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月能写3万字:自媒体时代的医生,不只是会看病

胡安冉 全媒派 2022-06-16


 

曾经,网络上的医学内容泥沙俱下,在专业解读之外,各种补肾良药、祖传秘方和动辄癌症前兆的谣言充斥着内容市场。与此同时,这一领域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洗稿问题。


而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医生这一群体获得了空前关注,除了进入抗疫一线,更多医生则是以另一种方式进入到了大众视线——线上医学知识科普。

 

更多专业医生的入场,有助于改善线上医学知识科普的整体生态。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便邀请了一位在疫情初期进入内容创作领域并表现活跃的医生——中国控制吸烟协会理事、腾讯新闻知识官、呼吸与危重症科医生史兆雯——与她聊一聊,专业医生是怎么做好专业内容的。

史兆雯医生。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疫情期间收到太多咨询


全媒派:您十多年前就进入医院工作了,但在网络科普方面算是位“新人”,此前除了给患者看病外,您还会做些什么?

 

史兆雯:其实我也在大学任教,因为我们是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所以我们也有教学任务。除了日常与患者的沟通外,作为一名大学讲师,我还会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理论课和临床的实习教学,可以从现场获得学生的反馈,从学生身上,我了解到现在年轻人的一些习惯,比如怎么去介绍一个新鲜事物更容易被人接受。

 

通过讲课,我也获得了进步,同时也认识到仅仅给医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播是远远不够的,利用互联网这个渠道,我可以进行医学知识科普,会有更多的人受益。

 

全媒派:除了在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中获得了启发,还有哪些原因促使您进入了内容创作领域?


史兆雯:除了日常在工作和教学积累的经验之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促使我产生了进入内容创作领域的强烈动力,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医学知识,于是我加入了腾讯新闻的知识官计划。

 

对于医生来说工作时间比较固定,空闲的时间我就会在网上浏览一些医疗卫生相关的信息,比如国家的医疗卫生政策。疫情暴发初期,很多亲朋好友非常茫然,无法快速了解疫情的进展,也不了解为什么会传播得如此广泛。

 

于是他们就向我寻求帮助,正好我的专业又是呼吸与危重症科,专业也对口。一开始我就反复向身边的人以及患者解释这些问题,我觉得和一个人解释很简单,但是不断有人来询问相关问题,我就思考,是不是可以通过一个互联网平台进行相关知识的科普,这种方法比一对一的讲解更为有效。

 

此外,疫情期间有很多人在社交媒体平台传播一些谬论,误导了很多网友甚至是一些患者,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去传播正确的知识。从自己的专业经验出发,再通过查询相关的资料和文献,帮助大家对新型冠状病毒形成更客观的理解。

 

医生也可以是有着高度创作热情的创作者

 

全媒派:您如何看待自己作为医生和医学内容创作者这两个身份之间的关系?同时承担这两个角色,是否会感觉到疲惫?

 

史兆雯:我觉得这两个身份是相辅相成的,彼此有一种促进的作用。传统意义上的医生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临床的实践获得自我提升,然后从一个普通医生一步步积累成为一个主任和专家。


但是时代在变化,现在对医生身份的要求可能会更加多元化,我可以是一个医生,也可以是一个有着高度创作热情的创作者。

 

之前很多人选择去医院看病,获得健康方面的专业指导,但是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对新知识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如果单纯地去医院了解医学知识,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他们更希望通过一个简单便捷的方式获取信息。

 

同样是关于呼吸道的问题,除了在临床方面回答之外,在互联网平台上让更多的人了解,我感到非常欣喜。虽然医生的工作很忙,压力很大,但是我不觉得疲惫,这两个身份之间并不是矛盾的。

 

内容科普更像是我的一个兴趣爱好,可能有些人是下班之后打打游戏、跑跑步之类的,对我来说,写作是我的兴趣爱好,通过写作的方式将我的专业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可以获得知识的提升。最近一年的知识科普中,我不断查阅中外文献,对我自己也是有助益的,这是相互促进的作用。


史兆雯医生的科普视频节选


全媒派:您说自己是一个拥有“高度创作热情的创作者”,这种热情来源于哪儿?


史兆雯:对我来说这不是一项任务,我的热情来自于需求——提升自我的需求以及帮助患者的需求。

 

通过医学知识科普,可以帮助患者在疾病早期就对其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可以有效的提高治愈率。而且随着经济条件的提升,健康意识方面也应该同步提升,早发现早治愈,这是现代比较进步的医疗就诊方式。


知识科普也是新时代下的一种个人宣传。你对一个医生的认同度高了,就会选择信任他,找他面诊,这对我的职业生涯也是有帮助的。


全媒派:您目前的科普频率是怎样的?有没有计算过每个月会写多少字?目前每个月会花多少业余时间在创作这件事情上?

 

史兆雯:我的创作时间比较随意,有时候工作很累很忙就不会写,但是有想法的时候,一天写三四篇也是有可能的。平均下来,每天都有一篇,每篇的体量基本上在1000-1200字左右,按照一个月30篇计算,我估计有三四万字。

 

但是我觉得字数只是一方面,稿件的质量才是重点。我不单纯追求数字的增多,而是希望每篇文章都能满足读者所需,他们对文章内容进行评价和评论,我会很喜欢看读者的留言,了解到读者的想法,了解读者之所需。有空的时候我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回复,给他们一些医学上的建议。


打开腾讯新闻App,搜索史兆雯医生,查看她的医学科普。

https://view.inews.qq.com/media/18710863


至于花了多少业余时间,这个很难界定,有时候是找到一个固定命题作文,通过这个题目去搜集相关的资料,然后组织文字,最后成稿,这个比较耗费时间,完成一篇稿子需要两三个小时。但是如果是一个突发新闻,时效性很强,我又对此很有感触,我可能半个小时就成文了,这是灵感的迸发,也是我近一年多在腾讯新闻上培训出来的一种能力。


医学知识有门槛,内容创作需更灵活


全媒派:您刚才提到,会在评论区回复读者。一条内容在互联网上的受众数以万计,而在医院门诊更多是一对一的传播。您觉得在网上面对网友和在工作中面对患者,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史兆雯:比较直观的区别在于受众对信息的信任度以及对待科普文章的态度。网上有些人会认为你就是哗众取宠蹭个热点,对文章内容十分苛求,对此我也能够理解。


在医院就诊的患者本身对医生是信任的,因为能从医生这里立即获得帮助,所以对待医生的理解度、信任度和宽容度都会比较高。但是互联网上大家毕竟隔着很远的距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比较低,我还是更愿意与那些有正面需求的读者交流。

 

全媒派:的确,除了意见反馈的多元之外,医学科普这个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乱象,比如谣言、抄袭等,那么您在平时选题时,如何规避这些问题呢?

 

史兆雯:这个问题我也有考虑过。腾讯新闻知识官计划这个活动就很好,首先对于入驻的知识官有一个准入门槛,会对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在发布文章前也会有一个审稿的机制,另外对于传播者来说,传播目的是什么非常重要。

 

与我个人而言,第一,选题时会针对大众比较关心的事件,但是如果突然有个热点,我先会等待官方媒体的认证。比如沙尘暴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就结合我们的生活和呼吸专业知识进行了科普,但是如果话题本身是建立在一个假新闻的基础上,就是站不住脚的,所以我首先会对事件的真实性进行确定。

 

第二,我的传播目的是比较正面的,不是为了哗众取宠、吸引眼球,否则可能会引起读者的不适。而且我倾向于,当事件已经发生了,作为一个旁观者或是第三方发布对这个健康相关事件的看法,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我不是一个专业的法律人士或行政人员,我不会去判断事件当事人的对错,而是站在医学的角度来讨论。


另外,我每天早上吃完早饭后,会留出一段时间在腾讯新闻上阅读,看一下最近的热点信息,大众在医学方面有什么新的需求,这都会成为我的创作灵感。

 

史兆雯医生。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全媒派:不得不承认,医学知识的理解门槛相对还是比较高的,为了提高与受众的贴近性,您有做过什么尝试吗?

 

史兆雯:我觉得医学科普分几个层次,首先就是“广普”,这个对象是普通大众,他们对医学知识有一些了解,但是不够深入,我进行科普时就会经常采用打比方的形式,用大家已知的事物去解释未知的事物。

 

此外,成稿后我也会把文章发给我的非医学专业的朋友,让他们给我一些反馈,再对稿件进行复稿。刚开始我会求助身边的朋友,后面写作内容多了,我就会对读者的阅读习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是属于“广普”的内容。

 

另外有一类是“窄普”。医学是一个很宽泛的领域,有一定的专业壁垒,比如我是呼吸与危重症科,对于眼科、皮肤科等我不太了解,但是在接触患者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领域会有一些交叉。比如我写戒烟的科普资料时,我查到烟草会破坏女性的皮肤健康,对皮肤屏障的损害我就不是很了解,我会向皮肤科的同事请教,之后再结合我本身的呼吸科知识进行一个跨界的联合,发布一篇关于烟草对皮肤的危害,这对大众来说也是一个新的认知。

 

最后我还会进行一些很专业的科普,对象主要是医学专业人士。我就会查阅中英文文献以及最新的医学研究进展。

 

所以医学科普是分层级的,包括但不限于对大众的“广普”、跨界的知识联合以及专业知识的科普。写作前我会确认自己的科普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去完成。


全媒派:除了内容专业度的分层,在内容形式的分类方面,您最近也开始尝试短视频科普这种形式了。

 

史兆雯:一个好的视频不仅要有优质的内容,后期的制作也非常重要,比如字幕、剪辑的速度、重点的选取、重点的突出等都需要专业的后期人员才能做得更好,未来我也想寻求更多的合作,拓展自己的方向。

 

现在比较多的视频内容形式我都有尝试,比如通过小品的形式模拟专业诊室内的对话,或者是专家面对面的形式。我觉得模式没有固定,最重要的是发展个人特色,能让别人记住你关注你,因为个人特色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你的读者和患者的跟随度,他们会愿意相信你,并从中获益。


史兆雯医生通过视频方式科普关于肝癌的信息


 

医学科普内容市场也在不断大浪淘沙


全媒派:您觉得过去这一年人们对于医学知识的关注有了哪些变化?

 

史兆雯:我觉得变化挺明显的。


首先,疫情暴发后,人们对于流行病学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之前人们关心的可能就是普通的细菌性的、病毒性的疾病,没有意识到流行病学相关的知识。

 

此外,疫情后个人的健康防护意识增强了。比如戴口罩这个行为,其实即便没有新冠病毒,在换季的时候也会有一些流感病毒,公共场所也会有一些细菌,春秋两季也会有花粉导致过敏,这些情况下都应该佩戴口罩,但过去人们不太重视。

 

最后可能就是及早就医这个意识更加深入人心。之前一些患者都是讳疾忌医,最后导致病情的恶化,现在大众的预防意识增强,越来越多人愿意定期进行检查。


疫情本身并不是好事,但是它所导致的卫生观念上的变化,算是一个积极的因素。

 

全媒派:疫情期间,越来越多医生成为了科普达人,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史兆雯:任何一个新兴事物的出现都会吸引很多人进入,不能用“跟风”这个词,参与会更好一点。不过虽有很多人进入,但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能够坚持下来的都是有闪光点的,比如有固定的风格、时效性高等等。

 

至于能不能坚持下来,我觉得还是需要毅力的,毕竟我做了一年,当中也碰到很多情况,医生也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持之以恒就需要热情,除了有一定的专业性外,还要有精神目标。

 

因为毕竟要坚持做持续性的产出,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真正做到了,成为一种个人习惯,就会放松些,有投入创作的想法和激情,把这件事情想象成展示自我的行为。现在医学的首要任务是治愈患者,但是能够向更多人传递医学知识,引起大众的关注,这个不管是精神上还是实际工作上,都有很大的帮助。

 

我不担心很多人加入会造成激烈竞争,我希望能形成自己鲜明的风格。


全媒派:在您近一年来的创作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

 

史兆雯:困难可能就来自于时间的局限性,只有在自己闲暇的时候才有时间创作,对于热点事件的发生,不能及时进行更新,但是我可以从其他角度入手,找到一个特殊的立足点,这是值得传播的方向,这会考验我的专业知识和科普水平。因为我不可能做到像专业的内容创作者那样的水平,我更希望在专业评论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独特的角度。


全媒派:您对自己目前的内容传播效果满意吗?如果满分是100分,您会打多少分?

 

史兆雯:其实我真正进入内容创作领域的时间大概就是一年,还算是刚入门的小学生,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各方面都要进行提升,所以我给自己打60分。

 

在传播数据方面,我没有一个专门的统计,但是如果能做到一篇文章的传播范围能覆盖上百万人的话,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

 

之前我的科普更多是采用文字的形式,未来我想在短视频领域进行一些尝试,这种形式更符合现在大众的阅读习惯,这就要求我能够在一分钟内把信息进行提炼,将重点传播给大众,一旦他们对此有兴趣,就会关注我的其他内容。比如一个好的电影预告片很重要,对于现阶段来说,怎么拍摄好预告片就是我努力的方向,既要符合大众审美,又不能丧失我的专业性。



「本文为腾讯新闻知识官计划特约稿件,欢迎转载。想成为知识官,或发现更多有趣的内容创作者,请点击超链接查看」


【互动赠书】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我们将根据留言质量和点赞数选择一位读者赠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提供的《查理·芒格传》一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