置保障。在避灾安置场所的管理上,实现从能安置到安置好的转变,以“有安全保障、有热饭吃、有热水喝、有病能及时医”为标准,尽量以更人性化的方式安置好受灾群众,将男女分开安置,设置临时医务室、哺乳室等。同时,通过三年的避灾安置场所安全检测,目前我市避灾安置场所检测率已达到100%,并建立了“新增必检”的工作机制,确保避灾安置场所安全率100%。今年年初,组织力量在全市范围内排查地质灾害区域,针对地处地质灾害区域无法设置避灾安置场所的村,按照“从行政区域全覆盖向安置转移需求全覆盖转变”的思路,将挂牌新增400个能覆盖容纳地质灾害隐患区域转移群众的避灾安置场所。


二是救灾物资储备更充裕、使用更规范。按照汛前抓储备、灾时抓管理、灾后抓补充的原则,及时做好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目前全市共有救灾物资储备库13个(其中市级1个,县级12个),储备救灾物资30多类、近500多万件,除帐篷、行军床等常规生活物资以外,还配备了冲锋舟、橡皮艇等适应温州特殊灾情的专业应急救援设备,并将这些设备交由武警、消防等地方部队及社会专业救援组织进行日常管理,用于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和灾时应急抢险救援。


三是救灾资金管理更规范、分配更公平。在救灾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建立了一系列管理使用制度,突出跟踪检查、定期审计、年度绩效评估等监督机制,会同财政、审计、纪检监察部门,于年初、汛期期间、灾后和年终等四个时段开展救灾资金监督检查。


3三大参与,促使社会力量作用发挥更加深入


温州社会力量比较活跃,在政府的引导下,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1+1>2”的社会效应日益明显。


一是社会组织队伍不断壮大。通过降低社会组织登记准入门槛,政府统一指导,开展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等方式,进一步扶持、壮大全市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目前,全市共有64支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特长的社会组织应急救援队伍,骨干队员1.08万名,涵盖水面、水下、山地、空中搜救、通信联络、工程检测等专业,在救援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政府抢险救灾、应急救援力量的重要补充。



二是专业救援队伍建设不断规范。为了进一步增强统一管理、统一指挥、协同救援、合成救援能力,协同应急办建立了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建设和保障制度,使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机制不断完善,制度建设趋于规范,协同调度能力得到加强,快速反应、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提升。2016年,永嘉海鹰应急救援队、苍南壹加壹应急救援队、泰顺县壹柒玖应急救援服务队等41支社会救援队伍先后投入近4000人参与抢险救援和灾后救助工作。在应对“鲇鱼”台风中,社会救援队伍协助政府部门在16个小时内转移了近12万人,确保了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还在路障清理、心理干预、志愿陪护、生活物资分发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是保险行业参与度不断提高。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我市全面普及,在灾害救助工作中发挥重要辅助作用。此外,我市还建立了12个“救急难”基金共计3893万元,在政府给予受灾人员补助后,对因灾致困对象再给予救助,社会效应更加明显。


下一步,我们将以“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全国试点工作为契机,全力以赴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将人民的财产和生命损失降到最低。



嘉  兴

以“四化”破“四难”助推嘉兴社会工作创新发展


嘉兴市民政局坚持改革创新,敢于先行先试,以“四化”破“四难”,积极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综合试点,形成了具有嘉兴特色的“党政主导、部门推动、三社联动”的社会工作发展新格局。我市的做法和实践入选了浙江省委全委会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典型案例选编,被评为全国首批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嘉善县、平湖市、海宁市被评为第二批全国社会工作专项示范县(市)。目前,全市持证社工6136人,社工服务机构736家,去年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经费2200多万元,全市上下呈现出“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主要做法是:


1系统化创新,破解体制发展难题,让社会工  作“活”起来


一是创新组织体制。2008年在全国地市中率先建立社会工作委员会,现由市委副书记任书记、市政府副市长任副书记,25个市级部门单位领导为委员。在市民政局设立社工委办公室,增设一名专职副主任、一个专门处室,承担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综合协调和综合管理职能。与此同时,指导各县(市、区)相应全部成立了社会工作委员会,实现市县两级覆盖。


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建设与联动发展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意见》《嘉兴市中长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专项规划》等四个综合性文件,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委社工办)等先后制定了“社工教育培训、薪酬待遇、岗位设置”等相关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配套文件,形成了“4+X”社会工作政策制度体系。特别是《嘉兴市中长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专项规划》是全省第一个社会工作专门性综合政策,提出了“43544”的指导意见(4大目标、3大任务、5项重点工程、4项政策建设和4项制度保障),切实发挥规划引领和保障作用。



三是突出考核督查。提请市委、市政府把社会工作纳入对县(市、区)党委、政府目标责任和市级部门“五型机关”创建考核的重要指标。建立“市委年度重点工作”督查制度,每年由市委、市政府委派市委督查专员带队对各地社会工作实地督查,形成市委督查专报。通过“考核和督查”双制度这把“尚方宝剑”,有力促进了政策落地、责任落实、工作推进。 





2职业化发展,破解人才紧缺难题,让社会工作“热”起来


一是创新推进社工评价体系。2010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创新实施国家和地方相结合的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双轨”评价制度,去年,市民政局(市委社工办)会同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市财政局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参加2016年度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通知》,在宣传发动、组织报名、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全面保障,全市报名参考人数6800多人,通过考试数2074人,报名数、通过数两项指标均占全省的近三分之一,是我市前八年持证人数总和的近2倍,人力社保部、民政部在我省地级市中首次设立考点。同时,会同市人社局开展“地方版”社工职业资格培训考试,组织中级八门、初级六门专业课程的学习考试。目前,全市持全国社工证3372人,持嘉兴社工证2764人,打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员”评价体系。


二是搭建专业社工服务平台。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建设,全市建成市、县、镇(街道)三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服务中心47个。认真落实《民政部关于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意见》,通过免注册费、财政补助开办费和整合资源、项目补贴等方式,推进体制内和体制外同步发展,目前,全市共有民办社工机构191家,单位内设社工机构55家,城乡社区社工机构490家。



三是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出台《嘉兴市社会工作人才专业技术职位设置及薪酬待遇办法》,明确事业单位社工实行同职级专技薪酬标准,社区持证社工每月享受100和200元的职称补贴,民办机构社工职业薪酬比城镇职工工资平均上浮20%。组织开展评选激励表彰,将“社会工作人才”纳入我市“南湖百杰”优秀人才表彰最高奖项,已有30名优秀社工获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每人重奖2万元。有1名社工被评为“全国十大社工人物”,4名社工被评为“全国百名社工人物”,大大提升了社会工作人才的地位和影响。


3专业化运作,破解力量分散难题,让社会工作“强”起来


一是实施社会工作人才培育工程。每年分层分类举办二十多批次专业社工知识、技巧、方法专题培训班。在领导层面,将社会工作知识列入《市委干部教育培训进修安排意见》和市委党校主题班培训课程,会同市委组织部在复旦大学等高校组织六期领导干部社会工作研修班。在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层面,组织开展考前培训、知识普及、实务研讨、继续教育等各类培训辅导。去年全市共举办社工人才培训班170场次,培训社工22113人次。


二是搭建专业社工培训平台。深入开展市校合作交流,采取“项目合作、督导引领、人才培养”等方式,建成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浦东社工协会、浙江工商大学等市级“研究中心和实训基地”,组建“嘉兴市社会工作专家库”,建立“社会工作专业督导”制度,全方位开展实训机构、教学交流、项目孵化、督导评估的合作。同时,积极推进本土专业督导团队建设,全市共选送40多人参加全国督导培训,与浦东社工协会合作开展社会工作本土督导人才培养,目前共有全国行政和实务督导12人,9名社工全面完成培训计划。


三是推动“三社联动”发展平台。大力推进以社区为基础,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工为骨干的“三社联动”品牌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方式建立社会组织承接项目、社工团队执行项目、面向社区实施项目的新机制新途径。启动实施了20个社区“三社联动”试点项目,引导社会组织“嵌入”社区服务和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连续两年举办社区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市本级有200多个社区公益服务项目与专业社工机构实现对接,主动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规范、精准服务。



4制度化保障,破解服务规范难题,让社会工作“好”起来


一是推进社工实务标准化建设。出台《关于加强嘉兴市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意见》,引导社会工作者践行专业价值理念、规范专业服务行为、履行专业服务职责。每年开展优秀社工案例评选,共有50多个案例获得全国、全省优秀表彰。


二是开展社工机构示范化建设。加强对民办社工机构的监督管理,建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第三方监督机制,推进民办社工机构行业自律。开展社工机构示范评选,市阳光家庭社工事务所等3家社工机构入选“全国百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12家机构成为全省社会工作培训实训基地。积极打造“社工+”品牌,持续推进“社工+救助”“社工+养老”“社工+儿童服务”“社工+信访”等特色品牌建设,不断拓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领域。


三是推动政府购买服务规范化建设。我市以承办全国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战略研讨会为契机,建立了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主要形式的财政支持机制,出台项目规范管理和绩效评估办法,编订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目录、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指导目录、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社会组织推荐性目录“三张清单”。去年全市政府购买专业社工服务项目256个,提供个案、小组、社区服务4000多次,直接服务群众20多万人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