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文课本意味着什么?

一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1-10-29


作者的话

近年来关于语文课改尤其是教材改革的讨论很多。笔者虽然不是这次课改的直接参与者,但我的老师甚至老师的老师有很多都参与到了这场改革之中,他们在其中所尽的心力,我多少知道一点。说实话,编教材不容易,编中学教材尤其不容易,编中学语文教材那简直是尤其非常以及特别不容易,无论编成什么样都会有人横挑鼻子竖挑眼。关于这样一套教材,我也有些自己的看法,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就从炒得最热的“鲁迅问题”说起。


01

“鲁迅大撤退”纯属无稽之谈

每年秋季一开学,总是能看到“鲁迅大撤退”这种耸人听闻的标题。其实大家只要稍微有一点理智,或是走进书店和学校,自己动手翻翻新教材,这种谣言就不攻自破了。鲁迅作为中国文坛和思想界至今难以超越的高峰,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一定会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这在一段时间内是比较稳定的。即便数量有所下降,那也是事出有因。比如统编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是7篇,较此前人教版教材减少2篇;但也应该看到,课文的总数是减少了的(从过去的每学期30课左右下降到每学期24课左右)。至于高中阶段,新世纪课程改革以来区分必修选修,单看必修教材,鲁迅作品数量确实不多,但这仅仅是1.25个学年学习的内容,如果加上选修,总的数量也并不少。此外,由于难度、适切性等原因,调整一些篇目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跟什么“大撤退”也完全是两码事。所谓“鲁迅大撤退”“大幅删减鲁迅作品”甚至“鲁迅全面退出中小学教材”之类的说法,无非是断章取义、借题发挥、恶意炒作而已。


02

鲁迅部分作品被替换或许是好事

我这么说并不是因为我赞成“鲁迅过时论”,相反,我赞成北大老钱(理群)和老孔(庆东)等人的观点,鲁迅没有过时,鲁迅作品中所揭露的种种阴暗面在当今社会中触目皆是,鲁迅作品中批判的劣根性也还在我们身上存在着但我依然认为,语文教材将鲁迅的作品部分替换是可以理解的,或者说,是件好事。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鲁迅在语文教材中的形象是片面的,是脸谱化的,是被扭曲的。我们一说鲁迅,那就是反帝反封建,甚至说他是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等等,其实很多并不符合事实。而这样的定位,也导致很多师生对鲁迅的反感,因为明明难于理解,或者明知道不该这样去理解,却还要硬着头皮来讲,以至于一提到鲁迅就叫苦不迭(中学有“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说法)。其实问题并不在鲁迅本身,而是我们的教学导向出了问题。教材适时调整鲁迅作品的篇目,适量减少一些战斗性十足的杂文,替换为文学性更强的作品,充分展现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的深刻、幽默、温情等不同的侧面,让师生们看到一个更全面更立体更可爱的鲁迅,不也是一件好事吗?



03

语文教材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认为,公众对于语文教材篇目调整的误解其实根源于对于语文教材的误解语文教材与数学、物理、化学乃至政治、历史教材不同,前面这些,第一章没讲,第二章可能进行不下去,因为它们的知识是成体系的,教材也是按照这样的知识体系来编订的,必须循序渐进按部就班。语文,有人概括为“全面出击”,你在高考中遇到的各种知识点,在学习一篇文章的时候可能都有所涉及。在每年高考语文的官方解析中,会把涉及的每个知识点出现在教材的什么位置解释得一清二楚,但说实话,你问问高考语文的高分考生,有谁会在做每个题时都想到自己学过的课文?

这似乎又是在宣传“教材无用论”了。的确,语文高考从我们对卷面的第一印象以及考生实际答题过程来看,似乎与教材搭不上任何关系。所以有人就说,语文功夫在课外。这话没错,但是不是说教材就没有用了呢?当然不是,我认为,语文教材的意义就在于它是连通课内与课外的桥梁

仍以鲁迅为例。鲁迅的一些作品离开语文教材,这并不能改变鲁迅的经典地位。选入教材的是经典,但并非所有的经典都必须被选入教材。比如说,你在课堂上学了一篇鲁迅的文章,觉得很对自己的胃口,但课内的鲁迅作品实在有限,于是你在课外自己找了更多鲁迅的作品来阅读,对于鲁迅的理解达到了超乎常人的水平,甚至可以超越你的老师。当然有人说我对鲁迅不感冒,我就喜欢朱自清那个调调的,好,没有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去阅读朱自清的或者与之风格相近的作品,最后能够写出平易而又感人至深的文章来,这也很好。还有人就爱古典诗词,必修教材里太少,加上选修教材都不能满足,怎么办?自备《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读得滚瓜烂熟到最后自己都能写诗填词了……

我认为这才是学语文的王道。同时,这也是语文新课标的精神实质所在: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少量必修篇目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语文教材只是把各类作品中有代表性的经典篇目编辑在一起,更多的经典需要同学们在教材的引导下到课外去阅读。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材里的一篇篇课文更像是数学教材里的一道道例题,有经典性,有代表性,但也仅仅是个引子学数学,光把例题看懂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课外进行大量的练习。对语文来说,最大的练习就是课外阅读。有一些善于主动学习的同学甚至无须教材的引导,自觉地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这就不难理解他们上语文课睡大觉还能考高分的原因了。

既然语文教材只是一座桥梁,那么它能起到连通课内外的作用就行了,至于选什么样的文章,倒是可以不拘一格的。套用马克思的一个观点,语文教材是由一定数量的经典文章构成的,每篇文章的经典性(包括艺术性和思想性)都可以由其他文章来补偿教材的构成具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几千年,经典作品汗牛充栋,怎么选都会有争议,但这样的争议并无太大意义,因为一切偶然因素集合在一起可以构成一种必然,就是选文的经典性和代表性,以及它们在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说到底,教材不应该是一个框框,而应该是一把钥匙,关键要看老师和学生如何使用了。我相信,真正领会新课标精神的师生,在新教材的引导下,一定能够如鱼得水。




END

              设计:孙   玺(实习)

编辑:周   丹

主编:吴海涛


喜欢就为我们点赞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