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绿色功勋”塞罕坝

2017-08-10 中国林业网

第一代塞罕坝人如今都已退休,但他们每年都会上坝去看看自己曾经奋斗过的地方,那是他们一辈子的骄傲。


80后大学生进行植物多样性调查和土壤分析。


森防站的科研人员为了塞罕坝的一片绿,刻苦攻关。


“功勋”树的周围,如今已是满目苍绿。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塞罕坝远远看去只有这一棵松,它也被塞罕坝人称为“功勋”树。(资料图片)


王尚海纪念林是塞罕坝的第一片人工林,是塞罕坝万顷林海的精华,更是塞罕坝精神的结晶。


昔日塞罕坝是一片荒凉景象。(资料图片)


55载寒来暑往、斗转星移,一代代塞罕坝人在茫茫荒原上躬耕不息,造就了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林。


今天的塞罕坝满目绿色,如同一排排绿色卫士守护着华北。


“功勋”人

今天的塞罕坝,许多林场员工的名字都带有“林”“树”“松”“山”等字,他们是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第二代、第三代,正所谓“造林筑梦不停顿,献了青春献子孙”。


林场设立之初,国家林业部门从18个省份的24所大中专院校调配127名毕业生,和当地242名干部工人一起,组建起塞罕坝林场。据了解,这支造林大军的平均年龄当时只有24岁。


地处偏远,物资匮乏,气候严寒。第一代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回忆,他们当时吃的是全麸黑莜面加野菜,住的是仓库、车库、马棚、窝棚,冬天还要忍受着零下40多摄氏度的严寒。


林场建设也不是一帆风顺。由于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的经验,塞罕坝最初造林成活率不到8%。林场科研人员改进育苗法,在高寒地区首次取得全光育苗成功;改进造林机械和植苗锹,摸索植苗技术……攻坚克难,创新实践,塞罕坝林场一天天“炼”成。


一棵树,一片林,一群人。扎根的不只是树木,还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执着理念;涵养的不只是水源,还有一代接着一代干的“钉钉子”精神。致敬塞罕坝!致敬塞罕坝人!致敬塞罕坝精神!

 

“功勋”树

“塞北一棵松,独立天地中。年轮二百岁,长啸八面风。”


在大兴安岭的余脉,在浑善达克沙地的边缘,在北京以北400公里的坝上高原,挺立着一株树龄近200年的落叶松。


这是我国北方第一个机械林场——塞罕坝林场的第一棵树。55年前,它给了第一代林场建设者“这里可以栽树”的启迪;55年来,它见证了塞罕坝从“千里黄沙蔽日”到“百万亩林海涌绿”的变迁;今天,它已成为一代代林场建设者执着精神的化身,被誉为“功勋”树。


1961年冬天,第一代林场建设者在千里雪原中发现了这棵孤独的落叶松,他们激动地说,“这棵松树是活的标本,证明塞罕坝上可以长出参天大树,今天有一棵松,明天就会有亿万棵松”。


1962年春,塞罕坝林场组建,奇迹开始上演。

  

“功勋”林

今天的塞罕坝,森林面积112万亩,草原面积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


塞罕坝人具体种了多少树?林场工人这样形容,如果把人工林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可绕地球赤道12圈;如果把树木分给全国人民,平均每三人可以分到一棵树。


这些树意味着什么?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空气负氧离子是城市的8倍至10倍。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名副其实。


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塞罕坝与建场之初的10年相比,年均无霜期增加14.6天,年均降水量增加66.3毫米,年大风天数平均减少30天,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


塞罕坝林场设立的初衷——“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减少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已经完全实现。

来源:经济日报

图/记者 高兴贵

通讯员 王海琦 王龙

文/记者 刘亮

相关阅读

塞罕坝上的年轻人

塞罕坝:构筑京津生态屏障

塞罕坝咏叹(上)55年,塞罕坝蓄木成海

塞罕坝咏叹(下)望火楼夫妻:只为那片“海”

【探寻塞罕坝精神之一】忠于使命 从一项任务到55年的坚守

【探寻塞罕坝精神之二】艰苦创业 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

【探寻塞罕坝精神之三】科学求实  从一项选苗标准到60项科研课题

【探寻塞罕坝精神之四】绿色发展  从风沙源到每年120亿元生态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