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谢心澄院士:期刊多举措,迈上新台阶 |《中国科学》《科学通报》70周年系列访谈

王维,黄延红 中国科学杂志社 2022-06-18

2020年是《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创刊70周年,我们特别策划了“我与《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系列访谈,邀请曾经关心指导或亲身参与“两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管理者、科学家、作者和读者等回顾期刊发展历史,同时展望未来,提出期望和要求。

使命历久弥坚,同心砥砺前行,“两刊”将以70年作为新起点,继往开来,实现更大飞跃。


谢心澄院士出生于1959年,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中英文版主编。近年来,谢心澄主要从事电荷及自旋输运、低维量子体系、关联电子系统等方面研究。
在2020年“两刊”(《科学通报》《中国科学》系列)创刊70周年之际,《中国科学》杂志社专访谢心澄院士,共同探讨中国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

谢心澄院士


建立高效的编委队伍,打造坚实的期刊品牌

 

您接任《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主编以来,英文版的影响力逐年提升,您认为采取的哪些举措比较有效?

谢心澄期刊的进步离不开编委会和编辑部每一个人的贡献,尤其是老主编——王鼎盛院士和张杰院士领导的上一届编委会的贡献。我是2018年接任《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中英文版主编的,之前也在编委会中担任凝聚态物理方向的编委。大概在2014年前后,期刊面临着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压力和挑战,当时编委会做出了转变办刊模式的决议。之后,编委会的工作重心由评审稿件调整为约请重点稿件和进行期刊宣传,而编辑在稿件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我记得期刊的约稿率曾经高达近80%,而约稿的质量确实带动了期刊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2018年新一届编委会成立,我们在上一届基础上精简规模,邀请各个学科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一线科研人员加入,为进一步实现期刊的跨越发展提供保障。经过几次商讨,确定了2位常务副主编、4位副主编和61位编委的阶梯式规模。之后届中增选4位编委,并组建了第一届青年编委会,形成了现在的编委会阵容。
您在第一次全体编委会上提出了“1+2”任务,两年来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谢心澄在第一次编委会上,我为编委提出了“1+2”的任务,“1+2”指的是每位编委每年为期刊撰写1篇稿件,约请2篇符合质量要求的稿件。当时也有几位好友跑来抱怨,说任务太重,要求太高。但是,据编辑部的数据反馈,大部分编委都履行了工作职责,90%以上的编委参与到期刊建设,确实将期刊发展放了在心上。不仅如此,两年来,我们的编委也活跃在国内外的各个学术会场,为期刊的宣传奔走相告,在150多场学术报告中都看到了期刊的介绍。
今年您组建了青年编委会团队,这又是出于哪些考虑?他们的工作范围又有什么不同呢?
谢心澄是的,2020年年初,经过正副主编会讨论通过,决定吸收一些年轻人加入期刊工作。这也是受到其他期刊发展的启发,建立一支积极的青年队伍,有利于期刊争取热点文章。同时也考虑到学科分布,作为编委会的有效补充。他们的编委职责主要侧重在为期刊贡献高质量稿源上。
两年来,您也频频带队亲征,率领编辑部开展了一系列的“走进科研院所”期刊座谈会活动。
谢心澄座谈会的想法是第一次正副主编会上提出的,当时决定先由几位副主编牵头,在各自的单位开展,看看效果。2018年我们先后在中科院物理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苏州大学举办了座谈会;2019年又在浙江大学、中科院理论物理所和南京大学展开座谈;期间还利用凝聚态物理大会的契机,召开了高引作者期刊研讨会。可以说,这些都加深了作者对期刊的了解,也拉近了期刊和作者的距离。
座谈会上您碰到过比较难回答的问题么?
谢心澄有些作者提出的问题确实比较尖锐,也是值得做期刊的人认真考虑和面对的问题。比如有一位作者很直接地问:“期刊现在重视影响因子的提升,是否还会考虑引用不会那么好的研究方向?”其实,期刊的影响力并不仅仅是看影响因子,热度高的话题发表比较容易,也能为期刊带来快速的读者反馈;而对于一些没有那么热门的话题,但其实又涉及非常重要的研究进展,比如一些基础学科,期刊还是会有所考虑的。期刊为科技创新服务,成果的创新性是重要的评价标准,并不是盲目追求热点学科。
接下来期刊是延续这样的发展思路?还是有其他的发展计划呢?
谢心澄在期刊发展的现阶段,也就是我们影响力还不太高,知名度还不太响,我们确实是需要编委们无私的奉献,帮助期刊撰稿和约稿。但是,当期刊发展到一定程度,还是要转变到以高质量自由稿件为主,这才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模式。那时,我们的编委也会比现在轻松一些。

发展势不可挡,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现在,国内期刊都在发力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而国家也逐渐明确发展的时间表以及政策上的支持,您怎么看?

谢心澄《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给中国期刊定出了明确的发展时间表:到2035年,我国科技期刊综合实力跃居世界第一方阵。其实,建成世界一流期刊,为科研人员争取世界舞台的话语权,是共赢的选择。现在,国家的政策也正在扶持国内期刊的发展,比如高校的学科评估,要参考在国内期刊发表的文章;2019年院士的申请材料中要列举国内期刊上发表的代表作。这些都是有利的东风,我们需要把握住发展的机遇,迎难而上。
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您还有什么政策上的建议?
谢心澄在2019年“两刊”的理事会上,也有呼声建议对国家支持的重大、重点项目以及“杰青”“优青”等人才项目的评估和结题等提出要求,引导项目产出的原创成果发表在“两刊”等优秀中国科技期刊上,尤其鼓励在中文期刊上发表。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建议,可以作为下一步的重要工作内容来推进。 
从期刊的角度出发,需要侧重哪些实力的提升?
谢心澄期刊发展的过程中,国际化非常重要,也非常难。这对编辑的国际视野要求很高,我认为吸引有国际大刊办刊经验的海外华人科学家加入编委团队或编辑团队,借鉴高水平期刊的先进经验,推进期刊向国际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同时,也希望主管部门在工作经费和运作流程等方面予以支持和保障。

 70年寄语:七十未古稀,百年亦可期

2020年是“两刊”创刊70周年,您对“两刊”有哪些期望和寄语?

谢心澄70年或许对一个人意味着一生,但对于一本期刊,或许只是很小的一步。保持期刊的活力和蒸蒸日上的动力,将中国的和世界的科技成果传承下去传播出去,才是期刊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世界上有不少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期刊,却依然势不可挡魅力不减。我希望,将来“两刊”就是这样的期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