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Hi话题」被“打包”的今日,待“解压”的未来

滕昆 Hi艺术 2021-01-17



今日美术馆耗巨资打造的“未来大厅”现场为观众提供着沉浸式的观展体验



以“.ZIP”为名,今日美术馆2015年推出的“今日未来馆”概念再度落地,在这场与“为发烧而生”的小米联名、以“狂想”为注脚的展览中,今日美术馆打包了今时今日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新鲜的新媒介艺术,并试图以此为引子,“解压”可见或未知的未来。



抢滩登陆,今日美术馆的正名之战



相比2015年的首次亮相,本次“今日未来馆”要接地气的多。更多沉浸式地体验、更多可触可见的作品、更多完美地自拍现场,让这场展览吸引众多观众,并积极传达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及其对观众参与的欢迎——这既让过去悬在空中的“未来馆”概念终于落地,也在互动中让观众对艺术产生兴趣从而实现美术馆的公众教育功能。



Refik Anadol作品《无穷之屋》现场,展厅背后,今日美术馆”展“出了最佳自拍指南



 “今日未来馆”与以“新人”艺术家为主的创作团队,从一众大IP项目中突围而出,对于今日美术馆来说,这当然是一场成功的展览。这场展览中的观众,要看到的不是大师杰作,也不是为了满足一睹大师真容的向往,而是被展览的概念所吸引,为体验一场事关未来的新鲜而来,这是美术馆展览策略的成功,也是展览项目传播的成功。只是面对上海民营美术馆的咄咄逼人,对于财政支持上处于劣势、身处北京的今日美术馆来说,今日美术馆再次释放酝酿已久的“未来馆”概念,其中甘苦,冷暖自知。



30×15×13米的“未来大厅”现场巡回播放九位/组艺术家创作的“未来"视频



随着“今日未来馆”的落地,回想今年 “今日文献展”的重启,“今日”的品牌线索终于得以回归,并继续扮演着北京民营美术馆引领者的角色。拉开视角回望,意在国际沟通与交流的“文献展”,每年一到两位代表艺术家个展体现的回顾与展望,加上日渐完整的“未来馆”的落地,2017年至今完整的“三位一体”展览框架,勾勒着今日美术馆自我品牌的重塑,换言之,在这场展览之后,今日被“打包”,未来待“解压”,这场作为收官的“未来”之战,完成着今日美术馆多年争议之后的“正名”。

 


展览的最后阶段,策展人吴珏辉作品《电血袋》似乎在为这个需要电的电子设备时代充电



持续关怀,如何善待“未来”的未来?



第二届“今日未来馆”项目的呈现,让人们对新媒体艺术的当下生发不同的态度。今日美术馆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在后续的展览导览中做出了修正,表明了立场。



作品互动现场



首次观展的观众往往被技术所吸引、被“迷惑”,乐于参与互动性的游戏,或沉浸在浸入式的放映现场。这是美术馆为观众开放的体验空间,也是美术馆为本次“未来馆”项目设定的意义之一——呈现以技术手段调教过的艺术,探索技术手段对艺术边界的延展。


在现场的观展中,观众会赞叹大空间投影的壮观、AR/VR效果的逼真以及可互动设备的创作灵感,只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只是技术手段对艺术的包装,是当下时代背景赋予艺术的一种存在状态。



石川作品《谜盒》现场及创意效果图



事实上这是一场值得“二刷”的展览,而只有二刷,才能从整场展览的策展线索中找到这场展览的目的,改变“科技馆”的第一印象。这场由策展人调研百位新媒体艺术家之后奉献的展览,绝不仅仅是一场高科技的大杂烩,在这场展览中,既有当下新媒体艺术的东西对话,又有目前国内新媒体艺术的全新动态,譬如法国艺术家克洛德·莱维珂的霓虹灯管作品《我梦中的另一个世界》与美国艺术家Charles Lindsay与苏少禹合作的《风洞:红山实验》的呈现,是策展人对欧洲与美国两大新媒体艺术派别的致敬,而在二楼大厅内九位/组艺术家作品的轮番放映,则代表着不同技术手段下新媒体艺术的种种可能。同时,在展览节奏上,策展人将大空间打通从而创造出的 30×15×13米的“未来大厅”意味着策展人同意大多数观众在此消耗大多数的时间,以不同节奏的动态视频将新媒体艺术灌输给入场的观众,让他们得以提早进入“新媒体艺术”现场的状态,在接下来仍然有两层的展示空间内,让观众得以在回味中巩固刚刚得到的新媒体艺术印象,并在多种形式的互动与沉浸中完成对这种印象的发酵,这让观众更容易进入展览,也更容易理解展览。



法国艺术家克洛德•莱维柯作品《我梦中的另一个世界》

苏少禹与美国艺术家 Charles Lindsay 合作作品《风洞:红山实验 》



只是受限于空间与展览结构,现场无法提供像詹姆斯·特瑞尔在龙美术馆的展览现场一样“奢侈”的体验与进入,只能通过不得已而为之的平铺直叙来完成表达——这当然影响着一场展览的呈现状态,却也是当下“今日未来馆”不得不采取的表达方式——要更为完整多元的呈现一种状态,平台化的展示不可避免,只是遗憾的是,这让策展人只来得及“摊开”展览,却没机会“揉碎”现场,这让观众容易沉浸于对技术的讨论,却忽略艺术的话题。



饶广禛作品《PAC-MAN》结合技术与记忆,将当下公众所熟悉的科技设备转为创作工具

郭熙作品《存放信仰的身体》将一枚现代社会的天线作为”神迹“,赋予新的“宗教”意义



我们期待的是,从这个展览中生发出来的线索,未来或将在今日美术馆得以更为细致的关照,并能够以更为清晰的线索呈现,从而实现“未来馆”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持续关怀。



今日“打包”现在,谁来“解压”未来?



这场展览当然不能算是一场中国当下最顶尖新媒体艺术的展览。原因在于今日美术馆从未将这场展览视为一场堆砌新媒体艺术家顶尖代表的群展,而是一个有战略意义的展览项目,一个有开拓意义的引领性展览,一场探索艺术边界的延展性的技术讨论,一个充满野心的艺术平台。



刘佳玉作品《海浪》以技术模拟潮汐



与科技有关,这是一场酷炫的展览,集合我们此时此刻对未来的幻想。艺术包装下的黑科技或者技术加持下的新艺术相得益彰,声、光、电、影成为美术馆的主角,迷雾下蜿蜒的霓虹灯管、让人沉浸期间的数百平的超大放映室、在光影中看到潮汐体悟洞穴、借助科技完成与未来的互动,宇宙、人间、幻象穿插在这样一场展览中,“年轻的”视觉艺术家们对“美”的职业敏感仍然让科技臣服于创作,让观众感受其乐无穷。




“未来大厅”展出的视频效果



在这里,由艺术家吴珏辉与今日美术馆副馆长晏燕共同担纲策展人的本次展览,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当下“新”艺术的聚拢,并努力依托今日美术馆一号馆的建筑特点及对本次展览大成本的投入改造,建构着一个主次有别、区分信息量的展览。以“ZIP”为名,展览几乎囊括着数字时代的一切——.jpg、.ppt、.mov乃至.bug,在这样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技术在拓展着艺术乃至一切的边界,同时也框定着属于我们时代的现在,在这里,被命名为“ZIP”的展览现场就是一个平台,每一件作品都被冠以代表数字世界里的一种存在形式的后缀名——这是一个形态的呈现现场,而不是必须分出胜负的角斗场。



低科技艺术实验室作品《感官过载》

现场体验林欣作品《有风的房间》

数字世界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沈立功作品《.bug》,据悉开幕当日艺术家因飞机晚点未能抵达现场,再次形成了一个“bug”



同样,这也不是一场对“未来”的想象的呈现。无论是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还是策展人吴珏辉、晏燕,乃至今日美术馆学术总监黄笃,都在采访中明确表达了他们对“未来”的观点,他们相信,未来一定是处在变化中的,并且不会让身处其中的人们知道未来会在某年某月某时某分降临,这意味着未来代表着一种动态,而“今日未来馆”的意义,不在于它是否能够呈现未来,也不在于它究竟有没有试图预言未来,而在于是否能够展示“现在”,因为无论未来如何变化,“现在”都是生发未来的土壤,“现在”永远都是“未来”的开始。



本次展览参展艺术家中“最大牌”的艺术家之一冯梦波作品《致远》



在这里,今日将自己变成一个不设防的体验场,将“未来”交给入场的观众。新媒体艺术的开放性让每一个观众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未来联想,从而延展出多样的未来可能性,而这也契合着展览的策划理念,让身处其中的观众自主解压他们眼中的“今日未来馆”,解压他们由此想到的“未来”。



观众为本次展览投入极大热情



在这场展览中,今日“打包”了今日,而“未来”则被解压在每一个参与者的个体感受中。

 



如果你喜欢微信的内容,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如果你喜欢Hi艺术,请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账号」关注

官方微信ID:hiart30830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