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金钱至上的香港做非营利27年,Para Site的启示是什么?

郑舒元 Hi艺术
2024-08-29

Para Site所处的荣华工业大厦,坐落于香港岛唯一的殡仪馆旁
顶层22层是Para SIte的主展览空间,10层为今年新增的第二空间

1996年,香港回归前夕,欲望与不安交织在城市的上空,希望与迷茫游走于市井。那一年第一部《古惑仔》上映,这部电影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香港的躁动情绪,而这座城市的迷惘也是每一个身居其中的人的迷惘,包括亟欲寻求不同的发声通道的本地艺术圈。但当时的人们没有想到,一个在日后会成为全亚洲最重要的非营利艺术机构正在西环的坚尼地城的角落酝酿萌生。



张思敏、梁美萍展览 “(潜)意识跳落水” ,Para Site艺术空间,1996

文晶莹、黄志恒展览“易过借房”  ,Para Site艺术空间,1996



李志芳、梁志和、文晶莹、黄志恒、梁美萍、曾德平和张思敏,7位出生于1949年-1969年之间的中国香港艺术家,因为艺术空间的场地使用限制以及租金昂贵等因素决定合伙租用更高性价比的商业铺面,为自己争取展示作品的机会。第一间Para Site艺术空间由此诞生,以项目“西环新客”作为开端,4个月内举办了3场展览,Para Site也迅速成为大家谈论的重要话题。



Para Site第一档展览明信片背面,陈启贤捐赠


Para Site创办人(由左至右)李志芳,梁志和,文晶莹,黄志恒,梁美萍,曾德平(张思敏,未入镜)


普仁街2号,Para Site艺术空间(1997-2004)


普仁街4号,Para Site艺术空间(2004-2015)



此后的27年,Para Site与香港的艺术社群一起成长,这里不只是年轻艺术家及策展人的实验基地,也是一个充满回忆、探索、交流、反思的地方。



Para Site的发展可以大概分成三个阶段:起步阶段,从创始艺术家主动而自觉地策划展览内容到邀请熟识的策展人及艺术家好友来做项目。短短几年,Para Site在香港迅速形成自己的影响力,搭建了一个充满凝聚力的、包含各类艺术家、策展人、写作者、教育者的艺术社群



1998年第一届“欢乐满喇拿”慈善拍卖现场
上图中举手竞拍的为张颂仁

第一期《PS》封面,1997



1998年后,Para Site转为非营利慈善机构,可以更自由地开拓资金赞助渠道。但是这时Para Site也出现了内容上可持续性的压力,开始公开招募全世界的艺术家和策展人投稿。并且因为创始成员各自发展方向开始不同,人力上的压力也很难解决。梁志和说:“2000年以后Para Site面临三种选择,一是关闭空间,二是向更专业、制度人员构架更清晰的非营利空间转型,三是转为商业画廊。”事实证明,Para Site做了第二个选择。



“北京观念摄影展”现场,Para Site,2001

韩国光州双年展Para Site空间展览及艺术家表演现场,2002



2005年,Para Site聘请Tobias Berger作为执行总监,空间结束了松散的展览模式,三年里他走访了几乎全部的香港艺术家工作室,也开始更加主动地和大陆珠三角地区的艺术家产生联系,并更加积极地将Para Site联结到国际双年展与美术馆。自此,Para Site转型为由策展人主导的非营利空间。



Para Site总监Tobias Berger(左一)在第二届广州三年展上发言,2005


Para Site代表中国香港参加第五十届威尼斯双年展,“奇穴”展览现场,2003

由八位来自中国香港及来自深圳和广州的艺术家组成的群展“玄·现实”,Para Site展览现场,2005

上个世纪70年代,位于纽约的全世界第一个替代空间112 Greene Street成立,替代空间就这样在全世界开花,运营期间密集而频繁地展现野生的力量,使得它们成为艺术系统中引人注目的焦点,而另一方面,临时性与过渡性却似乎成为替代空间的宿命。但从1996年成立至今的Para Site做对了什么,让它可以与不确定的时代共处,并时刻保持发展、交流的动力,一直有趣、一直实验?



Para Site与陈劭雄于2008年第二届“拾月当代”期间共同打造展览“一招即中”

四十多位艺术学生与多位专业艺术家组成的大型艺术装置于上环Para Site艺术空间邻近的城市空间内进行秘密艺术装置行动
展览“城市秘密装置”,2001



因为,Para Site从来都是流动的,甚至可以说Para Site主动拥抱变化。他们移动空间的位置和所在的场域,每一次都重新建立自己与社区的关系;他们尝试不同的运营模式,不安于现状是为了让机构越走越远;因为更换有着不同学术背景的执行总监,展览内容可以多元而广阔;Para Site也从不会将视野局限在单一的世界,他们可以与纽约、柏林、伦敦交流,也关注边缘的菲律宾、越南、尼泊尔。精简的团队让Para Site时刻保持着随机应变的灵活性,团队也用高度的执行力来完成转型,重塑亦是蜕变。



白双全的个展——‘“制造(完美的)世界:海洋、香港、异邦的城市和梦“,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现场,Para Site策划,2009



并且难得的是,Para Site走出了创始成员的影子,能够在积累了扎实的香港资源后再去联结国际上重要的美术馆、双年展,将Para Site打造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这其中的重要原因包括创始人的放手与开放。


正如创始人之一的黄志恒回忆道:“几位创始人对于这个空间的占有欲与掌控感都不是很强。2005年Tobias Berger作为一个外国人空降Para Site,并领导Para Site这样一个他当时并不熟悉的非常本土化的机构时,对于社会的质疑,董事会立刻做出了坚定的回应——信任我们选择的接班人,给予他巨大的发挥空间来实现有关于Para Site的积极设想。”



以色列首个表演艺术家雅典娜芭朗2001年在Para Site艺术空间举行表演及展出以往作品的录像和摄影文献,并在香港城市里演出新作“Disposition” 



当然,Para Site亦有它的幸运之处,稳稳地乘上了香港艺术发展局成立(1995年成立)的快车,官方的资助计划让Para Site的早期可以度过很多运营上的难关。但Para Site并没有依赖一种渠道的赞助来源,为了机构的独立性和策展的自由度,除了每年重要的慈善拍卖筹款活动,Para Site动用所有的社会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寻求支持。从官网上,我们可以看到的赞助来源包括M Art Foundation、美国驻香港及澳门总领事馆、香港歌德学院、何善衡慈善基金会、何鸿毅家族基金会、FFAI 基金会、SUNPRIDE FOUNTAIN等等。27年来,是众人共同托起了Para Site抵达今天的高度,而中国香港、中国大陆、泛亚洲的当代艺术的生态也因为Para Site更加紧密地联结。


如今在全世界交易市场中所向披靡的架上绘画却在历年Para Site的展览清单里成为边缘的“角色”,空间装置、场域艺术、声音艺术、影像、动力艺术、表演、行为等才是Para Site的主要媒介;他们也对社会历史和地缘政治的进行观察,关注的议题广泛而细微,从移民社工、追星文化、身份认同与流散处境到政治野心、民族主义、隐秘的历史、儿童权益等等。



“Koloa:女性、艺术与科技”,体现汤加王国女性纺织艺术“koloa”知识领域带头人Tunakaimanu Fielakepa太夫人的终身研究成果,Para Site展览现场,2020



多么希望北京或者上海也能有这样一个场所啊。不过,单单是知道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仍然对世界好奇,依然求索未来艺术的方向;有这样一个有条件搞艺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搞艺术的地方,就已经很美好了。也许这就是白月光的稀缺性,也是白月光的杀伤力。


拥有北京魔金石空间以及上海外滩美术馆共10年策展经验的曾明俊,圈内人都爱叫他Billy,在2022年离开上海后成为了香港Para Site艺术空间的第四代执行总监与策展人,他也是2005年之后,Para Site第一位亚洲裔,并且拥有丰富的大陆工作经验的总监。接棒前三代影响力和声誉颇高的前辈,曾明俊有什么样的计划?今年3月开幕的“瞬息”系列展览作为他上任后策划的第一个大型展,我们又能从中看出哪些更宏观的转向?


以下是Hi艺术与Para Site执行总监曾明俊的对话。



曾明俊(Billy Tang),Para Site执行总监兼策展人

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瞬息……signals”系列的三场展览是你加入Para Site后策划的第一个展览,请深入聊聊这个展览及其策划的过程和思考。


曾明俊(以下简写为曾):“瞬息……signals”由我和Para Site的策展人何思颖联合策划,是我和Para Site团队第一次从零开始策划展览,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瞬息……signals”为Para Site拉开了新的篇章。和团队的第一次深入对话是围绕Para Site未来提出的问题和设想,我们希望机构呈现更多活力的状态,有更多的社群可以参与进来,我们也接受艺术家和策展人超越展览形式的内容构想。


“瞬息……signals”这个系列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展览的灵感来自1964至1966年间,活跃于伦敦的开创性画廊兼艺术空间“Signals”。在战争,冲突,分裂的社会阴影下,他们选择松散的艺术项目,探讨技术、科学、技术、艺术的交流互动。展览“瞬息……signals”象征着后疫情世界中以香港为基点与全球社群重新建立联系的策略。在这个分三个章节,长达半年的项目中我们容纳了包括建筑师、艺术家、策展人还有不同领域的声音。



“瞬息……signals:瞬息……风中序”展览现场,Para Site,2023



如今的香港与我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有着天壤之别,不确定性出现在香港的各个区块与层级,而我作为刚刚踏入的局外人,需要更多倾听和观察。是香港的人、香港的水温引领Para Site做什么样的工作,应该关注哪些议题。所以,这个展览的流动性对我来说是更加了解香港的方式。



“瞬息……signals:瞬息……展与接Para Site展览现场2023



展览开幕后,我们仍然会为了随机但有趣的想法,或者与艺术家的对话产生的灵感,而对展览进行适时的调整和实验,这个项目是持续进化,不断转变的。建筑师空间设计师Joel Austin也为这次项目创造了一个可随时变化、可重复使用的展陈系统,使我们能够以灵活的方式重新组合和改造空间,使得艺术家与空间可以更自如地对话。这个世界仍处于不断紧缩并不断自我固守中,我想建立联结的关键在于拥抱改变,如何维持运动的状态,如何持续变化,是展览背后的思考。



“瞬息……signals:瞬息……彼/此”展览现场,Para Site,2023



Hi:Para Site为何在今年6月开辟了同属于一栋楼的位于十层的第二空间?这个空间和二十二层的主空间的定位有什么区别?


曾:二十二层依然会作为Para Site的主空间,并且因为我们延长了主空间展览的展览时常,这就意味着团队以对于每个主题和艺术家都会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关于十层的第二空间,它被定位一个专注举办实验性及强调进程的展览项空间,更加灵活随机,在使用上不会有很强的结果导向,是我们进行反思的场所,也作为Para Site日后进行场域特定介入、小型展览、工作坊、聚会以及放映系列的空间。



曹舒怡以及陈丽同展览“嬑形陌客”,Para Site第二空间展览现场,2023



设立新空间的想法最初是因为我想调整团队的思维模式。过去三年,因为疫情我们被要求必须尽可能快地呈现展览,保持高效却紧绷的状态,但我认为这并不是可持续的工作模式。通过这个空间的尝试,我们可以回归放松和健康的工作状态,有更多时间思考也许没有答案的议题。也许在外界看来,场地的增加算是一种战略上的扩张,但我们无意将这个机构越做越“大”,其实新空间代表了Para Site的姿态,我们今后将不仅仅是一个有展览模式的非营利机构,会成为一个多样化可以向各种领域延伸的平台。



“邝镇禧:备注 PS”,Para Site第二空间首个展览展览现场,2023



Hi:Para Site 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显著成长为一个稳健的平台,拥有更丰富的资源,27年来与世界不同伙伴发起合作项目。你曾说为了担任好这一角色,更重要的责任是去培养一种发起项目的文化。你为什么认为,发起项目对于现在的Para Site来说很重要?


曾:Para Site不是美术馆,没有自己的艺术品收藏系统,那么作为一个非营利机构我们能做的就是围绕自身,基于过去超过25年积累到的世界范围内的行业资源,通过更多主动性的合作模式,回馈给大众更多关于当代艺术的可能性。并且,因为机构的规模较小,我们可以以柔软的姿态和灵活的动作参与到各类跨界项目中,与不同的机构群体建立合作。如此,我们的工作可以成为一个连锁反应,让更多可能性和关于问题的更多层次被激发。在亚洲这样一个年轻的艺术生态系统中,Para Site有责任承担更多。通过这些,我们进一步定义“伙伴”,扩大这个词语的能力边界,通过不同的分享方式,从而让展览达到更高的可见度,也作为一个中枢架起不同的世界。



加德满都三年展前奏“一园六季”,Para Site展览现场,2020



比如,Para Site正在呈现的展览——恩佐·卡马乔(Enzo Camacho)与连洁(Ami Lien)首次在亚洲地区艺术机构的大型个览“献给Escalante” 就是这个工作模式很好的例子。这个探讨食物主权和土地公义的展览将MARTYR和SAKA的菲律宾组织与香港及其他地方的行动主义者及组织结合在一起。并且,展览与柏林当代艺术中心、格拉斯哥国际双年展以及MoMA PS1跨机构合作,将在未来巡回到这些地方。



Enzo Camacho与连洁展览“献给Escalante” ,Para Site展览现场,2023

Hi:如今Para Site的观众是怎样的人群?


曾:1996年以来,Para Site不断地形塑自身,不断变化的位置以及发展阶段都让这个机构是流动的,永远变化着的,这也意味着观众也从不会是统一固定的人群。过去我们在西坚尼地城和上环旧区的普仁街的临街铺面空间,除了艺术家和圈内人士,还有周围的居民和路人。2015年,我们港岛东鰂鱼涌一个工厂大厦内,非市中心的地理位置,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建立我们的观众群体,这其实也是有趣而充满可能性的。


在外界看来我们的观众精英化,其实在我们认为是观众的定向化,因为Para Site想要通过不同的项目吸引不同的人群。除了全世界各地因为Para Site的声誉而慕名而来的、不同年龄层的艺术爱好者、专业人士或者学生,我们也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吸引不同领域的人群,比如舞蹈、音乐、戏剧等等,也会与似乎与当代艺术距离遥远的人合作。



Para Site为菲律宾内格罗斯岛的MARTYR组织进行筹款活动,
菲律宾SAKA团体的音乐家兼作曲家Alyana Cabral和Sara Rivera表演现场,Para Site第二空间,2023



比如与最近的展览双人组恩佐·卡马乔(Enzo Camacho)与连洁(Ami Lien)的个展“献给Escalante”相配套的活动就是,我们邀请香港外籍劳工组织的代表参与,包括菲律宾外佣工会(FMWU)、香港菲律宾和平运动(HKCAHRPP)以及香港菲律宾联盟(UNIFIL)等,大家一起在十楼的第二空间举办分享会探索菲律宾、香港以及其他地区之间的联系。与这些普通人产生联系和合作,并且将香港的阶级、种族、劳工和移民等重要问题再上搬上台面也令我们觉得非常有意义。Para Site当然也不会给自己设立在流量上的KPI,因为我们看重的是与观众产生有质量的交流和反馈。



外籍劳工组织参加Para Site第二空间举办的手工造纸工作坊活动,2023



Hi你说想要“开辟出香港通往世界的道路”,站在大陆的视角香港其实已经很国际化了,并且Para Site的名字或者品牌也已很有影响力,你认为Para Site发展的天花板还很高吗?


曾:当然,因为改变与行动的脚步不会停歇。回顾我们的历史,在我们还是普仁街一个几十平米的小机构的时候,Para Site就会做超出能力范畴的事情。我们曾代表中国香港参加第五十届威尼斯双年展,也将Francis Alys、Lawrence Weiner、曹斐、陈佩之(Paul Chan)这样的知名艺术家首次带到香港展出。所以,对于现在拥有了更多便利条件和资源的我们来说,发展空间依然是非常大的。并且我认为世界是变动不居的,这同时这也意味着Para Site时刻面临着不同的在地性问题,需要讨论和行动的方向也时时改变着。



美国概念艺术家 Lawrence Weiner 在中国的首次个展,Para Site展览现场,2007

陈佩之个展,Para Site展览现场,2005

“一些关于美好生活的提议—李伟个人展览”,Para Site展览现场,2007

“曹斐:角色”,Para Site展览现场,2006



Hi:Para Site的局限是什么?


曾:对Para Site来说,获得赞助与策划展览、做学术研究一样重要。可持续性的资金对于任何一个非营利机构来说都是无法回避挑战。首先为了保持研究的独立性与艺术表达的自由度,我们不能只依赖一种赞助,我们必须开拓一种适合自己的混合渠道,以创造性的方式获得运营资金。来到我们位于鰂鱼涌荣华大厦实体空间的人会意识到,Para Site空间的装修设计,所处的这栋大楼和周围的社区都没有和机构的声誉成正比,甚至有点脱节。但我们仍然富有创造性地利用这里,尽可能每一次展览都推陈出新。总结起来我认为,资金上的局限限制了我们,但同时也激发了Para Site的各个方面的潜力。


Hi:你会担心Para Site越来越专业,但也越来越没有野生的劲头吗?如何平衡?如何避免过度极端体制化的出现?


曾:反思是刻在Para Site基因中的品质,作为新一代接班人,我也经常会思考:我们是否在某些地方有不必要形式主义?策划的内容是否都是发自真心?艺术家名单是否有关注到最新的创造力量?是否会为了目标而对过程有所忽略?一旦意识到问题,我们是否会给到相应的对策立马行动改善问题。27年来,Para Site不断地重塑、更新自己,我认为这样流动的运营状态是可以避免僵化、固化的机构形成,也是Para Site可以区别于全世界范围内短暂的替代性空间而做到常青的关键。



香港Para Site艺术空间与上海外滩美术馆合作计划“百物曲”,上海外滩美术馆展览现场,2019

Hi:每年一度的慈善拍卖是Para Site获取运营资金的重要渠道,也是香港当代艺术圈重要的文化活动。你认为艺术家、画廊及其他伙伴为什么愿意捐赠作品给Para Site?


曾:大家捐赠作品给我们,我想首先是基于朋友们对Para Site长久以来的信任以及工作成果的认可,并且大家也期待我们在未来会做出的成果。27年来,Para Site是香港领先的当代艺术中心,也是亚洲历史最悠久、最活跃的独立艺术机构之一,我们关注最年轻的香港本地艺术家,并且让价值被低估的前辈艺术家被重新看到,我们作为对当代艺术、社会现象提出批判性论述及诠释,作为一个平台我们在国际上的声誉也有目共睹。


Para Site的慈善晚会时间一般会定在上海的艺术周之后,每次晚会我们都会尽可能做出创新,晚宴现场会成为香港艺术行业的大型聚会。这是整个城市的庆祝,也是让生态中的人们联结、互助得更加紧密的方式。



Para Site筹款拍卖现场,2023



Hi:在全世界范围来说,做到25年以上的非营利空间屈指可数,在没有对标的情况下,作为领导者你如何缓解迷茫?


曾:首先Para Site不是孤单的,任何事情都不会凭空出现,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所以Para Site可以成为首屈一指的非营利空间一定是离不开充满活力的艺术生态的。从中国到亚洲再到全世界,所有的角色都时刻启发着我们。Para Site需要来自外界的养分,我们会主动需求对话合作,我们也乐意于将知识共享给大家。感谢每一份子对于Para Site建设的出力,正是这种互相帮助的状态给了我们前进的信心。



Para Site第五届新锐艺术人才工作坊,2019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Hi艺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