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风评高开低走,国外家庭伦理剧如何跳出狗血怪圈
顾城说:“你们都到生活里去了,那里人口众多。”最近被讨论最热的“生活”,是《我的前半生》。
这部大IP、大卡司的剧情片刷出了新的话题高度,却也经历了评分从8.0到6.7的一路走跌。有人说:职场励志剧看了一半终于还是露出了国产伦理剧的玛丽苏本质。“狗血”会是家庭剧的宿命吗?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带你看看海外电视剧们是如何花式秀情节的。
一部精英剧的中路跑偏
《我的前半生》故事,你买单吗?
《我的前半生》改编自亦舒的小说,官方的剧情介绍是:“养尊处优的家庭主妇子君,遭医生丈夫抛弃后,在白领好友帮助下,一步步重新站起来并再度寻找到幸福的故事。”
扛着女权的大旗,颇有城市精英的气质,再加上可圈可点的演技,《我的前半生》定档黄金时间,持续霸榜。
7.23日 csm52 卫视 黄金剧场电视剧 收视率和市场份额
本以为这部剧将成为热门剧中的一股清流,没想到的是看到一半,剧情还是回归了家庭伦理剧的老路子:三角恋、打小三、闺蜜反目……充斥人物台词的鸡汤式格言,也让剧情的三观变得蜜汁有槽点。仿佛一步步地积累矛盾和冲突就是为了得到些廉价的人生方法论。
但不能否认,《我的前半生》为广大网友提供了广阔的话题空间,从罗子君的时尚品味,到咨询行业的市场现状,再到女性职场和男权社会的现实与无奈……可堪丰富,这从网络上公号们的选题贡献度就可见一斑。
都市家庭剧就注定是一地鸡毛?不崩一下人设就不能赢得观众好感?冲突感确实是吸睛利器,但“狗血”就一定是家庭伦理剧的规定动作吗?我们不妨围观下国外小伙伴们的脑洞。
国外家庭伦理剧的脑洞
小家庭/婚恋/暗黑/喜剧
家庭剧属于可操作空间非常大的一种,即便“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因为家庭生活足够宽广,无论你选择呈现的是点、线还是面,都有着非常深厚的受众土壤。
小家庭——日式白描
这是家庭伦理剧中最普遍的模式。叙事为主线,伦理为铺陈,取材于生活,回归到生活。通过几个家庭的生活故事展现家庭成员不同的情感世界,比如日剧《小森林》、韩剧《我亲爱的朋友们》,写的都是这类“屋檐下的故事”。
《小森林》讲的是主角市子,回到日本东北地区的小森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整体剧情基调缓慢,记录和再现生活中的小事,观众从一饭一食中都能感受到日常生活的美好。
婚恋情感——虐心鸡汤
这类故事的核心大都是分分合合的爱情,兼具偶像剧和家庭剧的特质。纠结的情感关系,跌宕的故事情节,强烈的戏剧冲突,往往是最大的看点。
2016年开播的日剧《逃避可耻却有用》,剧情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契约婚姻出真挚感情,中间偶尔加点“日式哲学”、“心灵鸡汤”,这类故事虽然老套,但作为日本去年冬季的现象级剧集,在剧情和人物形象刻画上还是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暗黑——复杂人性
这类剧并不多见。主题大多为人的异化和欲望,表现并揭穿人性的真实一面,人物性格刻画较为明显。
日剧《昼颜》就是典型,其实剧情并不复杂,大意是因为婚姻问题,两位已婚女性不约而同选择出轨,真正揪人心的点在于,不断的反转的故事情节和主人公内心的矛盾活动。
情景喜剧——生活幽默
这类剧集往往是一粥一饭里讲述家长里短的故事,内容不乏轻松搞笑,还原生活本真。和纯家庭类不同,这类剧集强调生活幽默,而且会刻意创造笑点,每一集都力图在平淡的生活中泛起涟漪。
比如美剧《衰女翻身》,讲的是主角“MICK”——一位酗酒、没道德观的阿姨如何照顾三个侄子侄女的轻松故事。
套路不总得人心
家庭伦理剧如何扫雷?
家庭伦理剧=婚内出轨+好人落难+婆媳大战,套路老了,观众也都练成了看开头就能掐指一算结尾的观剧神功。国外的家庭伦理剧是如何绕开如上雷区的呢?
虽然节目类型对题材选择有限制,但找好突破点也能跳出俗套的怪圈。国外的家庭伦理剧不仅在本国拥有良好的市场,在世界各地也拥有着大量的受众,究其原因,节目制作还是应该带着满满的诚意。
小人物贴近&大题材间离
国外家庭伦理剧选材往往采取“两极”方法,一级是表现日常生活中的小人物,最大程度还原生活本真。另一极是表现非常态环境下的大人物,展现一定的神秘感。
小人物的生活和观众最为贴近,所以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韩剧《请回答》系列就是以小家庭的日常为叙事线索,讲述生活的鸡零狗碎,让观众在平淡的剧情和饱满的细节中找到个人的影子。
在家庭伦理剧中,大人物往往指剧中的核心人物,通过营造与现实不同的背景、剧情满足观众的虚拟性体验,电视的代偿性功能就在此体现。通过观看一些新奇、刺激的场景,人们能达到心理上的满足。
剧情为王,内容开发富有弹性
剧情好坏决定着电视剧能否在市场中生存。美剧和韩剧一般剧集较长,所以每集叙事都会特意制造“爆点”,而且家庭伦理剧往往是在封闭环境中的表演,为了让剧情起伏不断,短短的一集中,编剧会围绕一个主题制造多个高潮。
内容开发弹性的不同,部分原因是国内外播放制度的差异,美剧是季播制度,韩剧有时也会边拍边播,编剧会根据观众的反应随时调整剧情的发展方向,人物经常死而复生。国产剧往往需要一次性播完然后送审,这样的好处是剧集不拖沓,但风险也很大,如果节目的质量没保证,很容易成为“烂剧”。
良好的创作班底很重要
创作人员决定着故事的走向和细节,以《我的前半生》为例,从《辣妈正传》、《虎爸虎妈》,再到《我的前半生》,制片人黄澜没有失手过,这也就能解释虽然收视率有高开低走的趋势,但从整个制作上来说,观众还是认可的。
国外重视团队运作模式,任何剧集后面都是一个编剧团队,而不是个人单枪匹马的创作。比如经典美剧《老友记》,除了有两位核心的编剧,还另有十位编剧。这类模式更容易出精品,因为集体协作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还能照顾到剧中的每个细节。
电视剧也有“鄙视链”
国外剧本里的好故事都从哪里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海外剧爬上了观剧鄙视链的顶端,不少观众的回答是:国外家庭伦理剧更会讲故事,不套路。那么好故事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题材选择,出其不意就能招招制胜
根据酷云互动推出的“2017年上半年电视剧市场”报告,近代革命、当代都市、古代传奇三大题材仍位荧屏主流,占电视剧播出时长80%以上。
国外家庭伦理剧在题材上的选择往往更大胆,不拘泥于其固有形式,且各有风格 。比如美国这类剧集不仅包括普通人的生活,还有上流社会、校园生活、甚至科幻等等。
与此同时类型化制作也是节目制胜的法宝,外部结构上仍遵循固定的“公式”,到具体到剧情,会增加一些“噱头”和“佐料”。比如韩国家庭伦理剧也喜欢用“婆媳”、“第三者”等元素,但大框架模式下不同的剧集会有自己的突破点,或是插入穿越古代背景,推理悬疑片段、又或是平行时空的结合等等 ,打破单一剧集的单调与乏味。
电视剧“爆款”背后的文化理念
电视剧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观察得到的效果也大不相同。比如说日剧《贤者之爱》,这类刷新观众三观的“不伦之恋”题材,之所以在国内火爆,部分原因是观众对于这些“禁忌”话题的猎奇心理。
但日本的家庭伦理剧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这类型的创作,出轨、师生恋、家暴很多敏感的题材都展示在观众面前,所以日本观众的态度也从震惊变成了习以为常。
生活远比我们想象的广阔,它自然是有渣滓的,但却也不至于让你怀疑人生。如果狗血成为家庭伦理剧的标准动作,撕X成为吸睛套路,这或许说明我们对生活并不诚实。因为它没那么多惊心动魄,多数时候它也只是一群普通人隐隐地痛、暗暗地丧、小小的欢喜,可这就意味着没有故事吗?这才是诚实的、大多数人的家庭生活,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