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本杂志记录了20多年里非主流英国年轻人都追捧什么,如今它死而复生

2017-06-25 胡晓琪 好奇心日报

哦,The Face,亚文化圣经。

前不久,英国电子舞曲音乐杂志《Mixmag》以不愿公开的价格,收购了一本已经倒闭 13 年的杂志——《The Face》。

《The Face》诞生于 1980 年,在 2004 年倒闭,它被誉为是曾经的潮流文化圣经。

它涵盖了音乐、街头文化和政治等多方面的内容,捧红了许多风格各异的摄影师、服装造型师和模特。它曾记录了 16 岁的 Kate Moss 纯真的笑容,让科特·柯本穿着裙子登上了封面,在 1998 年,Alexander McQueen 化身吸血鬼,出现在封面上。

《The Face》创刊号


《The Face》1998 Alexander McQueen


《The Face》的确创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时刻。如今它宣称要回归的消息让不少人为之振奋。

它的前任编辑 Sheryl Garratt 坚信,在互联网时代下,《The Face》的筛选信息、引领趋势的作用才会越发的可贵。而另一位前任编辑 Richard Benson 认为,总是会有生活在郊区的 19 岁孩子想知道现在都在流行什么,他们对于资讯的渴求是永不满足的。

作为英国青年文化的缩影,《The Face》见证了英国亚文化从兴起到衰败的一小段历史。尽管它不是最早记录英国亚文化的载体,但仍是最具代表性的那一个。

早在 1955 年,自由摄影师 Ken Russell 在伦敦东区拍摄了一组描绘泰迪女孩的纪实作品——《最后的泰迪女孩》,并刊登在 6 月刊的《图片画报》上,这是战后关于青年文化最早的摄影报道系列之一。但在《The Face》诞生之前,从泰迪男孩、摩登青年到光头仔,这些英国 20 世纪 60 年代的亚文化关键词只是被零散地记录在一些画报和时尚刊物上,很少成系列的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内。

到了 70 年代中后期,随着英国纪实摄影的复兴,年轻的摄影师们满怀热情地记录下了他们身边的青年亚文化风潮。在这样的背景下,《The Face》应运而生。

《The Face》瞄向了 16—25 岁的青年,它把音乐、电影、街头文化艺术、时装和设计都放在一起,打破了传统的杂志分类形态,在这之前,没有哪本杂志是这么做的。

英国版《VOGUE》的前任艺术总监,Terry Jones 在同年创办了《i-D》。这本杂志算得上是与《The Face》同时期的竞争对手。它紧随《The Face》之后,于 1980 年 8 月正式出版发行, 总共 40 页。它也同样囊括了摄影、设计、时装及风格的评论与报道,试图远离主流时尚杂志的趣味,转向街头文化。

《The Face》1981.6


《The Face》1985 年三月刊,主题是“4 kIller“

它试图去让英国人接受一本“普遍兴趣”的杂志,但这是困难的。


Nick Logan 在创办 The Face 时,并没有意识到,这本杂志会在后来的二十几年间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Logan 曾是英国非主流音乐推荐杂志《NME》的编辑,对于音乐、流行都有着独到的见解。

1980 年 5 月 1 日,Logan 自己掏了 3500 英镑,发行了第一本《The Face》。而此时 Logan 在 1978 年创办的《Smash Hits》仍然还在运营,他和他自己的小团队一起工作,《The Face》更像是他的一次心血来潮的试探。

Logan 联手如今已是英国印刷界明星的图形设计大师 Neville Brody,共同奠定《The Face》的风格。Brody 为杂志创造了新的字体,他超前地运用了喧闹的图形、扭曲的字形和大量图标,让《The Face》的版面设计得以从传统的版面式样设计中得到解放,至今看来仍不觉得过时。

循着《The Face》,我们可以回顾在那二十几年里,英国年轻人们都在热衷什么。


80 年代的英国青年文化,是以新浪漫主义文化运动(New Romantics)为开端的。

新浪漫主义是一种和时尚联姻的新古典华丽摇滚,这场古怪的时尚风潮很快席卷了伦敦和伯明翰等城市。它兴起于 1979 年,在 1981 年到达顶峰。像是 Billy's 和 Blitz 这样的俱乐部,以及伦敦的 PX、伯明翰的 Kahn 等精品服装店,都是新浪漫主义的代表。

新浪漫主义可以看成是对 70 年代后期流行的朋克的回应,它深受华丽摇滚巨星 David Bowie 的影响,在开始逐渐变得无聊的朋克里加入了很多新鲜的、时尚的元素,新浪漫主义用上眼线和红唇、带有褶皱的花花公子衬衫,渲染了雌雄莫辨的氛围。它还有其他的代名词,比如“未来学家 Futurists”、“没有名字的崇拜 the cult with no name”。


《The Face》内页的新浪漫主义着装

图片来自:glossysheen


而另一部分朋克追溯者则开始进一步转向了地下,在那里演变成了更快、更噪、更僵硬的硬核朋克。尽管朋克的领域仍然存在着暴力和酒精,但也在这时发展出了另一种严肃、自律的文化形式—— Straight Edge,这部分人反对朋克圈的酗酒、闹事、吸毒和滥交等行为,提倡禁欲的生活方式。他们的名称来自传奇性乐队 Minor Threat 在 1981 年发布的同名歌曲《Straight Edge》,由此,积极健康的硬核朋克正式从朋克分支出来。

80 年代后期,Nirvana 乐队的出现带来了垃圾摇滚 Grunge 的风靡。出现在《The Face》封面上,穿着花裙子、画着厚重眼影的乐队主唱柯特·科本,也成了这本杂志最经典的封面人物之一。


进入 1990,从《The Face》上展现出来的英国亚文化变迁,包括摄影风格和音乐风格这两个部分。

或许 80 年代的时尚摄影对于大众来说,仍然有些遥远,它是某种难以企及的渴望。《The Face》别具一格的时装摄影逐渐出名,它捧红了包括与马克·雅可布合作频繁的 Juergen Teller,以及 David LaChapelle、David Sims 等一批知名摄影师。

但到了 90 年代初,英国艺术导演 Phil Bicker,委托前模特 Corinne Day 为《The Face》拍摄了一组自传式的照片,则开始改变了一些事情。这组照片描绘了 Corinne Day 自己的享乐生活,还有 Kate Moss 的演绎,它第一次把照片的重点从摄影师,转到了被拍摄对象的身上。

当 16 岁的 Kate Moss 眯着眼,出现在《The Face》的封面时,这个与众不同的女孩迅速成为了杂志的缪斯。她瘦、不加修饰,和当时流行的名模 Cindy Crawford、Naomi Campbell 完全是两种风格,她在镜头下尽情展现的就是她自己,你看不到摄影师意见操控的痕迹。在这之后,Kate Moss 还为《The Face》拍摄了五次封面,她在成为 90 年代 icon 的同时,把《The Face》带上了顶峰。

《The Face》1990



90 年代的伦敦沉醉于多样的音乐文化之中:disco、funk、rave、acid house、Jungle。此时的英国青年们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他们从小看《Jackass》、《美国派》等电影长大。

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最具英国特色的,要数 rave 和后来演变的 Jungle 音乐。

rave 指的是最早诞生于 80 年代末期的英国电子音乐派对文化。它特指那种播放酸性歌剧或硬核唱片的、充斥着迷幻药物的地下派对,并在 90 年代初期侵入了美国。

Jungle 则诞生于 90 年代早期,后撒切尔时代里,伦敦下层阶级青年对社会经济不稳定的焦虑在音速流动中演变成了一种漠不关心的姿态。这种引入了大量碎拍、音速加快的音乐来自 rave,却又很难被归为一类。它甚至与美国的嘻哈、牙买加的雷鬼齐名,被认为是用来传达伦敦街头生活的最佳方式。

Jungle 音乐以花哨、惹眼的服装风格著称。大家都爱浮夸的 Moschino、Versace 和 iceberg 的印花衬衫,西装外套、三件套、平底乐福鞋,戴着墨镜。

一个名叫 Bushkin 的 MC 在接受《i-D》采访时称,那个时候很多人去演唱会现场,就是为了看他怎么穿。 “我穿了一件写满莎士比亚的 Moschino 套装,什么阿猫阿狗都想来和我做朋友了”。


与此同时,很情绪化的 Emo 从硬核朋克届冒出,在 1990 年代末成为地下摇滚的一支重要力量。

Emo 这个词带有一层女性化的含义。这个时期的男生们也开始穿女式牛仔裤、修身的服饰和带金属尖刺的皮带,并拉直了自己的头发。

同样诞生于 80 年代初期的英国摇滚杂志《Kerrange》还没来得及捕捉到这个现象。Emo 的拥护者们就已经通往 MySpace、Limewire、Kazaa 等社交网络,自发地普及了 Emo 文化。

利用 MSN 群聊,他们互相介绍喜欢的音乐,逐渐形成自己的小团体。更直接点的,索性截取喜欢的歌词当作 MSN 的用户名——社交网络开始取代传统杂志,成了英国青年们眼下最时髦的阵地。


网络的出现的确分散了人们对于杂志的关注。但这并不是《The Face》走向衰落的真正原因。

事实上,创始人 Nick Logan 在 1990 年就不再担任《The Face》的编辑了,他在 1999 年把它卖给了《男人装》的母公司,英国著名的期刊集团 EMAP。

这个时候的《The Face》开始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对手,以及人们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转变——1991 年创刊的《Dazed & Confused》以高水平的音乐和电影资讯著称;创立于 1992 年的法国《Purple》杂志收录格调酒吧、咖啡馆,是优良品位的代名词;而 2000 年创办的《Pop》,则与此时的《The Face》同属于 EMAP,Jason Donovan 兼任两本杂志的编辑,并把精力逐渐转向了《Pop》。

最终,《The Face》在 2004 年正式停刊。这本杂志能否真的像它的前任编辑们所希望的那样重拾往日辉煌,暂不得知。

图片来自:theguardian、pinterest

伦敦人发起一项为期一年的文化项目,想讨论“这个城市为何独特”


做一个中国互联网公司,你要了解的更多关于牌照的事


号称扫码就走的共享汽车到底有没有那么方便?我们体验了北京的五家服务 | 好奇心实验室


- 关注好奇心研究所,与有气质的你共勉高尚趣味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