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两个党支部,赞!!


近日,在教育部公布的第四批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遴选结果和第三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遴选结果中。我校工学院车辆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荣获“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称号,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数据科学研究生党支部也获得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殊荣。

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
中国农大这群青年党员
强化组织引领,发挥模范作用
用专业所学和实际行动

讲述强农与先锋的故事





工学院车辆研究生第一党支部

荣获“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称号

工学院车辆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主要是由智能农业动力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团队硕博研究生所组成的纵向党支部,共有党员34人,95%成员获国家级、省部级、校级荣誉奖励。党支部坚持以高质量“党建+科技”赋能引领高质量乡村振兴。近三年支部成员获国家级、省部级学科竞赛奖励20余项,支部获省部级党内表彰1项、校级党内表彰2项,获评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五四青年标兵集体”。支部事迹获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新京报、经济日报、临沧市人民政府官网、北京市教工委V思想、校院新闻网等30余篇报道。

车辆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工作方针及思路


聚焦“三农发展”,开展共建帮扶


党支部于2021年与云南镇康帮东党总支签订红色“1+1”共建协议,形成“装备强农、教育助农、人才立农”的共建模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校党委书记钟登华赴帮东指导工作,校长孙其信出席签约仪式。装备强农,带动研究生20余人参与当地甘蔗机械化收获技术研究,探索收获模式2套、优化传统装备4套、研发新型装备5套,参与实际测试与试验20余次,申请多项发明专利。教育助农,通过“农工小课堂”和“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培训平台开展5期培训、3次座谈交流,开展“智慧农机装备”系列科普活动10场。人才立农,构建“党支部+科技小院+教授工作站”三者协同及“主题宣讲+装备研发+实践活动+支教援助”四位工作体系,组建博士服务团、本科生社会实践小队6次走进帮东村开展农业服务,支部成员7次前往当地进行服务,累计驻村300余天,开展技术帮扶15次,培训农民1000人次。通过共建帮扶,帮东村农户甘蔗亩产增收1000元,若全县推广实现甘蔗全程机械化,可为镇康县增收2400万元/年。



强化“四项引领”,擦亮助农品牌


党支部坚持对照样板党支部“七个有力”标准,增强服务群众、凝聚师生的工作实效。强化政治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建云南镇康智能收获技术与装备科技小院,成员常年驻扎科技小院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实地测试和机具实验。强化组织引领,打造“农工小课堂”技术培训平台和“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理论学习品牌,为基层村民开展技术培训5期、理论培训3次。强化文化引领,创建“中农车辆先锋号”公众号,形成理论学习、思想教育、红色实践的常态化机制,组织参与“薪火相传·职者说”就业分享、“研途同行”导学沙龙等交流活动。强化学术引领,党支部围绕农业装备持续开展科研攻关,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协同体系,参与1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发表行业高水平论文50余篇。

车辆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开展系列助农行动



打造“多项品牌”,激发支部动能


党支部打造特色党建品牌矩阵,以党建铸魂,以品牌塑形,辐射带动更多党支部发挥引领作用。聚焦红色引领,筑牢品牌根基。邀请校友、团队导师、优秀党员共话职业发展、学术成长、工作经验等,与兄弟院校基层党支部联学共建,累计覆盖党员、发展对象、积极分子300余人。党支部对接“乡村振兴特派员社会实践小队”与“扎根希望田野社会实践小队”,引领更多学生前往云南镇康帮东村服务农村生产实践,对接科研院所、企业、政府、农户,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协同体系。聚焦品牌驱动,领航高效发展。支部注重发现宣传典型人物、典型事迹,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并将助农案例、建设经验等总结凝练,形成可复制、可学习的经验模式,申报获批教育部第一批直属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培育项目、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重点精品项目等。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数据科学研究生党支部

获得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数据科学研究生党支部是由大数据专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组成,党员总数占专业总人数比例达35%。党支部在校、院两级党委的领导下,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遵循,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作为行动指南,以“夯实工作基础,打造高质量党建体系,建成服务农业强国的坚强战斗堡垒”作为工作思路。支部2021年获评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优秀奖,2023年获评中国农业大学红色“1+1”示范活动一等奖党员团队入选中国农业大学五四青年标兵集体,党员教育案例入选中国农业大学精品党日活动重点立项。支部组织党员服务农业发展的事迹得到农业农村部党组批示,被《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栏目播出。多名支部党员获得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中国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数据科学研究生党支部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筑牢党建工作基础。党支部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建立支部与理论导师和成长导师定期会商制度,学院党委书记担任理论导师,指导支部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担任成长导师,指导党员科研创新。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数据科学研究生党支部实施“立学立言立行”支部工作法,强化政治功能。以“立学”强化初心使命,支部每年为党员制定书单,开展2次专题读书分享会;支部固定每月双周周三下午组织党支部集体学习,每年开展20余场学习活动,立项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精品党日活动重点项目;以“立言”强化党性锻炼,支部积极与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十佳农民等先进典型对话,带领党员走近乡土中国深处,通过宣讲转化学习成果,建立“人人讲党课”党员教育品牌;以“立行”强化责任担当,支部实施朋辈帮扶制,党小组包含高年级党员、低年级党员和积极分子,支部高年党员带领低年级党员和积极分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突破机群无人作业移动控制站与协同管理等技术,获得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一等奖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数据科学研究生党支部聚焦党建重点开展工作创新,强化组织功能。一是建立实施大学生思想入党“解剖麻雀法”,保证党员发展质量。发展党员工作法列为中国农业大学团委青年研究课题。该工作法因效果显著,在学院进行推广。二是建立“教育-监督-评价”综合管理机制,增强党员第一身份,提高党员入党后作用发挥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发展的党员积极担任冬奥会志愿者、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志愿者,彰显党员的责任担当。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数据科学研究生党支部建立校内外党支部联学共建机制,采用科技小院育人模式,把支部建成攻坚克难的堡垒,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自2021年起支部与农业农村部农业推广总站第十四党支部共建,围绕全国农机数量与粮食产地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夏收时节,每日分析来自全国70万多台农机的北斗定位数据,发布“全国小麦机械化收获热点图”,形成麦收快讯,为农机和粮食精准连线,为农业插上智慧“天眼”。支部成员所在团队获得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推进贡献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来感谢信,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支部党员参与编制的《新冠疫情对小麦跨区机收预期影响调查报告》得到农业农村部党组批示:北斗和农机,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竟有如此神奇的化学反应。

支部党员在野外试验期间了解到在夏收和秋收时,农田和加油站距离较远,会影响麦收效率和增加成本。对此,支部于2023年6月组织党员成立党员服务队奔赴河南、山东、陕西地开展两个月的实地调研,在解民生问题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按照从“人找油”到“油找人”思路,制作“e加油”小程序,开展移动送油服务试点,为农机打造移动的“充电桩”。节约1小时,多收10亩地,减负1000元的实际成效,实现农机手与农户的双赢,见证了党员的爱农兴农初心。支部的社会实践事迹被《人民日报》报道。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陕西渭南市在今年夏季发生暴雨,在农田内涝的情况下,渭南市农村合作社联系支部党员利用数据系统紧急调度75台农机挽救了1.3万亩积水小麦,减少损失1300万元,收到渭南市发来的感谢信,被《科技日报》报道,成为农大学子科技兴农的闪亮名片。


一个个党员如一面面旗帜
始终在服务基层一线中高高飘扬
这些荣誉
不仅是对过去的赞誉
更是对未来的殷切希望和鞭策

我们将坚守初心
持续为党的事业与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 | 党委组织部 党委研工部 工学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统筹 | 赵敬涵
编辑 | 李懿展
责编 | 范晨辉 姜萍萍 勾琳萱 郑诗盈 宋梦洁 吴笑含

设为星标
不错过中国农大的每一条动态!

往期回顾

R E C E N T L Y R E L E A S E D 

看看中国农大的“铁腿大学生”们


老师,今天上课被点名了吗?

她们仨,太棒啦!



适合i人、海岛上班、跟她去看看!

中国农业大学(ID:iCAU1905)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微信公众号】


点赞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