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发现这个博物馆里的中国农大人!
千年以前
先人们秉持“格物致知”的信仰
洞察天地山河,探索万物之理
时至近代
一代代仁人志士开眼看世界
成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奠基者
新中国成立后
在科技革命的大潮中
海外学子毅然回国
齐力同心,汇聚时代最强音
改革开放新时代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科学的春天万象更新
中国科技工作者
初心如始、砥砺前行
近日,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开馆
一封封书信、一张张照片
诉说着科学家们的坚持与坚守
展览中,我们也看到了
许多熟悉的中国农大人的身影
今天,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陈文新:为“中华根瘤菌”正名
陈文新先生出生于革命烈士家庭,父亲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的同窗挚友陈昌烈士。1952年大学毕业后,陈文新先生前往苏联,进入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学习土壤微生物学。学成归国后,她如毛主席给她的信里一样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为人民国家的建设服务”,最终选择了“既艰辛耗时又偏僻生冷”的研究——根瘤菌。
从此30多年间,陈文新先生带领学生、组织同行,开始广泛调查采集豆科植物根瘤菌。
“采瘤子真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后来,她的学生回忆起陈文新当年远赴新疆采瘤的情景,“坐一辆吉普车四处奔波,风吹得沙土往车里灌。”“挖到一米多深的坑,人蹲在里面,风刮过就成了‘土人’。”
最后,在1988年,经过8年枯燥、繁琐的重复性实验,陈文新先生发现了一个新属。这是人类发现的第四个根瘤菌属,也是第一个由中国学者发现并命名的根瘤菌属——“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蔡旭:“抗棍棒”的小麦人生
蔡旭先生出生于1911年,生长于田野之间,他从小对农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45年,蔡旭先生赴美学习深造,并奔波于堪萨斯州、华盛顿州等几个美国产麦区进行调研,搜集各类农学资料和种子资源。
蔡旭先生做这一切都是“有想法”的。在这个过程中,他结合国情,逐渐形成了小麦育种“高产、抗病、稳产、优质”的主要目标。及至回国,他已搜集了3000多份小麦品种资源,满满当当装了几个箱子。归途中他不慎将行李弄丢,但却把3000多份小麦资源完完整整地带回国。后来,这批小麦资源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亲本。
1974年,在一次事件中小麦高产综合研究试验田和育种试验田被毁,其中还有蔡旭先生千辛万苦从国外引进的育种材料。沉重的打击让他一病不起,整整20多天时间,他难以成眠。但是无论怎样摧残,也动摇不了他继续前行的意志。他和同事默默地收拾残余,将仅存不多的小麦品种精心呵护起来,后来育成小麦优良品种“农大198”等。此后,人民日报以《抗棍棒的种子》为题,歌颂了他的这一“抗棍棒精神”。
戴景瑞:此番别亲长安去 定叫沃野展新容
戴景瑞先生出生于1934年,从小生活困苦,但这却没有蹉跎他一心向学的心。
戴景瑞先生四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在遗传学和作物遗传育种的教学与研究第一线。从1966年到1978年间,几个装满玉米种子的铁皮箱,跟着戴景瑞先生奔走各地,从未离身。同时,他开始拓宽自交系的来源,收集材料,组建群体,进行轮回选择并制定了选育优良自交系的计划。
积粪沤肥、去雄授粉、田间观察……枯燥重复的育种工作年复一年地进行着,墙上日历随着玉米一茬茬生长而一页页翻篇,由薄换厚,又由厚变薄。埋头苦干,又是十年。
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戴景瑞先生坚持每年奔赴海南,到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推进玉米南繁工作,与那里结下了50多年的不解情缘。
作为育种家,戴景瑞先生在选种育种上曾无数次抉择和妥协,但贯穿人生的,是在小我和家国之间选择了后者。时至今日,戴景瑞先生做到了不负当年离开家乡时许下的誓言——定叫沃野展新容。
石元春:伴随他一生的是对农业深沉的爱
1973年6月,接到上级指示,北京农业大学要在河北省曲周县的“老碱地”建一个盐碱地改良试验点,石元春先生是带头人。
曲周县,是当年邯郸地区盐碱地最为集中的地方,其北部张庄村一带被称为“千年不治的老碱窝”。在当时石元春先生眼前的是荒芜一片的农地,家徒四壁的农民,在这里,喝的水更是咸苦难咽。
那时张庄村的党支书赵蛾曾问他:“你们在这里到底能住多久?”
“改不好这块地,我就不走了。”石元春先生回答得干脆。
在村里的老乡和专家们的努力下,第二年,麦种下地,原本寸土不生的地方,麦苗一棵棵地长出来。此后几年间,石元春先生和同事们继续驻扎在曲周,完善各项农业工程措施,提出了“半湿润季风区水盐运动理论”和监测预报技术,把治理经验推广到更多的地区,促进了全国性中低产地区农业开发,为缓解我国粮食短缺、1995年粮食总产超过5亿吨作出了重要贡献。
汪懋华:深耕农业工程 尽显精细智慧
从1994年初起,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相继开展了精细农业技术研究。那个时期,汪懋华先生在国际学术交流访问中敏锐地意识到,精细农业代表着现代农业发展新趋势,必将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物系统工程学科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1998年9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学术年会上,汪懋华作了题为《精细农作——知识经济时代的农田精耕细作技术》的报告,这是他在国内第一次公开提出精细农业的基本概念与在发达国家的创新实践趋势。他还发表了许多关于精细农业的系列论文,详细阐述精细农业的概念、内涵、特征、技术体系、发展路线图和发展方向等,奠定了我国精细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是我国精细农业研究的开创者。
进入20世纪10年代,汪懋华先生又结合当时世界范围内新技术发展特点和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提出积极发展智慧农业的主张,大力推动精细农业向智慧农业演进,成为我国智慧农业领域的先行者。
吴常信:突破“闭锁” 育人良师
20世纪80年代,吴常信先生提出蛋鸡合成系选育的理论与方法,突破了传统理论中“闭锁”和“纯”的束缚,并在实践中育成了“农大褐”高产蛋鸡配套品系。这一品系的产蛋总重量和饲料利用率水平不仅位居全国之首,还优于当时引进的国外良种。
而在研究方法上,吴常信先生提出的“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理论和技术”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认可和交流,吴常信被联合国粮农组织邀为主讲教师,在亚洲动物基因库培训班上讲授他的保种理论与方法。
“无论有多忙,名声有多大,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责任”。吴常信先生从教50多年,始终坚持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给本科生、研究生、农业部干部培训班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讲授过多门遗传学和育种学课程,其中“动物遗传学”在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在荣获学校首届“立德树人卓越成就奖”后接受采访时他曾说,“最有成就感的事是学生有出息”。
阎隆飞:治学穷天机 育人如琢玉
出生于在战乱纷飞的年代,阎隆飞先生早早就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热爱科学和教育事业,五十余年如一日,始终奋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在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
在科研上,尽管研究条件比较简陋,也缺乏更先进的技术,阎隆飞先生还是运用传统的生物化学方法,从烟草、南瓜叶和黑藻等细胞中分离得到一种蛋白质溶液,并且证实这种蛋白质具有类似动物肌动球蛋白的性质,而直到10年后,才有美国学者再次证实这一发现。
同时,在教学上,在教学上,阎隆飞先生素以“创新”和“高瞻远瞩”著称。他在农业院校中最早开设“分子生物学”课程,编写教材,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面对学生,他曾说,“学生如同晶莹剔透的玉,即便有些若有若无的‘污点’,也切忌大刀阔斧,而须精细雕琢。”
曾德超:阡陌舞者 以田野为舞台
1919年,曾德超先生出生于海南的一户贫穷的农家。在家国战乱的背景中,他不畏重重困难,不懈求学,坚定信念,誓要“于国家、社会和家庭、个人都有好处”。
1948年留学归来的曾德超先生放弃了中国农业机械公司提供的上海制造厂总工程师室工作的机会,选择到湖南邵阳农村,坚守在田间地头和老乡交流,了解农民在生产实践中的困境。后来,他在国内首先建立土动剪强、动摩擦方程和切土动力模型,最早将计算机技术、数值模拟方法及系统研究方法等引入到中国农业工程研究中,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而在教学上他素来主张创新、也喜欢亲力亲为,为指导学生近距离观察高速犁的作业状态,年近70的曾德超先生亲自踩在高速犁的犁架上,连拖拉机驾驶员都惊叹:“这老爷子干起工作来,连命都不要了!
老科学家们虽科研领域不同
但在他们的故事中
却能看到那熠熠生辉的科学家精神
那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
那是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那是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
那是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那是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
那是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在科学的道路上从来没有平坦的大道
只有不畏劳苦、勇于攀登的人
老一辈科学家们
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
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共和国脊梁!
假期已至,大家也可以
相约前往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或者其他博物馆、景点
一起发现中国农大人的身影!
欢迎大家分享补充
材料来源:
1. 陈文新先生:陈文新:为“中华根瘤菌”正名—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cast.org.cn)
2. 石元春先生:土壤学专家石元春报道—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cast.org.cn)
3. 曾德超先生:农业工程学家曾德超报道—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cast.org.cn)
4. 汪懋华先生: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 媒体农大/科技之窗 为了可爱的中国 | 汪懋华:深耕农业工程 尽显精细智慧 (cau.edu.cn)
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 媒体农大/科技之窗 高端访谈丨汪懋华院士:献身农业工程引领学科发展,竭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cau.edu.cn)
5. 吴常信先生:中国农业大学档案和校史馆 吴常信 (cau.edu.cn)
专访 | 吴常信:育人良师 师之典范 (cau.edu.cn)
6. 蔡旭先生: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 学校要闻 蔡旭院士:“抗棍棒”的小麦人生 (cau.edu.cn)
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 学校要闻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蔡旭:守望麦田,把生命交给土地 (cau.edu.cn)
7. 戴景瑞先生:中国农业大学档案和校史馆 戴景瑞 (cau.edu.cn)
戴景瑞:此番别亲长安去 定叫沃野展新容 (cau.edu.cn)
8. 阎隆飞先生:生物化学家阎隆飞报道—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cast.org.cn)
文字 | 李思睿
图片 | 李懿展
设为星标
不错过中国农大的每一条动态!
往期回顾
R E C E N T L Y R E L E A S E D
点赞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