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 以案说教】铧式犁耕作在耕播农业及人文中的地位——华中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思政案例(1)
课程名称:作物栽培学
学时:64
学分:4
课程类别:专业课
授课对象:三年级农学专业本科生
课程负责人:胡立勇
课程组成员:彭定祥、靳德明、陈国兴、杨国正、刘立军、王飞、汪波
1
案例主题
铧式犁耕作在耕播农业及人文中的地位
2
结合章节
第四章 作物栽培基本技术
第一节 土壤耕整
3
案例意义
犁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工具,某种意义上来说,犁是农业的象征,因此从事农业的人甚至被称为“扶犁之手”。铧氏犁(有犁壁)的创制是我国耕犁史上的重大成就之一,铁犁牛耕的进步标志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及传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今天,铧氏犁仍然是现代农业机械的组成部分。铁犁牛耕可追溯到我国灿烂文化的历史源头,在当今的观光旅游、文化艺术书中具有特别的贡献。了解铧式犁耕作在耕播农业及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对于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创新思维及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4
案例描述
(1)教学内容:古代耕地翻土的农具是由耒和耜组合的耒耜(lěi sì),有了耒耜,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耕”、“耙”、“耖”等文字和耕播农业。但耒耜并不是犁,一个最显著的区别在于耒耜破土是人的推拔间歇进行,如同现在人们所用的锹和铲;而用牛牵拉耒耜以后,才渐渐使犁与耒耜分开,有了“犁”的专名。犁一改间歇推拔为连续行进,通常系在一组牵引它的牲畜上,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犁的改进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主要表现在犁头的铧上面,原始社会晚期出现了石犁铧;商代出现了金属的青铜犁铧;春秋战国以后,铁犁铧开始普及。汉代出现了犁壁,这是一个加在犁铧上端的装置,铧式犁的创制是耕犁史上的重大成就之一,它可以起到翻土、碎土和松土起垅的作用。
在铧式犁的基础上,现代机械工业制造出各种类型和功能的机械犁,在作物生产的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犁耕的发明是农业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使个体经营农业终於成为现实,从而为封建农业最后取代奴隶制农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同时,铁犁牛耕可追溯到我国灿烂文化的历史源头,在我国古代壁画、石刻、木刻、水墨画、剪纸、瓷器等不同艺术文物中都有描绘,在现代社会仍然是摄影、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文化的灵感来源,它是在现代繁华中穿越千年的画卷与诗意,并且在当今旅游农业与人文景观中具有重要地位。
(2)教学方法及设计:收集整理耒耜—木石犁—青铜犁—铁犁的基本资料及发展过程,通过图片展示说明其结构、材料及功能变化,以及在农业生产中地位与作用。收集编辑各种有犁耕内容的文物图片,展示其历史文化价值。收集现代铁犁牛耕景观美图及现代艺术品图片,讨论其当今旅游农业与人文景观价值;收集现代农机铧式犁、圆盘犁等不同类型、不同宽幅及功率的机械犁,展示在传承中不断进行的创新发展的现代新技术。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文化修养,培养反思批判精神和建设性批判能力。
5
案例反思
铁犁牛耕在我国农业及文化发展中意义重大,资料丰富,但以前的课程教学中基本未加以讨论。此次进行系统介绍在专业知识掌握、科技创新与文化素养培养上均产生良好效果。
6
育人效果与反馈
课程准备过程对于教师来说也是学习与思考的过程,并且也深受我国农耕文化及其深远意义的感染。授课过程中明显感受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的提升,表现出对我国农耕成就、农耕文化的自豪感,并积极提问讨论。
撰稿人 | 胡立勇
当班编辑 | 杨依
责任编辑 | 木夕夕 喻婉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