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西政人|赵宇彦:像红柳一样,把根扎在高原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光明日报 Author 吴晓杰 刘宇航等
新闻回顾
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拉萨会见援藏干部们时,十分动情地说:“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缺氧不缺精神,这个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你们在高原上,精神是高于高原的。这个事情必须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一方面支援了西藏,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方面锻炼了干部、成长了队伍。援藏应该是你们一生中最宝贵的经历之一。
今日,援藏干部中的杰出代表,现任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西南政法大学1988级校友赵宇彦的感人事迹受到光明日报头版报道。
眼前是个黑瘦的“小老头”,面庞冷峻,言语坚硬。只当他摘下毡帽,白发尽显。高原生活刻下的印迹,让人为之一凛。
6月的西藏,寒意未消。记者随车盘旋上了路。所见都是山,山连着山,山接着天。所向尽荒漠,远山戴雪,满目灰黄。谈到几日前一场雪后,小草从砾石中钻出,红柳枝叶尽舒,他这才兴奋起来,“多么珍贵的绿色啊”。
这里是阿里,是平均海拔4500米的“屋脊中的屋脊”,是每平方公里不足0.4人的极高极寒极荒之地。
这个人叫赵宇彦,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扎根阿里7年,进藏工作29年。他说:“我们的存在,证明这片34.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是法律的不毛之地。”
“情系西藏,血洒雪域”
1992年,赵宇彦西南政法大学毕业,报名进藏。临别时,班长一时兴起,在他背上写下八个字:“情系西藏,血洒雪域”。
那时他们才20多岁,还不太明白这八个字意味着什么。
去之前,他回山西老家做母亲工作。
母亲流着泪问:要去多久?
——3年。
3年过去,母亲再问。
——还得5年。
5年过去,母亲不问了。
她知道,宇彦在西藏扎根了。
初到西藏,赵宇彦无亲无故,饮食起居样样都是难题——住的是两人间的土坯房,吃的是自己种的菜。夜里停电后,孤独袭来,把人淹没。
挨过第一年,第二年想走。时任西藏高院院长子成找到他:“小赵啊,你说林芝的一棵树好,还是阿里的一棵树好?”他不假思索:“当然是阿里的一棵树好,林芝树那么多。”
说完,赵宇彦心下释然:背上的字,落进心里了。
此后,他在西藏法官学校任教13年,不管去到哪儿,都能听到一声“赵老师”;2006年,回到法院,一路勤勉,先后任高院民二庭副庭长、刑一庭庭长。
2014年,调任阿里。他跟家人解释,没说几句,败下阵来。12岁的儿子一言不发,与他对视一刹,眼泪还是没忍住。80多岁的母亲不清楚他要去的地方,每回打电话问,你在那里冷不冷?
7年后,坐在阿里的家,赵宇彦讲起那个阿里谚语:这里的土地如此荒芜,通往它的门径如此之高,只有最深刻的敌人和最亲密的朋友,才会来探望我们。
对在阿里的苦与难,只此一句。
可人在阿里,哪那么轻松!吃,肚里微生物发酵不足,不饿,经常睡觉前才想起一天没吃饭;睡,高原性失眠是常态,可怕的是不困,熬过几年,须发全白;行,稍一运动,头痛欲裂,胸口如坠重石。
最难熬的,还是孤独。在阿里,成家的未成家的,背后都有一箩筐辛酸。谁家里人来了,大家就当是过节,聚一块庆贺一番。“在这里,亲情和爱情太珍贵了。”这一声“珍贵”,他连说三遍。
在同事眼里,门里门外是两个“赵院长”。门外,他不苟言笑,要求严,标准高;进了门,他生气勃勃,是个十足的生活家,打理着一屋子的风景——三七的藤爬满墙,三角梅撑开花伞,一众花草窗台斗艳,门庭前的鸢尾花一支支迎风怒放。
“阿里是‘天上阿里’,法律却不是天上的法律”
怎么形容阿里的荒凉呢?
一位藏族大哥驱车穿行于无边的高山荒漠,突发感慨:地球上好像只剩下我们。路遇颠簸,又加一句:像不像在月球行走?
何止!六七月是阿里最好的季节。再过两月,漫长的冬季到来,大雪封路、塌方……
难!再难也要走下去!
“走下去”,是阿里法官几十年不变的信条。起初是马背法庭,一个审判员一个国徽一匹马。接着是帐篷法庭,把法庭搬到牧区去。现在条件好了,有了巡回法庭车,跋山涉水更成常态。
左一为赵宇彦
光明日报记者刘宇航摄
一年之中,赵宇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路上。7年来,20多万公里的行程,算一算,能绕地球好几圈。
6月23日,日土县乌江村扎西次旦家。赵宇彦一遍又一遍,将晦涩的法律条文换成平常话讲。等扎西眼里有笑了,他又马不停蹄赶往布曲真放牧的草场。
此行是为扎西和布曲真送达调解书。两人与工程公司有劳务纠纷,经法院诉前调解达成协议。几年前,他推动的高原版“枫桥经验”,解开了扎西们的愁容。
看着他们笑,赵宇彦比谁都高兴。回程路上,他滔滔讲起乌江村的藏族老阿妈,守边护边的扎西们,“他们奉献牺牲,我们多做一点,理所应当!”
左二为赵宇彦
休整了一夜,6月24日一大早,赵宇彦又驱车上路。这次是到噶尔县门市乡回访。访的是刚刑满释放的牧民嘎玛和平南。几年前,两人用石头击杀下山吃羊的雪豹。事出有因,但法不容情,两人分别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和五年。
雪豹案震动了门市乡。都知道不能再打,牧民们扔掉石头,收起了铁夹子。几年间,又发生了十多起野生动物侵害牧群事件,牧民却无一猎打。
近几年,生态好了,盗猎少了,野生动物一茬茬多了起来,越来越不怕人。新问题随之而来——平南家门前不到100米的山坡上,黄昏时,狼就站在那里。
那天,坐在嘎玛和平南家,赵宇彦眉头凝成“山”:一面是雪豹们频繁下山吃羊,一面因取证难、程序繁、标准低,牧民拿不到相应补偿。他当下决定,回头联合多方一起解决。又叫来门市乡法庭的同志,逐一叮嘱:“阿里是‘天上阿里’,法律却不是天上的法律。你们常来帮他们取证填表,多做这样的‘小事’,法律在牧民心里才有地位。”
告别平南和嘎玛,车子再次出发。
赵宇彦心里清楚:出发,是为了抵达。
“院长啦,土机器(谢谢)”
赵宇彦爱阿里,爱到骨子里——
跟访多日,一提起那些高原精灵们,他笑声就刹不住——会跳“快三”的藏羚羊,忠贞不渝的斑头雁,还有那对年年来的黑颈鹤,他叫它们多吉与玉珍。
车行2000公里,一路听他“分解”阿里的历史,给雪山描色、为古道绘声。甚至,从一幅岩画,拼接出几千年前先民追击猎物的场景。
在札达驻点,他进土林,溯河谷,跑遍札达112家文保单位,端出一份调研报告,促动札达文保规范化、法治化。
为阿里写作,他将唐诗宋词放进阿里的山湖日月,把孔孟老庄请到阿里的文明盛会,一笔笔记下阿里的每一次闪光。
…………
爱得最深的,还是这里顽强生活的人们。
羌塘古姆,这个海拔5000米的高地,有他最深的牵挂。每年,他都要驱车700公里走上几遭——宣讲,帮扶,送暖。
2019年,世代与牧群、旷野为伴的古姆人,终于摆脱贫困。那个曾经担心他迷路,“扛大箱”(指坐在汽车后斗,路上颠簸加高原反应,更受煎熬)200公里的村支书,紧紧握住他的手说:“院长啦,土机器(谢谢)”。
赵宇彦还想做得更多。他年年发起公益。书籍、衣物、教具,一批批从天南海北向高原汇聚。一位北京阿姨,亲手织毛衣,织完一批寄来一批;一座沿海小城,那里的人寄来3000多件冬衣……
在阿里,红柳是常见的一种植物,耐寒耐旱,根扎得极深。顽强又倔强,再暴烈的风都不曾使之低头。
人也一样。
现在,来到阿里、建设阿里的人多了。在狮泉河,建筑工地天不亮就开始轰鸣,不长的路大中午也会堵车。去年,阿里终于告别“电网孤岛”;蜿蜒的公路,正一条条修到远山……
更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奔赴西部边疆。在西南政法大学,2018年以来,每年到西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占到60%……
29年前离校的那一天,学校为进藏学生举办欢送会。赵宇彦他们胸戴大红花,在师生们的簇拥下上了车。他珍惜这个荣耀,也从此爱上了“红”——
那是狮泉河畔遍地生根的红柳。六七月间,一串串鲜艳的红,燃烧着阿里的天空。
那是家家户户屋顶飘扬的国旗。赵宇彦说,他最爱看“红旗漫卷西风”,那最红的红,常使他泪流满面。
光明日报评论员
只有热爱是不够的,这句话,常常用来规劝那些一意孤行选择事业或爱情的年轻人。
的确,只有热爱是不够的。信念的大与小、理想的对与错,决定了人们能够用多大程度的积极、主动和顽强投身于工作和生活。饮食起居的种种不适应,随时淹没人的孤独,行程中的大雪封路、塌方……在高原上,困难与挑战一个接一个,战胜它们,必须有坚强的意志与毅力。
但热爱,最终还是决定性的。
从21岁来到西藏,到须发皆白,赵宇彦用29载雪域生活证明,深入骨髓的热爱,是对抗生活的苦与难,乃至找到乐趣与成就感的精神支撑。门庭前怒放的鸢尾花、年年来的黑颈鹤,记得他对这片热土的真挚感情;扔掉了“贫穷”这顶破毡帽的古姆人、越来越多奔赴西部边疆的年轻人,感动于他对这片热土的真心付出。
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是信仰内化为行为准绳的方法;真热爱、真实践、真扎根、真牵挂,是赵宇彦将边疆变故乡、将工作变成生活、将一个人变为一群人的精神密码。
破译此密码,践行此信条,当代大学生也能如赵宇彦一般,活出有爱有光、有热度有温度的精彩人生。
奋斗青春,无悔抉择
赵宇彦用青春在雪域高原点亮法治火种
照亮了越来越多西政人前行的道路
他们用行动践行信念
携手奔赴西部边疆......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现为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左贡县碧土乡人民政基层干部 杜勇:
建设西藏不是一朝一夕、一代人两代人就能完成的事情,看完赵宇彦的故事让我更加坚定扎根西部的信念。我们一定要传承弘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坚忍不拔,奋勇前进,把美好蓝图不断变为现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扎根雪域高原,将青春融入到边关发展建设中。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念,扎根西部,服务基层,默默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西南政法大学2019级博士研究生,2020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2020-2021年度服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 闫竑羽:
赵宇彦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将边疆变故乡、将工作变成生活,使我动容、让我激动、令我钦佩。作为一名服务于新疆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在一年的服务时间里,我值过班、下过村、种过树,感受基层工作的艰辛不易,体验工作完成的快乐满足。我深刻认识到,群众的事无小事。群众认可不认可、服气不服气、舒心不舒心才是评价工作开展好坏的标准。我处理的看似只是一张欠条、一车土豆、一瓶牛奶而引起的鸡毛蒜皮的纠纷,安抚的却是百姓的心。只有真真切切为人民群众解难事、做实事、办好事,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也才无愧于自己共产党员的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志气、骨气、底气只有接了地气,才能荡起生气。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在祖国边疆沉下心、扑下身、扎下根。我们用实际行动吹响奋进号角:以青春之我,报青春之国!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本科生 ,2021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2021-2022年度服务于新疆胡杨河市农七师127团) 石宁静:
第二排最右为石宁静
看完赵宇彦的故事,我热泪盈眶。“到基层去,到西部去”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初到新疆,已是晚上九点半了,但新疆的天依然明亮,还有绚丽的晚霞。
在来之前,我以为的新疆是荒凉的,来之后才知道,新疆也是繁华并且十分安全的,新疆的城市和其他城市一样热闹,道路平稳干净。新疆美丽人民热情,作为今年新到的志愿者,在培训结束之后,我们就会前往各自的团场进行志愿活动,和团场当地的民众一起为更好的新疆而奋斗。希望在接下来的志愿者生活中,我可以尽我所学,为我所在的服务地出一点力,为边疆的发展出一份力,感受这里的异域风情的同时,也让新疆感受重庆人民、西政学子的热情。
奋斗青春,无悔抉择
在祖国西部边疆的广袤大地上
那些扎根西部的西政人正如赵宇彦一般
把家乡变故乡,把边疆变家乡
活出有爱有光,有热度有温度的精彩人生
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推荐阅读
来源:人民日报、《光明日报》(2021年07月30日 01版)、光明日报公众号
光明日报记者:吴晓杰 刘宇航
通讯员:马丙合
图片:除署名外其他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王远方
编辑:张永群 邢妍妍
采访:刘瑞琪、李小兰、杨倩
封面设计:邓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