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 以案说教】“低碳农业”实现经济生态双赢 ——《农业经济学》课程思政案例(2)
课程名称:农业经济学
学时:48
学分:3
课程类别:思政/专业
授课对象:二年级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
课程负责人:夏春萍
课程组成员:郑炎成 颜廷武 曹明宏
李谷成 罗小锋 杨志海
1. 案例主题
“低碳农业”实现经济生态双赢
2. 结合章节
第六讲 农业可持续发展
3. 案例意义
广西壮族自治区兴业县大力发展免耕种植业,把秸秆还田等“低碳农业”方式,实现经济生态双赢。也即是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优化环境,在物质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生态经济原则体现在不同层次的生态经济形式上。正是基于此,现代企业和农户经营目标是在生态经济约束下的经营方式,这样才能满足各方利益要求,又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贯彻了习近平同志于2005 年 8 月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的科学论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对“低碳农业”的介绍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生态农业,在实践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的现实,成为自觉行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世界观。
4. 案例描述
通过材料分析、课堂讨论、随堂作业和经验分享,引导学生注重培养运用农业经济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首先,观看《兴业:“低碳农业”实现经济生态双赢》的案例视频,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什么兴业县要发展“低碳农业”的生态经济?通过组织讨论,引导学生结合本案例进一步思考怎样实现生态和经济在实践中的双赢。在讨论总结点评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兴业县低碳农业不仅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延长了产业链,实现了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了生态农业建设。现在,该县形成了“猪—沼—果”“猪—沼—菜”“猪—沼—渔”等多项综合利用循环模式,既节约了成本又增加了收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很好地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其次,教师布置随堂作业,让学生试举例说明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围绕“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反思问题产生的宏微观背景和原因,并基于建设性视角思考如何破解这些社会经济问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和方向。学生必须要具备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才能有效理解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意义,并运用所学的农业经济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农业生态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最后,结合自己去农村调研的经历和所见所闻,启迪学生们要利用假期深入农村,只有真正走进农村,才能感受到我国广袤农村的绿水青山之壮美,才能将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行有效结合。
5. 案例反思
(1)案例实施的优点: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兴业县如何采取多种途径发展低碳农业,实现经济和生态双赢,对我国在实践中如何有效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有了基本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态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另一方面,通过组织讨论,引导学生对我国现行不同农业部门的低碳农业方式进行充分比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当前我国农业中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
(2)案例实施的不足:个别学生发言不积极,课后沟通发现有的同学是害羞类型,胆量不足,害怕说错或有表达障碍;有的同学是无所谓心理,觉得有其他同学发言,自己可以不发言。今后要加强对发言不积极的同学的鼓励与鞭策。
6. 育人效果与反馈
学生对广西兴业县的低碳农业发展给予了肯定,并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有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对自己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世界观转变做了阐述,对进一步引导其他同学树立正确社会经济和谐发展观起到了正面的影响。
撰稿人 | 夏春萍
当班编辑 | 王冰菲
责任编辑 | 孙倩茹 木夕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