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解读
厅党组成员、派驻纪检组长孙兆友解读了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政治巡视工作,进一步发挥巡视监督全面从严治党利剑作用,中共中央对《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进行了修改,并决定于2017年7月10日起施行。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实践、总结提升完善、与时俱进直前的一贯秉持的光荣传统和求真务实的一贯作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巡视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使之成为党之利剑、国之利器。中央巡视组开展了12轮巡视,发现各类突出问题8200多个。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在完成巡视全覆盖过程中,发现领导干部违纪违规问题线索5.8万余件,其中涉及厅局级干部1.3万件、县处级干部3.96万件。根据巡视移交问题线索,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厅级干部1225名、处级干部8684名,组织部门对121名厅级和921名处级干部做出组织处理。巡视的“尖兵”和“利剑”作用凸显,成效有目共睹,巡视监督已经成为党内监督的亮丽“名片”。
一、巡视制度的历史沿革
说到“巡视”二字,人们似乎觉得是近些年才提出来的,而实际上则是古已有之。巡视制度是中国古代行政监察的重要方式之一,一般来说是由皇帝和中央监察机关定期或不定期地派遣监察官员到地方去开展巡视考察。也就是说巡视制度起始于西汉,成熟于唐、明。在汉武帝时,就把全国划分为13部,每部设立一名刺史,共13个刺史。刺史的工作方法是“乘传周流”(“传”指公家驿站马车;“周流”意为到处巡视),就是乘马车到各地巡视。
先说唐代
唐代中央下去巡视的官员,通常由监察部门的监察御史担任。唐高宗时担任过这一职务的韦思谦很有体会地说:“御史出使,不能动摇山岳,震慑州县,为不任职。”后来唐朝又在地方依山川地理形势划分为10个监察区,也叫“十道”,由中央派遣十道巡按使在各自的监察区内行使职权。每位巡按使配备两名助手,任务繁重时还可以多配。监察御史与十道巡按使的区别在于:前者出巡的时间不定,一般是地方出了大要案件时才出巡,带有皇帝敇命,具有特使色彩;后者是一种经常性的地方巡视制度。
到了明朝初始
朱元璋曾不定期地派出监察御史巡按地方。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正式确立了御史巡按制度。他以省划分,设立十三道,配备十三道监察御史110人,再从他们中选派巡按御史。十三道监察御史平时归中央都察院管理,但在履行职能时又不受都察院控制,直接对皇帝负责。应该说,从十三道监察御史中选派巡按御史十分严格。每名巡按御史的产生,都是先由都察院选出两名候选人,带到皇帝面前,请皇帝钦点一名。巡按御史的职责是代表天子出巡,“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概括起来看,汉、唐、明三代巡视制度有如下特点:
一是出巡官员具有很大的权威性。他们代表皇帝行使监察权,能够“以小监大”、“以卑督尊”。
二是出巡时间有充分保证。汉武帝时的刺史,每年8月下去巡察,年底结束,有4个月的工作时间。唐代监察御史出巡时间可达半年之久。明代巡按御史有大半年的时间在各自的巡视区域工作。从发展的趋势看,越到后来,出巡的时间越长。
三是长期流动,不长驻一地。无论是汉代,还是唐、明时代,巡视官员都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因为他不是地方一级的行政机构。
四是出巡官员职责明确。汉武帝对刺史规定了“六条问事”,划定了监察范围。明代的“大事奏裁,小事立断”,也是类似的规定。这些做法也含有对出巡官员约束的意思。
可以说,这种制度虽然建立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基础上,有着特定的服务对象,但一定程度上在监察地方官员、惩罚邪恶、弘扬正道、整顿吏治、整风肃纪等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二、巡视制度在党内的初步运用与实践
中国共产党有着巡视工作的传统,早在1921年建党之初,当时的党中央就派遣特派员到各地去巡行指导工作,主要任务是上传下达。此后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党巡视工作的重点集中在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上。解放后很长一段时期,巡视工作一度不太正常,特别是十年“文革”浩劫时期,党的巡视工作也几乎陷于停滞状态。
改革开放后
党的巡视工作逐步受到重视,工作重点逐渐转移到党内监督上来。党的十三届四种全会以后,党中央把巡视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并对如何开展巡视进行了初步探索。
1996年
中纪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选派部级干部到地方和部门巡视”。
到了2002年11月
我们党把“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写入了十六大报告。
2003年7月
中纪委、中组部正式组建了中央巡视办公室和5个巡视组,并在辽宁、云南进行巡视试点工作。
2004年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也陆续设立了121个巡视机构。
2月,《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颁布实施,在“监督制度”一章中列出“巡视”一节,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建立巡视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对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
2007年
党的“十七大”把巡视制度正式写进党章,巡视制度以党内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2009年7月13日
我党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
同年12月,“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更名为“中央巡视组”。
2010年6月
全军召开巡视试点工作部署暨巡视干部培训会议,这意味着党内巡视制度扩大到军队。
三、巡视制度在历经修订、修改完善中走向成熟
2015年8月3日起施行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颁布,标志着2009年7月2日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废止。同样,2017年7月10日起施行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颁布,标志着2015年8月3日印发的《巡视条例》完成使命,被新修改条例所替代。
由此来看,《中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从2009年7月2日施行以来的短短8年间,先后修订、修改了两次,而且都是在18届中央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的,相隔不到两年,再次对同一部党内法规进行修改,这样的情况在党的历史上并不多见。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共有七章四十二条,五千余字。新版条例的颁布,表明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利器迎来了又一次改版升级。
2015年8月3日,党中央颁布《条例》,为规范巡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十八大以来,随着管党治党的不断深化和巡视实践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工作、领导坚强有力,全面推进巡视实践、理论和制度创新。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23次研究巡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每次都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巡视工作深化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和基本遵循。党中央与时俱进修改《条例》,对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内监督,深入推进巡视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照2015年8月公布的《条例》,本次修改对其42条中的6条(就是第1 条、第2条、第3条、第5条、第11 条、第15条)进行了“增、补、调”,即增加有关新要求、补充有关新内容、调整有关新条款,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
✪ 一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明确政治巡视定位。
✪ 二是根据中央新要求,明确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任务。
✪ 三是根据党内监督条例规定,明确巡视监督内容。
✪ 四是根据实践发展需要,明确中央和国家机关巡视。
✪ 五是根据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要求,明确市县巡察制度。
这些都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遵循,以巡视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为支撑,以规范巡视工作加强党内监督为着眼点来进行修改的。
例如《条例》第15条,对巡视监督内容进行了新的梳理和归纳,增加了五个方面具体内容,将原条例中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等情况进行监督”修改为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等情况进行监督”;在本条第1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监督内容中增加了“结党营私、团团伙伙,以及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到位”;在本条第3项“违反组织纪律”的监督内容中增加了“任人唯亲、跑官要官”;在本条第4项“违反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的监督内容中,增加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力”等。这些监督内容的修改,既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又进一步突出了巡视监督的政治作用。
《条例》修改工作按照“实践探索在前,提炼归纳在后”的要求,主要坚持以下原则:
✪ 一是依纪依规,严格遵守党章和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做到衔接顺畅、规范准确。
✪ 二是坚持必要可行,对经过实践检验确有必要、正确可行的做出修改,确保修改内容能够得到贯彻。
✪ 三是坚持突出重点,不求面面俱到,重点解决事关巡视工作发展的重大问题。
✪ 四是坚持与时俱进,确保修改后的巡视条例充分体现中央精神,符合实践发展需要。
政治巡视是十八届中央巡视工作重点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把政治巡视要求写入《条例》,是这次修改工作的重点和亮点。《条例》第三条明确规定,巡视工作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不移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四个自信”,尊崇党章,依规治党,落实中央巡视工作方针,深化政治巡视,聚焦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政治巡视的深刻内涵。深化政治巡视,还要把握以下重点:
✪ 一是把握政治巡视定位,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目的,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根本途径,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根本保障。
✪ 二是把握政治巡视站位。以“四个意识”为政治标杆,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根本政治任务,把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作为基本政治要求,突出巡视监督政治作用。
✪ 三是把握政治巡视要求。坚定政治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价值取向,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视。
✪ 四是把握政治巡视重点。聚焦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突出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三大问题”,突出“两个责任”,突出“关键少数”。
✪ 五是把握政治巡视目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 六是把握政治巡视作用。切实发挥震慑遏制治本作用,发挥巡视政治显微镜和政治“探照灯”作用,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 七是把握政治巡视战略。推动形成中央巡视、省区市和中央单位巡视、市县巡察工作“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全国一盘棋”的战略格局。
四、如何贯彻落实好《巡视工作条例》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厅机关各局处室和厅属各单位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把新修改的《条例》学习好、贯彻好、执行好。
一是要充分认识《条例》修改的重大意义,增强学习贯彻《条例》的责任感和主动性。要把学习贯彻《条例》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以《条例》的学习贯彻强化党员干部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要做好结合文章,把学习贯彻《条例》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党内监督条例结合起来,充分认识《条例》修改的背景、原则和重大意义,特别是要弄懂增加的新要求、补充的新内容和调整的新条款,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巡视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是要准确把握政治巡视的深刻内涵,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和政治责任。要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要突出问题导向,认真对照《条例》第15条指出的5个方面,深入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防止出现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要严守政治规矩,履行政治责任,快乐接受监督,积极配合监督。
三是要以学习贯彻《条例》为契机,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要求,切实担负起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大责任和压力的传导力度,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支部、每一名党员干部。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强化责任担当,把从严治党的责任牢牢地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要讲纪律、守规矩,管好自己,更要带好队伍,做好正确的事和正确的做事,确保厅机关和各直属单位经得起监督、经得起巡视和巡察,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全省民政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