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又一个大湾区有望横空出世 多名政协委员建议启动建设环渤海大湾区

海洋网 2020-09-15


在中国版图的南方有粤港澳大湾区,这里是继美国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在我国北方沿渤海湾一线,环渤海大湾区未来几年有望横空出世。

 

2019年全国两会,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可以超前谋划和推动构建环渤海大湾区,进一步拓展京津冀的疏解战略和湾区经济,带动山东河北辽宁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

聚焦京津冀推动构建环渤海大湾区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提交多份提案,聚焦京津冀未来发展。


他认为,未来30年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从战略布局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形成“一核两翼”北京城市新骨架,二是建设中国(京津冀)自由贸易港,三是推动构建环渤海大湾区。


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明确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


连玉明认为,在这一背景下,可以超前谋划和推动构建环渤海大湾区,进一步拓展京津冀的疏解战略和湾区经济。


连玉明介绍,构想中的环渤海大湾区是环渤海地区的核心区域和对外开放战略前沿,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区、辽中南地区和山东半岛地区,涉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和辽宁省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锦州、铁岭、丹东、辽阳、盘锦,以及山东省济南、青岛、烟台、潍坊、淄博、威海、德州、东营等城市,是战略性资源、战略性产业和战略性通道的集聚区,是面向亚太地区全方位开放合作门户,在东北亚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在环渤海建立大湾区,有什么区位优势?


连玉明分析,环渤海的海域很宽阔,京津冀一体化使其腹地也很丰富。连玉明研究发现,世界经济的中心正从欧美转向亚太地区,而东北亚地区是亚太经济的中心。环渤海大湾区最大的意义,是抢占东北亚地区发展制高点。同时,东北振兴也需要引擎,环渤海将辽东南包括进来,可以成为东北振兴的新引擎。从外部来看,也可以与长三角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形成统筹国内国际、协调东中西和南北方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连玉明建议,要把京津同城化作为环渤海大湾区规划建设的中心环节,更加突出北京、天津两个超大城市的龙头地位,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进而辐射带动环渤海大湾区。


“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并不是以北京、天津为双中心,关键是北京、天津如何形成一个中心。”连玉明说,核心是京津联动、加快京津同城化,重点是实现京津交通体系一体化、资源配置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生态保护一体化,建立环渤海协同发展新机制的重大战略支点。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河北省委副主委、河北省政府参事室主任徐英:

启动建设“环渤海大湾区”,将带动山东河北辽宁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徐英  

长城新媒体记者 刘潇 摄


大湾区是个啥概念?环渤海地区启动建设环渤海大湾区有无意义?


徐英委员表示,环渤海大湾区以北京、天津、河北沿海为核心区,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形成合力发展的优势。“环渤海大湾区的建设,将充分发挥北京、天津以及大连、青岛、唐山等沿海核心城市作用,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国际化、现代化水平。”


湾区经济可带动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环渤海大湾区可直接带动河北、辽宁、山东的高质量发展。徐英委员认为,环渤海经济圈目前正处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多重战略机遇叠加的黄金发展期,发展湾区经济,发挥环渤海地区港口、产业、科技等方面优势,加快环渤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实现新旧动能转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提升北方经济增长的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环渤海地区具有相对发达的产业体系,北京、天津、青岛、大连等多个城市产业体系完善,能够为湾区发展提供产业发展保障。此外,这里科技创新能力强大,北京、天津、青岛、大连等城市,是我国大学和科研院所密集区,为环渤海大湾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创新支撑。


徐英委员建议,国家智库需尽快启动发展环渤海大湾区的相关研究并促其尽早纳入国家战略。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环渤海经济大湾区,结合湾区内各座城市发展侧重及优势,分工协作,使得湾区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湾区休闲文化等产业都得到进一步发展。


“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考虑制定环渤海大湾区的发展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实现湾区城市错位发展,最大化发挥湾区经济的集聚效应、带动效应。”徐英委员说。




相关阅读


渤海大湾区必将是全球新经济最强区  


中国高铁崛起彻底改变了中国经济的格局,尤其是高铁更加助推了中国湾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置身于山东潍坊滨海区波特城(渤海大湾区)新经济企业总部的新经济专家陈宗建对美国华文新锐媒体《中美创新时报》专访时表示:环渤海湾高铁2021年通车,将助力环渤海湾经济圈快速发展,围绕环渤海湾高铁重大契机,结合雄安新区如火如荼大开发推动未来城市新样板、京津冀一体化向战略纵深推进实现区域分工新格局、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顺利吸引全球客商、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实施、全面再振兴东北最新契机、朝鲜全力发展经济建设对接中国、中日韩自贸区、大华北经济圈、大东北经济圈、大海参崴经济圈等一系列共振圈,将迎来地域面积最广、全球人口最密集、产业最齐全、经济总量最大、自贸区集群最大的渤海大湾区全球新经济最强时代,从而引领全球新经济发展趋势。


渤海大湾区打造全球最为系统的立体交通网

 

渤海大湾区打造全球最为系统的立体交通网


新经济专家陈宗建认为,渤海大湾区将从三个方面打造全球最为系统的立体交通网络,为发展大湾区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是渤海大湾区全域环线高铁贯通,将是各个城市全部串起来,形成互动化、差异化、错位经营的发展战略;


二是渤海大湾区全域沿海城市港口贯通,由物流、仓储、加工、保税区与产业融合对接,形成连锁经营模式的新型港口城市;


三是渤海大湾区全域水上飞机和通用航空小镇开放,形成快速交通格局。


陈宗建指出,在渤海大湾区全域内让飞机、轮船、港口、高铁、城市轻轨进行无缝对接换乘,彻底打通立体交通枢纽,构建渤海大湾区最为系统的立体交通网络,是将大华北、大山东、大东北亚地区各国、各省、各城市间进行快速商务活动,推动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最为重要保障。


记者了解到,环渤海湾高铁时速达350公里,计划投资600多亿元。环渤海湾高铁开通后对大东北、京津冀、大山东和环渤海湾地区的经济将产生巨大促进作用。它将串起威海、烟台、潍坊、东营、滨州、德州、天津、秦皇岛、大连等地,时间约为3小时,比目前15个小时的运营提速12个小时,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环渤海高铁建设有助于建立起环渤海经济圈内快速、高效、便捷的交通联系,特别是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之间以及三大板块内部不同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以及未来大连到烟台海底高铁通车,将全面推动东三省与渤海大湾区实现无缝对接,从而实现东三省的再振兴时代。


新经济专家陈宗建认为,环渤海湾高铁建设是渤海大湾区经济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契机。尽管国家在战略层面还没有正式对外公布渤海大湾区计划,但是渤海大湾区的建设却早已在各个地区推动中、方兴未艾、潮流涌动、全局联动之势。


陈宗建指出,近年来,渤海大湾区建设一直在谋定而后动,先后从各个维度着力推进。


首先,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最先决定了北京、天津是渤海大湾区的核心区域;


之后,山东新旧动能综合实验区国家战略的确立,山东济南已经喊出了“打造渤海大湾区重要增长极”的目标;


最近出台的《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中有很多重点试验区的内容成为未来规划建设渤海大湾区经济建设的宏伟蓝图,其中明确提出了辽宁争取国家适时设立“丹东特区”和探索创建“大连自由贸易港”;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东北三省的深度考察,为全面振兴东北纳入渤海大湾区提供一个历史契机。


陈宗建认为,所有这一切的陆续出台的从国家到省级的战略决策措施,都充分昭示了国家战略层面的渤海大湾区经济建设规划必将呼之欲出。


渤海大湾区将可建成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集群


在必将呼之欲出的渤海大湾区,国家将赋予怎样的大湾区经济核心内容?陈宗建认为,在环渤海湾线上的各个城市都建立一个组合型的自贸区,各个自贸区之间形成互助合作关系、产业错位经营,集群式自贸区将是渤海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


记者了解到,2018年9月21日,山东潍坊滨海区综合保税区北区,顺利通过了国务院八部委联合验收。综合保税区是国务院设立的特殊经济区域,也是国内最接近自贸试验区的经济区域。作为同处在潍坊滨海新区的波特城(渤海大湾区)新经济企业总部项目总负责人,陈宗建对此可谓是“春江水暖鸭先知”。


陈宗建介绍说,随着环渤海湾高铁潍坊站的正式动工建设,未来至2021年,山东威海到辽宁大连全线贯通,全程只需3个小时,这种环渤海湾高铁所带来的高效快捷,并将为山东半岛、京津冀和辽东半岛所串起的威海、烟台、潍坊、东营、滨州、德州、天津、秦皇岛、大连等这些环渤海湾城市的自由贸易区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


陈宗建还介绍说,国家明确表示要在推进上海自贸区试点的基础上,选择具备条件的地方发展自贸区。以潍坊为例来看,潍坊综合保税区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是环渤海湾高铁潍坊站的开工建设以及2021年的建成通车;


二是潍坊新机场的建设将于2019年开工并有望2022年建成通航,新机场将立足于潍坊优越的区位优势,形成客货同步发展,服务潍坊、服务山东,既辐射华东、华北、东北的环渤海湾地区,又辐射东北亚区域。


因此,潍坊综合保税区下一步将要全力申报创建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定也会联合诸如潍坊港、飞机场、高铁站、中央商务区等一起实施,向着新的、更高的、更加开放的新经济全球化目标迈进!


陈宗建还指出,辽东半岛积极探索创建“大连自由贸易港”的建设目标更为渤海大湾区自贸区集群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记者了解到,“大连自由贸易港”将依托辽宁港口整合及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纳入营口港航运资源,形成环渤海湾世界级海陆港口集群,构建辽宁“港口经济圈”。而“港口经济圈”则是渤海大湾区经济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


陈宗建还认为,目前在环渤海湾地区的城市群中,还具有相当好的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基础。比如说丹东自贸区、曹妃甸自贸区、天津自贸区、威海自贸区、青岛自贸区等,所有这些自贸区的城市集群将在未来构建环渤海湾大湾区自贸区经济带起着重要的作用。


渤海大湾区将重点打造全球新经济产业带


作为新经济专家,陈宗建尤其看好渤海大湾区未来新经济发展的方向。他说,渤海大湾区经济建设载体是自由贸易区集群,而湾区经济建设内容就是要大力发展新经济,重点打造大湾区新经济产业体系带,也就是把全球各国先进的“洋”事大量引进落户集聚各个城市,扩大全球范围的交流与合作,新经济全球化时代就来临了。


陈宗建认为,山东作为渤海大湾区的一个重要支点,它正凭借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这一国家战略的力量,撬动着渤海大湾区的建设不断朝国家战略决策层面推进。仅以山东潍坊滨海新区为例,就可以充分感受到整个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取得的新动能、新成果和新发展。


2018年9月8日,山东潍坊滨海新区2018年新旧动能转换第二批3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095亿元,涉及10大战略新兴项目群。其中,陈宗建作为波特城(渤海大湾区)新经济企业总部基地重大项目总负责人,对于该项目的发展充满信心,同时也切身感受了这里新旧动能转换所带来的变化。陈宗建说,潍坊滨海区现在几乎是“一天平均投入一个亿”的速度在加大城市基础建设,并成为宜居宜业的沿海城市。


记者了解到,依托潍坊港,发挥沿海优势,潍坊滨海新区现已经建成了六个专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200多家,去年产值达到879亿元。良好的产业布局带来快速的人口集聚,十几年前还是盐碱地的滨海新区已经崛起一座30万人口的城市。尤其是是滨海新区中央区,一条条柏油马路纵横,交通四通八达。


很显然,潍坊港正以港兴市,集聚着产业不断升级发展。而这正是作为大湾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最为基本特征。世界排名前十的国际化城市中,有八个是湾区港口城市,比如纽约和东京,它们都带动了极具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经济圈。港城协同发展,是港口尤其是大湾区带动经济发展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形式。


陈宗建还着重提到,港口是陆海统筹、走向世界的重要支点,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作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山东省发改委牵头正在进行渤海湾港统一规划工作,着手对滨州港、东营港、潍坊港、青岛港、渤海湾港、烟台港、日照港进行分步骤港口整合,努力实现港口发展一体化、港口业态高端化、港城发展协同化,朝着世界一流港口迈进!


陈宗建认为,渤海大湾区未来发展最大的潜力在于新经济。他介绍说,山东作为渤海大湾区的一个最大支点,目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动能力量越来越强,山东将是未来新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同样,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将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供给、新增长点,为辽宁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经济发展动能。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海洋局“三定”方案公布

建设湾区经济发展试验区 浙江台州将推进八大标志性工程

历经27年论证 渤海海峡通道建设方案正式提出



来源:海洋网综合中国海洋报、长城网、中国经济新闻联播/中美创新时报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