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话题」40岁以下,50位活跃的雕塑艺术家
2017年,距离杜尚《泉》的横空出世已经过去了整整一百年。十年一届的明斯特雕塑展回归德国小城。在国内,9月中国美术馆首届全国雕塑大展引发观展热潮,12月武汉迎来首届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而在上海龙美术馆2017年展览清单中,展望、安东尼·葛姆雷、向京等展览无一例外都是雕塑展,冥冥之中,“雕塑年”的概念呼之欲出。一百年过去了,雕塑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如何?我们梳理了一份活跃在当代艺术圈的年轻(40岁以下)雕塑艺术家的名单(按姓名首字母排序),除了具象写实雕塑,他们的作品还涉及观念装置,不断拓宽“雕塑”的定义,其活跃程度丝毫不亚于前者,而这或许代表着中国雕塑界创作面貌最普遍的倾向。正如这份名单的意义,它并非某种指标排名,也并不能涵盖所有活跃的艺术家,而是意在对这种倾向进行一种提示。
蔡磊(b.1983)
在短暂的个人抒情主题之后,蔡磊毫不犹豫地转向了对艺术本体的研究。他的作品常以水泥、方钢材、乳胶漆等普通材料为媒介,也是因为这些材料被人们熟视无睹,适合纯粹地用于他所讨论的视觉空间问题。
蔡磊 《裸161127》 52.5×31.5×18cm 水泥 2016
蔡磊 《剩下的》255×10.5×4.5cm 水泥、钢筋 2016
蔡雅玲(b.1984)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蔡雅玲,是2011年曾竹韶雕塑艺术奖提名奖的获得者,她在创作中实践着雕塑对传统架上作品观看方式的强悍介入,并总能找到独特的材料精炼而准确地传达生命历程中微妙的、关于女性身体的感受。
蔡雅玲 《伤感的皮囊》 凳子,卫生纸,水,胶 2016
蔡雅玲 《还是很想你》 组合可变 水晶珠、不锈钢线 2017
曹雨(b.1988)
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硕士毕业作品展,一件《泉》让曹雨“一夜成名”,然而这件作品并非仅是一件靠自己身体哗众取宠的噱头。她将乳汁变成雕塑的材料,用哺乳期的身体制造了一个具有雄性色彩的临时纪念碑。而去年末,她在麦勒画廊举办的首次个展“我有水蛇腰”,亦让我们看到一个作为雕塑艺术家的曹雨。
曹雨 《泉》录像截帧 单频高清录像,彩色,无声 11'10'' 2015
曹雨 《活着,没什么好解释的》 145×120×120 cm 皮靴、螺纹钢、水泥 2017
杜春风(b.1986)
木雕费时费力,艺术家杜春风却对其情有独钟。雕塑的拼接榫卯不是他关注的中心,他强调作品最后呈现出来的气质和营造的氛围。在他看来,木材有温度、有生命,承载了时光的流转,亦赋予了作品内敛沉稳的气质。
杜春风 《暗涌》 168×65×38cm 香樟木 2015
杜春风 《禁锢的壳》 120×70×36cm 香樟木&金属材料 2015
高磊(b.1980)
高磊近几年的创作呈现出更多元、扩展的趋势,他常常将同一元素以多线索的方式分别放置于装置、绘画、摄影中,不同的材料与表现形式赋予了同一元素多重的复杂性,从而打破了以往对于作品解读的线性思考模式,使观者跟着他的创作一起进入另一个充满不确定性而蔓延扩张的未知世界中。
高磊《弥赛亚——< J > < Z-772 > < 5 > 的混合梦境》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例外状态”展览现场,2017
耿雪(b.1983)
本科毕业后,耿雪对雕塑语言、陶瓷材料不断深入探索,结合绘画和影像等创作手段,实践多维度的扩展创作,2016年荣获“艺术8·中国青年艺术家奖”。她的代表作品《海公子》,综合了绘画、雕塑、摄影等多种媒介,重新演绎了这个充满诱惑的鬼魅故事,在流光幻影间,营造出精灵诡异,亦幻亦真的情境。
耿雪 《海公子》 瓷动画短片 13分08秒 2013-2014
耿雪 《米开朗基罗的情诗》 影像 时长19'09
关小(b.1983)
关小创作的不少雕塑和装置,内容涉及博物馆级的远古文物、球鞋、音箱、和其它运动器材设备等。这或许和她的生活经历相关——她爱街头、爱音乐、爱电影、舞蹈、手工艺,但她并不想把这些日常物“符号化”,她认为,它们只是作为一个“概念”而存在。2015年,她入围“第二届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2017年提名第十一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
天线空间“关小:基本逻辑”展览现场
关小 《4S 前传》 900×286×300cm 玻璃钢、汽车尾喉、汽车排气管、广告部数码打印、C 型支架 2015
侯雯(b.1984)
侯雯原本学的是动画,继而转向雕塑。在早期作品中,一个忧郁孤独的小女孩成为她标志性的特点。到如今,我们见到金属刀锋里棱角凌厉的缪斯,侯雯去掉了作品中那些显而易见的情绪,小女孩打开世界,遇见了自己。
侯雯 《化梦为蝶》 235×148×80cm 综合材料 2014
侯雯 《缪斯》 215×45×60cm 不锈钢 2017
胡庆雁(b.1982)
作为年轻艺术家,胡庆雁擅长使用不同的材料创作,例如大理石、木头、泥巴以及帆布和纸制品。他并不拘泥于材料本身及物体的形象,而是尝试发掘不同媒介更多的可能性和极限,通过其独特的艺术实践,他质疑了人们根深蒂固的感知和视觉习惯。
2015年2月,胡庆雁个展“永垂不朽”麦勒画廊现场
胡庆雁 《一口气——老婆的塑像》 15×25×23cm 大理石 2015
胡尹萍(b.1983)
胡尹萍学雕塑出身,但并不满足于此,从《人肉打印机》到《身份》,她大多的作品都在质疑生活中已有的共识,或理所应当的那个“理”。而在并非完全意义上的雕塑作品《小芳》中,胡尹萍虚构了一个名字叫“小芳”的帽子商朋友,并介绍她和母亲做帽子生意。这些针织帽被她放在展厅中进行陈列,据说销量还挺不错。
胡尹萍个展“人肉打印机”现场,2014
胡尹萍 “小芳” 箭厂空间 2016
金钕(b.1984)
金钕在毕业展上就被星空间挖掘,成为合作艺术家,此后她的创作之路越走越广。她曾入围2011第六届雅昌AAC艺术中国青年艺术家奖项的评选,她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和女性艺术家细腻敏感的特质,正如她小小的身躯所迸发出的巨大能量般感人。2017年新展“分身”亮相玉兰堂,金钕以全新的作品形象,阐述“坚硬”与“柔软”,建构一个隐晦的、暧昧的世界。
金钕 《分身》 46×36×138cm 铸铜化学着色 2017
金钕 《火柴》 50×50×180cm 铸铁 2013
李晖(b.1977)
若在今天的“70后”艺术家群体中挑出能加冕学术与市场双料桂冠的人,自然无法忽视李晖。作为年轻一代的雕塑掌门人,李晖运用金属、亚克力、LED灯、激光、烟雾等现代化媒材所创作一系列动人心魄的作品,成为当代艺术界的佼佼者,同时也备受收藏家的追捧,成为含金量最高的年轻艺术家之一。
李晖 《琥珀》240×120×60cm 亚克力板、LED灯、不锈钢 2006
李晖 《桥》700×140×340 不锈钢 2006
李钢(b.1986)
李钢是一个对日常生活充满感知的艺术家,他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不仅包括雕塑和装置艺术,所有的材料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仅在不同的媒介之间任意嬉戏地穿行,还长期以来严肃地致力于开发新的形式。他创作的作品好比催化剂,让人们反思一些最根本的困境和人际关系矛盾。
李钢 《甜点》 石膏、钢筋、头发,废弃的水壶及锅 尺寸不等 2015
李钢 《引力6》 350×91×75cm 玉镯、钢管 2016
李怒(b.1979)
李怒的作品通常体积巨大,无论是雕塑、影像还是其他类型都有很强的雕刻和塑造感。2015年,从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雕塑系毕业的同年,李怒获得了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Bursary大奖。2017年,他的创作项目分别在南京废弃工厂、单行道画廊、松美术馆进行呈现。
李怒作品《我不知道水有多深》布展现场
2017年,李怒个展“甚嚣尘上”松美术馆东区废弃马厩展览现场
李伟&刘知音(b.1980)
李伟&刘知音可能是近年来亚洲最成功的年轻雕塑艺术家。2014年、2016年,在Hi艺术中心相继举办两次个展,这对“炙手可热”的夫妻搭档艺术家的作品大受好评,在ART021、Art Central、艺术北京等博览会上8个版次雕塑作品屡次售罄。2017年,第八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盛典奖杯主题雕塑“任逍遥”便是他们的作品。
李伟&刘知音 《若只如初见》 180x40x120cm 铸铜化学着色 2016
李伟&刘知音 《若我将要远行》 75×63×225cm 铸铜化学着色 2016
李赢(b.1985)
李赢是2014年艺术8·中国奖得主,曾入围2015年第九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她的作品一直关注于空间场域带给人的感觉以及人用怎样的方式去回应,当然对物质属性的敏感使她选择最合适的材料去完成她对空间的回应。她的研究生导师隋建国说:“从本科到研究生期间,李赢完成了一次蜕变……当她后来使用软的金属丝线编制作品的时候,点滴的累计成型,化为透空的网状结构……最为可贵的是,在作品中开始有明确的个人情感渗透在其间。”
李赢个人作品展,艺术8白厅展览现场
李赢获奖作品《此时·何处》系列
李展(b.1983)
与同龄的大部分艺术家不同,李展的作品里并没有强烈的情绪表达和释放,而是以内敛的语言含蓄地流露着情感,呈现出的是人物风淡云轻、静穆的造型特征。文学性与情节性放在李展身上并不凑效,这也是他有意规避的解读方式,在他看来,好的雕塑是可以曝光在阳光之下的,过多的情节会削弱雕塑本源形体的力量。
李展个展“对视”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现场
李展雕塑作品 《世界清静了》系列
廖斐(b.1981)
“艺术性”的观察方法在廖斐那里是失效的,他的工作方式是对系统进行物质性地简化、重现,以便于观察。他持续关注认知系统的建构与运作问题,以及权力规训在空间规划中的呈现方式,通过装置、影像等多种媒介揭示看似合理的表象所隐含的悖谬之处。
廖斐作品 《一件地球的雕塑》
廖斐作品 《延长的直线》
刘亚洲(b.1990)
刘亚洲的作品看似为日常现成物组合而成的装置,实际上却是对物与时间之间关系的重新探索。在他的装置组合作品中,现成物之间缺乏人工刻意的加固措施,纯以精确的摆放维持装置的平衡与稳定,以探讨空间与物体间关系。他的思考来自其对生活的感知,并对于“雕塑的行为”给予了自身的见解。
刘亚洲作品在央美毕业展现场
刘亚洲 《作品8号》《作品11号》 80×110cm 艺术微喷 2014
娄金(b.1984)
娄金是一个热衷于“玩材质”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乍看上去精美而平易,但其异质感躲在材料的统一感中忽然给你一个棒喝。他对木头进行一种“神经质”般地打磨,在很多人看来具备着某种“禅”性。不过,“禅”在此仅仅呈现为一种视觉表象,而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归宿。
娄金《筷子计划——13亿双筷子》
卢征远(b.1982)
卢征远始终对抗固化的创作样式和方法,作品触及雕塑、绘画、装置、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他曾以各科成绩第一进入中央美院雕塑系,本科毕业那年正赶上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红火期,在商业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随后拜隋建国为师,并在几年后迎来创作的爆发。2010年,他在工作室里用50天时间完成的50件作品,不断地刷新和重启自己。
卢征远 《浪》 400×220×180cm 喇叭、水、声音装置、木、钢、亚克力 2015
在卢征远手中,霓虹灯是一种常用的素材
栾佳齐(1983)
栾佳齐擅长跨界思考,创作包括雕塑、装置、绘画、行为表演。她的声音震动装置系列一直都致力于探讨不可见的声波与视觉领域之间的关系,运用纳米粉末的物理震动去寻找宇宙的终极形式,带有对未知领域的好奇,较之以往的艺术作品,更具有主题性和预设性。
栾佳齐 《克拉尼-涟漪》 120×120×30cm 金属纳米水、声音振动装置 2016
栾家齐作品《流泪的洗手池》
娜布其(b.1984)
出生于内蒙古的娜布其的创作包括架上绘画和雕塑,她在纽约Thomas Erben画廊展出的一系列基于艺术史的雕塑作品备受赞誉,其作品也曾亮相2016年光州双年展。向京曾评价道:“好学生和女性在艺术评估这块好像成了两个附带的先天缺陷,但也是我看好她的地方——因为她好像天生就知道往哪使劲。”
娜布其个展“平行”C-Space现场
娜布其作品手稿
秦观伟(b.1982)
秦观伟的装置作品极具观念特征,他常常以他者的身份旁观审视整个艺术生态。他将自己的态度隐藏在看似矛盾以及杂乱无序的作品之中,透过“隐藏”与“呈现”之间的张力,使观者巧妙又含蓄地引发某种反思。
秦观伟个展“之后”星空间现场,被肢解、有序排列的“废物”占据整个展厅,2014
秦观伟把自己书架上关于艺术理论、批评、策展等方面的书按他设计的次序排放于书架,书名从左至右阅读起来就像一个关于当代艺术的“前世今生”的故事
任俊华(b.1979)
当你停留在那个木刻的、穿着红色裤子、背着被献祭的温顺羊羔的男人面前时,你会对“義”这个如今被简化成“义”的汉字重新产生思考与体会,隐藏在创作者背后的文脉与文化基因由此浮现。这或许是你能从一位当代雕塑艺术家身上寻找到的,极为宝贵的一种表达能力。
任俊华 《義》 67×42×22cm 木 2015
任俊华 《青草地》 35×60×40cm 木 2015
苏畅(b.1985)
活跃于上海的当代雕塑艺术家苏畅,作品通过简单而有力的形式,不断探索和讨论日常与感知的边界。看似普通的物件,都已从各自的原有语境中剥离出来,观者将越过现实与雕塑的界限,被引向一个暧昧不确定的处境。
苏畅 《呼吸》 80×78×174.5cm 高强石膏,麻,胶 2017
苏畅 《沉没》126×54×35.5cm 高强石膏,麻,胶 2017
宋建树(b.1982)
有着长达十余年的造型训练和积累的宋建树,选择了重新从造型的那些基本词素——长、宽、高、体积、容量等等——出发,另行接通身体经验。在他的近期作品中留下的是物与形式的最单纯形态,同时赋予概念以感性。
拾萬空间“八卦阵”展览现场,宋建树用钢筋的不同弧度打造出奇幻的空间
拾萬空间“八卦阵”展览现场,宋建树关于“标准”的作品
汤杰(b.1989)
汤杰的装置作品以自然物为主要材料,探寻人与物、人与社会、物与世界的关系。游历于城市中的汤杰追忆着家乡的自然环境,唤起对淳朴自然状态的回归。他用科技与中国哲学相结合,通过人与作品之间的互动,趣味地带动观者的联想,和东方禅意的思考。
汤杰 《石语》 200×200×400cm 石、鼓、机械装置 2015
汤杰 《如初》 30×30×140cm 沙子、水、透明盒、电子控制元件 2014
童昆鸟(b.1990)
童昆鸟在中央美院读本科时期就在校园里进行过多次“行为艺术”:将自己身上涂满泥土如同文艺复兴中的雕塑、支着一张放慢人民币的桌子写着“卖钱”……他的作品被认为是具有某种黑色幽默的意味,但又不属于纯粹的老式幽默,他好像是不经意间赋予玩具动物一些灵性,虽然靠的是古老的动力机械,但就像我们看到儿时的动感玩具,依然鲜活,又似乎隐藏着些老旧传说。
童昆鸟2015年毕业创作《射手座》
童昆鸟 《让我们荡起双……》 92×112×118cm 树脂、摇摇车 2014
王恩来(b.1989)
自2013年开始,王恩来所创作的黑色垃圾袋与电风扇系列装置就已经开始获得关注,并且他艺术创作中的一些基本逻辑也开始逐渐成形:比如使用两种及两种以上材料进行创作,呈现不同材料之间的排斥、否定、依存、渗透、贯通以及自在的矛盾。2015年,他获得“艺术8”中国青年艺术家奖。2017年,他在站台中国举办个展“临时关系”,但也因抄袭事件引发争议。
王恩来 《射灯、铁皮桶与碎玻璃和摇头》尺寸可变 装置 2017
王恩来 《吊顶扇与灯泡》 尺寸可变 装置 2017
王礼军(b.1982)
王礼军的作品和他给人的感觉一样,没有太多外在的华丽和张扬,有的只是内在的张力和厚重。他倾向于以个人成长经历和情感的境遇为创作主题,在打量过去经验之时,思考的其实是物质材料的个性与雕塑的物理空间和个人的生存空间之间的关系。
王礼军 《这件 那件》 200×160cm 抽屉、 旧家具木板 2017
王礼军 《消失的体积》 45×60cm 乒乒球 2017
王瑞林(b.1985)
从2010年毕业创作《马·戏》系列,到2012年开始的《逐梦记》系列,王瑞林的作品充满了令人惊艳的东方之美。作为其与外界交流的形式,作品时刻映射着艺术家的处境和状态,《逐梦记》所呈现出超现实主义的动物雕塑,平静的外表下隐藏着巨大的能量。
王瑞林 《逐梦记 · 方舟一》
王瑞林 《逐梦记 · 浮二》
王思顺(b.1979)
王思顺创作的主要关注点是包括装置艺术在内的综合媒介,他将物质及其不同存在形态之间的关系转化作为自己创作的核心,并在其后的实验中逐步加入对包括“流通”在内的社会规则的讨论,以不确定的未来为目标。
“王思顺:启示”个展长征空间现场,从世界各地集齐的原石
王思顺《启示》系列, 翻制原石而成的铜铸雕塑
王郁洋(b.1979)
王郁洋是典型的运用新兴媒介进行创作的年轻一代艺术家,他的创作实践涵盖了装置、摄影、影像及绘画等不同媒介,往往带有很强的思辨性。他过往的代表作品“月球”“呼吸”等系列,非常善于用幽默的、虚构奇观的方式虚拟一个物化的实体,来探究和表述人的身体、经验及认知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探讨了人造现实、媒体、历史感知与身体认同之间的逻辑。
王郁洋大型个展“今夜我为何物”龙美术馆展览现场
王郁洋《人造月》作品现场
文豪(b.1982)
文豪的雕塑作品始终保持着对于材料的敏感性,擅于运用最天然、最简单的材料表达最细腻最关乎生命的问题。他用石膏粉挤压成各种瓶瓶罐罐的形状,由于外力影响,形状随着时间开始逐渐坍塌而最终消亡,这与我们串通美术史永恒的雕塑概念相悖,描述的却是生命的过程。
文豪 《2017系列NO2》 230×350×35cm 石膏、树枝 2017
文豪 《2017系列NO1》 95×160×210cm 石膏、树枝 2017
辛云鹏(b.1982)
辛云鹏擅长通过作品,在特定环境中用逼真的手法虚构,从而创造出真实的心理事件。展览对他来说是不断博弈的过程,他的作品是自我意识的对决,艺术家将其在时间和空间意识上的强调潜移默化地传递给观众。
辛云鹏《两条路 两座山》,德萨画廊展览现场
辛云鹏 《不重要》 万向轴、钢架、高密度苯板、石膏、腻子 2010
徐升(b.1986)
自幼学画的徐升,本科、硕士均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他在校期间曾获得十余项奖学金和基金赞助,并因“马爹利”艺术基金、中央美术学院“王式廓”奖学金、“腾讯”艺术基金赞助远赴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美国蒙塔那州立大学、日本京都市立美院等艺术机构进修。
徐升 《栖息》 80×80×80cm 2014
徐升 《刺》 不锈钢 2016
徐震(b.1977)
尽管在艺术圈早已名声远播,但1977年出生的徐震仍在年轻艺术家之列。徐震,江湖人称“没老板”,念起来仿佛“煤老板”,他的公司叫“没顶”,在英语世界里的人念为“Made In”。他只有1/3的身份是艺术家,但那件对商业文明和艺术生态进行反思反讽的装置作品《徐震的超市》在当代艺术界早已广为人知。
2015年,徐震《欧洲千手古典雕塑》在龙美术馆大型个展现场
徐震超市,2017年9月亮相伦敦赛迪HQ画廊
颜石林(b.1982)
生活在稳定的新型社会的80后一代,早已没有笼罩其成长的宏大政治叙事,颜石林的雕塑常常聚焦于年轻人青春和成长相关的心理和感受议题。然而,与80后一代盛行那种清新可爱的艺术趣味不同,他虽在其雕塑创作中保留了些许可爱的美学要素,但又主观地赋予了作品更多精神性,即迷茫、彷徨、磨难、孤寂、忧伤的内涵。
颜石林 《白日焰火》 365×225×125cm 铸铜化学着色 2015
颜石林 《青春期》 186×50×45cm 玻璃钢着色 2016
杨光南(b.1980)
杨光南从传统的雕塑语言入手,逐渐扩展到装置、行为等。她对自己的日常化切身体会进行推究和演绎,转化为具有动人力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关乎渺小个体在都市化空间中的生存状况、身份认同、情感纠结、时间意识等,看似随感而发、信手拈来,但在所有作品中都散发着一种独有的细腻而尖锐、刚硬、强韧的意识,以此形成她强烈的个人特质。
杨光南《天空 天空》 100×100×30cm 铁、灯、电源线 2016
杨光南 《霾》 180×69×60cm 铝支架、电机、刷子、亚克力、灰尘 2016
杨牧石(b.1989)
2014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的杨牧石和麦勒画廊进行合作,并成为了他们合作艺术家中最年轻的一位。2016年9月,他在麦勒画廊举办第一次大型个展,呈现了一系列使用诸如木料、泡沫和木屑等工业原材料制作而成的作品,引起当代艺术界的关注。
杨牧石个展“无效生产”麦勒画廊展览现场
杨牧石《刨除-栋梁》55件 每件长200cm,直径9cm 房梁木、黑色喷漆 2015
杨心广(b.1980)
杨心广是中国年轻一代艺术家中的突出代表,他的创作绕开了对社会生活和政治现实的直接的描述、隐喻或批判,而是在形式层面展开实践,探讨的是社会关注与视觉的物质化的问题。
杨心广“不知林深”北京公社展览现场,2017
杨心广装置《剩余体积》现场,2015
于吉(b.1985)
于吉的创作以雕塑和装置为主,往往由特定地域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展开,介入田野考察以及身体性干预,由材料出发,以雕塑为基础媒介,发展其更为复杂的艺术语言。2016年,她受邀参加第11届光州双年展、第11届上海双年展,2017年,入围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
“黑山”展览现场,北京公社,2016
绿毛怪展览现场,第11届上海双年展,2016
尉洪磊(b.1984)
尉洪磊的雕塑实践中带有特别个人的视觉语汇,混合了网络流通的图像以及来自中国城市纹理中无序生长着的视觉文化。艺术家感兴趣的是所有可感事物以及文字作为一种思考形式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呈现在艺术家于作品的视觉形式和名称两者之间进行创造式的跳跃,而结果是这些作品以一种带有一种隐士风格地——其多义性难以被简易归纳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尉洪磊 《面条》 雕塑 245×125×115cm 2016
尉洪磊 《油椅》(局部) 雕塑 240×120×196cm 2014
杨淞(b.1987)
杨淞接受的是西方雕塑美学教育,但他一直关注东方传统造像。西方的传统雕塑比较青睐选择石料和铜,泥土是易被忽视和替代的,但在东方造像中泥塑是被经常使用的。在艺术家看来,坚固不是给他带来永恒感的来源,相反脆弱,甚至是脆弱到稍纵即逝是他感受到的永恒。
杨淞 《木艮土》 800×150×350cm 雕塑 装置
杨淞 《艮1》 116×138×98cm 雕塑 装置
占研(b.1984)
占研是一位稳扎稳打的学术形创作者,自打大学起,占研就对材料及空间有着敏锐的洞悉,由此更于研究生阶段开始将之作为探究方向,并最终发展成为自己的语言方式进行系列阐述。从一开始的尺子系列,到公共标识、数字符号和现成品的使用,再到后面对于机动装置呈现的尝试,其背后隐匿的是他长久以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和科学知识的综合性整合、梳理与再建构。
占研 《幸运摩天轮》 119.7×143.4×48.2cm 铝合金、不锈钢、亚克力、电机、继电器等 2016
占研 《思绪No.1》 雕塑 2016
张翔(b.1982)
藤椅是日常化的产物,从某种意义说,它象征着日常生活的平庸和重复。张翔通过在这些物件上动手脚,让它一瞬之间变成非常态的东西,这样的改变对于日常来说是畸形的,但这种畸形所呈现出的形态或许会触动人的某根神经,偶尔兴奋一下,也是在试图让人感受到日常化背后的神秘。
张翔 《世界》 200×200×70cm 藤椅 2014
张翔 《空》 250×250×250cm 藤、竹 2013
赵赵(b.1982)
作为80后当代中国关键艺术家之一,赵赵早期作为艾未未的亲密助手,他热衷于利用各种艺术媒介对现实及其意识形态传统惯例提出挑战,强调个体的自由意志,表达不守成规与无政府主义的态度。近年,赵赵具挑衅性及丰富的艺术实践获得国际间的关注及重视,他在国内外的展览广受好评。
2017年,赵赵个展“沙漠·骆驼”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现场
2016年,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赵赵同名个展现场的《塔克拉玛干计划》
郑路(b.1978)
郑路的雕塑无论在形态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是一种转写过程,将文本变成文字,将文字变成正负空间,然后再将其覆盖在形体之上。近几年,郑路不断的将时间、空间、文字、水等概念纳入自己的语言谱系中,在实践中构建出蔓延的精神世界。
郑路 《耳且》 金属球,铝片 现场装置 尺寸可变 2015
郑路 《草》 铁板,热缩管,视频 现场装置 尺寸可变 2016
周洁(b.1986)
2014年,周洁在北京现在画廊举办了“36天”个展,在铁丝床上裸睡了36天,不但被艺术圈熟知,也一度成为爆红的新闻事件。今年6月,周洁的第三次个展“恋物者的葬礼”再次在北京现在画廊开幕。颠覆了过往创作中对铁丝的运用,周洁在本次展览中开始尝试不同的材质,包括青铜、泡沫、铝板、现成品,以及玻璃。材质的表象之后,周洁试图思考的,除了焦虑和绝望,更多的是如何对生活、思想进行重新建构。
2014年,周洁个展“36天”
2017年,周洁个展“恋物者的葬礼”
如果你喜欢微信的内容,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如果你喜欢Hi艺术,请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账号」关注
官方微信ID:hiart308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