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适合i人、海岛上班、日薪300元包食宿,跟她去看看!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2024-06-24


话题#浙江招聘守鸟人300元1天#近日冲上热搜据了解,这是浙江自然博物院中华凤头燕鸥研究团队第八年招聘“守鸟人”听说这份工作特适合i人?日薪300元还包食宿?相关招募信息引发广大网友关注其中,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孙嘉徐正是“守鸟人”之一让我们一起了解孙嘉徐驻岛志愿的故事


于纷繁世界里,赴一场与燕鸥的约定

成为驻岛志愿者的旅途并不是一帆风顺。2022年春,孙嘉徐在第一次看见浙江自然博物院招募中华凤头燕鸥驻岛志愿者的推文,出自对动物的喜爱,毫不犹豫报名了。虽然当时面试并未通过,但驻岛志愿就此在孙嘉徐的心中埋下了种子,只静待时机成熟,生根发芽。

2022年的夏天,机缘巧合,孙嘉徐参与了当年的“燕鸥环志”活动,第一次登上了鸟岛:“那年我上岛接触到许多热爱鸟类的老师和朋友,相处的时间里让我对观鸟的感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也正是那年秋天,在中国农大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孙嘉徐加入了“北京飞羽”北京大学生间的观鸟组织,接受了更加系统的观鸟培训。2023年,当博物院再次发出招募信息时,孙嘉徐凭借优秀的观鸟水平以及会说当地方言的优势顺利入选,开启了五峙山列岛志愿之旅。


孙嘉徐(右三)

五峙山列岛是世界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凤头燕鸥的主要繁殖地之一,全球数量只有不到两百只。这种鸟类自1863年被命名以来,到2000年人类一共只有6次确切的观察记录。而五峙山上的护鸟人,跨越37个春秋,让这群“神话之鸟”从不到50只增长到近200只,暂时远离了濒临灭绝的危险。
如今,守护的接力棒交到了新一代护鸟人手中。孙嘉徐用幽默风趣的科普方式,如制作鸥鸥表情包,将燕鸥的相亲史编成有趣的视频,把海岛上的成长与死亡写成一则则寓言小故事等等,向大众展示中华凤头燕鸥的美丽,了解“神话之鸟”的故事和生活。
孙嘉徐在拍摄中华凤头燕鸥活动的照片
孙嘉徐与团队成员在岛上实验站工作
“求偶、献鱼、伴飞、育雏,生蛋、孵化、喂食、离巢、出飞”,在岛上观测两个月,孙嘉徐对中华风头燕鸥的生物学行为如数家珍。
 “小燕鸥的爸爸妈妈会孵蛋,但一些新手爸妈或是十分饥饿的燕鸥父母可能会在晚上离开鸟巢去抓鱼吃,就会出现邻居把蛋啄破偷走的情况。有时父母给小鸟喂鱼,旁边会围着一大群邻居抢鱼,有只小鸟在出生第六天时就被邻居将鱼和整只幼鸟一起带走了,此后再无音讯。”
“我们今年成功环志了一只中华凤头燕鸥幼鸟,因为有脚环上的标志,我们能够很好地通过望远镜对它进行跟踪。我有它刚出壳躲在爸爸妈妈翅膀下的照片,记得它扑腾小翅膀要食物时的样子,我看着它慢慢长大,看着它学会飞翔。” 在离岛两个月后的国庆假期里,凭着环志信息,孙嘉徐在青岛胶州湾的几百只海鸥中,又再一次找到了它。
孙嘉徐拍摄的中华凤头燕鸥
虽然小岛远离人烟,但是岛上生活并不乏味,回忆起来孙嘉徐历历在目。
比如岛上都没有淡水,食物和水由保护区负责定期配送。平日需要自己做饭,没法痛快洗澡,甚至要依靠太阳能发电。虽然有小电扇,但没有空调的闷热环境让人着实难受。
“条件是真艰苦,愿意去的都是真爱” 。在这里,孙嘉徐目睹过幼鸟出生到死亡,也遇到过搭档被蜈蚣咬醒,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回忆。“做这类科普工作,最希望大家能发自内心地认同、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与动医结缘,在中国农大奋力前行

  “小时候喜欢看动物世界,就想要为动物保护事业作贡献,我大学毫不犹豫选择了动医专业”目前,孙嘉徐是中国农大动医卓越临床兽医专项的一名研二学生,“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卓越临床项目给我们提供了丰厚的实习机会,在完成课程任务基础上,还会在动物医院各科室轮转实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将知识应用化,从理论、操作、沟通技巧等多方面深入兽医临床一线,这也为我拥有较为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奠定了基础。”

在面试参选海岛监测志愿者过程中,孙嘉徐在农大学习时所了解到的有关传染病的知识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兽医传染病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研究生阶段非常重要的专业课,课堂上会学习不同动物传染病及由动物感染于人的人畜共患病,这不仅对当下的实践调研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未来动物保护的研究方向有重要补充意义。在中国农大,正有动医专业的老师在鄱阳湖做相关禽类的禽流感基因研究,对迁徙性珍稀鸟类的保护与救助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孙嘉徐在大北农实习
孙嘉徐(右二)与导师及同门合影

 从最初的热爱与兴趣到如今的熟练运用,孙嘉徐表示,导师指导以及朋辈交流给予了自己许多力量,“进入农大以来,在导师指导下慢慢开始学习传染病和免疫学的基础知识,兽医与医学基础知识是相通的,这使得自己不仅在医学角度能辅佐一些志愿工作的日常料理,同时能够比较理性地看待网上的各种信息,这些都对我日后学习生活有深刻的启发。”

谈及实践感想,孙嘉徐毫不犹豫地说到:“尤其要感谢我的导师俞峰副教授,没有她的支持,我可能不会有这次经历在最初和导师提及驻岛实践的时候,心里非常忐忑,甚至都做好了因为可能会耽误课业遭到拒绝的准备,但没想到老师非常支持我去做这份有意义的事业。”

孙嘉徐(右一

驻岛体验也让孙嘉徐对未来有了不一样的规划,“对我而言,之前一直想成为一名异宠专科医生,这更多出于对乌龟、蜥蜴、仓鼠、兔子这类动物的喜爱,但海岛的经历让我意识到,兽医是‘全健康’理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不仅守护动物健康,还是人类与动物健康之间重要的一环,服务对象除了小动物、农场动物,还有野生动物,我们的目光除了宠物家庭、畜牧养殖、食品安全,还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次实践于我是换了个角度去重新回到了出发点上,这已经不单单是一份职业,更有使命的价值,我希望未来能够再次以兽医的身份参与野生动物保护与救助。”

充足知识储备 迎接未来挑战

目前,孙嘉徐在世界动物保护协会进行临时实习,知行合一,步履不停。她也分享到,“关于学习经验,本科阶段的一些专业基础课十分重要,是帮助构架后续医学理论体系(内科、外科)的基础,一个疾病的发生发展跟基本的生理、病理过程分不开,需要医生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当然,学习上除了熟背也要充分理解。”

“中国农大的校园生活丰富有趣,学校里有很多与自然相关的社团与活动,经常会有招新和活动宣传,比如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野生动物救助站志愿等等,还会有相关知识的培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术研究与实践田野相结合,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欢迎更多学弟学妹加入到我们当中,共同为动物保护奉献青春力量。”


从科研课堂走向实践田野从样本分析转为深度实战这一路,孙嘉徐融聚着坚韧怀揣着热忱,肩负着责任守护濒危物种,保护野生动物不仅仅需要扎根于实验室苦心造诣更需要勇敢勤勉地脚踏实地知之愈明,行之愈笃农大青年,风华正茂


文字 | 蒋智如
资料|光明日报
编辑 | 肖译露
责编 | 范晨辉 姜萍萍 勾琳萱 宋梦洁 吴笑含 姜承希 丁思远 牛晓康


设为星标不错过中国农大的每一条动态!

往期回顾

R E C E N T L Y R E L E A S E D 

他用国奖带爷爷奶奶玩转北京!

被《人民日报》点赞,这2位学生你认识吗?

先投票!后抽奖!周六来现场!

中国农业大学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开班

中国农业大学(ID:iCAU1905)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微信公众号】


点赞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