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度舆情回望:跳出“脑补”真相的思维怪圈,2017的真实样子出落得清晰

2017-12-28 腾讯传媒 全媒派

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时代:人们依赖社交,却又越来越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很多时候,这个世界甚至并不真实存在。2017即将结束,全媒派将从舆情、社交、文娱、知识四个切片呈现这个全靠“脑补”的时代。


无论你愿不愿意承认,欢迎来到“脑补元年”。



后真相时代,热点新闻事件迭出,而事实扑朔迷离。但总有人相信自己开启了上帝视角,所猜测的即为真相。2017年,真相不存于警方的结案报告里,也不存在于法庭的判决书里,它只存在于公众的脑洞里。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带你一起来回顾,2017年舆情领域的每一个大型脑补现场。

 

我猜,他们一定……


2017年,热点事件似乎比往年都要来的更加魔幻些。真的是世道变了吗?


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心变了。往往事实尚未厘清,围观群众便已经给当事人脑补了一场又一场大戏。

 

脑补动机


6月,杭州烧起一场大火。保姆莫晓晶故意纵火,女主人朱小贞和她的三个孩子不幸遇难,一家五口只余男主人林生斌一人。案子尚在调查中时,网上就已谣言四起,猜测和想象填补了事件的空白。


“男主人林生斌与保姆有不正当关系”、“保姆为了上位才纵火”……吃瓜群众自觉主动地为保姆找到了作案动机。


而几天后,林生斌向绿城物业公司维权时,“林爸爸死磕物业就是为了讹钱”、“一个孩子一个亿”等猜测甚嚣尘上。对林生斌维权动机的猜测成了微博的讨论热点,大V们甚至分边站队,讨论“林爸爸是要钱还是要真相”。

 

绿城纵火事件中的部分谣言

 

杭州保姆纵火案中,无论是加害人还是被害人都被舆论强行安排了动机。未经事实佐证,人们肆意对当事人进行揣测,然而真相可能就是一次动机简单的报复、一场对未尽责任者的追责。


同样,在榆林产妇跳楼事件中,产妇家属也遭到了同样的揣测。


待产孕妇马茸茸在榆林一院跳楼身亡后,榆林一院微博发表声明,称产妇因剖腹产请求被家属拒绝,因疼痛难忍而跳楼自杀。


随后,一张产妇下跪的监控录像截图流出,公众根据这张截图,将事件扩展到“婆家人愚昧无知,以为顺产对孩子好,不顾产妇死活”的地步,直男癌、婆媳关系等刻板印象主导了事件在猜测中的走向。“不到生孩子的时候,不知道嫁的是人是狗”、“一场中国式婚姻下的谋杀”……产妇家属被推向风口浪尖。


榆林产妇下跪监控视频截图


但紧接着,产妇丈夫回应,称家属曾两次要求医院剖腹产,但均被医生拒绝。至此,榆林产妇跳楼事件陷入罗生门,医院和家属各执一词,真相不得而知。


人们对当事人行为动机和情由的揣测,可能是符合常理的推断,也可能只是一次脑洞大开的想象。但无论怎样,揣测情由除了使真相模糊不清之外,并不会产生任何积极意义。


全媒派往期文章参考:《产妇事件与媒体迷雾:移动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真的缺位了吗?》

 

脑补行为


国庆期间,一条新闻突然刷屏,“3名中国游客赴韩整容被限制出境,因相貌差异大”,这条微博在短时间内就达到三万转发、四万评论。


 

这条消息后来被证实是假新闻,照片拍摄地在韩国首尔东大门新罗免税店地下一层会员中心,三位女士当时也不是被海关扣下,而是在排队等待办会员卡。


照片拍摄者拍下三位女士后发到朋友圈,照片被“朋友”一路转发到微博,在传播过程中拍摄地点从“首尔新罗免税店会员中心”变成了“韩国海关”“中国海关”、“香港机场”等,拍摄背景也由“等待办会员卡”被脑补成“因整容被限制出境”。


回过头来看这条假新闻匪夷所思的刷屏过程,实际上就是一次看图说话的传播事件。失去了原有的语境,一张照片就被曲解成一个故事,经过大V和营销号转发后,一场“嘲笑整容者”的狂欢就此展开。


一个月后,十余名家长反映朝阳区红黄蓝幼儿园的幼儿遭遇老师扎针、喂不明白色药片,并提供孩子身上多个针眼的照片。“叔叔光溜溜,童童也光溜溜”等极富冲击力的话语迅速刷屏,结合之前的携程幼儿园案件,虐童舆情集中爆发。


几张语焉不详的截图让人浮想联翩,而没有直接有效的证据也让事件再次陷入僵局,尽管调查结果已经公布,但公众只忠于自己相信的事实。

 

全媒派往期文章参考:

《一张整容照引发的风波:揭秘"刷屏级假新闻"背后的离奇传播链条》

《舆论镜像中的儿童:无奈与愤怒间,媒体如何规避耸动,把握操作尺度》 

 

假如是我,我肯定也……


后真相时代,相比事实,情绪更能占据主导。为了增强新闻的情感冲击力,在传播的过程中,新闻事实往往会被拉到个体层面进行解读。


读者在这种解读中,往往能和发生在远处的事情发生联系,并找到自己在事件中的相关性。新闻的个体视角解读使读者更容易代入事件,除去给事件当事人加戏外,吃瓜群众也变身戏精,在热点事件中给自己加了不少戏份。



年初,一篇《刺死辱母者》迅速挑起了公众的愤怒。关注于欢案的大多数人都将自己代入“儿子”这一特殊身份,从母子情感的角度出发去理解案情。黑社会、被侮辱的母亲、血气方刚的儿子,这几个角色在公众的想象里就被赋予了各自的属性。

 

于欢案中部分自媒体的言论


对亲情的感性理解成为读者的主要视角,在这种极富个人情感的解读下,于欢被捧成捍卫母亲的孤胆英雄。主流声音对他后来的过激行为表示全然理解,而完全忽略了案件本身及其牵涉到的复杂法律问题。


公众的代入感存在于每一个热点事件的主人公身上。人们真心实意地同情林爸爸和江妈妈,是因为他们将自己代入了同样的灾难之中。“今天你不说话,明天也没有人为你说话”的观念引导之下,站队比事实更重要,公众的观点被情绪而非理性所引导。 


我只相信这,不相信那


社交媒体崛起,成为越来越多人获取信息的渠道。但是,社交平台限制的字符长度、海量的信息量,使公众在接受信息时很难获得事件的全貌。


在碎片化的传播中,语境缺失,猜测和谣言领先于事实,率先进入公众的视野。在心中早已谋划好的阴谋论,让他们更愿意相信谣言,而不愿意相信警方的辟谣。

 

有的相信是因为偏见


江歌案庭审开始后,陈世峰的部分陈述被迅速传播到社交平台上。陈述中辩方提到的“门是刘鑫锁的”、“刀是刘鑫递的”等观点被当成事实,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尽管日本检方已经否认了陈述的真实性,但吃瓜群众还是将其当成刘鑫的罪证。

 

 

在江歌案中,刘鑫是被既定的坏人,公众早已将其脑补成十恶不赦的反派人物。公众的固有印象会对事件预先形成认知期待与情感投射,引领思考的方向。


这种认知还会在后续的信息接收过程中被不断固化。在接受信息时,受众会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更加倾向于接受支持既有观点的信息。也正是因为此,对刘鑫不利的信息会更容易被接受,而检方的澄清则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


全媒派往期文章参考:《江歌案再牵公众神经:全民脑补时代,媒体如何引导失焦的注意力?》

 

有的不信是因为迷局


而有些事件,即使警方已经发布声明通告,公众也还是大喊“我不信!背后一定有阴谋!”。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不愿去相信?


今年,“塔西佗陷阱”的概念被频频提起,古罗马的执政官塔西佗说过一句话,他说:当政府不受欢迎时,好的政策和坏的政策同样会得罪人民。”而在公共事件传播中,如果双方的对话生态长期存在问题,难免会导致信任危机。在这场迷局中,公众的信任程度被逐渐消磨,最终出现“不管你说什么,反正我不信”的局面。


红黄蓝事件声明后部分网友评论


面对官方“硬盘损坏”、“家长造谣”、“涉军系谣言”的说明,公众表现出了强烈的质疑。一方面,质疑来源于事实缺失;而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因长期新闻事件草草收场而带来的信任危局。缺乏公信力的声明,为公众脑补阴谋论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全媒派往期文章参考:《稀缺的事实与泛滥的观点:后真相时代,公众还可以被说服吗?》


信息的缺失,权威发声的滞后,谣言的横行都会成为“脑补”的沃土,热点新闻发酵的舆情,更像是一场情绪,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以至于当我们回首的时候,发现褪下感性外衣的新闻,依然真相模糊。


全媒派往期文章参考:「事实的胜利」与「烂尾的真相」:这一年的十大热点新闻后来怎么样了?


回顾一年的舆情,似乎让人感到悲观,但你知道好处是什么吗?当时间把我们从情绪化的脑补中救赎出来,用一个旁观者的眼睛,我们看到的2017,清晰而真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