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0年2月8日 被检测为删除。
被微信屏蔽
文丨张是之 一、从三体说起 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中,三体星就在离太阳最近的恒星系里,距离只有4.3 光年。 就在这颗三体星中,存在着一个外星文明种群,三体人。 三体人拥有着全面碾压人类的先进科技,比如反物质发动机、水滴、智子等等。 三体人的文明虽然高度发达,但面对三颗恒星环绕,带来文明随时可能被毁灭的「三体问题」始终无解,最后只能向外太空移民。 正好此时他们和地球上的人类建立起了联系,互相发现了彼此的存在,于是决定进军地球,企图把地球变成自己的殖民地。故事就此展开。 科幻归科幻,故事归故事,但总体上还是要在逻辑上能说得过去,不能有硬伤。 《三体》总体上有没有硬伤暂且不论,我比较好奇的是三体人高度发达的科技和文明是怎么取得的? 这个问题书中没有做具体交代,只是说三体人的文明经历了近两百次的毁灭与新生,经过漫长的选择进化,三体人弃除了自己的懦弱情绪,变得冷静理智,社会的组织形态也变成了一个高度集权的专制社会。 这里有个疑问,那就是:一个高度集权的专制社会,能够发展出高度发达的文明和科技吗? 看上去好像很难回答?但我们只需要看一下,隔壁朝鲜的金家王朝。 你能想象出朝鲜的科技水平、文明水平,相较于同宗同族、更加开放的韩国有着碾压级的优势吗?再相较于中国或者美国呢? 放下朝鲜,或者再想象一下,在一个高度专制的奴隶社会,奴隶们只能按照主子的意思行事,听从主子的吩咐,这样的社会形态会不会产生出高度发达的科技或者文明? 刘慈欣在书中对于三体人的文明和技术高度,只是一个给定的初始值,并没有给出过多的解释。 但在描写人类自己的篇章中,他还是给出了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在《三体Ⅱ:黑暗森林》中,实际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面对外星人的入侵,我们地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社会形态来应对? 小说给出的答案是,整个人类世界进入了一个极权政府的状态。文化上,政府开始管控。经济上,开始推行平均主义,最后干脆使用配给制,也就是命令式的计划经济。 这样的政治体制和经济政策,带来的结果,那就是,三体人还没有入侵,人类社会自己先崩溃了。 人类进入一个长达50 年的黑暗时期,地球变成了地狱,世界人口从83 亿降到了35 亿,人口消失了一半多。 50 年死了近50 亿人,一年一个亿,平均下来一天就要死27 万多人。 就在人类一只脚已经踏进地狱,即将万劫不复的时候,2080 年左右爆发了第二次启蒙运动和第二次的文艺复兴。 这次人类喊出了一句金句: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就是说,与其为了远大的目标,苟且偷生的活着,还不如让人们自己决定,怎样活的更像一个人,更有尊严。 于是,我们可以想象,大概类似于中国的改革开放,自由交易的重新获得,个人自由选择重新被允许,整个经济的活力和潜力迅速被释放,全球经济迅速得以回暖。 经济向上走,各种科技水准也跟着提高。在随后的一百年里,人类进入了一个大乱之后的大治时代,文明重新恢复,甚至还超过了此前的水平。 一个文明高度发达、科技非常先进的社会有没有可能进入一个极权社会?有可能。 但反过来,一个高度专制的极权社会,有没有可能从中发展出高度发达和先进的文明技术呢? 我认为我和刘慈欣的回答都是,绝无可能。 二、有自由才有生产力 有自由才有生产力,这句话反过来,是不是说没有自由就没有生产力?并不是。 没有自由,当然也可以生产,奴隶可以给奴隶主摘摘棉花、耕耕地什么的。 但这样的一个奴隶主意志主导的合作形态,无法发展出工业化社会中需要的高度分工、高效运转的协作体系。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不厌其烦地论证,市场分工如何提高效率,自由贸易如何带来互惠互利。 他以制造别针为例,没有受过训练的人,无论再怎么努力,恐怕一天也造不出一枚。哪怕是熟练工,一天的制造量也绝不可能超过二十枚。 但如果经过简单分工,把别针的制作分为十八个不同的任务。有人抽铁丝,有人拉直,有人切截,有个人削尖线的一端,有个人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等等。 这样一来,10 个工人每天每日成针48000枚,也就是平均下来一人可以制造4800 枚。 相较于没有分工之下,一人只能产一枚,这个效率起码提高了4800 倍。如果再考虑到机器、工艺和流程的改进,这个效率还可以更高。 斯密的观察细致入微,也很有说服力。但我们这里吹毛求疵地杠一下的话,还是可以多问一句:奴隶制之下也有分工,极权专制之下也可以有分工啊。这怎么讲? 没错,这个杠并非真的吹毛求疵。斯密在这里只是通过观察给出了分工的好处,却没有说明人们为什么会进行分工。 所以门格尔在他那本奥地利学派的开山之作《国民经济学原理》中指出,斯密的分工理论是错误的,分工并不是文明进步的原因。 更进一步,门格尔强调说,人类对因果关系认识的进步,才是分工产生的T-1 层原因。 分工是结果,文明进步是这个结果的结果。原因的原因是,我们对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 分工促进生产力,这是一个经验事实,真正的原因不是分工,而是正确的分工。 那么,正确的分工从何而来?正确的因果关系认识从何而来? 大致上有两个方向,科学的和工程技术的。 科学上,要靠那些巨匠来发现,比如欧几里得、牛顿、爱因斯坦。 而工程技术上,一方面得益于来自科学进步的指导,而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向,那就是用试错的方法去积累经验。 而这两个方向,也都必须依赖于他们自身的分工协作,科学家能够有从事科学工作的自由,工程师、技术人员、企业家有去试错的自由。 所以当我们面对,奴隶制社会也有分工,极权社会也可以有分工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回答说,这样的分工来自于奴隶主自己的意志,这样的分工出错的概率远远高于人们基于自由,去选择自己擅长和喜爱的领域。 假如牛顿生活在一个极权的奴隶社会中,能做的可能就是去种苹果、摘苹果,然后削苹果给他的主人吃。 而只有牛顿生活在一个相对宽松的自由社会中,他才可以躺在苹果树下,思考苹果为何会从树上掉落的问题。 《三体》中,三体人用智子封锁了人类对于基础科学的研究,给人类的理论物理设置了一个天花板。 其实,进入极权社会的人类,即使没有三体智子的封锁,这个天花板也会存在,没准还更低。 三、谁更能抵御三体的进攻? 最近有篇文章《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已经穷途末路!》,真的是太长了,又臭又长。文章逻辑错的离谱,但丝毫不影响10w+ 的阅读量。原文槽点太多,挑重点的说。 原文引用: 后面同样又做了一个同样的自问自答: 如此斩钉截铁的回答,那么为什么历史的现实中,封建社会代替了奴隶社会,而资本主义社会又代替了封建社会? 作者给出了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答案,这都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 作者还指出,当生产力发展到瓶颈的时候,并不是谁的制度越先进就越厉害,而是谁的制度越落后越厉害。 为什么?因为他认为,越先进就代表着越自由、越民主,而民主往往又是扯淡的代名词、自由又是无序的代名词。 作者大概是误解了自由二字,他认为自由就代表无序,自由即放纵。 暂时放下自由的问题不谈,我比较好奇,在他笔下的那些打起仗来不要命的奴隶们,他们打赢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让主人更好地奴役自己吗? 同样的问题,他说在封建社会权力基本都集中在帝王和大臣手中,可以强制人民上战场,所以一定会赢。 被强制上战场的人民,打赢战争的目的是什么?难道是为了帝王和大臣战争胜利之后,继续强制自己吗? 作者说资本主义社会有了一定的「自由」,就可以拒绝上战场,没人打仗自然就会落败。 他没有意识到的是,既然有了自由,那么人们有拒绝参战的自由,自然也就有主动参战、保卫家园的可能。 一边是强制没有财产和自由的奴隶去参战,奋力保卫主人获胜之后,换回来的是继续被奴役。 而另一边的人有财产和自由,敌人获胜则带来双重损失,他要保卫的恰恰是防止因战败而失去的财产和自由。 哪一个更有战斗到底的动力和意志?哪一个更加师出有名,更加有调动能力? 答案很明显。奴隶们没有调转枪口就不错了。 作者自然也意识到他加感叹号的这些语句,并不符合历史的事实,于是又引入了另外一个变量来自圆其说,那就是科技的进步。 他说,「如果没有铁器的出现,那么封建社会是代替不了奴隶社会;如果没有机器的出现,资本主义也是代替不了封建社会。」 至于为什么会有铁器出现?为什么会有机器的出现?对不起,没有解释,这就跟《三体》中的三体文明高度厉害一样,是给定的,是初始值。 对此正确的经济学解释是,铁器的出现是人们正确了认识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结果,机器的出现首先必定始于资本的积累。 资本积累的意思是,首先要有人愿意省吃俭用,把本来能消费掉的东西存起来、攒起来,然后用来改进技术,提高生产力。 只有在资本累积到一定程度,只有在高度的自由分工和市场协作之下,才能够拉长生产链条,才能完成现代工业化之下如此复杂的制造系统。 哪一种社会更容易出现铁器,更容易出现机器,更容易出现资本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 显然,是自由更多的社会,而不是强制更多的社会。 哪一种制度更容易出现打败三体人的科技和文明? 显然不可能是朝鲜,而更可能是美国。
其他
谁能打败三体?
假设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国家,它们拥有的人口数量、土地贫瘠程度都是一样的,但是一个是奴隶社会、一个是封建社会,双方打起来,你说谁会赢?毫无疑问,肯定是奴隶社会灭掉封建社会!因为奴隶制国家的军队打起仗来都是不要命的,相反封建社会,人民有了一定的自由,自然不会拼命的去战斗!
假设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国家,但是一个是封建社会、一个是资本主义社会,你说谁会赢?不用怀疑,一定是封建社会。因为封建社会虽然不像奴隶社会那样完全听命于奴隶主,但是权力基本都集中在帝王和大臣的手中,可以强制让人民上战场。相反,资本主义社会就有一定的“自由”了,你可以拒绝上战场。
2019年11月25日
题图:Eric Ravilious,Runway Perspective
上一篇:荒谬的动物权利
推荐内容
欢迎本号读者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了解详情加入经济学课程——“零基础 无数学 你也可以学好的经济学”,尤其是逻辑彻底,让人折服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助你打通经济学思维的任督二脉,享受三观重建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