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0年2月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需求是立体的

张是之 2020-02-08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mes from 胖兔财经 Author 张是之


文丨张是之
关于口罩的价格问题已经写过几篇文章进行讨论,昨天有位朋友发来一篇问答文章讨论其中的几个观点,仍然是关于紧缺物资的涨价问题。
这位朋友是山东大学社会学博士生,当然也就会关心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而问答文章的作者是陆铭教授。
陆铭教授不太熟悉,网上查了下简历,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2013年受聘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政协委员。
简单来说,属于经济学科班出身,名校教授、头衔加身。
介绍一下作者背景没有其他意思,只是想说明这位教授的观点有很大的代表性,也有一定的话语权。
网络交流是平等的,观点的对错只与逻辑和事实有关,无关身份和背景。
对于如何看待在公共卫生危机时,对于紧缺物资的涨价问题?陆教授的回答是这样的:
第一,虽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价格机制可以有效的引导生产,但是在类似这场疫情的情况下,不需要价格机制,就知道什么是短缺的。最近大家可以看到,一些企业已经在加班生产紧缺物质,我想并不是建立在涨价的基础上的。第二,对于特殊时期的紧缺物资涨价的行为是带有社会伦理后果的。涨价只能把紧缺物资配置给富人。比较好的做法,是不动价格同时进行购买的限额。此次疫情期间,甚至出现有些商家是降价出售紧缺物资,这充分说明在公共危机之下,市场经济行为也是包含有社会伦理维度的。顺便说一句,经济学的效率(有效配置资源)概念并不排斥公正的社会伦理和价值观。认为效率和公正是矛盾的,是对经济学和经济学家群体的误解。
总体来说,这个回答只有最后一句是正确的,也就是经济学的效率概念并不排斥公正的社会伦理和价值观,但前面两条对此观点的论证却是错误的。
错误的原因,主要在于陆教授的回答中,是一种潜在的模型化思维,失去了真实世界的细节。
比如他回答的第一条,认为「虽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价格机制可以有效的引导生产,但是在类似这场疫情的情况下,不需要价格机制,就知道什么是短缺的。
疫情当前,这个时候,「短缺」二字是我们很多人都能够听到看到感知到。
但是,如果仅仅凭此就说「知道什么是短缺的」,这种短缺只是一种总量的短缺,是一种极为简化的模型统计。
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下雨了,雨伞可能就会短缺,这谁都知道。
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发疫情,口罩就会面临短缺,这我们都知道。
但我们都知道,对下雨但带了伞的人来说,雨伞并不短缺;同样,面对疫情,对有储备口罩的人来说,口罩就算不上短缺。
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不知道,具体是谁带了雨伞谁没带雨伞,也不知道谁有口罩谁没有口罩。
我们更无法通过简单的统计就知道,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需要几把雨伞或者几个口罩。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不需要价格机制了吗?显然不是,我们这种情况更需要价格机制。
陆教授认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价格机制可以有效引导生产,疫情突发就知道什么是短缺的。
但陆教授没有看到的是,真实的需求是因人而异、因场景和需求而不同的。
每个人的需求加总起来是总需求,这个加法是教科书式的加法。但这个加法仅仅是一个数字,我们无法通过这些总数字的短缺来得知具体的短缺细节。
简单一句话,需求是立体的,而不是简单的一个总数字。
需求是立体的,它包括了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用途、用量,以及它的急需程度。总需求的短缺无法反映出真实的具体需求。
陆教授谈到的需求大于供给所造成的短缺都是一些总量,这些总量是高度简化的模型,但这个模型无法指出某个人在具体的场景下到底是不是短缺的。
另外,我们大都是通过新闻报道看到的那些医疗物资的短缺,还有那些很多没有报道也无法报道的细节,如何知道是否存在短缺?如何知道短缺的具体程度?
这个时候该怎么办?答案就是老生常谈的两个字——价格。
价格机制不仅仅是引导生产,而且还是反映着供需关系,反映着不同的人、不同时间地点的真实需求。
需求是立体的,而价格的作用也是多维的,不仅仅是让我们知道赚钱还是亏钱的问题。
价格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交换的过程,是人们愿意放弃手中的钱来换取他们认为更重要的东西,这个过程只有在具体的场景下才会反映出他们的真实需求。
愿意出高价,说明他们的急需程度更高;而不愿意出高价,则说明他们的急需程度不是那么高。
所以在陆教授回答的第二点也值得商榷,他认为「此次疫情期间,甚至出现有些商家是降价出售紧缺物资,这充分说明在公共危机之下,市场经济行为也是包含有社会伦理维度的。
商家降价出售紧缺物资是出于善意,这本身当然没问题,但这会带来两个衍生问题。
其一,能够以低价买到这些紧缺物资的人,很有可能是最先看到降价消息的人,而不是最急需的那些人。
其二,更重要的是,降价销售很有可能带来的结果是,第一时间得知消息的人,很有可能会因为降价而购买超过他们实际需要的量。这就进一步造成了,急需购买的人却买不到。
那么,如果按照陆教授的建议「比较好的做法,是不动价格同时进行购买的限额。」这样做行不行呢?
这样的做法逻辑推演下去就是计划经济,回到粮票、布票、油票的时代,或者参考今天的「房票」。
即便不做极端的推演,不动价格的同时进行限购,同样绕不开那个问题,需求是立体的,怎么反映不同的人、不同场景下的真实需求,怎么满足那些最迫切的需求?
限额购买,以每个人为单位还是以家庭为单位?购买人的年龄要不要考虑?健康状况要不要考虑?
一个家庭都没有出现健康问题,家里人都宅在家里,可能就不需要口罩。而有些家庭人员刚刚从武汉回来,急需大量口罩,限购可能都不够用的。
另外还有,限购的措施由谁来实施?像限购房子那样,严格按照户籍信息、社保缴纳信息来实施吗?效率上肯定又会异常的低下。
「限购」二字看似简单,实际上的落地只会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无时无刻不同地方不同渠道都在变动的那个价格,就是人们对于自身需求的最真实表达。
在伦理上,我们都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在经济学上,我们认为价格能够真实高效地反映人们的需求。经济的效率和伦理上的公正正义,在价格这里并不存在矛盾。
价格是信号的传递,一切绕过价格的办法,必然会导致信息的失真。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舍近求远,放弃价格却仍然要想其他办法去满足人们的真实需求。
2020年01月29日,本文首发胖兔财经,略有改动。

题图:John Ruskin,Beauvais

上一篇:白菜涨价不该罚

延展阅读:穷人何苦为难穷人

★推荐内容★

欢迎本号读者扫描下方二维码,由「一课经济学」带您进入崭新的经济学世界。「一课经济学所有课程,春节期间全场八折,让你的压岁钱花的更有意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