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新发展“护航”,西政学者这样说!
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文章强调,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怎么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呢?西政学者这样说......
多维并举,助推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发展
李雨峰 教授
李雨峰,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牛津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巴渝学者特聘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6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我们要认清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形势和任务,总结成绩,查找不足,提高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方面,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一,在体制机制上,要探索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深化知识产权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厘清司法机构与行政机构的职责,建立处理知识产权案件信息的共享机制,实现知识产权治理体系现代化。加快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一站式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
第二,在创新保护上,尝试取消各种形式的资助,将对知识产权的事先资助转向知识产权转化的激励,提高企业主体的知识产权转化率。瞄准人工智能和数字产业等新兴领域,提前安排知识产权布局。对某些核心领域的知识产权,要从国家总体安全观战略高度认识对外国实体的转让,既保障私权自由,又确保国家、产业安全。
第三,在对外交流上,梳理研判企业在欧美市场遭遇的知识产权纠纷,形成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经验,预警海外知识产权风险。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可设专项项目,形成模式化的应对方案。
第四,在审查授权上,对放权给省市审查的知识产权,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审查期限。结合国家知识产权局明确的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探索确立商标领域非正常申请行为的规范,防止囤积商标扰乱市场的行为。
以辩证思维推进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易健雄 副教授
易健雄,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理事,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访问学者,2018年度“西政好老师”“全国知识产权系统人才工作先进个人”。
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事关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之基本保障作用的发挥,涉及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各个领域。要协调推进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须以辩证思维把握如下方面:一是继续坚持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进一步优化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的互补与衔接,同时发挥人民调解、仲裁化解知识产权纠纷的功能,保持各个途径适用法律的协调性。二是引导行业协会、电商平台等社会治理力量,鼓励其发挥自身优势,以自律公约、技术手段等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的良性业态。三是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研究与信息交流,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四是充分认识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专门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治分工,区分专门法的强保护与竞争法的弱保护,妥善处理创新与模仿的关系。五是区分恶意侵权者与偶尔侵权者,以刑事制裁、行政处罚、惩罚性赔偿等强保护手段重点打击以侵权为业、严重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恶意侵权者,同时考虑信息的天然可共享性,对误入知识产权禁区的偶尔侵权者,以一般民事侵权处理。六是区分权利行使与权利滥用,既要保障知识产权人正当行使权利,也要打击滥发警告函、恶意诉讼等权利滥用行为。
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持续优化重庆营商环境
曹伟 副教授
曹伟,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重庆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知识产权和数据智能领域的法学教学研究工作。
重庆所在的成渝双城经济圈现已上升成为国家发展版图中非常核心的第四极,区域经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加速黏合壮大。经济的爆发式增长必然会对司法资源提出新的挑战。如何保障经济持续增长,如何吸引创新企业进驻重庆,如何让各类市场主体能够安心搞创新,都亟需在重庆地区构建更优化的司法环境小气候。现阶段,重庆可以依托现有司法体系,在重庆市的五个中级人民法院尽快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庭;依托法律智能科技,构建智能化纠纷解决机制,实现在诉讼服务、执行联动、网上速裁等方面的异地通办处理。国家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海南设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对于带动该区域的知识产权保护起到了巨大的辐射作用。未来,还可以积极争取在重庆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率先在知识产权等领域实现裁判尺度的同尺度同标准,将重庆打造成为西部内陆地区知识产权保护高地。以此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从而保障重庆经济的持续高质量发展。
以“全链条”理念提升企业知识产权风险防控能力
牟萍 副教授
牟萍,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国家知识产权百千万人才“百名高层次人才”,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专家。
企业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工作的深度、广度是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环环相扣、紧密衔接、互相影响,因此,企业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工作亦应与之呼应,以“全链条”理念贯穿到每一个环节,并各有侧重。
这主要体现在:第一,立项阶段就要进行知识产权摸底,避免重复研发,不仅造成浪费,更会从源头就埋下后续的知识产权侵权隐患。第二,研发阶段,知识产权团队应与研发团队紧密配合,帮助研发团队,就其每一研发阶段所提出的技术设想或完成的技术方案是否已经规避了现有的专利侵权风险,做出准确判断。第三,采购,特别是重要的原材料、生产设备采购环节,要从商标、专利等多角度进行知识产权风险排查,避免买回侵权诉讼麻烦。第四,生产环节,要对生产中必须使用到的技术,做专利、技术秘密风险识别,以免卷入麻烦;定牌加工生产要接单审核,有知识产权侵权风险,有疑先停。第五,销售,特别是跨国销售环节,要对目标市场的知识产权法律环境、主要竞争对手及其关联公司在目标市场所在地的商标或专利布局要摸底。第六,售后环节,要持续追踪知识产权情况,建立相应产品市场的知识产权监控机制。第七,重要岗位的招聘及人事管理,需要从知识产权角度做甄别,定岗要有技巧,防止本公司商业秘密的泄露以及招人招致商业秘密侵权刑事调查。
构建“1+1+N”模式,推进我国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张惠彬 副教授
张惠彬,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科研、教改项目11项,获得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
怎样破局我国高质量发展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难题?如何迎接我国新发展阶段的知识产权挑战?近日,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以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教育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是预防知识产权侵权和犯罪的先决条件,可以为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核心内容是“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推进我国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工作可以采取“1+1+N”模式。该模式包括:
“1份规划”,即将知识产权宣传普及与文化建设写进国家“十四五”知识产权规划和地方“十四五”知识产权专项规划。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工作涉及众多职能部门的相互协调,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与增加政策供给,做好长远规划。
“1个平台”,即着力打造一批知识产权宣传基地。机构改革后,我国各地知识产权局在文化宣传方面面临人手不足、宣传力量较为薄弱等困难。以高校、企业、社区等为载体,创建一批知识产权宣传基地,不仅可以缓解知识产权局资源不足的问题,更能发挥社会协同、深度参与的优势,开展常态性的知识产权宣传。
“N种方式”,即各地区各部门面向创新主体、政府人员、青少年及社会公众等不同群体,积极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等渠道,通过举办知识产权论坛、编制面向中小学生的宣传手册、组建大学生知识产权志愿服务队、举办知识产权保护短视频制作大赛等多元化形式,增强知识产权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方位扩大知识产权文化宣传的影响力。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为创新发展“护航”
推荐阅读
素材来源:民商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新华社
编辑:段然
素材审核:张伟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