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对世界的热情和好奇心有各种办法,杂志依然是其中一种
2016 已接近尾声。对于纸媒来说,这仍然是生存状况堪忧的一年。不过,我们在去年独立杂志的年终报道中提到的、致力于推荐优秀独立杂志的网站 Stack,又顺利运转了一年。那些被选中的杂志,尽管都搭建了线上平台,但依然通过纸这种介质,来呈现杂志内容及展现杂志个性。
定位准确、辨识度高、运营资金充足、销售渠道良好,以及可能还使用了高质量的纸质,这几条我们在去年讨论的支撑独立杂志继续生存的原因,同样能在今年 Stack 挑选出的杂志中得到印证。
和去年不同的是,Stack 在年终的独立杂志评奖中,新增了“年度艺术总监”、“年度编辑”、“年度学生杂志”以及“读者的选择”这四个奖项,一共评出了 11 本最有看点的杂志。而它们究竟特别在哪里,为什么在纸媒式微的时代,仍能吸引到订户,我们可以具体来看一看。
MacGuffin:专注探讨普通事物的设计
《MacGuffin》 是一本丹麦的杂志,目前只出了三期。这是一本有些“任性”的杂志:不但出刊的日期不固定,探讨的内容也有些反潮流。
从内容上看,它可以被归为设计类杂志。不过当几乎所有的设计类媒体都在追随最前沿、最新鲜的设计产品时,他们却选择关注人们生活中常见到会被忽视的事物,比如床、窗户和绳子。
每一期,他们只选择一件物品,用一整本杂志去探讨它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政治等内容,以及它与人之间产生的联系。
比如第一期,他们的讨论对象是“床”。在杂志的主编 Kirsten Algera 和 Ernst van der Hoeven 看来,人和床的关系非常有趣:一个人的一天,总是从躺在床上睁眼的瞬间开始,而那天的结束,又会以躺回床上、睡眠模式的开启为标志。
于是,他们挑选了各式各样的床,比如用于出租的 Airbnb 的床,人们手工制作的床,泄了气的空气床,并选择了作家、设计师、手工艺人、摄影师等角色,来挖掘人们和床之间的故事。
同样,第二期的“窗”和最新一期的“绳子”,也展开了相似的讨论。而这些并不引人注意却极大改变了人们生活的事物,在编辑们看来,比许多新潮的事物更有深挖的价值。
这本杂志在今年被评为了“年度杂志”,而它出彩的也不只是内容。由于所有文图都是通过纸面呈现,编辑们希望这本杂志,既是人们想读的,也是他们想要触摸与保存的。因而他们特意选择了 Arcoprint Milk,一种“你每天都想去触摸的”奶白色的软棉纸。还搭建了一个线下的俱乐部 MacGuffin Field Club,会不定期地组织出游活动,在咖啡馆、野外或展览现场,和人们一起讨论设计与工艺。
Real Review:用优质资源滋养好的内容
《Real Review》 是英国的一本双月刊杂志。用两位创始人 Jack Self 和 Shumi Bose 的话来说,他们想要探讨的是“生活的意义”。针对这个宽泛甚至有些被说烂的话题,他们选择以建筑为基点展开。一切与空间设计有关的话题,他们都会谈,比如住房短缺,当下生活与工作空间的设计,未来的建筑可能会是怎样的。
通过邀请建筑行业内外的人士撰写的评论,这本杂志想要讨论的是,我们所生活的空间以及进行空间设计的设计师,会如何塑造我们的行为和文化价值。
杂志的设计也很特别,像是一本小手册,可以方便地从包里掏出,在不同的场合方便地阅读。
这本杂志被评为今年的“年度新晋杂志”。而支持其获奖的,其实是好内容背后的优质资源。杂志的两位创始人都毕业于英国著名的建筑联盟学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通常简称为 AA)。Jack Self 是一名建筑设计师和作家,Shumi Bose 毕业后曾在 AA 做过六年的助教。
AA 的资源非常丰富,校友遍布全球 50 多个国家,声名大噪的雷姆·库哈斯、伊东丰雄等著名建筑设计师,都是它的会员,不少建筑学院的院长都从该校毕业。而这也为两位创始人杂志的创办的过程中提供了不少便利。
比如他们第一期邀请到的作者有《金融时报》的建筑评论家 Edwin Heathcote,建筑设计师 Sam Jacob,以及目前在 AA 授课的 Pier Vittorio Aureli 等人。专注介绍建筑设计的媒体 Archdaily 帮他们做了推广,而杂志的设计又是由英国著名的设计工作室 OK-RM 负责的。
Parterre de Rois:专为喜欢读图的人设计
这本意大利半年刊关注的是人人都在谈的流行文化。但展开讨论的方式很特别,以图片为主,辅以极少量文字。
两位创始人 Molly Molloy 和 Gianni Tozzi 这样解释他们的杂志:它更像是一场图片晚宴,菜单上只有一个字。而这个字,被印在杂志的封面上,也是每期杂志的主题。因而,当你拿到杂志的那一刻,你就知道,它究竟想谈什么,之后翻开杂志专注地读图即可。对于现代人来说,这种阅读方式既熟悉又新鲜。
比如最新的这期被评为“年度封面”的杂志,主题是“Happiness”。封面是一张抽象的笑脸,而里面的内容是受邀的各位“撰稿人”用视觉化的方式所展开的呈现。有随意的钢笔画、色彩丰富的拼贴画、装置艺术以及简单的照片等。
他们的第一期杂志更加好玩,主题是很有噱头的一个词,“肉体”。受邀诠释这个词的人也很有趣,除了摄影师、音乐家、插画师、导演、书法家等对象之外,神经科学家、纹身师以及屠夫也参与了其中。
这本杂志目前只出了四本。言简意赅的单字的主题,因为受邀对象的多样性以及视觉冲击的丰富性,使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惊喜。
Ladybeard:想说又不敢说的,她们都说了
这本杂志一共有六位创始人,全是女性。她们对自己杂志的定位是“新女权主义杂志”。而这本英国独立杂志,定题的方式很有趣,也很有野心,挑选的是那些在大众媒体中时常被误导或解释不充足的主题。比如,她们在谈论的“性”。
“男性与女性生而不同”,“出生决定了性别”,“性只存在异性个体之间”……她们认为这些想法,需要搬到台面上来认真探讨。第一期的杂志,她们邀请了一些朋友进来,组成了 14 人的团队,并邀请了几十名作者,细致地探讨了与性别和身份认同相关的、许多人好奇却又不敢谈论的问题。
她们的第二期、也是最新一期的杂志选择了“精神”这个主题。究竟什么是疯狂,而什么又是理性?正常与不正常之间的边界究竟在哪里?她们希望这本杂志让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个古怪的存在。
最新的这期杂志被 Stack 评为了“最佳插图”,封面图和内页的插图,都通过多种鲜艳的色彩来呈现这个复杂的话题。
Gather Journal:原创食谱比美图更重要
这本纽约的美食杂志,一年出两期,目前已经出了 9 本。和这里介绍的其他独立杂志相比,它算小有成就,因为出色的内容,曾获得被称为美食界的奥斯卡奖 James Beard Awards。
今年的独立杂志评选,它被评为了“最佳摄影奖”。和美食挂钩,这本杂志的图片自然都很诱人。不过和其他的美食杂志相比,它的良心之处(此处,应该也可以被解释为核心竞争力)在于,它主打原创食谱。那些印在图片上的美食,因而并没有看起来那么遥不可及,读者可以按照它的食谱去超市采集食材,并按照步骤进行制作。
比如,在上一期的杂志中,他们就研发了一款蓝绿色的鸡尾酒。将朗姆酒、酸橙汁、查特酒、糖浆和香槟按照它标注的比例进行组合,就能调制成功。
目前,这本杂志还推出了一个付费 APP。对于许多读者来说,这是便民之举。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带着手机,参照着移动端的食谱去超市采购原料了。
《好奇心日报》曾经拜访过 Gather Journal,主创的说法很有意思:我们并不寻找美食界的专业人士,而是寻找那些和食物有联系的人,并且挖掘出他们的热情和故事。比如说,记得小时候奶奶给自己做苹果派,并且试图把那种味道还原出来的人。这个人的职业其实是个律师。
Voortuin:打破人们对于杂志的惯常定义
这本荷兰双月刊,长得并不像一本杂志:页面和页面之间凌乱地错开,像是一把被随意甩在桌子上的海报。不过,这恰恰是它的三名创始人 Tom Jassen、Sim Kaart 和 Nanda Meijer 想要的效果。
他们想要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可能是“失业、流行文化、酗酒”,甚至有可能是“你妹妹的学术表现”、“写在洗手间门上的黄段子”。在拿到今年的“年度艺术总监”奖的时候,他们表示,在创办杂志之初,他们觉得根本没人会理解他们,不过这本杂志还是活了下来。
而这道他们认为的“没有人会理解”的小裂缝,即他们所谈论的精神健康问题以及 20 多岁的人都会纠结以及不一定会纠结的问题,其实恰恰是这本杂志能够存活的理由。
他们最新的一期杂志很特别,讲述的是一名 28 岁的青年 Melinda Ströder 的故事。不过这个故事,并不按惯常的逻辑线展开,而是像医生写病例一样,将关于这个人的一切,像扔进一个病例袋中一样凌乱地组合在一起。因而,他们郑重其事地在杂志中提醒读者“请把它全部读完,不要只看图片”。而当读完这本杂志,你会发现,那些发生在千千万万 20 多岁的青年身上的故事,被这个青年零碎的人生片段,拼凑在了一起。
“你究竟如何才能定义一个人是否正常?”这三名杂志创始人想要用这种不常规的方式,通过一本杂志,来发问。
而与其他杂志相比,“纸”这种介质,对于这本杂志而言尤其重要。因为这种可以捧在手上的凌乱的组合,使这本杂志具备了线上杂志所无法展现的冲击感。
The Happy Reader:关于书虫和书
这是一本由男性时尚杂志《Fantastic Man》和企鹅出版集团共同出版的季刊。书,是他们每期的主题。每本杂志分为两部分内容,前一半是一个深度访谈,对象是一位著名的书虫;而另一半则会挑选一本内容优质的书,对其进行深入地讨论。谈人物和书,可以说是集合了《Fantastic Man》和企鹅出版集团的优势。
这本杂志,目前已有八期,是一本典型的靠内容取胜的杂志。
比如其中的一期,对谈的人物是 Hans-Ulrich Obrist,一位据称不知疲倦、不用睡觉的策展人。
他在访谈中,讲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丰富的想象力是如何被瑞士的一家中世纪的图书馆点燃的,而他在这间图书馆中所获得的积累又如何影响了他现在的工作。而同一期所选的文学作品,是美国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在 1925 年发表的长篇意识流小说《达洛维夫人》。
专注且深入地去谈书,其实意味着同样专注且深入地去谈论人世间的各种话题。因而,这本杂志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受众面也会相对比较广,相比其他的独立杂志,是一个比较大众的存在。
The Outpost:阿拉伯世界的记录者
这本杂志被评为了今年的“最佳非虚构奖”。创始人 Ibrahim Nehme 想要通过这本杂志去记录阿拉伯社会文化的变迁,向身处在这个世界内外的人,呈现生活在那里的不同个体的生活。
这本杂志很纪实,每期会讨论不同的话题,目前已出了 7 期,最新的这期是“The Possibility of Finding Home”。这本杂志,花费了大约一年的时间,邀请了近 200 名作家、艺术家、思想家等人来谈论年轻阿拉伯人的归属问题。
而“可能性”,是 Ibrahim Nehme 想要在杂志中展开讨论的话题。对于这个备受争议、变化不断的区域,用这些个人化的故事尽可能地呈现社会的全貌,或许更能破除人们对该地区的刻板印象。
The White Review:想象力是没有边界的
这本谈论文学与视觉艺术的伦敦季刊,自 2011 年 2 月发出第一本杂志后,反响一直不错。因而这次被评为今年的“最佳虚构类作品奖”,算是实至名归。
杂志的创始人 Benjamin Eastham 和 Jacques Testard,创建这本杂志的目的,是想要把这个平台打造成一个让年青一代不受拘束地表达各类想法的地方,因而各类新颖的创作方式以及充满想象与表现力的小说、诗歌、摄影作品、各类艺术作品等,都能在杂志上进行发表。
而每期杂志,他们还会有一篇对作家和艺术家进行的长篇采访。最新的这期,他们采访了美国的小说家 Dodie Bellamy,并让她谈了谈《E.T.》的创作过程。
非虚构作品的精彩很难用三言两语概述。如果有兴趣,可以去上预览下他们的内容。
King’s Review:学术研究也是很美的
这本杂志是由英国的国王学院出版,获评今年新开设的奖项“年度最佳学生杂志”。这本杂志讨论的主要是如何让学术研究更易推进且更具吸引力。杂志中的不少文章,都用访谈的形式进行。投稿人,不局限在校内。而杂志的内容都发布在线上,纸质杂志一年只出一本。现在,他们已经有了三本杂志。
和前面介绍的《Real Review》相似,这本杂志的好内容主要是靠学校及学术圈内的各类丰富资源支撑。杂志的编辑队伍也很强大,有剑桥大学的在读学生,也有《金融时报》、《时代》和《卫报》的撰稿人。
Drift:咖啡与城市
今年新增的“读者选择奖”颁给了这本纽约杂志。它的主编 Adam Goldberg 解释道,“这是一本关于咖啡、喝咖啡的人以及他们居住的城市的杂志”。
之所以叫 Drift,是因为每一期,杂志的摄影师和撰稿人都会被派往不同的城市,并深潜入那个城市中,去挖掘和咖啡有关的故事。目前,这本杂志已经出了五期,纽约、东京、哈瓦那、斯德哥尔摩以及墨尔本分别是这五本杂志的目的地。
咖啡和城市是两个天然联系的角色,而在这两个角色中间,又有无数与之产生联系的人。除了采访咖啡店老板和服务员等对某座城市较为熟悉的对象之外,这本杂志的作者们还会在城市中,按照咖啡店的地理分布,与无数手持咖啡的人偶遇,通过他们的故事,来挖掘城市与咖啡的故事。
题图:
有越来越多的东西在动摇我们关于“家”的概念,为了继续前行,家园应在何处?
市值蒸发 108 亿之后乐视终于停牌了,这家公司的出路还有什么?
食品大公司如何顺应一种小众需求,然后成为潮流推手?| 谁在决定你吃什么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