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思政 以案说教】甲氧基丙烯酸酯——危机与机遇并存,创新引领未来——《农药化学》课程思政案例(2)

课程名称:农药化学                  

学时:56            

学分:3.5

课程类别:专业                      

授课对象:二年级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

课程负责人:徐胜臻                  

课程组成员:宁丽红、刘思思



1


案例主题

甲氧基丙烯酸酯——危机与机遇并存,创新引领未来           


2


结合章节

第三章 第五讲 杀菌剂之甲氧基丙烯酸酯


3


案例意义

通过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巨大作用和社会需求及其研究开发趣事的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危机与机遇总是并存的,只有创新才能引领未来”。启发学生在今后的科学研究中,要树立竞争意识,争分夺秒,脚踏实地,不断创新,赢取未来。     


4


案例描述

通过历史故事引出植物病害的可怕与挑战,课堂讨论进一步强化杀菌剂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结合人类的很多疾病与植物病害类似,需要不断地去研发新的药物,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积极投身药物(不管是医药,还是农药或兽药)研究。


首先,展示 1845 年爱尔兰大饥荒老百姓流离失所与 2015 年上映的《速度与激情 7》两张图片,让学生们思考和讨论:“是什么导致了 1845 年爱尔兰大饥荒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曹瑞臣,2012)?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嘧菌酯又有什么魔力使得它在 2015 年销售收入与同年上映的热门电影《速度与激情 7》的票房收入相当(柏亚罗,2018)”。通过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巨大作用及结构特征。使同学们明确,农药领域中的杀菌剂是处于快速发展的一类农药,其应用前景非常好。


其次,教师结合上述研发过程中的结构,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合成方法及结构特征等进行讲解,并布置随堂作业,让学生们举一反三,列举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食品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并布置课外拓展作业:酒店的棉质生活用品是如何消毒的?人体表皮伤口是如何消毒的?医院等公共卫生场所是如何消毒的?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证手足口的卫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病害,正确做好防护,从而远离病害,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最后,教师引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研发趣事:它的发现是基于 1969 年捷克科学家 Musikek 的研究,后来德国的 Anke 小组也发现了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物质(王丽等,2008)。20 世纪 80 年代,英国捷利康公司(ICI)公司和德国巴斯夫公司(BASF)相继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了研发,开发过程中有相同的设计,捷利康公司率先申请了专利,竟然包括了巴斯夫公司的多数化合物。但巴斯夫公司没有放弃,利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替换基团后成功开发申请了另一项专利,而与此同时捷利康公司也申请了类似的专利,但比巴斯夫公司晚了两天。通过这一研发趣事及从天然产物通过电子等排取代的创制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同时引导学生在做科研项目的同时,也会存在竞争问题,危机与机遇是并存的,要不懈努力,抓住机遇,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只有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创新才能引领未来。


5


案例反思

(1)案例实施的优点:在教学组织上,由爱尔兰人的流离失所与学生非常喜爱的电影《速度与激情 7》两张图片引入,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病害如何防治,而甲氧基丙烯酸酯在杀菌剂领域在当时犹如救世主一样的出现,然后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具有杀菌活性的食品及一些常见的杀菌消毒方式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对病害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护,激发学生用化学工作者的思维去认识“人—病害(细菌、真菌、病毒)—自然”问题,解决“人—病害(细菌、真菌、病毒)—自然”问题。此外,通过甲氧基丙烯酸酯的研发趣事,鼓励学生要分秒必争,因为在研究中充满着残酷的竞争。在思政育人上,通过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研究趣事,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机遇与挑战并存,爱拼才会赢,创新才能赢未来。


(2) 案例实施的不足:从案例导入、课程讨论、研发趣事等的导学,需要 2 个学时,时长相对较长,需要提高学生参与度,使学习讨论更加入脑入心。


6


育人效果与反馈

通过教学,使学生们体验了没有杀菌剂可用时的无奈,也让学生们意识到有机合成杀菌剂的巨大作用及研究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农药化学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对药物(医药、农药、兽药)研发紧迫感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柏亚罗 . 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六大类产品以绝对优势统领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市场[J]. 山东农药信息,2018(05):23—28.

[2]曹瑞臣 . 爱尔兰马铃薯大饥荒的警示[J]. 世界环境,2012(04):60—61.

[3]李光,杨敏才 .DDT 杀虫剂兴衰的启示[J]. 科学经济社会,1985,3(1): 71—75.

[4]李光 .DDT 杀虫剂的发现及科学方法[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7(2): 48—52.

[5]王丽,石廷霞,李宝聚,刘长令,向文胜 .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研究进展 .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8(09):24—27.












撰稿人 | 徐胜臻
当班编辑 | 宋国庆
责任编辑 | 木夕夕 喻婉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