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可拉伸智能变色纤维

中国科学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杂志社 2023-01-06
近些年,随着可穿戴电子产品的日益普及和智能服装概念的兴起,智能纤维和织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智能变色纤维作为智能纤维的重要分支,在可穿戴显示、视觉传感和自适应伪装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东华大学材料学院王宏志教授带领团队人员,依托东华大学在纤维材料方向的学科与技术优势,利用电致变色、电热致变色及结构色原理,长期致力于实现纤维织物色彩的智能变化,搭建智能变色纤维的连续化加工平台,希望推动智能变色纤维在国家战略特需与时尚创意两个方面的应用。
近期,王宏志教授团队利用多级多孔结构,制备了具有双导电通路的可拉伸导电纤维,通过导电纤维优异的电加热特性,获得了可拉伸电热致变色纤维。该纤维可完美地植入到织物中进行多种图案的编织,并实现多种颜色变化,在可穿戴显示、自适应伪装等智能服装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项研究成果以题为“Stretchable electrothermochromic fibers based on hierarchical porous structures with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dual-pathways”发表在Science China Materials上。

图1. 可拉伸电热致变色纤维结构及导电机理示意图
通过相转换法,在聚氨酯(PU)基体中构建了一维导电碳纳米管(CNTs)网络的多级多孔结构。通过在微孔表面沉积银纳米颗粒(AgNPs),使可拉伸导电纤维内形成AgNPs和CNTs的导电双通路,从而有效提高了纤维的电导率和电热性能,保证了电子的正常传输,有效避免了纤维在拉伸状态下电导率的急剧衰减。导电纤维在60%应变下进行1000次拉伸/释放循环,纤维电阻仅增加了1.5倍。此外,通过连续的湿法纺丝方法可制备长达几米的可拉伸导电纤维,有效提高了其服用实用性,为变色纤维的大规模制备奠定了基础。
图2. 可拉伸电热致变色纤维在不同应变和电压下的变色性能
涂覆热致变色涂层后,所制备的电热致变色纤维可通过不同应变/电压两种模式实现纤维颜色的可逆変化。纤维在30%应变或5.2 V电压下可实现红色到蓝色的转变,在60%应变或7 V电压下完全转变为白色。在人体持续接触的安全电压下(24 V),可实现2米长电热致变色纤维的颜色可逆変化。此外,可拉伸电热致变色纤维可完美地植入到织物中进行图案的编织,显示出其在智能服装领域广阔应用前景。

 

文章信息:[点击下方链接或“阅读原文”可获取全文]  

Stretchable electrothermochromic fibers based on hierarchical porous structures with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dual-pathways,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2020, DOI: 10.1007/s40843-020-1404-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