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举全省之力打造长江"最美岸线"?江西各设区市政府"一把手"这样表态!

2018-05-03 头条江西




万里长江,蜿蜒11省市,留给了江西宽阔又充满活力的152公里“黄金水道”。作为沿江省份中的生态“优等生”,江西如何扛起长江大保护的绿色担当?江西省委、省政府吹响了举全省之力“共抓大保护”的集结号,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定位,以打造长江“最美岸线”为龙头,全力推进“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




江西省委书记、省长刘奇指出,全省上下必须在思想认识上“一条心”、在实际行动上“一盘棋”,着力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行动。坚持全域治理、全域保护、全域建设,深入开展“五河两岸一湖一江”全流域整治,确保江西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如何举全省之力打造长江"最美岸线"?

来我们来听听

江西各设区市政府"一把手"是如何表态的!

↓↓↓



南 昌

代市长刘建洋:

提升"绿色含量" 增加"省会颜值"

  “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是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重要内容,更是新时代推动江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这样一项必须出色完成的任务,南昌作为省会,理应展现出应有的担当。”南昌市人民政府代市长刘建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全省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中,南昌市将在理念转变、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提升“绿色含量”,不断增加“省会颜值”。

  “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的核心和要义在“保护”二字,南昌市将采取哪些措施,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刘建洋说,近年来,南昌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大做文章,打好了蓝天保卫、清流攻坚、净土防御、问题整改、执法严管“五场硬仗”,空气质量连续四年在中部省会城市排名第一,成功获评“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南昌蓝、赣江清、梅岭绿”成为城市环境的“颜值担当”。下一步,将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一盘棋思想、统筹发展”的要求,打造“最美岸线”。一方面加快自治。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继续大力开展“蓝天、清流、净土”三大行动,全力抓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和“回头看”,全面消灭6个劣Ⅴ类水质断面,扎实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让鄱阳湖“一湖清水”注入长江。另一方面,加强共治。继续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再深化,共同建立长江中游城市群大气污染监测立体网络和环保信息交流平台,探索形成“治理同步、监督通航、宣传同声、成果共享”的跨区域联合治水模式。

  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不是要舍弃发展,而是要打造创新“强引擎”,做好产业“加减法”,倒逼产业转型升级,让新动能尽快成长为“主力军”,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绿色含量”。对此,刘建洋说,南昌市将从两个方面着手,提升经济发展的“绿色含量”。一是呵护绿色。一方面,传统产业做减法,在“破”上下功夫。对一批污染较大的落后产能,能改则改、能转则转,改不了的就坚决予以淘汰。同时,坚决将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拒之门外,绝不重蹈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覆辙。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做加法,在“育”上做文章。紧紧扭住创新驱动的“牛鼻子”,在电子信息、汽车与新能源汽车、航空制造、生物医药、VR等前沿性、优势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上聚焦发力,着力引进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劲的百亿、千亿企业,让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南昌产业发展的新支柱、新引擎。二是擦亮绿色。一方面,依托“美丽南昌·幸福家园”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进一步擦亮南昌绿色品牌,将生态宜居的生态环境作为招商引资的“王牌”,吸引新兴企业特别是生态保护、生态创新企业入驻南昌。另一方面,做好“显山露水”的文章,讲好南昌山水故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特别是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打造出一批南昌乡村旅游拳头产品,用实际行动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赣 州

市长曾文明:

打好六场硬仗 当好长江卫士

  作为地处长江一级支流赣江源头的赣州市,是如何坚决贯彻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的呢?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赣州市市长曾文明。他表示,赣州市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等重要指示精神,铸牢“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全面落实好江西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十大攻坚行动”。

  赣州市结合实际,迅速贯彻会议精神,制定了时间表、施工图、工作清单,扎实开展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重点打好六场硬仗。

  坚决打好废弃稀土矿山治理硬仗。赣州40多年的稀土开采历史,遗留下93.88平方公里的废弃稀土矿山。经过多年努力,已完成治理78.88平方公里,其中去年治理19.1平方公里,接近前3年的总和。今年我们下定决心,力争把剩余15平方公里全部治理完。

  坚决打好劣V类水治理硬仗。由于稀土开采等原因,如何治理部分水体氨氮超标是个历史性的技术难题。但我们已经下决心投入10亿元,已建设7个尾水收集处理站,并采用生物治理技术以及对沿线河道、水电站进行清淤等多种措施,尽全力治理氨氮超标,消灭劣V类水。

  坚决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硬仗。为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全市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已完成畜禽养殖“三区”划定和地理标注,禁养区内3211家养殖场已关停。我们将努力实现农药化肥用量“零增长”,确保禁养区已关停养殖场不复产,做到非禁养区规模养殖场100%建有粪污处理设施。

  坚决打好水土流失治理硬仗。赣州属典型的丘陵山区,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影响水质。市里结合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按每年至少完成500平方公里的速度,强力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坚决打好森林生态修复和岸线整治硬仗。赣州虽然森林覆盖率达76.2%,但“远看绿油油、近看水土流”。为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决定用10年时间,对1000万亩低质低效林进行全面改造,去年已完成68万亩,今年再完成110万亩。同时,全面加强岸线综合整治,坚决打击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倒乱排行为,确保岸线利用规范有序、水生态环境整体改善。

  坚决打好产业转型升级硬仗。全面化解过剩产能,钢铁去产能任务已提前一年完成,“地条钢”生产已彻底取缔。我们将坚决堵住小化工、小造纸等“小散乱污”企业转移进入。同时,以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为契机,抓稀土和钨、家具等传统产业升级,打造中国稀金谷、现代家居城;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打造新能源汽车科技城、青峰药谷、赣粤电子信息产业带,发展绿色制造,推动高质量发展,加速绿色发展步伐,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是我们的历史责任,我们将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最有力的举措,当好长江卫士。



九 江

代市长谢一平:

打造最美岸线 推动绿色发展

  作为全省唯一的沿江临港城市,152公里长江岸线是九江最宝贵的资源,也是九江发展的‘命脉’所在。全力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九江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我们将始终坚持向‘共抓大保护’聚焦、聚力、聚神,通过抓整治、促发展、扬优势、建机制,全力实现长江沿线‘水美、岸美、产业美’目标。”九江市人民政府代市长谢一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如何坚持以最大的力度抓整治,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把152公里的长江岸线打造成“百里沿江风光带”?谢一平说,一方面,推进“三水共治”,解决“水”的问题。近两年,我们共关停整改“小散乱”企业1000多家,关停畜禽禁养区养殖场443家,全市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水污染治理、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力度,深入推进入河排污口、饮用水水源地、劣Ⅴ类水、城镇垃圾和污水等专项整治。另一方面,推进“水岸同治”,解决“岸”的问题。我们狠抓非法码头整治,共取缔泊位85个,整合泊位76个,腾出岸线7467米;狠抓矿山治理复绿,共关停矿山183家,复绿面积1600多亩。下一步,将把所有“小散低”码头规范、整合、提升到位,把所有的污染矿山关停、并转、复绿到位。同时,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现“点优、线好、面达标”,彻底改善城乡面貌。

  谢一平说,我们坚持以最新的理念促发展,按照“科学、绿色、可持续发展”要求,全力创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一是引环保企业。近两年,我们否决了总投资总额达200多亿元的各类环保不达标项目100多个。下一步,大力推行负面清单和“一票否决”制度,坚决不搞小化工,沿江1公里内不新布局化工企业。二是建生态园区。深入推进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力争今年全市园区全覆盖。三是促绿色发展。大力推进新兴产业倍增、传统产业转型、新动能培育“三大工程”,全力打造万亿元临港经济带。

  谢一平信心满满地说道,坚持以最实的举措扬优势,加快建设区域航运中心,推动特色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一是加强长江岸线管控,抓紧编制长江岸线规划,科学利用长江岸线。二是抓好航运服务中心建设,确保年内建成。三是加快推进红光枢纽港建设和上港二期改造提升,抓好铁路专用线和疏港公路等项目建设,让沿江通道畅通无阻。四是统筹推进综保区、指定口岸、深水航道、物流园区建设等工作。同时坚持以最严的机制管长效。一是严格落实生态责任制度。打造“河长制”升级版,深入实施“湖长制”,积极推广“林长制”。二是严格落实生态考核制度。把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鄱阳湖污染治理,纳入对县(市、区)的综合目标考评。三是严格落实生态损害追究制度。四是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上 饶

市长谢来发:

推进"共抓大保护" 坚决防止"放空炮"


  “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的重要指示和号召。省委、省政府及时召开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动员大会,既是发出了动员令,又是吹响了集结号,更是下达了军令状。我们将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努力向江西省委、省政府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日前,上饶市市长谢来发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说道。

  谢来发说,上饶位于鄱阳湖东岸,境内的信江、饶河都属于全省五大河流之一。推进“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上饶责无旁贷、重任在肩。上饶将坚决把思想统一到江西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决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真正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力军的神态、主战场的状态,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确保攻坚行动在上饶落地生根、落实见效。

  谢来发告诉记者,攻坚“十大行动”,个个聚焦具体问题,件件列明责任单位,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作战图”“账本单”。上饶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举全市之力,挂图作战、对表落实,倒计时推进、销号式管理,坚决做到“铁心硬手抓落实”。一是综合“治”。统筹工业和农业、城镇和乡村、污水和固废、水体和岸线,综合运用源头管控、保洁减排、回收处理等多种方式,深入推进各项整治行动。在全市统一布局的6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目前已开工3个,其他3个年内开工,确保2020年前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同时,在全市全面抓绿色殡葬改革、抓污水管网建设、抓黑臭水体治理、抓河长制巩固提升,不断夯实“共抓大保护”的基础。二是系统“护”。推进植树造林,开展非法“网鸟”“电鱼”等专项整治,加强森林、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修复。抓紧饮用水源管理地方立法工作,运用法治手段提升保护刚性和成效。三是严厉“打”。目前,上饶在市、县两级全面组建了“环保警察”队伍,将把攻坚“十大行动”作为环保执法的重中之重,不留死角,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谢来发说,上饶将严格按照攻坚行动工作方案要求,做到思想认识、宣传发动、责任落实、人员力量、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六到位”,全力以赴打胜仗,坚决做到“不达目的不收兵”。尤其是将着力强化实时督查调度,对工作不力、行动迟缓的,该通报的通报,该约谈的约谈,该问责的问责,该处罚的处罚,坚决防止“放空炮”,真正为“共抓大保护”、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贡献上饶力量。



景德镇

市长梅亦:

绿色发展 摒弃“唯GDP至上”错误思维

  “当前,全省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将切实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定位不分神,把牢‘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不动摇,念好‘守、治、活’三字诀,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之路。”日前,景德镇市市长梅亦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说道。

  梅亦说,首先要在“守”字上不放松,守好绿色“责任田”。坚决摒弃“唯GDP至上”错误思维,始终保持清醒政治头脑,抱着对城市、历史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市、产业、民生、文化等各方面、各环节,切实守护好绿色生态家园。严格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及“三线一单”的要求,对于国家限制类的项目,针对区域性产业布局区别对待,从严把关;对于逾越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能源消耗上线以及国家淘汰类的建设项目,坚决不予审批。

  其次,在“治”字上下真功,治出绿色“美家园”。以城市“双创双修”为总龙头,持续开展净水、净气、净土行动,在去年已经投入8亿元整治资金的基础上,今年计划再投入15.1亿元,在瓷都大地打一场轰轰烈烈的“水陆空”生态环保立体战。具体包括:全力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完善并实施好河、湖、路长制,加大农业面源和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开展非法采砂治理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对部分重点企业和工业园区水质问题进行系统性整改、持续性监测,确保水质长期达标。大力推进餐饮油烟专项整治、二次油气回收、黄标车淘汰等工作,以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为契机,常态化开展“洗城行动”。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使用效率,切实解决垃圾产量与处理能力不足的矛盾。同时,扎紧制度的笼子,在已经出台大气、水、土治理等多领域制度的基础上,将逐步再出台和完善相关制度,推动环境保护常态化。

  再次,在“活”字上做文章,打造绿色“新引擎”。梅亦认为,在守护好绿水青山的基础上,还要直面发展不充分问题,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产业转型、动能转换,将主导产业做强、新兴产业做活,开辟绿色发展新路径。在做法上,将做强陶瓷、航空、汽车、旅游“3+1”产业。依托工业设计和“互联网+”力量,加快构筑集陶瓷制造、创意、设计、旅游为一体的大陶瓷发展格局;主动对接军民融合国家战略,以入选全国首批26个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为契机,推进航空大项目建设;打造好北汽集团“南方基地”,加快北汽昌河12万台发动机项目以及研发中心建设;实施旅游与文化、陶瓷、生态深度融合,努力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同时,做活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这个“X”产业。依托厚重的陶瓷文化,全力建设一批文化产业项目、提升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培育一批文化创意企业,将文化资源变成经济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消费等现代服务业,将其作为发展新引擎。加快推进以“高岭·中国村”为代表的一批田园综合体项目,推动更多社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汇集农业农村,使现代农业成为亮点产业。此外,对现有的精细化工产业“去浊扬清”,分类施策,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清洁生产。



抚 州

市长张鸿星:

全力打造抚河流域生态文明示范带


  近日,记者就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采访了抚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张鸿星。张鸿星说,抚州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以新发展理念谋划发展,以生态文明建设统领发展,以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带动发展”的绿色发展之路。

  张鸿星说,抚州是全省唯一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市,并获批全省唯一的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国家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为全力打造抚河流域生态文明示范带,抚州将在生态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工程、绿色产业体系构建、生态制度创新等方面继续努力。

  全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坚持全市联动,在全流域、全方位推进环境综合治理上下功夫,深入开展工业污染防治综合治理,加强水污染治理,全面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着力解决一批突出环境问题。目前,抚州PM10、PM2.5均值和环境空气优良天数占比均居全省前列,凤岗河、廖坊、广昌抚河源等3个湿地公园纳入国家湿地公园创建试点,资溪县入选首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国家绿色低碳示范县。

  积极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实施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48亿元的一期工程、33个子项目全面开工,同时抚河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公路等一批二期工程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推进温泉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启动了“三翁”小镇、金融小镇、养生小镇、戏曲小镇、传媒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的建设。在抚河沿岸重点打造36个生态村镇示范点。实施全市封山育林工程,封山育林总面积达1578.8万亩,占全市林地面积87.6%,森林覆盖率为66.14%。

  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生态+现代工业”,实施百亿企业工程、工业企业技改三百工程、企业智能化改造“千百十个”工程。大力发展“生态+现代农业”,实现县(区)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全覆盖,统筹整合资金推动34.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引进社会资本发展1万亩高标准设施农业。大力发展“生态+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态旅游、健康养老、特色文化等产业。

  持续推进生态制度创新。成立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市建设研究中心。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分类考核、差异化发展。实行水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开展生态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推进生态公安、生态法庭、生态公诉机关、生态律师服务团队、生态司法、基层生态综合执法等工作。

  张鸿星最后说,抚州将以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工程为抓手,重点做好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绿色产业体系构建、制度成果推广运用等工作,为保障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宜 春

代市长王水平:

为“一江清水向东流”贡献宜春力量

  宜春市代市长王水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宜春将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主动融入,坚决执行,全力落实,为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提出宜春方案,贡献宜春力量。

  王水平说,生态环境是宜春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响亮的品牌。宜春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恪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聚焦“十大攻坚”行动,对表对标目标任务,逐个突破,逐项销号,共抓大保护,全方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治”,擦亮生态文明“金”字招牌。宜春将把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来抓,努力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让宜春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全面治“气”,深入开展“四尘三烟三气”污染综合整治,进一步巩固烟花爆竹禁限放、秸秆禁烧整治成果,确保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系统治“水”,开展清河提升行动,加强黑臭水体整治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完善工业园区和县市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确保今年5月底前消灭劣V类水。综合治“土”,提标改造畜禽养殖场,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转化利用;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力争到2020年底修复污染耕地5.1万亩,安全利用污染耕地19万亩。同时,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契机,加快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山水林田湖草试点、湿地保护等工程,真正保护好宜春的青山绿水。

  加快“转”,推动高质量发展。宜春共抓大保护,加法、减法一起做,在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同时,坚决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围绕把宜春打造成赣西区域性中心城市,把中心城区打造成赣西地区的文体教育中心、休闲旅游度假商贸中心、医疗健康养生中心,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医药器械等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发展锂电新能源、中医药、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建筑陶瓷、纺织服装、烟花爆竹等传统产业,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开展“生态+大健康”产业发展试点,促进生态资源价值转化。在推进“产业兴市、工业强市”过程中,将提高环保门槛,坚决打击危害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坚决不引进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切实守住生态红线。

  大胆“试”,建立长效机制。宜春坚持共抓大保护,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赋予宜春的五项试点任务,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宜春经验”。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抓好殡葬改革,稳步提高生态安葬率。深化环保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领导干部生态审计和追责等制度。同时,聚焦中央、江西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排查,逐个整改,以严肃严厉的追责问责倒逼任务落实、决策落地。


吉 安

市长王少玄:

吉安坚持绿色崛起 守护一江清水

  如何在“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中书写新篇章?吉安市市长王少玄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吉安坚持保护为先,打好生态建养“组合拳”。扭转“环境无价、资源低价”的错误认识,狠抓环境保护,全面完成生态红线划定,抓紧编制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深入推进节能减排,万元GDP能耗全省最低。深入推进生态流域综合治理,建设了蜀水河、富水河等一批示范流域,成功创建庐陵赣江、遂川五斗江、万安湖、玉峡湖和吉湖5个国家湿地公园,吉州窑遗址、渼陂古村、燕坊古村等赣江沿线景区景点获评国家4A级景区,实现“水美、岸更美”。

  坚持治理为重,实施环境整治“攻坚战”。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大力开展清土封尘、秸秆禁烧,以及“四尘三烟三气”等专项整治,全市空气质量保持优良水平。深入开展城乡垃圾综合治理,开工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全面推开,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基本实现。在全省率先出台“河长制”工作方案,系统推进非法码头、非法采砂、工业园区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专项整治,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2%,劣V类水全面消除,主要河流断面水质、大中型水库水质、饮用水源区水库水质达标率均达100%。

  坚持发展为要,培育转型升级“绿动能”。坚持把绿色崛起作为振兴发展主路径,着力构建低碳循环的绿色产业体系,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800亿元,井冈蜜柚、绿色大米等六大富民产业种植面积突破200万亩,全域旅游、绿色金融等现代服务新业态蓬勃发展。同时,严把“亩均强度、生态环保”企业落户门槛,对投资强度不达标的坚决清退,对环保可信度不高的坚决不引进,加快发展集约高效的绿色经济。

  坚持制度为基,健全体制机制“保障网”。以制度建设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常态长效。着力强化法制保障,在全省率先以人大决议形式通过《关于加强吉泰走廊生态保护的决议》,出台《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吉安市水库水质保护条例》也将出台。同时,突出考核问责,提高环保工作在考核中的权重,推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进一步向乡镇延伸,切实增强了“共抓大保护”的工作自觉。

  下一步,吉安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定位,积极融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创新完善生态制度体系,加快组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机构,细化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构建环境保护统一监管、综合执法格局。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守护蓝天”行动、“清河护河”行动,严厉打击一切破坏流域环境的违法行为,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生活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与建养工程,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抓好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推进赣江水生态综合治理与修复工程,打造赣江最美岸线,为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作出应有贡献。


鹰 潭

市长于秀明:

答好生态文明的时代问卷


  日前,全省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动员会召开。鹰潭市是如何贯彻落实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的呢?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鹰潭市市长于秀明。他表示,鹰潭市将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坚决打好“共抓大保护”攻坚战,为长江经济带生态流域治理作出应有努力。

  鹰潭市结合当地实际,坚决贯彻会议精神,通过“画好一张图”“扫好一座城”“管好一条河”“护好一片天”,迅速开展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

  画好一张图,致力打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区。鹰潭市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要求,将全域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红线、城镇开发边界控制线范围,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类空间均衡发展,目前已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扫好一座城,致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鹰潭深入实施全国城乡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试点,通过市场化运作、全域化作业、标准化实施、智慧化融合、统筹化推进,打破行政区划,在鹰潭全域由一家公司统一负责收集转运,全域生活垃圾全部由一家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置,率先将移动物联网技术运用到垃圾处理中,设置智能垃圾驿站约500个,日处理垃圾400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营,实现了“一把扫帚扫城乡,一座电厂管全域”。

  管好一条河,致力打造亲水生态景观示范区。鹰潭坚持全流域水系治理,紧紧依托信江这条母亲河,全面推行山塘水库“人放天养”,全市中小型水库全部退出承包合同。坚持全流域生猪禁养,全力做好“拆、治、改”三篇文章,禁养区88家规模畜禽养殖场全部关停拆除,建成日处理300吨畜禽养殖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置工程和年处理病死畜禽3000吨的无害化处理中心。坚持全流域砂石整治,强力推进河道采砂管理改革,组建国有砂石开采经营公司和河湖管理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实行统一开采、统一经营、统一利益分配、统一管理的模式,有效遏制非法采砂难题。2017年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主要河流断面Ⅱ—Ⅲ类水质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护好一片天,致力打造生态经济发展试验区。鹰潭坚持在发展循环经济上做“乘法”,着力打造了国家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等一批循环经济发展平台。在发展绿色产业上做“加法”,移动物联网产业实现网络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产品研发和示范应用全国领跑。深入推进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建设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积极开展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不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在推动节能降耗上做“减法”,近3年淘汰落后铜产能26万吨,2017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85%,PM10浓度全省最低。


春风常绿江南岸

打造长江“最美岸线”

美丽江西点赞!

推荐回顾:


出走半生,他们为何又从城市回到了农村?


强雷电+大暴雨来袭!明天上班的你准备好了吗?


来源/江西日报

监制/陈德文 主编/邱黎 编辑/王凯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