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农业金字招牌
校长孙其信与时任四川省委副书记邓小刚
共同为产业研究院揭牌
今年7月8日,中国农业大学四川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与崇州都市农业产业功能区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是四川产研院在四川省首个校地合作项目,也是学校积极服务“天府粮仓”建设、助力四川乡村振兴迈出的坚实一步。
01
打造服务西南地区的“桥头堡”
时间拨回到2020年8月21日,在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与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姜沛民的见证下,双方签署《四川省人民政府 中国农业大学战略合作协议》,协议提出双方支持共建产业研究院,助力四川“10+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
2020年9月22日,在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一周年之际,中国农业大学四川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在成都新津落地。校长孙其信与时任四川省委副书记邓小刚共同为产业研究院揭牌,标志着四川产研院正式在新津启航,开启加快建设的新阶段。
成都市新津区作为天府农博园所在地、四川农博会永久举办地,承担着融入全球农业创新、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四川美丽乡村、打造成都农业公园的历史使命。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成都市农业农村局、
成都市新津区人民政府与学校签署合作协议
在揭牌仪式上,孙其信校长表示,中国农业大学四川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新津)的落地,是中国农大服务国家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履行国字号大学的历史使命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举措。
四川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新津)成为中国农大在西南地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创新平台,为切实服务于四川“10+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助力四川擦亮农业大省的金字招牌提供了战略支点。同时,围绕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三农工作的总目标,辐射西南地区原始创新、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02
多元人才赋能四川产业发展
四川产业研究院聚焦川粮油、川菜、川酒等重点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同时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产业技术人才等新生科研力量。
产研院链接引入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两个被教育部评为“A+”的一流学科,选派生物育种、农产品检测、中餐工业化等专业40余位专家教授,组建特用粮育研究中心、中餐工业化研究中心、农产品绿色加工中心以及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四大特色科研平台。
四川专项研究生
设立“四川研究生专项”,2021、2022年招收研究生共计31人,涉及农学和食品两个学科。以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牵头组建横跨农学、园艺、动科、人发五个学院的博士后导师队伍,已有2名博士后入站,全职在四川产研院开展工作。
陈正杰(左一)
陈正杰和李亚丽是四川产研院先后引进的博士后青年人才。“产研院为我们提供了宽敞的实验室、齐全的实验设备,与其他科研院所、公司合作搭建了很好的平台;这里老师们的悉心指导,让我能够安心从事科研工作,助力地方产业发展。”博士后陈正杰对产研院的发展充满期待。陈正杰的研究方向是酿酒专用小麦新品种选育、示范推广及产业化。未来他将针对“川酒”产业发展需求,培育酒企需要的酿酒小麦新品种,为酒企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种业问题。同时,联合地方政府、酒企、科研院所、基地及种植户,示范推广酿酒小麦新品、新技术,为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力量。
李亚丽
博士毕业于韩国庆尚大学的李亚丽,今年2月来到四川产研院开展博士后的科研工作。在博士期间,李亚丽掌握了韩国草莓高架基质栽培整套技术,由于我国草莓栽培技术亟待提升,她希望能推广草莓栽培新技术,“通过产研院这个平台,将所学技术与草莓产业相结合,为四川草莓产业的现代化设施栽培贡献力量,真正让农民‘少辛苦,多赚钱’。”李亚丽坚定地说。
03
助力四川农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在四川建立9个教授工作站,其中8个均为四川产研院建立后,吸引专家赴川建立。为助力四川“10+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发挥产业研究院科技支撑作用,产研院联系校内农学、园艺、食品、资环等学院专家50余人次到川开展科研合作和成果转化工作。
四川产研院联系学校文科资深讲席教授李小云开展乡村产业发展讲座,培训基层干部达50人次,应省科技厅之邀到达州开展猕猴桃栽培与采后技术培训。根据地方发展需要完成《新津区绿色食品产业链建设研究》项目,高质量完成《四川省薯类产业升级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
四川产研院助力地方产业升级(滑动以查看)
四川产研院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共建农业农村部西南地区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与泸州老窖、郫县豆瓣、新希望集团等相关行业代表企业8家达成合作意向。同时组织学校专家赴西昌学院对接交流,就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发挥科技与人才优势,服务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未来,四川产研院将在攻克农业“卡脖子”技术、建成农业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器、建成西南农业人才聚集高地等方面持续发力,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有效提升四川省“10+3”现代农业产业和绿色食品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农业“中字头”科技创新服务战略支点。
往期回顾
RECENTLY RELEASED
小农户,大学问
2700公里,他说考出来是为了更好地回去
这个实验站,硕果累累!
“农民教授”米国华:传道授业 格物致知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