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上课吧,可以吃奶酪那种!
不知儿时看《猫和老鼠》的你
是否也对杰瑞痴迷的三角块
垂涎三尺?
不知与好友分享披萨时的你
是否也好奇过那香软的丝线
真身是何?
“这个课非常火爆,我现在大三了才抢到这门课”,选课同学表示。
这门课为何如此火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美味奶酪、生动课堂、深厚底蕴,赋予这门课程独特的魅力。
这门课程时长共八周,每节课选取一个国家为核心,介绍经典奶酪和其中的文化内涵,结合世界地图将奶酪的诞生环境、取名故事、发展历史等背景娓娓道来,采用小视频的方式直观展现奶酪的制作工艺,现身说法传授品鉴技巧,充分调动同学们的五官去品味聚集多国生活智慧的奶酪文化。
课堂上,郭慧媛老师风趣又不失严谨的耐心讲解,刷新了同学们对奶酪的认识。你知道吗?除了大家熟知的三角形状奶酪,还有葫芦状奶酪,它烤面包一般的色泽,烟熏的气味,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奶酪丰富的品类。
全球奶酪产量冠军莫札瑞拉奶酪也走进了课堂,乳白的色泽,鸡蛋清一样的口感,奶酪的丰富多样在有序的排队品尝中,一块块送入口中,走进了同学们的心里。
“当时想着可以吃奶酪,于是就选了这节课了,没想到其实不仅是吃奶酪,也在进一步了解奶酪科学与文化。”
“奶酪的丰富多样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压根没想到奶酪还有那么多种类,那么多口味,真的刷新了我的认识。”
“能够在课上品尝到不同国家、不同风味的奶酪特别幸运。但这门课吸引我的除了可以吃,还有‘世界’二字。我以前想,奶酪怎么能和‘世界’产生关联呢?上了这门课才知道,还可以从奶酪的发展历程去管窥世界历史!它可以算是西方文化的一个缩影。”
上过这节课的同学们纷纷分享道。
上这门课,仿佛“牵”着奶酪走了一遍世界地图。
《世界奶酪文化与品鉴》这门课程的开设,不仅源于郭慧媛老师对奶酪由来已久的热爱和兴趣,还蕴含着老师对国民膳食营养结构和国家食品安全的深深关切。
早在学生时期,郭慧媛就对奶酪产生了浓厚兴趣。
“因为我硕士和博士期间一直是做乳品研究的,我的老师写过一本书《世界干酪文化鉴赏》,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奶酪的大门。”
郭慧媛说,那时候她就开始对奶酪感兴趣了:“怎么会有那么多种奶酪?制作工艺还都不一样!不过那时候物流没有现在发达,很多奶酪也只是看过图片,没有吃过,品尝过。”
除此之外,奶酪的营养价值和附加值能够弥补我国乳品工业的不足,这就更加坚定了郭慧媛传播奶酪的决心。
乳清粉是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关键原料。它是利用制造奶酪所产生的副产物——乳清,经过干燥等工艺制成的。但是我国消费者没有食用奶酪的习惯,所以奶酪产量低,导致乳清粉始终被国外所垄断,成为了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供应链中的“卡点”。所以奶酪不仅关乎美味,也关乎我们下一代的“口粮”安全。
一斤奶酪需要十斤奶制成,也让奶酪更有营养,我国乳糖不耐受的占比高达70%,奶酪因其制作工艺,能比等量的牛奶提供更多优质蛋白质和钙,还不用担心乳糖不耐受的问题。
奶酪对乳制品行业非常重要,而我国的消费量却没有很大提升,原因就是国人不太喜欢吃。“你只有真正吃到奶酪,才会真正了解它、喜欢上它。这也是我在课上设立吃奶酪这一环节的原因。”
而改变在悄然发生:“我本身就喜欢奶酪,但以前属于瞎买,现在听了老师讲解之后知道该买什么了。希望有更多人能上这门课来了解奶酪文化!”
当谈到想达到怎样的培养目的时,郭慧媛用课堂上的故事给了我们答案:很多奶酪品牌背后都有深厚的底蕴,背后对品牌把控的认真细致,对技艺的传承和创新,都是想要告诉同学们的。也许对奶酪多一份了解,就能打开同学们日后科研上的新思路。
形态各异的奶酪
是沉淀了百年的技艺
是推广奶酪的决心
在这门课堂上
在方整的奶酪中
关于奶酪的兴趣在悄然生长
关于奶酪的市场在开花散叶
往期回顾
R E C E N T L Y R E L E A S E D
优秀!他们是国奖获得者!播种机技术哪家牛?清华东路找CAU!
点赞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