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展览全都是黑科技!近距离感知中国力量的未来强度

2017-09-22 鲁晨 中国军视网


9月18日—25日,由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科学院、全国工商联主办的“第三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在北京京丰宾馆隆重举行。

9月21日上午,秋高气爽,天朗云淡,我们跟同军队有关部门的同志一起,来到展览现场,一睹中国军民融合领域的这一年度盛事。



军味浓厚的前端设计


作为一名曾服役近30年,在基层连队当过主官带过兵,在军区报社做军事记者常年跑演习场的老兵,进了展厅之后的第一感觉,我居然有点儿“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味道。

是的,感觉自己说不出的“土”

先别笑话我,说两个我最先看到的产品名称,试巴试巴你的军事知识时尚度——“全息波导技术军用头盔系统”“基于MEMS和UWB技术的数字化单兵系统”。不够还有,“全景激光移动测量系统”。

你牛,你说说。

说实话,这些技术含量十足的术语,我们暂且可以置之不理,只明白这些装备能在实战中有啥用途就行。就说这件名叫“全景激光移动测量系统”的产品吧,它还有个名字叫“背包侠”,这个“背包”重约20来公斤,要说起原理和科技含量,那就是,它由定位定姿模块、全景采集模块、激光扫描模块、集中控制模块、结构件和后处理软件组成。这家伙既可单兵背负,也可助力车载。具体有啥用?就是它能在野外各种环境之下,全方位采集高清全景、高密度激光点云和空间位置姿态数据,并进行各种功能的处理以及传输。

还能说得白点不?那就是,背着它,你自己行动也好,把它放车上也好,它都可以动中完成侦察任务,而且这种侦察是无死角的。侦察以后,它还可以自行处理信息,你也可以通过它指定目标,完成各种武器的打击和评估。

这样的装备太多,无法列举。从单兵到班排,从整体到个体,部队管理、实战训练、战场攻防、互联互通,不一而足。

近段时间,国外众多媒体一直在报道和分析中国无人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我看了之后除了有种强烈的自豪感,基本没有太多的直觉。然而,在展览现场,这种直觉很快就被填满了。在8个展区的每一块地盘里,基本都会找到用途不同的无人机。外媒说,中国无人机可实施对航母的饱和攻击。我在现场请教一位无人机专家,他说,这个没什么难的,就现在中国的无人机品类和用途,作用远远不止于此。甚至,你可以设想一次未来战场的无人机对决。

无人机对决?想想看,那样的战场会是啥样的?



前景可期的科技火山


这次展览,以“深入贯彻军民融合战略思想,加快推进国家和军队信息化建设”为主题,是目前国内武器装备军民融合领域最具权威性、综合性、示范性的一项国家级展览活动。

我从组织活动的有关人士那里了解到,在这次活动之前,全国报名企业达1000多家。在这次为期一周的活动中,入选的354家企业的422项技术成果在展览上亮相,可谓规模庞大。这其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国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系统等一批国之重器纷纷公开露面。

不仅如此,在展会的8大展区中,还特别设立了处于高科技前沿、各类资本争相试水的人工智能展区。

据悉,这次成果展,是当前国内武器装备军民融合领域最具权威性、综合性和示范性的一项国家级展览和论坛活动。有分析人士认为,展会的召开、各种军民融合产品的亮相,除了会带来中国国防工业的实质跃升,还一定会体现在经济和金融领域,例如,会促使股市上的军民融合板块吸引更多的市场目光。

一位长于经济分析的专家现场如数家珍,他指出,今年4月份,科技部、中央军委科技委联合印发《“十三五”科技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规划》这一中长期行业顶层文件,意义深远。随着军民融合战略的深入推进,下一步军民融合领域多项改革举措将出台。国防科工局已经制定了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将设立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等。同时,将尽快启动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而推进船舶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正在研究制定。

这些处处冒着军民融合热气的火山岩,都在为中国国防建设大局的火山,酝酿着喷发的浑厚能量。



金光闪闪的入场之券


成果是所有参展公司最好的说明书,成果也是所有参展公司进入军民融合舞台最过硬的入场券,极具“吸金效应”。

有行家介绍,结合国家近期一系列政策、券商研报以及资本市场热点来看,北斗导航、大飞机、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四大领域的投资机会十分明显。

而就在一楼展厅的中国北斗专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日前就曾在此表示,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预计11月份发射,今年年底前发射2组。

这一消息迅速占据各媒体重要位置,其火热程度甚至超过这次展览会的关注度。

中国航天集团的一位专业人士指出,现在,北斗已经成为中国人一种流淌于血液、喷薄于理念的民族情怀。而这背后,正是北斗人多年来持续奋进所开掘的具大金矿。

事实也证明,北斗导航,已在多方面居于世界前列。

在一款标为“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系统”的展位前,我们被这家名为“汉能”公司人员所展示的薄膜发电技术给深深吸引了。汉能讲解员打开一块展开后也不过一面对开报纸大小的薄膜电池告诉我们,只要有阳光,两个小时它就可以把一只手机的电充满。而它的重量,也才500克左右。她身后的无人机之所以可以至少数月地临近空间畅行,靠的就是他们轻便而高能的薄膜发电技术。

显然,这样的薄膜发电,对部队执行野外等作战和训练任务,极有可以开发的巨大空间。

354家的展台,每一处,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军民融合舞台的入场券,都有着为中国国防事业增砖添瓦的优长。

今年花胜去年好,料得明年花更红。我们相信,随着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持续发展,一定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提供更为强大的科技推力。


猜你喜欢


声明:内容来源于中国军视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鲁晨,魏明

责编:赵瑞交

投稿邮箱:dongyu@js7tv.cn、luoli@js7tv.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