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报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一期工程 | 2020年03+04期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一期工程
▲ 俯瞰校园空间:图书馆(左),学生中心(右),教学楼与连廊(后方)
业主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施工图设计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地面积 50.14 h㎡
建筑面积 33.63 万㎡
摄影 张超(除标注外)
▲ 一期校园(下园)总平面
教学楼与实验楼
▲ 林荫中轴:左侧教学楼与实验楼、右侧图书馆
设计单位 / 严迅奇建筑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设计团队
严迅奇、曾国樑、谭伟霖、解瑞泰、陈建国、李知非、曹颖嘉、邝启聪、邓力维、蒋浩伦、Angeletti Elisa、周志敏、蔡婧华、黄耀雄
建筑面积 10.40 万m²
结构形式 框架剪力墙结构
▲ 中轴景观,从东往西看向教学楼
▲ 教学楼共享交流空间
▲ 教学楼庭院广场
▲ 教学楼与实验楼一层平面
项目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整体规划及一期工程设计。包括5所学院的教学大楼及教室、一所中央图书馆、不同的教学和科研实验室、大学会堂、行政部门及院系办公室、学生福利设施、各式饭堂、室内运动场及秉承香港中文大学传统的书院宿舍。设计期望通过建筑规划处理不同的过渡空间,孕育校园生活上的各种交流与学习氛围。
校园以可持续设计的精神营造一个与自然结合的学习环境。设计结合地形,以“山、林、院”3个地形来分区组织不同功能及多元空间。 “山”是园区的自然地貌,与书院及图书馆建筑有机融合;“林”是校园的中央绿带,构成大学的软核心,将山体绿化带入校园,是校舍教学空间的延伸;“院”是学术研究的聚落,包括校内大部分课室、演讲厅、学生活动设施等配套,综合成集中、高效、方便各学系沟通交流的教学大楼,当中亦穿插很多人性化的院落空间,将林荫中轴的绿化延伸到大楼内,同时加强建筑的自然采光和通风,亦为师生提供舒适的休闲活动空间,在课室以外继续学术讨论与生活的交流。
教研设施沿着城市道路─龙翔大道展开,形成学习研究的师生汇聚区。整个教研建筑群包括教室、实验室、演讲厅、学生设施等配套,形成集中、高效和便利的教学与实验大楼。教学楼与实验楼以“之”字形态交叠,形成序列式院落空间,成为校园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让不同学系的教学空间交叉重叠,不仅方便师生穿梭大楼各部分,亦可促进学系间的对话交流。
图书馆
设计单位 / 王维仁建筑设计研究室
设计团队
王维仁、谢菁、王浩然、苏畅、程骁、李抒青
建筑面积 2.21万㎡
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
▲ 图书馆鸟瞰
▲ 图书馆靠山面外景
▲ 图书馆中庭
▲ 图书馆阅览室(摄影:王维仁建筑设计研究室)
▲ 图书馆二层平面
▲ 图书馆功能分解轴测
▲ 图书馆剖轴测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的图书馆设计,将6层高大面积楼板的功能体量,分开成两个交错的C形空间。两个长条形体量经由转折和架空叠加,配合了校园的入口朝向与轴线,保留了校园绿地到山体的视线穿透性。图书馆设计以多层挑高的书架天光大堂为中心,将空间延展到线性体量底端观山框景的阅览室。建筑的外部形式配合了室内的空间序列,彰显了室内外的空间对话与平行框景的空间张力。设计利用内外墙体的过渡与遮阳板的调控,将间接光源引入室内阅览空间。建筑立面利用石材与青砖以退缩的外廊和开展的实墙,架起上层厚实而轻微曲折的体量,随着观者在校园的步换景移,呼应了传统的屋瓦举折与凤凰展翅的大学意象。
图书馆的上3层是藏书阅览和研究的静态空间。设计将上3层的长条形体量对着背后的山体围合展开,底端成为眺望山景的多层阅览室。每层的长条形体量维持不超过30m的宽度,除了使室内的空间得到均匀的自然采光,也让体量产生中间、转角与底端的个性差异。通过调整体量轻微曲折的围合,人可以在室内看到建筑的外部立面,上层的阅览室面对山景与北向的自然采光。设计利用二层入口的大台阶贯穿三层与地面层的研习坊,组织图书馆的下3层体量,作为研习讨论与展览的弹性学习空间。
6层的体量空间安排了两个平行的空间穿透:第一个经由大阶梯将视觉带到背后的青山,第二个透过书架将变换的阳光带入空间核心。第一个空间穿透是水平上仰的,利用上下体量的交错叠合空间,透过大厅入口和大台阶的视觉引导,将读者的流线从大门一路带到三层的平台面对山景。第二个空间穿透是垂直的,透过高耸的书架楼梯连桥与哥德教堂般的天光,由上而下形成神圣氛围的知识殿堂。在这个5层高的中庭天井,轻微弯曲的天窗通过穿孔板的方位与角度变换,过滤阳光使人感受到早晚与季节的光影变化。读者透过楼梯上升的引导和交错的连桥,产生天窗、书架、楼板、梯桥的多重空间层次体验。
学生中心
设计单位 / 王维仁建筑设计研究室
设计团队
王维仁、程骁、钱健石、谢菁、冯立、王欢、李抒青
建筑面积 1.15万㎡
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
▲ 学生中心与图书馆外侧连桥(摄影:王维仁建筑设计研究室)
▲ 学生中心层层而上的立体合院
▲ 学生中心与连桥
▲ 学生中心室内(摄影:Wade Zimmerman)
▲ 学生中心四层平面
▲ 学生中心二层平面
学生中心将岭南四合院建筑垂直天井与水平穿廊的空间形式,转化为多层建筑交错穿透的院落空间。设计利用大中小功能体量逐次退缩的叠加,形成层层而上的序列院落平台与天井,将学生由低层的穿廊逐渐带上中层的院落,逐步走到上层的平台与建筑框出的后山景观。建筑面对校园绿地的中庭广场,背靠坡地的绿色山体,对外空间以长廊方院连接北侧的图书馆和东侧的教学楼,对内空间强化由校园绿地连接背后山体的视觉引导。
设计也是王维仁建筑研究室“都市合院主义”系列的设计尝试,回应中国城市常见的方形地块与多层建筑24m高的规范制约,探讨如何在固定的方盒体量内,透过竖向和直向的空间切挖,配合功能体量排列建立一种三维上升的院落关系。
建筑空间形式探讨6层高的体量如何通过不同高度的平台连廊,在直向与竖向的空间关系上,组织三维的中庭院落。建筑中轴以序列台阶平台组成,沿着主轴贯穿半室外穿廊,层层框景步步高升。空间同时向两侧延展,建筑配合功能在不同层高安排了类型尺度不同的4个院落与天井。这些半室内与室外空间不但是学生理想的生活广场,中庭院落与天井更形成横、直、竖3个向度的开口,引导通风采光与遮荫,调控舒适温度的微气候环境。
学生中心的空间形式反映功能,也联系四周的场地活动。学生中心与图书馆背靠自然山体共同面对校园中庭广场。建筑连接校园不同方向和不同高程的地面、下沉广场、平台连桥,分别进入低层的大餐厅、中层的小餐厅、多功能厅与上层的学生社团及工作坊。由大台阶和平台组成的竖向走廊贯穿建筑,将学生由广场引向后山,也将山景引入校园的中庭广场,强化了学生中心与校园绿地的结合。设计配合不同形式与层高的天井、院落与平台连廊,让室内外的丰富过渡空间成为学生活动的场所。
在整体建筑形式上,厚实方整的建筑方体透过光线材料表现内部的虚实空间。正立面轻微的曲面呼应图书馆的建筑形式,共同反映了单体建筑对中庭广场的围合关系。学生中心外墙立面为青砖材质,通过砌法的建构美学强调建筑均值厚重的体量感,同时中庭内侧的立面以轻质冲孔网板和陶瓷马赛克强调与外立面形成的反差对比,反映传统建筑外砖石内木材“外实内透”的材料理念。内走廊的外层立面通过酒红色冲孔铝板的运用, 满足了视觉的丰富层次与走廊的视觉穿透,以及建筑遮荫与开敞通风等节能环保要求。
行政楼
设计单位 / 嘉柏建筑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
余啸峰、王克江、汤健泓、方正道、汪皓、陈真真、饶屹
建筑面积 1.20万㎡
结构形式 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结构
▲ 行政楼一层平面
行政楼位于下园西北部,西邻图书馆,南面为百万大道,北侧为现有山体,西侧为绿地,作为校园的远期发展用地。
行政楼作为大学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设于校园主入口的中轴线。中大校训为“博文约礼”,行政楼以“抽象的门”的形象隐喻知识深广,以庄严的风格呼应遵守礼仪。同时尊重自然环境,尽量减少对山体的破坏,并巧妙地展示出山的轮廓;使行政楼的使用者能欣赏到山林景致,使进入校园的人们能意识到山的存在,避免千篇一律的公式化校区入口,使校园具有可识别性。
内部功能布局上充分考虑学校日常运营的习惯,同时体现出不同功能应具有的形象意义。例如理事会议厅设于百万大道旁,拥有两层高空间,彰显其重要地位,首层接待大厅、二层前厅、二层户外平台及与其相连的室外大台阶使前往理事会议厅的人员体验到学校的气魄。
作为学校的行政楼,立面造型设计遵循庄重简约的原则,彰显其重要地位。从建筑自身的功能与结构特点出发,建筑以矩形体量穿插搭接,围绕山体生成简约而丰富的室内空间及外部造型。外立面结合景观和节能通风需求,通过墙面与玻璃的强烈对比,形成建筑大实大虚的形体关系。沿着山体错落放置的建筑群体,塑造了行政楼建筑所独有的个性特点。
逸夫书院
设计单位 / 王维仁建筑设计研究室
设计团队
王维仁、程骁、钱健石、谢菁、冯立
建筑面积 3.77万㎡(东座1.80万㎡,西座1.97万㎡)
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
▲ 逸夫书院东座三层平面
▲ 逸夫书院东座剖面
▲ 逸夫书院西座四层平面
逸夫书院位于校园轴线的西南端,分为东西两座书院,各容纳1200名学生分布于3栋400人的宿舍楼中。两座书院通过不同体量造型与配置体现各自的独立性,提供多元的半户外公共空间,形成高层合院不同的三维空间关系。设计在低层庭院、架空平台顶层和中间楼层的休憩平台都安排了多元形式的空中花园,通过一系列合院、平台、穿廊的空间策略,将不同空间层级(书院、宿舍楼、单元楼层)学生的日常生活从室内联接到自然。
逸夫书院的设计也是王维仁建筑研究室“都市合院主义”多层合院的设计尝试系列,探讨在高层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中如何突破宿舍电梯间双边走道的制式模式。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度强调书院作为学生的住宿与生活学习的场所,有各自独特的空间与历史传统,共享餐厅、研习、阅览、课室、健身、音乐等公共空间。每个书院由3栋宿舍楼组成,宿舍楼有自身的活动设施和舍监,书院公共空间多布置于宿舍楼底层,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参与体验各书院空间与活动。
东座书院利用方形大院的构成,围合成3栋宿舍楼中间的庭院空间。设计利用书院前后地势的高差,在二层建立连接3栋楼的架空裙楼,创造出裙楼顶的户外平台。架高的裙楼与方院除了保持了地面层院落、天井与半户外穿廊连续流畅,也为低层庭院创造出尺度大小与层次丰富的院落空间。宿舍楼的配置以4层和8层为体量模块,交错安排中间层的空中花园,同时为楼层的走廊引入自然通风采光与公共平台。空中院落配合场地环境或面向方院、或面向山景,平衡调控建筑的效率与人本尺度的舒适。
西座书院发展成前后两个开放式的院落,配合山体地形以架高裙楼减少土方的开挖,也提供地面层流畅的半户外空间。3栋宿舍楼配合场地组合成两个L形的外向式院落,分别面向校园与绿色的山景。位于三层的架高裙楼除了以廊道联系大小的院落空间,也提供餐厅顶层平台花园与山体的联系,保持了地面层的半户外空间与山体的连续。塔楼的体量以每两层为空间模块左右变换,安排交错的空中花园与休憩室,引入自然通风采光的廊道,提升双面走廊配置宿舍的生活体验。
L本科生书院
▲ 从平面到体量
▲ 宿舍活动平台和活动室
▲ A宿舍一层和B、C、D宿舍地下一层平面
▲ A宿舍二层和B、C、D宿舍一层平面
上园规划理念主要为将校园与环境融合,减少对自然的破坏。上园区被分为研究生及本科生住宿区、教职员住宿区、公建3个组群,打造为分区明确但又联系便捷的山地居住群落。
上园因应既有地形,使建筑物成群落状顺应山势分布。教职员宿舍集中于高地布置,以不同的高度形成高低错落的组团;3间书院顺步行街依山势排布,形成饶具特色的“书院阶”,而每座书院内部又围合出次一级的院落。景观上充分利用山景及自然景观,以人工景观作辅助,使建筑群融入景观之中,展现公园式校园的氛围。
L本科生书院位于上园最南部,由院长住所及4栋宿舍楼组成。院长住所独立设置以保持私密性。4栋宿舍围绕共享公共设施及办公设施布局,方便连接,形成“入口广场-书院广场-组团院落-宿舍内园”的空间秩序。宿舍单体平面为C形和O形,围合出自身的中庭,单边走廊设计促进垂直交流及自然空气流通,公共设施及垂直交通则设于城市干道面以阻挡噪音。
地势从北到南抬升,书院顺应地势布局,4栋书院围合出两个不同高度的活动平台,通过首层架空、局部连廊和室外楼梯联系起来。餐厅布置于较高的活动平台地下,位置上位于区域中心,为不同书院学生相互交流创造客观条件。考虑到本科生书院的远期发展,在整个上园的西边预留绿地和运动场作为本科生书院的远期发展用地。
单体设计上为促进书院学生间的互相交流,在首层设有阅读室、自习室等学习交流的功能用房,此外也有电视房、游戏房等休闲娱乐的场所。在每层宿舍区均有带厨房的活动室供学生组织课余活动,并在每3层设置室外活动平台。洗衣房和晾衣场统一设在每栋屋顶。首层学习休闲区、中间层住宿区、顶层生活区为学生提供了潜在的交流可能,对本科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4栋独立的宿舍楼在立面设计上一方面强调整体效果的协调统一,另一方面通过每栋宿舍的朝向位置关系在不同的面进行不同的手法处理。在整体效果上,活动室作为立面变化的灵活元素以3层高的玻璃盒分割立面体块,并用每3层一个的室外活动平台加强划分效果。书院主要采用横向遮阳,在南面和西面随机增加竖向遮阳,功能上加强这种效果,形式上丰富立面元素。材料上主要采用灰色涂料和红褐色涂料,按照白色为外、红色饰内的主体原则,用简约的手法带来丰富的视觉变化。
(正文完。原文刊载于《建筑学报》2020年03+04期,总第618期,更多详细内容请见纸刊。点击链接或页面下方“阅读原文”即刻购买本期杂志。)
购买纸刊,请前往建筑学报官方淘宝 jianzhuxuebao.taobao.com
进入【《建筑学报》杂志社】官方淘宝店,请复制这条信息¥vwm91NpB4N4¥后打开手淘
进入【《建筑学报》杂志社】官方微店,请点击《建筑学报》微店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