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封母亲的书信:走出迷茫与绝望

张宝玲 张文质 2021-12-23

写在前面的话


说到当下的这个特殊时期,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最关心最牵挂的莫过于疫情了,我们也因此心情变得越发沉重、焦灼、忧虑、不安,在我们不得不“宅”在家里的这个时间里,为人父母者,不仅要关注事态发展的大趋势,更需要关注被宅在家里的孩子,既要指导孩子的“停课不停学”,又要陪伴好孩子,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可以说,这对家长朋友们的挑战也是史无前例的,要做到不焦虑不担心,也是不太可能的。


因此,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文质教育研究院决定为父母们持续推送张文质老师主讲的题为“活着就是幸福与希望”系列家庭教育公益课程,我们的愿望是要能把最好的课程献给一亿个珍爱孩子的父母,让生命化教育理念惠及更多的家庭和孩子,希望我们的课程能够在这个艰难的特殊时期,给予每一个家庭更多的温暖、鼓励和力量

2月9日晚七点,第一堂公益课“家庭教育的核心是生命教育”如期开放,平台新增了约1.5万人,有近7000人次同步在线收看,“生命第一”的话题也引发了大家强烈的共鸣。

我们还收到了一位母亲的来信,让人感动,发人深省。


01+

初遇生命教育 | 反思 

初遇张文质老师前,我正与进入青春期的儿子不断发生各种摩擦和冲突。


在日渐长大的儿子眼里他妈妈是一个唠叨、顽固、喜怒无常、刻薄的坏妈妈,总是会因为一点小事情大发雷霆或者对他犯下的一些小错误揪住不放,通常的套路是先要把“新账老账”全部拿出来唠唠叨叨一番,进而执着地追问犯错误的原因,如果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各种难听的伤自尊的话语就会像鞭子一样不断抽打在他的身上,儿子如果回嘴的话,还会招来我的拳脚相加,直到儿子痛苦难耐坐在椅子上默默地啜泣,我才肯善罢甘休。 



现在想来,世界上真的没有像我这么残忍和狠心的妈妈了,对待自己的孩子都没有我对待家里的那几只鹦鹉好,在儿子看来做我的孩子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事情了,因为他这个妈妈没有给他犯错误的空间,说出口的话永远是命令批评,没有理解,不够宽容,没有欣赏,也不常鼓励。其实,在这样一种母子关系下,儿子是痛苦的,我也是痛苦的,每次看着被我折磨的默默啜泣的儿子,我的内心也是翻江倒海般的后悔和痛苦,可是每到看见他犯错误或者没有按照自己的提醒做事情出现不太令我满意的结果时,我就会像被魔鬼附身一般丧失理智,无法制怒,甚至歇斯底里。一度,我觉得自己病了,而且病得不轻,可让人抓狂的是我不知道病因为何,又该如何吃药?


痛苦和迷茫常在,但最令我惊恐的是我发现儿子身上出现了一些特别不招人待见的性格和品质,比如对人对事缺乏同情心,看见别人的不幸喜欢幸灾乐祸,嘴巴还特别损,得理不饶人,可骨子里还是个特别自卑的孩子。我慌乱了,我眼看着儿子正在朝着我所期望的相反的方向远去。到底怎么了?我该怎么办?这是一个绝望的妈妈发出的最无助的呐喊。


我能够深刻地反思、剖析自己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源于自知自觉,而这种自知自觉的觉醒完全得益于张文质老师的指导,他的家庭教育系列著作,他的现场讲座,他的独特见解,犹如一道温暖的光照进了无边的黑暗,我像一个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稻草似的贪婪地阅读与学习着。

就像今天晚上,如此幸福,在这个人人防疫的特殊时期,又一次听到张老师亲切的声音,听他讲“活着就是幸福与希望”,我又一次被深深敲打到了。


02+

再遇生命教育| 改变 

“优秀的孩子,我们要爱她,那不优秀的呢?孩子表现良好的,我们要鼓励他,孩子出现差错的时候,我们怎么对待他们?孩子成长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的时候,我们又是如何有效地帮助他们?”张老师的提问让我感到羞愧。在我看来,儿子身上有很多“坏品质”和“坏习惯”,都是我不能接纳不能忍受的,我对他非骂既打,批评贬损,我禁不住反思,我是真的在爱我的儿子吗?我是一个好妈妈吗?我突然意识到,儿子身上所有的不好其实就是因为身边站着一个“不好的妈”在“以身示范”,儿子的问题都可以从我身上找到根源。

张老师说,我们对所谓的棍棒教育要特别特别谨慎。亲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可能就会被棍棒教育彻底打垮,需要一生来调整与改善。张老师的话,让我那颗顽固的心终于在受到强烈的刺激和痛苦挣扎后裂开了一条缝隙,为我的家庭教育重新起航带来了一线生机。


是的,我只有改变自己,才有可能重塑我与儿子的亲子关系,才有可能帮助孩子培植更多美好的性格和品质。我努力克制自己一张口就想批评的欲望,学会示弱适时闭嘴把伤人的话咽下去,学着时常用“甜言蜜语”表达对他的爱,只要他努力做了事情就热情洋溢地鼓励夸奖他。我时时用张老师的话提醒自己:“孩子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与麻烦,我们都不要去伤害,不要去蔑视孩子的生命。我们需要意识到,孩子的成长,其实是非常脆弱的,父母要有很强的一个生命自觉,要把“生命第一”的意识始终贯彻到底,怎么样都得活着,再艰难也要活着,再痛苦也要活着,遇到最大的挑战,我们也要鼓励孩子坚定地活着。只有这样的一种信念,才可能跟孩子成长过程中各种的灾难进行拔河。


认识了张文质老师这对我来说,是我人生的一次幸福遇见。我是幸运的,儿子也是幸运的。我接受了张老师“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的理念,并在这样一个艰难的转变过程中,我看见了一个幼小生命成长的复杂性与艰难性,父母需要付出无限多的爱心、耐心和尊重。与其说是我在教育引导着儿子,不如说孩子成长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也在教育引导着我去疗治自己,努力做到与孩子共同成长。我像个小学生一样,重新开始学习如何做一个成熟的母亲,这是我后半生的一项重要修行之一。






课程预告


今晚七点,在文质教育研究院的直播间,我们将为您送上系列公益课程的第二讲,期待您的关注和加入!

在看”是支持,“转发”是真爱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