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如何“以貌取人”?

2016-10-06 潘姜汐熹 好奇心日报


走过路过,眼睛不会错过。电光火石之间,一眼看出是不是爆款。

要说现在有什么通行的世界语,“拾掇你自己”大概可以算一种,而且很可能是最丰富的一种。


无论你的母语是英语、汉语还是别的什么小语种,在开口之前,你的外表就已经向别人宣布了你的品味、社会等级、一定程度上的个性流露,以及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小心思——谁都难免经历过这样的时候,站在衣柜前挑三拣四,默默计划着如何搭配出一套“随性又不失风度感觉上一出门就能谈拢八个大客户”的职业装,或者成熟稳重/端庄大方”的见对象家长装什么的。


任何人都无法确定自己什么时候会被上下打量,正如任何人都难免要对人上下打量一样。这句拗口的话主要是想说,人生再怎么自我放弃,衣服总是要穿的。天体主义者是挺自由,但他们中大多数人都在家里执行这一点。


“以貌取人”这个词,在这篇文章的语境里大约是要被用坏了。谁都知道它不是个好词,多半用来说人肤浅。不过偶尔为它正一次名倒也可以:出门打个照面,谁都难免以貌取人。就算宅在家里,还有很多人琢磨如何换个姿势增加魅力。早些时候好奇心日报采访奢侈品内衣公司管理层,对方的说法是,中国顾客在昂贵内衣上的阔绰程度令人惊讶。


不过如何“以貌取人”是要看功力的。不要把它和时尚知识之类的炫技信息划等号,准确的判断的确和这个有点关系——毕竟是拾掇自己嘛——但要在短时间内识别出大量信息,恐怕得有全面的心理学、社会学……好了好了,就是懂点“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比如说,有个人顶着一颗散发着浓郁洗发水香味的脑袋,身着明显没穿过几次的衬衫来和你见面,你多半能猜出 ta 对这次见面的慎重程度。再比如说,有人穿着崭新的套装去参加宴会,坐下的时候会小心地抚一下裤子上的褶,那 ta 多半第一次来这样的场合,身上的衣服可能是一笔巨大的投资。


这种“泛服饰语言”的交流是即时的,很多时候我们甚至来不及把看到的一切转译成文字信息,就已经下意识地读取了它们。而能读取多少、作何解读,又取决于我们自身的认知。


康奈尔大学的艾莉森·卢里教授曾经在自己的著作《服饰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Clothes)里提出,如果真的把穿衣看作一门语言,它显然也拥有自己的语言要素,比如词汇、语法、方言,甚至是流行语——这就是时尚了。


不止是各种品类的衣服裤子,还有发型、配饰、妆容、甚至像文身、美白美黑这样的身体修饰都可以被看成是“单词”。通过一些特定的“语法规则”,最基本的像是身上的颜色不要超过三种,把这些“单词”组合起来就是能传达不同意思的“句子”。


大学里很多低年级的学生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最主要的依据不是更年轻的脸,而是那种刚刚从校服中解放出来还不熟练的“服饰语言”,ta 们“词汇量”有限,只能使用目前仅有的十几个“单词”组成一些简单的句子,传达最基本的信息,对个人“行文风格”做着最初的摸索和训练,透着新鲜和生硬。而那些时尚 leader 们,可能有成百上千种“单词”可供选择,熟练掌握甚至能制定一些新的“语法规则”,他们组成的“句子”就会更复杂。


就像任何一种语言一样,在表达和接受“服饰语言”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些误解和偏见。之前有人调侃三里屯发生的一场群体斗殴事件,链家和我爱我家的员工因为争抢客源发生争执,“至少 50 个黑西装对战街头,特别杜琪峰”,“黑西装”本人在这里展现了它的多义性,它可以是杜琪峰电影里塑造黑帮感的道具,同时因为房产中介行业一览无余的 dress code 也成为中介形象的标志物。


这种会产生歧义,或者说带有刻板印象的“服饰语言”并不影响它成为一种可以被解读的信息载体,只是我们在解读的时候需要更加敏锐和谨慎。


词汇量不同、可能产生歧义,这些都会给我们转译“服饰语言”带来一些难度,但仍然已经有很多人做过这样的尝试,比如前面提到的艾莉森·卢里,深入讨论过牛仔裤的翁伯特·艾柯等等,保罗·福塞尔在他对不同阶级生活品味的解剖书《格调》里也有一章是专门介绍服饰是如何暴露人的社会等级的。他们的解读极其犀利独到,有些到现在看来仍然富有启发,不过因为“服饰语言”也会随着时间吐旧纳新逐渐进化,我们可能需要一份新的翻译手册才能读懂现在常见的“单词”和“句型”。


鉴于 Google Translate 的神(经机器)翻译系统取得的重大突破,几乎可以达到人工翻译的水准,为了避免失业,我们诚挚建议各位学习翻译的朋友转行研究“服饰语言”翻译,工程量相当巨大呢。


结合以往研究中历久弥新的部分,好奇心日报对时尚领域的长期报道以及好奇心研究所的相关调查,我们先试着整理了对当代“以貌取人”一些好玩的观察,当然,这也只是这门体系庞大的世界语里很小的一部分:



毛线帽


来自法国的制帽匠 Nick Fouquet 在传授戴帽子的心得时说,“戴帽子的时候,你要忘记美不美这件事,记住要自信”,因为人人都适合戴帽子,只是“这就跟人生一样,你要掌控帽子,不要让帽子掌控你”。你当然可以戴毛线帽,这比巴拿马帽、画家帽之类的更容易驾驭。不过,有时候毛线帽的时髦戴法本身就够匪夷所思了,夏天配 T 恤短裤什么的,除了忘记美不美,更重要的是要忘记自己是恒温动物这码事,这并不容易,但能够在夏天驾驭毛线帽的人,他们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染发


染发是服饰语言中使用频率相当高然而遇雷指数也同样高的一种自我表达。经过抚脸三思,最后仍然坚持染了奶奶灰、银色或亚麻闷青色的人他们永远是走在潮流中的那些人,发色变换和创业 o2o 公司倒闭的速度一样快,这是真的,染发这件事就跟整形上瘾差不多,染过一次以后很可能一发不可收拾,最后会以染彩虹色而告终。至于并非自主决定染发的朋友,他们很可能是心理承受能力欠佳,因为惧怕不遵循理发师的意见而被视为没品位/抠门/永无前途的村炮,一时失足染了诡异的颜色然后痛不欲生。


发量


脱发是如此令人悲痛,而且很难以主观意志为转移,因此嘲笑谢顶的发型不是一个正确的行为,说起来我们对此满怀同情,甚至敬重,因为在很大概率上,毫无遮掩的稀少发量可能是一位程序员深厚内力的直观表现,这解释了为什么他们总是胸怀坦荡地坦露着节节败退的发际线,而不是像很多理发师那样战略性放弃发际线,宁可剃光也要保持最后的职业骄傲。


圆框眼镜


准确来讲,这个单词我们讨论的是圆框眼镜架。板材黑框眼镜从早些年笨重的方形粗框,到现在整体偏圆的细框,材质也从单一的板材到做旧金属感和原木材料,戴这种圆框眼镜至多说明你是一个赶时髦的近视眼,而圆框眼镜架就不一样了,最好是约翰·列侬款的,它能营造一种“毕竟也是读过书的人”的斯文感,为了强调这个信息,你甚至可以从空框里伸手进去搓搓眼屎以示并不是真的近视。



Choker


这种短到锁骨之上、像衣领一样紧贴脖子的项圈项链在你妈眼里等同于狗链,和破洞牛仔裤、bra top 并称为“妈炸型”时尚单品。戴过 choker 的姑娘以往被视为富有叛逆精神的朋克,或是像《老友记》里菲比那样神神叨叨画风飘逸的神婆,不过从去年到现在的这波流行中,由于戴 choker 的时髦妹太多了,我们很难像星座分析一样赋予她们一个集体性格,但可以确定的是,她们一定没和妈妈住在一起。


厚杯胸罩


一种武器。缴械可能只在被脱掉之后。但在脱掉之前,足以让大多数(没有经验的)直男产生无数美好的幻觉。它的坏处是有点闷(尤其是夏天),而且绝大多数会选择这种款式的女生认为自己的 Size 都是 B——在很多内衣app的创业者访谈里,你都能看到他们在重申这是一个误区。


白色衬衣格子领


白色衬衣可以显得职业而高档,而担心繁重工作会在领子留下油垢,于是就有了格子内衬这种房产中介制服首选。


灵长类动物头像印花


潮牌现如今已经是一个通货膨胀的时装领域名词了,从陈冠希余文乐的街头坏男孩 chic 到淘宝自制四十一件拼错单词的字母 T 恤都算潮牌,每个胸前画着一只灵长类动物头像——无论是猴子狒狒还是红毛大猩猩的,都是时尚界弄潮鹅,但总得来说驾驭潮牌还是要靠土劲儿,如果气质上不够土的话,手里拿块滑板感觉会更配套。


Vintage


这不是一种服装款式,这是一种风格。代表品牌如今数不胜数,连 Levi's 都在一边做弹力裤一边出“9th Street”这样的复古系列。它的重点在于所有的服装都不要那种刚刚拆了包装的生硬气息,即便是新买回来的衬衫,最好袖口也要磨毛一点再穿。注意,此条不适合职业装。因为深谙 Vintage 规则的人根本不屑于穿所谓的职业装。


Logo


以单价在 10000 元以上的包为例,整只包都布满 Logo,但是样式非常古旧的消费者可能是“买不起正价奢侈品但是 Vintage 款总可以”的中产;以涂鸦的方式把 Logo 布满包身的是渴望有点叛逆的有钱人;把 Logo 藏在内衬印花里的是渴望低调的有钱人;内衬和外表都不带 Logo,只在隐秘的地方标注一个小标记的……可不好说,爱马仕如今的消费者实在太广泛了。


纯色 T 恤


“可别想从我身上读出点什么”但这样一身“显得比较简练稳重且富有艺术家气质,对吧?”


带字母的 T 恤


那种荧光色且印着超大“BITCH”字样的 T 恤看起来已经太站街了。现在流行的是员工衫,最炙手可热的 Veterments 把 DHL 的大黄衫炒红了,这一点保罗·福塞尔一定没想到。他认为穿可口可乐员工衫的人是被资本主义里的大品牌毒害的一群中下层消费者,不料有朝一日会被一群空虚的富二代用来嘲讽消费社会。啊,对了,文艺青年鄙视以上所有这些,如果他们身上的 T 恤一定要有字,那就用花体小字在胸口绣上一小串吧,最好是法文。“早上好”、“这就是人生”什么的。


露肩款


J.C. Penney 时装设计部副总裁 Geoffrey Henning 说,选宽松露锁骨款的主要是年轻人,而那些年长一些的人则会选择在袖子上挖个洞,只露出肱三头肌的款式。但不管哪一种款式,周围人都会觉得它不够保暖,穿露肩款上衣出门,就总能碰到热心的年长人士殷切替你把衣服拉起来。


浅色羽绒服


浅色羽绒服远比黑色、橄榄色和深蓝色羽绒服级别要高,根据保罗·福塞尔对雨衣的分析,浅色暗示一个人对可能溅上污渍的危险毫不在意,具有“去你的,我不在乎”的劲头,这是谨慎的黑色所欠缺的气质。



校名 Hoodie


穿胸前印着学校字样的校园文化衫的人,如果恰好是读这个大学的,那么 ta 很有可能还恰好回答过“在 X 校当学渣/搅基/谈恋爱/就读期间半路离开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恰好准时转发每年的建校若干周年贺文,并恰好在工作一两年后仍然坚持使用后缀是“.edu”的邮箱收发邮件,彰显一种别致的爱校情怀。如果衣服上印的不是自己上过的学校,那看起来会像一个非常 athleisure 的留学中介。


棉布长裙


这个词曾经被安妮宝贝(对了她改名叫“庆山”了)玩坏过。玩坏的意思并非只是变成互联网用来挤兑文艺青年的必用语,而是它的的确确被当成了文艺 icon 元素,不然为什么每个小商品服装批发市场都免不了大把摊位卖这类款式呢。它造成的后遗症,是直男分野成两派,一派一味排斥,认为只有裹身才有魅力;另一派盲目崇拜,认为长裙飘飘才算女人。都是套路。


假两件


一种主要靠让人觉得“买了很划算”取胜的款式。有一些潮牌用假两件来表达讥讽或者戏谑,不过大多数品牌都靠这个来表达实惠。它们通常都能很精准地捕捉到顾客。


衬衣连衣裙 或者 长 T 恤连衣裙


“哈,你以为我下面什么都没穿?”


大破洞牛仔裤


主要用于营造一种无家可归的浪漫情怀,同时人为制造了一些穿着的难度,爱穿破洞牛仔裤的人必须要时刻保持清醒,以免在踏进去时脚挂在破洞上错误发力把裤子撕成两截。


Skinny


写过《玫瑰的名字》的作者翁伯特·艾柯也曾经对牛仔裤做过深入的研究,他认为,牛仔裤的一个迷人之处在于,它会令穿着者显得更为年轻,并非因为牛仔裤广告营造出来的那些“青春幻想”,而是因为,一个身材走样的肥胖中年人,是不可能穿上那些如盔甲一样的紧身牛仔裤的。


瑜伽裤


一种给人勇气的服装,尤其是黑色。穿着者会认为只要自己抻上黑色瑜伽裤就小了 2 个以上 Size。这种幻觉其实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它让人勇敢到穿着它去任何场合。如果穿着者是个真正的瘦子,她可能敢于长度穿不过臀的上装。这样其实很不错,如果穿对了内裤的话。


超超短裙


如果一个女生学会在办公室杜绝这类服装,那么她成熟了。


男士帆布鞋


由于穿 Converse 像大学没毕业的穷学生,人们只能转投 Vans,曾经 Vans 的合作对象是 Opening Ceremony、高田贤三、Marc Jacobs、川久保玲 、不知名的青年艺术家,代表文身机车和摇滚。然而天道有轮回苍天绕过谁,现如今它把可妮兔都印到鞋子上了,所以便宜的帆布鞋到底应该买谁家至今仍然是个谜。


红底鞋


比红底更重要的元素是高跟,因为不这样的话红底显得毫无意义。而穿高跟的要义在于千万不要怂,退而求其次选择水台或者干脆松糕款会让你倒退无数档次。很多姑娘也义无反顾地执行了这个原则,不过她们在走过高低不平的碎石子路面时都会减速一半以上。


脏球鞋


买回来就自带灰和磨损痕迹的“脏鞋”,售价四五百美元一双,也就是要花上 2500-3500 块人民币,才能入手这么一双脏得可能你妈会帮你扔掉的鞋。穿它的人,除了说明有钱,还说明希望跟别的有钱人不一样。



鞋带


鞋带的系法一定要有一些技术上的区别,比如布洛克鞋的十字交叉和牛津鞋的平行闭合系法,以区分自己和那些“只是有钱能随便买这些昂贵鞋子但其实一点不懂穿法啦”的人。


手串


手腕鼓鼓地裹着一串菩提子的男士,通常在他的衣柜里还备有一件木扣亚麻衫,一条吊裆灯笼裤,富有“我懂一门道道”和“我修身养性你们有没有好崇拜我”的腔调感,会去名字里带“莲”的会所里焚香喝茶抄心经。还有一位秘而不宣的师父住在远方,名字可能叫胡说八道仁波切。


斩男香


新流行词汇,具体指代产品和品牌不明。但是语义一目了然,“用了这个产品男人就伏倒在脚下”。不过这倒不属于“以貌取人”的范畴,一来是气味虚无缥缈,如果浓烈到立等可取的地步,估计会伴随其他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质;二来如今流行的小清新香过多,它们的留香时间都太短了。


姨妈红


口红的一个色系(因为品牌不同而表现力迥异)。有一些男人永远搞不清楚什么是姨妈红(正如他们搞不清楚时尚界各种各样的色彩称谓一样),有一些人终于知道了什么是姨妈红然而表示非常厌恶,有一些人觉得“好棒,但是我的女朋友最好还是不要用这个颜色了”。如果是女性,她们只有“要不要买”、“要买”、“买了”的区别。哦对,听说它已经过时了。


Apple Watch


除了电子产品测评人士,Apple Watch 的购买者很可能是那些买不起劳力士,又瞧不上 DW,只好宣称自己是热爱用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个人管理的量化青年,因为身边的人总会想研究或试戴一下,他们顺利地成为人群的焦点,但为此不得不承受前后挥舞手臂好几次才能唤醒屏幕的不体面。



帆布手提袋


那些印着各类期待你去解读并景仰的信息的 T 恤和诸如此类的蹩脚衣物,都被艾莉森·卢里命名为“易读穿着”。纯色帆布袋尤其容易成为易读穿着,背上那些印有安迪·沃霍尔、披头士等和流行文化结合紧密的艺术家标识,简洁的鸟类(嗯,鸟类图案往往被青睐)的帆布袋你本人就会化身一个移动的布告栏,印有企鹅出版社标志,表达的意思是“我读难懂的书”,如果是 Karl who 限量帆布袋,则意在向人宣告,“我人生态度洒脱”,“我懂奢侈品”,以及“毕竟这是我能和老佛爷沾上边的成本最低的东西了”。


双肩包


有一些可怜的工种比如“四大”的女青年,既要脚踏高跟鞋以保证形象上的“专业性”(虽然我们并不知道高跟鞋是如何和专业性建立联系的,但许多公司的 dress code 里会要求女性穿高跟鞋上班)还不得不用双肩包背电脑出门工作,浑身写满了“生活不易”。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一大堆时尚的双肩包能流行起来,当然,还有一群人为了显示“我就不用那么卖命”,会买 XXXXXS 号时尚双肩包,只能塞得下几张信用卡、一支口红和一只手机。


轻奢包


消费所谓“轻奢包”的人,进入广告/公关公司刚一两年,还买不起奢侈品包,但“不可能向家里要那么多钱去买特别贵的包,确实只有这些选择”。然而“轻奢”已经和“简欧”“地中海”“雅痞”这些词一起构成了当代贬值最严重的词语阵列,实际含义是指,使用起来会获得轻视的奢侈品。



叠穿


多层穿戴式是社会等级较高的人士偏爱的服饰语言。一般中产会选择的叠穿方式则是在高领套头衫外面罩一件牛津布衬衫,或是牛津布衬衫上面罩一件灰色/枣红色的圆领套头羊毛衣。保罗·福塞尔还举过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个二十七八岁的男人,穿着三件衬衣,“里面的一件是鲜红色的,然后是一件黄色的,最外面一件是淡蓝色牛津布配有领尖纽扣和领圈的,他并不是疯子,只有中上阶层的人才可能像他那样穿几层衬衣”。艾莉森·卢里也认为,“大体上,一个人穿的衣服层次越多,她或她的社会地位就越高,这是显示家中衣橱庞大的好办法。”


全套优衣库


那些致力于用全套优衣库基本款搭配出时髦感,把优衣库穿得不像优衣库的有志人士被称为“上下优衣库青年”,不得不说,因为这件事难度很高所以他们理应被视为 real 时尚之光——如果不需要耗费太多搭配能量,那么成功与否主要看气质。


插图来自:林小妖


好奇心研究所是好奇心日报的一个调查栏目,这是一个探讨各种生活方式问题的互动平台,它针对的可能是生活方式的变化和潮流,也可能是某个品牌的服务。你可以在这里投票、吐槽、表明态度。


对于以上这篇文章,完全欢迎你补充条款。如果你不同意,那也没关系,这恰好说明什么叫做“时尚”。


乔布斯离开五年了,他促成的改变哪些留了下来?哪些没有?


机会?氛围?为什么一些人更愿意在大城市里生活? | 好奇心大调查


都已经国庆节了,为什么我们的电影院里还是没好电影可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