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家小而美的沉浸式写作平台,会是媒体最后的“树洞”吗? | 独家编译

2016-12-20 腾讯传媒 全媒派



如果说记者是最接近真相的一群人,那么“挖掘真相”的工作究竟是怎样进行的?问得再具体点,一篇报道是怎样产生的?还有,当编辑删改文章内容时,记者是不是嘴上说着没问题,心里却在画小圈圈?


现在,这些都可以在名为Medium的网站上找到答案。


在Medium,可以看到报道背后的故事——挖掘线索、进行采访和完成报道的种种细节,记者可以选择把“完整版”故事发布出来,也可以公布更多的独家手记。



Medium:沉浸式写作平台


先举个例子:华盛顿邮报记者Geoff Edgers今年三月发表了一篇关于“追踪丢失的小提琴”的文章。随后,他将这篇报道上传到了Medium,并写下了报道过程和背后的故事。与邮报上发表的成品报道不同,Medium上的文章概述了Edger报道的整个过程。从收到第一份秘密举报,再到进行的75次采访,以及他如何扒下1980年那场演奏会的名单的过程。




华盛顿邮报社会社区调查板块编辑Jessica Stahl表示,Edgers在Medium上发表的《小提琴大盗》是“记者写在笔记本上的最初想法和最终发表的特稿的完美共生。”


独特算法:主题先行+推荐排序


Medium由Twitter联合创始人Ev Williams于2012年创建,是一个类似博客的轻量级内容发行平台,被称为“沉浸式的写作平台”。与博客不同的是,Medium的文章并不以作者分类,且取消了Timeline的更新方式,而是建立主题模块,使用推荐排序,对内容进行管理和分类。主题以“collection”集合的方式呈现,既可以由作者创建,也可以由读者自行组合。



Medium首页标签栏:推荐当前热点主题


新用户注册之后,系统列出内置的将近50个主题让用户挑选关注,涵盖科技、社交媒体、商业、艺术等多个领域。被选择的主题下的相关文章会在“For you”页面进行推荐,为用户定制个性化阅读服务。




Medium现已添加了搜索功能,用户可以搜索感兴趣的主题,然后选择关注或是在该主题下贡献文章。


由于Medium特殊的推荐算法体系,发布者并不用担心文章没有读者,因为在这里,主题先行,文章在主题之下发布,作者的个人属性被弱化,内容成为重心。用户可以对好的内容进行标记,算法会自动对好的内容进行推荐,从而增加优质内容被更多用户看到的可能性。



Medium是传统媒体的“树洞”吗?


Edgers在Medium上发布文章并不是华盛顿邮报的唯一一次尝试,他们已在medium上持续发表文章超过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华盛顿邮报发表过很多不同的内容,有科技内容或者深度分析,也有更多以人为主导的故事,还有一些幕后报道。华盛顿邮报对什么样的内容在这个平台上更受欢迎,以及怎样产生价值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小而美”的读者平台+粉丝社区


华盛顿邮报社会社区调查板块编辑Jessica Stahl说道,“如果只会被大标题吸引,那么人们将错过很多内容很棒的特稿。我们把这些背后的故事发到medium,是因为medium上有一批读者社群对‘一篇报道是怎样完成的’这种过程非常感兴趣,很愿意和我们进行深入探讨。


时代公司旗下的《财富》杂志已经将投稿网络布置到了Medium上,而同为时代旗下的《理财》、以及大西洋传媒旗下的《国家期刊》都表示会在Medium上发布原创内容,但目前还没有实行。


而《经济学人》已经率先迈出了这一步。自上周以来,《经济学人》每三四天就会发表一篇刊载于往年年终特刊的长篇报道,涵盖历史和自然等话题,内容范围很广,比如“纽约花卉商业”、“高尔夫球场的衰落”,这些都有涉及。《经济学人》还将发表一系列论文,这些论文也会在月底印刷出版。




除了这些作品之外,《经济学人》计划发表更多的图片报道,包括幕后故事、记者选择这些特定主题的原因、以及报道笔记和记录,并将这一话题命名为“记者的笔记本”。《经济学人》社区副编辑Adam Smith表示,“这种新闻类型跟我们常做的那些非常不一样。”


定位精准,内容到达率更高


上周,《经济学人》在Medium发布了一篇关于“最难学的语言”的文章,曾刊载于2009年年终刊。这篇文章的阅读量是之前发布文章平均阅读量的20多倍,还有接近450次推荐和20条评论。之前的文章的推荐数通常只有50左右。


Smith表示:“Medium显然是一个小而精的地方,部分原因在于它的页面不复杂,没有花哨的导航和成堆的广告。它非常整洁,专注于写作、想法和创意,因此吸引了很多愿意分享并讨论的读者。这一点非常适合我们。”


因此Medium的读者对文章的要求很高,评论通常也比较犀利。举个例子,曾有文章指出,低技能移民者拉低了国民平均工资,然后收到了一些评论,针对这一报道的方法论提出了质疑,于是文章作者跳出来对评论做出了回应。“因为Medium是一个用户特性比较明显,覆盖方向比较窄的平台,因此我可以建议记者们站出来与读者进行讨论,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其他的每一个平台上都要这么做。”


现在,为了吸引更多用户,华盛顿邮报在medium发布了“美国黑人历史”项目。这一项目最初是在Tumblr上发起,收集了很多读者提供的原创内容,后来在博客上推出了系列音频节目,还有大量现场报道。这些都以不同的形式在medium上呈现。



华盛顿邮报在自己Medium主页推出“2016大选”“黑人历史”等项目


虽然把文章发布到Medium,不一定会带来大量流量,但可以让用户们了解到这些发行方的订阅内容是什么样的。六月份,该平台公布,每月有超过3000万活跃用户,这跟Facebook的17.9亿用户比起来或许不值一提,但这里有很多额外的读者,这些人可能不会主动去华盛顿邮报的主页阅读相关内容。



“无门槛”发布?还在摸索阶段


任何人都可以在Medium上免费发表文章。有些人还会选择在medium上独家发布。不过Medium平台在为发行方盈利的这条路上还在缓慢探索中。“推介文章”功能仍处于测试阶段,也并没有对外公开关于成效的详细信息。


由于无法承诺Medium的读者一定会去订阅发行方的内容,medium仍在致力于推出更便捷易用的产品,例如新闻邮件订阅、简单编辑工具等等,借此吸引更多用户发布更多内容,以实现每月活跃用户数的增长。



Medium放弃普通的编辑器置于发布框上方的方法,推出“所见即所得”编辑器


对此,Stahl 说道:“这表明Medium明白,既然发行方选择在这里发布内容,那么他们需要创造更多方式使发行方从他们的平台获取价值。


Medium的模式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高质量内容,在信息爆炸时代将人们从铺天盖地的垃圾信息中解放了出来。反观国内,尽管微博等平台做过了取消时间线排序、推出长微博功能等尝试,但要实现以内容主题为核心的模式仍需更本质的变革。Medium模式虽然比较理想化,也存在一些价值转换的问题,但这种模式仍然是内容发行与组织方式的先锋,鼓励我们进行更多的探索与尝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