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思政 以案说教】大学之道:科学精神与自我修养——《中国文化经典导读(英语)》课程思政案例(2)

狮子山下问教问学 狮子山下问教问学 2023-01-05

课程名称:中国文化经典导读            

学时:32        

学分:2

课程类别:专业                        

授课对象:二年级英语类专业本科生

课程负责人:邓小红                    

课程组成员:李莉、廖衡

1.案例主题:

大学之道:科学精神与自我修养  


2.结合章节:

第七讲 《大学》选读(Selected Readings from The Great Learning)


3.案例意义: 

许多人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将来找个好工作。本章节从我国的传统文化出发探讨大学之道。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说:“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学习本章就是要让学生有正确的求学态度,学大道,求大德,在学习中培育科学精神和提高自我修养。


4.案例描述:

通过翻译教学法、讲故事、听演讲和比较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大学之道”:大学是大家探索外部世界,追求科学精神的地方,但同时也是我们提高自身修养的地方。


(1)学习《大学》中的《孔经》,理解其核心内容。用阅读英文让学生说出相应的中文的方法来学习《孔经》。并讨论“大学之道”,点出“明明德”是大学的第一要旨。然后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讨论这段孔经的核心思想,即“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者的座右铭;“格物、致知”是现代科学探索的精神代表。


(2)学生代表做课堂陈述,讲述王阳明“格”竹子的故事和对故事的理解;听丁肇中先生的演讲“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讨论比较两人对“格物、致知”的不同理解。通过比较,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现代谈论“格物、致知”更多的是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所以丁先生的演说强调用科学实验的方法了解客观世界。他批评了王阳明,因为王阳明试图通过对着竹子冥思苦想而得到知识和真理,这不符合现代科学的精神。但我们现在很多同学却是只关注对外部世界的探知,而忽视了自身的修养。通过学习《孔经》我们可以发现儒家强调“格物、致知”的目的是要诚意、正心、修身,然后才能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


(3)课后让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五四青年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然后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意识到在大学阶段,我们不仅要注意知识的积累,更要注意自身的修养,使自己成为品德高尚,能与自然、社会和他人和谐相处的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学习的目的。


5.案例反思:

(1)案例实施的优点:通过比较法,学生对“格物、致知”的理解更透彻;通过听演讲然后讨论其内容,做到语言训练与知识学习的同步进行,课堂讨论与课后练习相结合。


(2)案例实施的不足:从内容的学习,到课外材料的导入和讨论,对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和课堂节奏的调控都有较高的要求。


6.育人效果与反馈:

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对于自己大学学习的目标有更清晰的认识,明确上大学不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而是成为优秀的人,从儒家求学目的“治国、平天下”认识到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撰稿人 | 邓小红 李莉

当班编辑 | 王冰菲

责任编辑 | 孙倩茹 木夕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