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国家记忆》连续两天报道中国农大的故事!
初心弥坚 许党报国
立德树人 强农兴农
共呼吸 同命运
中国农业大学
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
解民生 治学问
中国农业大学
为民族复兴挺膺担当
当“千年盐碱滩”变身“米粮川”
一段稼穑同心的中国农大记忆
点亮了一片希望的田野
《国家记忆》是一档以
记录讲述中国共产党奋斗史
新中国飞跃史、改革开放进程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
为内容的日播纪录片栏目
11月23日、24日
央视CCTV-4《国家记忆》栏目
播出系列报道《科技点亮希望的田野》
第一集《攻坚》和第二集《硕果》
报道曲周“盐碱滩”变身“米粮川”
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的感人故事
2023年6月
在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
几千台联合收割机入田作业
一周时间
40万亩小麦颗粒归仓
而在五十年前
这片土地还是另外一番景象……
1973年
由当时的国家科委领导
河北省组织了
“黑龙港地区地下水合理利用”国家科技大会战
来自河北、武汉、长春等地59个科技单位
400余名科技人员参加
探索盐碱地改良工程
与农业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同年6月
中国农业大学一批年轻教师
到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
土壤盐碱化最严重的“老碱窝”调研
刚到曲周
眼前的景象让石元春和同事们大吃一惊
20世纪70年代初
曲周县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春天白茫茫,夏季水汪汪
只听耧声响,不见粮归仓”
由于庄稼收成少
人们只能以淋小盐、熬卤水为生
看到这样的景象
石元春下定决心
一定要让这片荒芜的盐碱地改变模样!
回到北京后
他立刻召集学校的中青年讲师
组建了一支由7人组成的“曲周治碱”队伍
一个月后,他们奔赴曲周
从北京来的7位老师
在村里漏风、漏雨、漏土的“三漏房”安营扎寨
石元春和老师们在第二天天不亮就下地了
他们原本以为村民们对“治碱”会投以极大热情
但直到临近中午
盐碱地上才陆续出现了几个人
在中国农大老师来之前
县里盐碱地的治理一直没停过
可效果并不理想
面对这样的状况
7位老师们并没有气馁
辛德惠主动担当起了治碱队伍里的“政委”
多次跟村民们召开动员大会
看到了老师们的决心
村民们很快就热火朝天地干起来
几个月后
他们终于摸清了曲周县盐碱地的成因
这是石元春在笔记本上
最早勾画出的
一份“实验区综合治理工程平面示意图”
他们在张庄村边
选择了一块400亩地的重盐碱地
提出“以浅井深沟为主体,农,林,水并举”
的综合治理方案
很快
曲周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土治碱施工
没过多久
第一批改土治碱的农大老师
就被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为“四泡老师”
“四泡老师”
吃不好、喝不好
生火
嘴上长泡
跟群众一块劳动
拿着铁锹、拿着镐
磨得手上有泡
穿着衣服热
脱了衣服太阳晒得脊梁上长泡
脚上、袜子里净是碱土
烧得也有泡
开春以后
“400亩地”已经变成了
笔直规整、纵横成方的沟渠路田
按照要求
村民们在改碱的土壤上
分别种上了小麦、玉米和高粱
1974年秋后
张庄村的庄稼迎来了第一次丰收
每亩都有三百多斤的好收成
人们欢欣鼓舞
奔走相告
1978年
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农业部
决定开展黄河、淮河、海河流域的科技大会战
曲周实验区
纳入黄淮海综合治理项目
列入“七五”国家课题
石元春被任命为黄淮海课题组负责人
1979年
曲周实验站成立
辛德惠担任首任站长
“六五”“七五”期间
曲周改土治碱的经验
已推广至整个黄淮海地区
国家把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综合治理工程
列为“001”号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在冀、豫、鲁、苏、皖五省12个县
建立了12个国家级不同类型的
综合治理开发试验区
如镶嵌在黄淮海平原上的12颗明珠
创造了黄淮海平原盐渍化低产地区
丰田高产的奇迹!
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
曲周县王庄村的村民们发现
每年水肥用得都不少
但小麦亩产量却停在八九百斤
玉米一千多斤
产量始终无法提高
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曲周县的老百姓
也困扰着中国农业大学年轻教师张福锁
张福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们化肥生产发展非常快,也成了世界上使用化肥最多的国家。我们产量提高了,但效率下降了。因为你用得多了以后效率下降,下降以后,多余的养分就跑到环境里面,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
粮食产量关系着农民的收入
为了增加收入
农民对化肥的需求和依赖越来越高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曲周县的广大农村里
经过改良后的盐碱地
因为化肥过量使用
出现土壤肥力下降
农产品品质变差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张福锁带领李晓林、王冲、张宏彦等人
来到曲周
他们直接租农民的农家院
搞起了科技小院
2010年8月
曲周县突遇大雨暴风天气
导致村民种植的玉米
出现不同程度的倒伏
眼看着就要出现严重损失
他们急忙赶到地里抢救玉米吕增银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北油村村民
“农民都拿着铁锹,来地里扶玉米。学生跟老师来了不叫动,他说玉米恢复力比较强,再生力比较强,所以说那一年的玉米,扶起来的减产了,没扶起来的增产了。”
张福锁、李晓林等人牛刀小试
帮助农民减少了玉米损失
在随后走访农户的过程中
他们还发现曲周县王庄村的玉米
遭遇病虫害
出现大量死亡
这种不起眼儿的小虫子
叫二点委夜蛾
原分布于日本、朝鲜、俄罗斯等地
它的幼虫一般躲在麦秸下生长
喜欢在潮湿阴暗的夜间活动
科技小院的师生提出了一个方案
如果改变常用的种植方法
采用一种叫“四密一稀”的新技术
会不会缓解这个问题呢?
他们在村民王志成家的田里做起了试验
以前王志成种植小麦的
平均行距是15厘米
科技小院的师生们调整后缩短为10厘米
每4行小麦之间再留30厘米的空隙
小麦收获之后
在这30厘米空隙中间种植玉米
让王志成没想到的是
这样的调整真的起了效果
王志成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王庄村村民
“以前虫子都在麦秸下边生存,现在我们把麦秸都弄到背垄上以后,苗带地方没有了,这样就防治了病虫害。没有秸秆,它就不往那儿爬了,它光在秸秆下边生存。”
如今
科技小院这种模式已经走出曲周
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
我校科技小院的学生代表
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
汇报了他们的收获和体会
表达了为农业强国建设做贡献的坚定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
“得知大家通过学校设立的科技小院
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
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
我很欣慰”
这让在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忙碌的
师生们倍感鼓舞
“总书记的话说到我们心坎上了,因为他用了'解民生、治学问'六个字,把我们15年的科技小院总结得淋漓尽致,更是一种动力,一种精神的支撑。”
50年前
中国农大的一批青年教师
来到河北省曲周县这个有名的“老碱窝”
和当地民众一道与土地盐碱化抗争
让“千年盐碱滩”变身“米粮川”
如今
一批又一批中国农大师生
扎根燕赵大地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把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到农民身边
从改土治碱到科技小院
50年来
科技兴农不断铸就新的辉煌
形成了“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的曲周精神
响应号召扎根大地
不懈求索勇闯新路
科技和农业
校园和乡村
相互携手,双向奔赴
正在大地上孕育更多惊喜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中国要富,农村必须富
只有乡村振兴
中国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
而科技小院正在用知识的力量
在助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
作出中国农大的新贡献!
文字 | 冯金璐
来源 | 《国家记忆》
编辑 | 刘璇
责编 | 武慧媛 姜萍萍 姜承希 宋梦洁 勾琳萱 吴笑含 郑诗盈
设为星标不错过中国农大的每一条动态!
往期回顾
R E C E N T L Y R E L E A S E D
定了!新时代人才工作这样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