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人世界】Day 6:这是你的时代吗?一份来自10W+大户的内容江湖生存指南
昨日的推送中,我们洞悉了内容生产者们的资讯消费习惯。当媒体人扮演受众角色时,顶置/关注的科学管理才是他们获得有用信息,自我提升的方式。那么之后呢?这群有着饱满表达欲的人,是如何拥抱这个看似机会遍地的自媒体时代的?本期全媒派(quanmeipai)专访10W+大户——伯通,且看这则内容江湖生存指南。
“出门一笑无拘碍,云在西湖月在天。”《射雕》中,全真七子与黄药师比武时吟出了这么一句诗,而真正做到的,似乎只有那个疯疯癫癫的周伯通。
“一个疯癫的老头,一身土,一身泥,内心有很多苦,很多痛,但是他最后能笑着去面对这个世界。”对于正在上中学的伯通而言,是彼时自卑的他能在武侠世界找到的“最牛逼”的人。
那么,伯通是谁?
技校精英 伯通
“技校精英,码字民工”,这是伯通的知乎签名档。“我本人高中读的是技校,考了全校第一,所以我是技校精英。这四个字,没有一个字是假的。”
技校精英在考试成绩之外,还做了另一件“精英的事”:将院报改名为《青年报》,内容大多是时评,由他自己主笔。
而在2005年年末,学计算机的伯通在博客上帮人解决了一个电脑问题,紧跟着,他被邀请去帮李承鹏打理博客。
伯通是这么描述当时心情的:“2001年第一次被爱情欺骗的时候,我是在火车上用方便面就着那份他(李承鹏)主笔的世界杯出线特刊挺过来的;2004年第一次被大学欺骗的时候,是每天第二节下课跑过整个校园去看他的最新专栏挺下来的。正是因为着迷于他对汉字的组合方式,我才斗胆以工科生的身份在学校里办报纸;是因为看到他开了博客,我也才会尝试在互联网上写作。”
于是在2005年,伯通成为了李承鹏团队的“新媒体运营”。
左为伯通,右为李承鹏
在《沸腾15年》一书中,作者林军认为2005年是“狂欢开始”的一年,是互联网的“转折一年”。彼时,李宇春被350万条短信推上王座,百度流量排名中文网站第一,百度贴吧和天涯论坛异军突起……整个互联网世界热闹了起来。
“不可能消除完的右上角提示、每按一次F5都会有几百点击量上涨、根本回复不过来的评论和留言。”这是伯通当时的工作体验。
《爱枣报》团队成员 伯通
2006年世界杯后,伯通临近毕业,暂时离开了李承鹏团队。
毕业后,伯通在三线城市的电视台做了一年网管。机缘巧合之下,伯通加入了《爱枣报》这个多人博客创作团队,这是早期使用 RSS(在线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也叫聚合内容,全称Really Simple Syndicatio,能更快地速获取信息和获取网站内容的最新更新)的一个团队。“义务”劳动的编辑们,每天在浩瀚的网络上读新闻,然后总结、归纳,编成十条新闻呈现给读者。
《爱枣报》
当时《爱枣报》的主创团队,很多是网易的工作人员。而该报的粉丝认为,今天网易新闻的评论文化多半始于此。
对伯通而言,在那个时候能参与《爱枣报》创作算是生逢其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机遇,一个三线城市的大学生,慢慢接触到了国内门户网站一线做新闻的人,和网易的高级编辑,甚至是副总编级别的人一起工作。“二三线地区的年轻人最怕的就是这种信息接收和认知上的不平等。”伯通说他当时是瞎猫碰死耗子就撞上了,在年轻时就能抹平这种信息鸿沟,他觉得是非常有福气的一件事。
就和听过的很多俗套的故事一样,因为不想看到自己五十岁还坐在办公桌前的样子,突然有一天,伯通觉得自己必须要离开电视台了。他满腔热血地把在《爱枣报》写的文章打印出来,跟父母说,这是他能去北京混的本钱。
然后他就北上了,迎接他的是失业的半年。他给网易、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都投了简历,结果都石沉大海。
腾讯《今日话题》评论员小白 伯通
伯通失业的状态,在“老衲”从网易跳槽至腾讯之后结束。
“老衲”是伯通进《爱枣报》认识的朋友,是当时网易新闻的运营。因为和伯通共事过,觉得他可能适合当时腾讯正在招人的“今日话题”,就让他去试了试。
这一试,试了两年半。于是,到了26岁,伯通第一次知道还有“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区分,才明白别人称他“民粹”是什么意思;到了27岁,第一次听说“权己权界论”;到了28岁,才基本能不搞混“左右派”的含义……
“因为笨拙和拖延,在腾讯新闻的两年半时间里,我至少熬了200次夜,其中有一半是通宵。不过这种强训练的好处就是,关于码字这件事基本就免于恐惧了,因为所有幺蛾子都见识过——比如,关于‘离截稿还有半小时,WORD崩溃一个字都找不回来’的噩梦,我曾经连做了三年。”他在最近招实习生的文章中这么写道。
除了码字的能力,腾讯对伯通来说,是他再一次碰到的“时运”。
“我就赶上那么一个机会”
当时的新浪、网易、搜狐、凤凰,要么没有评论产品,要么不太看重新闻业务,要么流量不够。 而恰好在那个时间段,“腾讯作为一个大平台,拿那么大的流量去养一些年轻人,这种机会真的非常难找。”
“我就赶上那么一个机会,两年半的时间在那里完成了一个高强度的训练。有人带你,还给你发工资,允许你犯错误,让你花时间去不断完善自己,逐渐成熟起来。”
“可能是一个表达者的宿命:记吃不记打”
2010年,中国最大的财经事件是国美之战。国美董事长、创始人黄光裕入狱,他的职业经理人陈晓反水,两方争夺国美的控制权。陈晓胜利的时候,小股东代表放言:陈晓今天如果赢了,我可以在这里断言,中国有一千万网民从此再也不会去国美。
“网上一片哗然,一千万人抵制国美,国美还活不活?当时我的领导刘彦伟说:哪怕你真的代表了一千万网民,一千万网民都像如臂使指一样,你说不去了就不去了。但是你查查中国家电消费者的基数是多少?你的一千万在几亿消费者当中算什么?这是一句口水呀,口水你也信?”
这之后,伯通开始觉得网上的段子就是段子,它对实际生活的影响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可能,这也是之后伯通写评论时 “记吃不记打”的滥觞:
2013年10月,伯通写了一篇《你蒙我骗:“极草”是如何靠央视卖出黄金价的?》,极草公司直接堵到了希格玛大厦的楼下;
2013年11月,他又写了一篇《做安利:一个真男人的试金石》,差点惹来了中国成功学大师陈安之的起诉。
伯通说其实他也怕,但这是个改不掉的毛病。可能,这就是一个表达者的宿命:记吃不记打。这样“讨打”的文章常常引来意见相左的观点,甚至会得罪很多人,伯通倒是不为此烦恼,他觉得:“当所有人都夸你的时候,你就知道自己肯定做错什么了。”
资深公关 伯通
在腾讯干了两年半后,由于身体原因,伯通休息了一段时间。之后,他抱着想要了解 “更大的世界”的心态,辗转百度、陌陌从事了公关工作。在今年年初前,伯通的头衔是陌陌公关副总监。
“尽可能去讲述一个复杂的故事”
“我只能尽力去讲述一个复杂的产业故事、商业故事或人物,但是你不可能断言式地给出一个结论,那是非常不负责任、非常无知的一个表现。”这是伯通在16年时做公关时得到的感悟。
“在企业内部和外部,你看待同一件事的角度完全不一样。在企业里,你会知道它内部运营的真实情况以及其商业逻辑;而媒体观察,一是会有信息上的误差,二是你所处的角度和立场不一样,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当我从左右两种角度去看同一个事情,就会知道一个商业组织运行背后,比较接近真实的逻辑。”
“把自己再拔高一点”
或许是做公关的经历,影响了此后他看待世界的方式。谈到自己如何找论点时,伯通举了个例子。今年三月份都在探讨逃离北上广,当时他写了一篇《还留在北京的,都是没有退路的》。
“逃离北上广这个热点出来之后,可以想象朋友圈有第一层最基本的逻辑:一派人说我们要逃离,因为北京雾霾啊之类的;一派说我们不能走,因为北京给我们新的工作机会,高薪啊之类的;还有一群吃瓜群众,大概3种类型。
这时候我就要进入第二层逻辑。我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你把自己再拔高一点。不是说你把自己摆得高低,是你要站在这三个观点之外再去看,大家在表达‘不得不走’、‘想走不能走’时,好像都不是主动要做什么,都是被动的。
我唤醒了大家更深一层的情感,或者叫恐惧也好,让你知道你是被动的。无论作何选择,总之就是不得不,你也因此能接触到受众更深一层的感受。”
虎嗅首席评论员 伯通
今年年初,伯通辞去公关工作,转而安心码字。
“你 47 32281 47 15289 0 0 2495 0 0:00:12 0:00:06 0:00:06 3046像我这样上了这么多年网,
你也能写出来”
近一年来,伯通以虎嗅首席评论员的身份写着一篇接一篇的“爆款”评论:
《你骂得越狠,他们活得越爽》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
《今日头条不是这么骂的》
《别让李笑来们跑了》
《现在不努力,将来可是要结婚的哦》
《今天TFBOYS解散了吗?”》
《天津折叠》
《不要做中国人的孩子》
《丧逼简史》
《知识变现自学手册:从入门到放弃》
他的文风自称一派,有时读者只看题目,便知道这是他的作品。
1976规律:赶上互联网表达红利期
伯通把他这种码字功夫归结到了两个字上:网龄。
“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前几年你穷的时候,还挺有理想的》,当时总结了一个‘1976规律’。为什么中国现在互联网表达者的精英群体,多集中在1976-1977年出生?因为他们在大学刚刚毕业的时候,正好赶上中国的第一拨面向大众开放的互联网论坛。从全国论坛,到天涯、西祠胡同、猫扑,全都起来了。
如果那个时候你没有上网,或者你还是个三岁的婴儿,或者你已经五六十的老头,你没有赶上这一拨互联网表达红利的话,那之后就没有你的事情了。类似的规律还有很多,比如《异类》就提到一个球队里成功的孩子,一般都在当年的上半年出生,很少有下半年出生的。孩子很多时候是比发育的,如果我比你大了半岁,我跟你同一年级,一起踢足球,优势可想而知。
所以说网龄很重要,因为它和你所处的那个时间点有关,之后的时间会赋予你能量。”
“千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写作不奔着钱去,拿什么支撑?快感,真的是快感。”伯通这么写道。对于写作这件事情,在知乎上有这么一段直击他心灵的文字:
“创作过点什么的人应该都曾有这种体会。当满意作品在手中接近完成的时候,尤其是独立制作不曾借助外力的作品,在完成的那一刻,精神上获得巨大愉悦足以抵消之前所有倍受折磨的过程。在创作的过程中你是压抑的,克制的,有时甚至是绝望快接近奔溃的... 但完成的那一刻,之前让人不安与快要发疯的煎熬都瞬间消失不见了。
你手边的作品是文字、绘画、摄影,手工、音乐等形式,甚至是代码,都有可能在完成的那一刻给你带来巨大满足。它的实现条件是要具备一定艺术性,偶然性,不可求性的。不能即刻实现,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与反复调整。失败或归于平淡的可能性很大,然而你却出色的完成了。随后而来的那种愉悦真是任何事都代替不了的。”
这或许就是他为何辞去陌陌公关副总监的位置,转而安心写着评论,拿着比之前收入低得多的工资,嘴里念叨着“千金难买我高兴”的原因吧。
“如果我是一把柴火,可能放在媒体,就像把我扔在炉子里烧,发挥我最大的效能;放在公关那,我可能就相当于给火车垫的枕木,好像也有作用,但并没有把我内在的价值最大化地发挥出来。”伯通这么总结他的两份职业经历。
“我高兴就是最大的。千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什么让我高兴我就做什么,不想和自己的内心作对。”
当然,上述只是原因中感性的一部分,伯通也谈到了理性层面:“15年房价大涨之前买了一套房子,虽然是用来自住的,没有挣钱,但是不必再为此焦虑了。” 他看得很开,觉得有了房子以后去计较钱挣得多少,显得没有意义。相较而言,做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才是更重要的。
“找不到机遇,就去找适合的工作”
伯通觉得自己离“真正抓住时代机遇”还差得远,只是认为自己在用经历做排查而已。“我把不适合做的都已经验证过了,比如创业,最后找了一个适合做的,仅此而已。”
“我可能不属于被时代青睐的人,我只能说在这个时代下,一直在寻找自己能够接受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